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假精緻”,正在慢慢的吞噬你

曾幾何時,儀式感成為生活追求的焦點

我們一直所要求的“品質生活”,好像成為過度消費的一個藉口,超額的信用卡,還不清的花唄,每月工資自動扣除為0,然後繼續消費,每日的循環。這就是所謂的“美好的儀式感生活”

你的“假精緻”,正在慢慢的吞噬你

(一)

朋友圈美食大餐,實際泡麵火腿,朋友圈時尚大方,實際頹廢不堪,這就是我們現在寧願自己不好,也不能讓朋友圈失去光鮮,這就是我們當代人的假精緻。

衣服要大牌過千,鞋子要AJ 耐克 限量版,包包要LV GUCCI,公交不做,非要打車。工資花完了,就刷信用卡,錢還不上了,就各種網貸。用來保持朋友圈亮麗的背後,就是你無節制的消耗你能承受的經濟壓力。

當大學生借款因還不上跳樓自殺 ,因網貸還不了就被逼迫拍裸照,恐嚇威脅。有的甚至承受不了跳樓自殺

我們才意識到那些超額消費的意識,正在一步步的圈住現在年輕人的慾望

你的“假精緻”,正在慢慢的吞噬你

(二)

企業白領月薪5000,過著體面的日常生活,下午茶要品牌咖啡和蛋糕,穿著高雅有調性,殊不知扣除房租水電,每個月還是負數。這就是儀式感背後的現實寫照。

這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群中的“隱形富豪”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口袋空空如也。那些硬要用光鮮撐起來的面子,到最後你才會發現當現實認真起來,你總會看清你原本的樣子。

那些表面看起來精緻的生活,就好像太陽下的泡泡,表面看起來五彩斑斕,但其實內容空蕩無物,輕輕一戳就破。

我們追求有品質、精緻、體面的生活其實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內心的不切實際的“虛榮心”過著一些自己都承受不起的精緻生活,讓自己焦頭爛額,甚至陷入“隱形貧困富豪”中,得不償失的東西我們不能要。

你的“假精緻”,正在慢慢的吞噬你

當你的能力滿足不了你慾望的時候,學會沉下心來,去努力

當早餐油條豆漿很甜,火車窮遊也不會很累。身上幾百元的包也非常百搭時尚,衣服漂亮就行,牌子不重要,鞋子不要限量版,舒適合腳就行。把多餘的投資在自己身上。人最好的用錢之道是,把這些金錢用在提升自己的人格和能力上面,才是最好的消費。

總有一天,你會有足夠的底氣和傲氣走向你想要的東西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