搶灘共享紅利 威馬再“入手”租賃公司

近日威馬汽車收購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名為北京金凱鴻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被收購公司於2013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總部位於北京,註冊資金550萬元人民幣。

此前在2018年的4月,威馬就作價1500萬全資收購了另一家汽車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上海俊優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

今年1月,威馬汽車還與美團打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宣佈探索“新零售+網約車”新模式併成立了威馬智聯出行科技(天津)公司。

6月,威馬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浙江科諾思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網約車經營服務”,該公司是“即客行”智慧共享出行平臺的運營主體(6月26日,“即客行”在海南省正式投入運營1000輛威馬EX5,用以進行旅遊租車)。

7月3日,威馬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8億人民幣,大股東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

搶灘共享紅利 威馬再“入手”租賃公司

截止到現在,威馬已經一共收購、合資成立共計4家租賃公司。威馬汽車佈局城市共享用車市場、將租車業務並行於賣車業務的發展思路躍然紙上。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28日,其旗下首臺量產車EX5試裝下線。在造車新勢力中,威馬汽車屬於第一梯隊品牌,擁有生產資質、自建工廠、能按時造車並批量交付。

基於這種成績,威馬汽車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定在了10萬輛,但是1-9月,其銷量只有12656輛,距離目標還相差甚遠。威馬汽車上述連續加碼共享用車市場,顯然是在為了提高銷量做鋪墊。

事實上,共享出行市場作為最近幾年熱門出行模式,從一定程度上確實能讓造車新勢力的銷售數據變得更好看,既能自身消化庫存,又能拓寬業務範圍、增加產業鏈,一舉多得。

目前實施這種操作的還有,小鵬汽車。去年8月,小鵬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就拿下了“有鵬出行”全拼域名,隨後又密集提交了一系列諸如“有鵬出行”的商標申請。今年5月16日,小鵬汽車旗下出行平臺“有鵬出行”正式宣佈在廣州上線網約車業務。

新特汽車在今年6月也舉辦了“出新”主題發佈會,正式發佈旗下出行品牌“新電出行”;理想汽車業已進入出行領域,並已於去年3月宣佈和滴滴建立合資公司。

造車新勢力們紛紛佈局共享出行市場除了“衝刺銷量”及模式探索外,還與共享出行龐大的利潤蛋糕密切相關。

就以其中的網約車部分為例,根據統計,僅就國內市場,2019年網約車市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3.2千億元,2022年或突破5千億元。相關報告,到2035年,電動化、自動駕駛汽車和出行三大新出行技術將瓜分走汽車行業40%的利潤。

但是,看好這塊利潤蛋糕的可不止造車新勢力,國內外一線汽車品牌,比如日產、豐田、戴姆勒、吉利、江淮汽車等等,也早已在這一領域發力。

比如,今年5月,吉利科技與戴姆勒旗下移動服務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吉利與戴姆勒移動公司投資17億元佈局高端出行;江淮汽車旗下移動出行品牌“和行約車”已經正式上線,並計劃2019年內投放1萬輛新能源車;等

賽道如此擁擠,造車新勢力們將出行事業作為拉動汽車銷量的做法是否能贏,存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