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質下降原因與提高途徑

阿克蘇地區水土光熱資源豐富、氣候乾旱少雨,種植棉花條件得天獨厚,地區利用這些優勢,大力發展棉花生產,使得棉花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近5 年來,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53.33萬hm2左右,棉花產量持續佔全疆的1/3,全國的1/8,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生產基地,被稱為“中國棉都”。但是,近年來,由於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放開、種子市場惡性競爭、農民喜新求異、棉花品種頻繁更換及品種和市場管理滯後等原因,棉花品種不同程度存在“多、亂、雜”現象,影響了棉花纖維整齊度和綜合品質的穩步提高,棉花品質有所下降,與紡織企業對棉花品質要求出現了差距。針對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整改 措施。

棉花品質下降原因與提高途徑

1 棉花品質下降原因分析

1.1 品種多 近年來由於棉花品種審定多,在市場和生產中的棉花品種數量也相應較多,阿克蘇地區目前棉花品種在100 個左右,一般一個植棉縣有10~20 個種植面積佔一定規模的棉花品種,有的植棉大縣棉花品種多達20 多個,棉花品種“多、亂、雜”,影響了棉花纖維一致性,導致棉花品質不 穩定。

1.2 混雜銷售 一方面是由於棉農種植的品種多,尤其是種植大戶,在同一個地點種植好幾個品種,採摘時混合堆放、混雜後銷售;另一方面是加工廠受加工能力和場地的限制,很難分品種、分等級堆放和分軋棉花。不同品種棉花的不均勻混雜,直接影響了加工後的棉花品級,導致纖維一致 性差。

1.3 生態環境複雜 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複雜,有山區、有平原,有高積溫地、有冷涼地,有多年連作地、有新開墾地,有倒茬等,氣候特徵、光熱資源、地理位置、土壤生產條件的差異要求科學論證、合理選種。如溫宿等冷涼縣需要種植早中熟品種;阿瓦提、沙雅高積溫地可種植長絨棉或中晚熟棉;新和、庫車、阿克蘇市適合種植中熟棉;長期連作、輪作倒茬難和病蟲害多的地塊需要種植多抗、耐病抗蟲棉等。單一品種已無法適應複雜環境的 要求。

1.4 育種單位急功近利 新品種推廣沒有嚴格走“試驗、示範、推廣”程序,而是新品種剛審定,在棉花品種還不穩定尚在變異過程中就盲目加以推廣。

1.5 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由於種子管理部門人員大部分參加“訪惠聚”和下沉工作,管理人員少。針對管理面廣、難度大的情況,監管不過來,存在對新品種推廣必須走“試驗、示範和推廣”的良種培育程序監管不嚴。

1.6 棉農頻繁換種 棉農存在求新求異思想,盲目追求新品種、新品系,造成種子市場不規範,良種良法不配套,直接導致棉花品種的“多、亂、雜”。

棉花品質下降原因與提高途徑

2 對策建議

2.1 制定品種佈局建議 根據阿克蘇地區生態條件和生產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專家論證,制定《棉花品種佈局建議》,分縣(市)、分區域確定主栽品種、搭配品種和示範推廣品種,充分發揮優質高效品種適區種植潛力。主栽品種和搭配品種必須是近年來通過國家、自治區審定適宜各地推廣的穩產、優質、抗病品種。主栽品種確定要以縣為單位,棉花面積較大的縣主栽品種為3~5 個,搭配品種2~3 個,示範推廣品種2~3 個;面積較小的縣(市)主栽品種為2~3 個,搭配品種1~2 個,示範推廣品種1~2 個。各縣(市)主栽品種面積比例要在60%以上。

2.2 大力宣傳,認真落實品種佈局建議 《棉花品種佈局建議》以農業主管部門紅頭文件下發各縣(市),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對《棉花品種意見》進行廣泛宣傳,提高棉農對《棉花品種佈局建議》的知曉率和認可度,確保《棉花品種佈局建議》落到實處。同時,要通過舉辦講座、觀摩、培訓和科技下鄉等活動,向農民講解主栽品種的特徵特性、栽培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宣傳普及先進栽培技術,真正做到良種良法 配套。

棉花品質下降原因與提高途徑


2.3 繼續開展棉花品種大比較、大篩選、大展示工作 2018 年阿克蘇地區種子管理中心站和阿克蘇地區種子協會聯合開展了“棉花新引進新選育品種大比較大篩選”暨“主推、搭配品種大展示”工作,南疆42 家種子企業踴躍參加,主動提供品種196 個,安排品種比較試驗5 組、10 個點,品種示範安排4 組,種植23.33hm2。阿克蘇地區8 家棉花種子生產企業承擔了試驗示範展示任務,8 家企業高度重視,嚴格按照“阿克蘇地區棉花新引進新選育品種大比較大篩選”方案要求組織實施。此項工作的開展,為有效篩選、優選、壓縮棉花品種,科學制定棉花品種佈局建議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持,今後,將在總結經驗、彌補不足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此項工作,要把此項工作作為棉花品種管理的一項措施做實 做好。

2.4 實行新品種引進申報制度 新品種引進必須申報,經地區同意後方可進行;未經上級同意自行引種的,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對未經審定的品系,特別是棉花纖維長度在29mm 以下、內在品質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不能留種和引種。各棉花加工收貯企業要按品種、品級實行優質優價收購,分品種、等級進行堆放、分軋。

2.5 強化監管,保證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要以質量監控為核心,強化市場監管,把好種子生產關、流通關、種植關,堅決杜絕生產經營未經審定、轉基因、套牌侵權和假冒偽劣品種,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種子企業要認真落實好優質高效品種的良種生產工作,嚴格按照《農作物種子生產技術規程》要求,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類型和生產條件進行生產,提高種子質量,保證良種的有效供給。


棉花品質下降原因與提高途徑


2.6 明確棉花補貼品種 政府要明確要求國家良種補貼項目是重點補貼確定的主栽品種、搭配品種和示範推廣品種,對沒有列入地區棉花良種目錄的品種不進行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