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考生要怎麼選科?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3+1+2”。“3”是三門主科,分別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是必選的。“1”指的是要在物理、歷史裡選一門,按原始分計入成績。“2”指考生要在生物、化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中選擇2門。但是這幾門科目不以原始分計入成績,而是等級賦分。等級賦分指的是把考生的原始成績根據人數的比例分為A、B、C、D、E五個等級,五個等級分別對應著相應的分數區間,然後再用公式換算,轉換得出分數。

新高考“3+1+2”模式,考生要怎麼選科?


新高考的改革方案比起過去高考文綜、理綜的模式,對考生選擇大學專業的針對性更強。網上也有很多高考“3+2+1”的組合可以參考。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蒐集高校專業資料,明確專業傾向

“3+1+2”的模式不像過去“3+3”的模式,可以分文理時簡單考慮一下自己擅長文還是理,等到高考完再考慮自己喜歡的專業。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直接關係到將來大學的專業,因為有的大學專業是會限制高考科目的。比如像醫學這樣的學科,如果高中沒有學過生物,可能就會受限;像是地質勘測這類的專業,也是需要有地理的底子的。所以,前期蒐集相關專業的信息很重要。

2、結合考生實際情況,考慮考生興趣和意願

“3+1+2”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1”。“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只能選一門,那麼物理和歷史之間的劃分就限制了考生選文還是選理。高考文理科的選科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文科理科對於未來找工作都各有自己的好處,但是自己能學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喜歡物理和歷史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如果選理,必有物理,如果選文,必有歷史,而且它們的分值都很高,所以在這兩門科目上大家一定要多下功夫,發揮優勢,補足短板。考生和家長在選科之前也要考慮一下考生的實際情況,根據考生的興趣和意願選擇願意學的科目,或者根據考生心儀的大學專業選擇相應的高考科目。考生可以參考自己高一的成績,聽聽老師的建議,明確自己的實際情況。

其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第一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據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憊。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精疲力竭。所以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對於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科興趣。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興趣跟我們的性格相關,也就是說我們性格是什麼樣,當然對我們的興趣養成也很重要。性格對專業選擇的影響,相對來說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選擇專業之前對自己的性格有所瞭解,對今後選擇和專業有關的職業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心理學家建議:熱情、善於言談的學生,比較適合選擇師範、法律、旅遊等專業和職業;細心、同情心強的學生,適合選擇醫生專業;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果斷性強的學生,宜選擇工科類的專業;組織協調能力俱佳的學生,宜選擇財經、管理、數理等專業。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見解。

其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素質教育也就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下,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孫老師建議要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後,再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然後在進行選科,這樣更能體現優勢學科。

其三: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很多家長肯定就問,這個孩子潛能怎麼看得出啊?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於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也就是說,相同努力下,哪科成績優越一點,肯定相對而言,那科的潛能就更好一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

其四:參考目標院校專業設置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專業在錄取時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重點體現在專業選擇面上,科目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專業的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選擇變得很侷限。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有一定的瞭解,知曉大類學科專業對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後的專業意願。只有在提前瞭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

其五:靠近孩子理想職業

新高考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所有的選科就是為了以後的就業。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因此,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測評,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和職業。

其六:結合社會需求

選考科目需要個體系統思考,既要看到個體自身的需要,也應當考慮個體家人的想法、大學專業的需求及社會工作的需求。因此,選科時要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借鑑個體父母的經驗和想法,更謹慎地選擇。

其七:參考學校教學資源

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反之,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潛力再好,可能也無法全力發出。

其八: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

注意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新高考“3+1+2”模式,考生要怎麼選科?


新高考選科對考生的影響

新高考的背後,是讓我們學會規劃。

高中階段,高考是終極目標。但上面所說的規劃意識的啟蒙與實踐,對我們一生的發展都是極其有意義的。

姑且不說整個人生髮展生涯,我們目前的任務是:將來可以考上一個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大學。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作為高中生,當務之急就是,我們需要、也必須為自己的高中學習做一個規劃。

敢想

你的大學目標是什麼?

很多同學在想到這個問題時,都會一聲嘆息。

他們認為自己很差,那些好大學肯定與自己無緣。這其實是“不敢想”的大忌。

我們都知道《為學一首示子侄》中的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富和尚的一生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他連想都不敢想。

把夢想扼殺在搖籃裡,所有的一切都將是多餘。所以,面對大學,我們必須要敢想,敢於向好大學發起人生挑戰。

人只有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才有可能獲得進步。

▼但是,如何能夠敢想呢?

首先,我們要去體驗一下生活,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要體驗好和差的區別。

不要成為井底之蛙,要接觸更加廣闊的天地,有所震撼後,嚮往更美好生活的慾望就會更加強烈。

有人分享了自己的一個經歷:自己一直對頂級酒店無感,認為白花錢。但有一次偶然入住之後,就發現那感覺太美妙了,就自此發誓要好好奮鬥,以後一定要每次都住五星乃至頂級的。

年輕的馬雲也是這樣,在去澳大利亞之後,被他們國家的發展水平驚到了,看到與人家的差距之後,也讓他樹立了一個信念:讓自己和祖國發展的更好。

這就是敢想的來源。人往高處走,生活的更好,甚至可以讓別人生活的更好,這才是活著的意義。

其次,我們要打破思維慣性。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學校版就是“他們就一定能比我考得好?”也有這樣的同學,他們認為自己的學校很爛,從來沒有人考進過頂尖學校,於是也放棄了努力。

《風雨哈佛路》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主人公從一貧如洗、家庭紛亂的環境中最終考入哈佛大學,我們如今比她條件好的不知多少倍了,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有志氣拼一下呢?

會想

“我17歲,開的蘭博基尼,沒有問父母要一分錢。也沒靠其他人幫忙。都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

這是一個段子。但從中可以看出,雖然敢想很好,但過度了就變成了幻想、瞎想。所有的夢想,都應該紮根於現實,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適合自己的。

所以,想的時候,不僅要敢想,還要會想。

▼如何會想?

處在高中,無非就是這一條:

我在高考中要達到什麼目標?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考上好大學,我們必須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主要有這幾個方面:興趣、能力、價值觀、性格特點。對自己有全面、深入的瞭解後,我們便可以找到自己的嚮往所在,從而有的放矢。

認識自己包括的主要方面

▼那麼如何科學地認識自己呢?

可以通過專業的心理測評、自我探索、詢問他人(父母、老師、朋友)以及閱讀、體驗等不同的方式。其中,心理測評是最為快捷、科學、常用的一種方式。

認識自己的途徑

知完了己,我們要知彼。這個彼,指的是大學和專業,即我們的高考目標。

哪所大學是你的夢中情人呢?哪個專業是你的心之所向呢?

當然,我們必須要注意,不能只知道目標有什麼,更要知道目標是什麼樣。很多同學想當然的就以為某大學某專業怎麼樣,或者只要我分數夠了就隨便挑,這樣並不嚴謹。

有的專業不能光看名字,例如心理學專業,很多同學想當然以為心理學就是心理諮詢,什麼催眠、微表情輪番學,但實際上本科階段極少可以接觸到真正的諮詢,更多的都是通識教育,例如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學起來比較理論;有的專業不能想當然的報,例如建築學,絕大多數學校都要求考生有美術基礎,不是光有一顆建築設計師的心就能接納你的。

所以,對於目標,我們要懂它什麼樣。

大學,我們要了解它的實力水平、地理位置、學校特色、政策引導等,有條件的,可以去實地看一下,畢竟有時候眼緣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專業呢,我們要了解學習內容、未來具體發展、某學校的培養方向、報考要求等信息。

目標的確立

在敢想和會想之後,我們就能確立自己的高中奮鬥目標了。

有了目標後,可以製作一份承諾書,作為對自己高中階段人生目標的一種承諾。

然後,把目標貼在一個醒目的地方,對自己時時刻刻有一個提醒和激勵作用。

新高考“3+1+2”模式,考生要怎麼選科?


提前做好生涯規劃

此次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均實行“3+1+2”的選考模式,具體指新高考包括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高考科目和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簡稱選考科目)。3門選考科目分為1門首選科目(物理、歷史科目中2選1)和2門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科目中4選2),語文、數學、英語是必選科目,這意味著將有12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並且,不同的選科組合直接關係到未來大學所學專業,甚至是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有機構對近萬名高考生和大學新生調查發現:有10%的高考生對自己所報考的專業“完全不瞭解”;高達 66%的在校大學生表示如果可能將改變專業。很多高分考生直到高考結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專業,匆匆選擇一個熱門的、高薪的專業方向進了名校之門,然後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擅長的和興趣所在,從而限制了自身能力優勢的發揮。而在新高考中的選科科目需要學生從自身的職業規劃角度來考慮,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個科目中自主選擇2個科目。這一方面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例如一個打算學醫的孩子,以往他只能選擇物理、生物和化學,而在新高考情況下如果他喜歡歷史和地理,他完全可以選擇歷史、地理和生物(或化學)。這就倒逼考生提前思考未來大學的學業規劃,提前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選考科目。

高校不同專業可以找到相應的學生,學生的選擇權與發展機會得到豐富

關於積極影響,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方面,高校專業的選考科目設置政策,保障的是文化考試的個性要求,必然影響高校的生源質量。另一方面,高校選考科目政策規定必然傳導到中學教育,影響著學生的科目選擇取向和發展方向。

第一,新高考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

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講,高中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大學的哪些專業,是學生在填報高考志願前必須提前明瞭的。

站在學校的角度來講,高校各個專業對應招收哪些科目的考生,是高校招辦在招生錄取時已經明確劃定的。

第二,新高考選科與學生未來生涯規劃有緊密的聯繫。

新高考正式推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

學校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研究指出,選科不僅關乎高考,對未來的職業和生活也會有較大影響,須綜合謹慎決定。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第三,新高考選科後在高考計分方式上與以往大不同。

實行新高考選科之前,考生高考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高考成績(語數英+文綜/理綜)直接累加。

實行新高考選科之後,考生高考總成績改為由3個必考科目(語數外)高考成績加上3個選考科目(文理綜)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

這就意味著,學生必須在高一高二對自己所選擇的6選3科目進行深入的學習,均衡發展各科,不能過於偏科,或像以往一樣等到高三再來拼搏。

從對高校教育的積極影響來看,首先,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規定為0門的影響,2017、2018年在浙招生的全國高校,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為總專業數的54%與55.9%,這些專業主要是管理、金融、法學、藝術、法律、外語等。按相關高校解釋,多數高校沒提出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的好處,是可以給高校專業留下文理兼招的自由競爭空間,豐富生源群體的學科多樣化結構。他們擔心設置選考科目,會人為限制生源群體數量與質量。新高考下,上海科目“6選3”選考組合有20個,浙江科目“7選3”有35個組合,這意味著學生群體被分成了20個或35個,每所高校都希望競爭每個群體的優秀生源,無疑需要自己設置的選考科目具有較大的包容性,以免某個群體的生源被自己的政策排除掉。因為這個自由競爭空間和生源多樣化的群體,生源充足的學校專業和生源不足的學校專業,都可以招收到適合自己需求的學生。

其次,高校選考科目為1-3門的教育影響。從2017和2018年公佈的數據看,選擇1門、2門、3門的總比例大致為5%、8%、30%左右,這些學科大多為純理工類專業,少數為文理兼招類或者文科類專業。高校設置了選考科目,表示了這些選考科目是高校專業培養目標必須要求的文化素養,他們希望招收到在規定的學科領域具有較高文化素養要求的學生。查閱高校公佈的選考科目,可以發現不同高校的相同專業在選考科目規定上差異極大。同樣是外語類專業,有的高校規定選考範圍為歷史、思想政治、物理,有的規定為歷史、思想政治、地理,有的規定為歷史、地理、物理,有的規定為歷史、物理、技術等。同樣是工商管理類、金融學類、財政學類、經濟學類,有規定為歷史、物理的,有規定為物理、化學的,有的只規定為物理等。同樣是化學專業,有的高校選考物理、化學、生物,有的選考物理、化學,還有的只選考化學等。同樣是數學專業,有隻選考物理的,有選考物理、化學的,還有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的,如此等等。由於學生只要滿足高校規定1科要求就符合報考條件,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不同科目要求,帶來的會是不同高校間相同專業生源的不同文化素養,是高校自身專業的生源多樣化結構,這對未來高校教學的針對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過,儘管高校相同專業有不同的選考科目要求,高校專業內的學生文化素養結構會多樣化,但凡是學生沒選考的那些科目的文化水平,都會有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性保障。

從對高中教育的積極影響來看,設置0門選考科目的教育影響。高校未設置選考科目,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與發展機會,這比較符合以生為本的高考科目選擇性的改革理念。

在筆者2017年上半年對上海(教師146,學生868)和浙江(教師100,學生498)師生的大規模問卷調查反饋中,關於上海與浙江高考科目方案實際體現了哪些教育理念?兩地師生的一致選擇是“促進學生學科興趣、個性特長髮展,增加學生選擇權”,上海師生選擇比例分別為62.33%和86.98%,而浙江師生選擇比例分別為81%和70.16%。不過,這對這個年齡段普遍面臨較大學習壓力的學生而言,如何做好自己的生涯發展規劃,還需要高中創造好的條件。到底新高考科目選擇性方案給學生帶來哪些積極影響?上海與浙江學生認為“可以將更多時間、精力用於優勢學科的學習,有利於個性化發展”的比例分別是46.66%與59.67%;認為“允許文理科目交叉選擇,有助於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培養”的比例分別為50.81%與52.33%;認為“考試時間相對分散,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能夠緩解考試壓力”的比例為48.27%與41.01%;認為“從“只關注分數”向“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與未來發展”轉變”的比例分別為36.29%與23.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