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老照片:牙醫診所迎來發展機遇,國營理髮店慢慢消失


【上海弄堂的鄰居們】弄堂,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經與千千萬萬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多少個故事,多少個典故,多少個名人,多少個記憶,與石庫門,與亭子間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沒有弄堂,就沒有上海,更沒有上海人。

【上海某儲蓄所】儲蓄所是銀行的一個業務部門,每家銀行都有一個總行來管理下屬銀行,在每個省市都設有一家分行;在按照區域不同分為各個支行,在支行的對公櫃檯一般稱為營業部,同時有對公和對私業務,但屬於支行管理的稱為分理處;再下面就是儲蓄所了。

【上海和平飯店】和平飯店是上海市地標性建築,位於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20號,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第一幢現代派建築,擁有最具特色的九國式特色套房及眾多別具特色的餐廳、宴會廳、多功能廳、酒吧、屋頂觀光花園等。


【桂林牙醫診所】牙科是目前市場化、民營程度最高的醫療行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民營口腔的壯大發展將迎來更大的機遇。

【北京國營理髮店】國營理髮店裡的師傅統統被稱為理髮員,在當時顧客和師傅彼此都十分的熟悉,在裡面男的就是平頭和普通的分頭,女的用很傳統的方式燙捲髮。而今國營理髮店早已經成為歷史,那曾經熟悉的場景也只能回憶了。

【北京,打公共電話的人】八十年代中期雖然北京市內短途電話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打往外省市的長途電話卻非常不便,大家都得到西單的北京電報大樓或大的郵電局去打,而且線路非常繁忙,經常堵塞,致使電報大樓裡打電話的都帶著午飯排隊去打。


【上海,王先生在紡織廠醫院守護生病的妻子】八十年代的國營企業,除了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小社會,社會上有的企業裡基本都有。那時候,房子是由廠子分配的,看病有醫院,而且是免費醫療。廠子有學校,食堂,有商店,有理髮館,有澡堂等,當年的社會福利是非常好的,工人有一種歸宿感。 【攝影:馬丁·帕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