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山東濟南:秦叔寶故宅、鐵公祠以及濼源們


1929年,濟南,城牆邊的濼水河。濼水是濟南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條河流,其源頭就是著名的趵突泉。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曾因邊界問題發生戰爭,後來魯桓公到齊國,與齊襄公在濼水邊談判邊界問題。北宋時,曾鞏任齊州知府時,曾建“濼源堂”,並寫《齊州二堂記》,正式賦予濼水之源以“趵突泉”的名稱。

濼源門。濼源門建於明代初年,門上有雙層城樓,氣勢宏偉,巍峨壯觀,一度是濟南古城標誌性建築。1928年曾遭日軍炮擊,1931年被拆除。

大明湖畔的北極廟。始建於元代至正十七年,築在7米高的土臺之上。北極廟又名真武廟,為道教廟宇,祭祀真武大帝的場所。

濟南城南黑虎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黑虎泉之名,始見於金代的名泉碑。其名字來源一說是因岸上有一座“黑虎廟”。另一說法是,泉為一天然洞穴,內有一巨石盤曲俯臥,上生苔蘚而顯得黑蒼蒼,如猛虎深藏,泉水從巨石下湧出,急湍撞擊,再加上半夜朔風吹入石間縫隙,酷似虎嘯,故稱黑虎泉。

1929年,濟南,路邊算命的道士。

1929年,濟南,秦叔寶故宅。秦叔寶是唐代名將,隨唐太宗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封為胡國公。秦叔寶顯貴後在濟南五龍潭建府邸。秦瓊死後,後人將此建為祠堂。在以後的歲月裡,被歷代建築所代替,但人們仍習慣稱這裡為秦瓊故宅。

鐵公祠,紀念明朝兵部尚書鐵鉉的祠堂。鐵鉉,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賞識,歷任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靖難之變中不肯投降燕王朱棣,曾對企圖奪權的朱棣造成沉重打擊。朱棣奪位後,被烹殺,年僅37歲。

1929年,大明湖畔。

華不注山下的寺廟。華不注山位於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以奇秀著稱。華不注山也是著名的歷史名山,這裡是春秋時期的古戰場,山腳下有丘處機弟子陳志淵所建的華陽宮。

濟南附近的藥山。藥山盛產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石頭——陽起石,另外藥山還盛產各種草藥,也因此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