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的人,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

有小夥伴來提問:自己很想努力,看了很多勵志故事,但是三分鐘熱度,很快就一切還原,怎麼辦?

為什麼明知應該努力,卻提不起勁頭來呢?

我不是「雞血型」博主,也不擅長此道,在我看來,每件事背後都有一個根本原因:

很多人所謂的「想努力」,並不是意識到努力的價值,而是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要努力」。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不努力會帶來負罪感。

另一方面,「努力不起來」的背後,是缺乏動力——你沒有真正意識到努力可以帶來的價值,甚至在潛意識裡,你認為在這件事上努力是沒有意義的。

舉個例子,讓你每天晨跑晚跑5公里,你可能每天都很掙扎,但是,如果給你身後放一隻飢餓的熊,你可能跑出個人史上最快速度。

因為身後有熊的場景裡,跑步有價值有意義,我們有足夠(活下去的)動力。

我希望給大家澆盆冷水:

從某種意義上說,「努力」本身是廉價的。更重要的是「找對方向」,找到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再付出努力。

事實上,當你找到值得付出的事情之後,你根本不需要說服自己努力。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分享一個「NPL思維邏輯層次」的概念,這個概念在財富500強企業的員工職業規劃輔導和職場思維培訓中,非常受歡迎。

理解層次早期被稱為Neuro-Logical Levels。它是一套模式(Pattern),NLP中也有一套技巧被稱為“理解層次貫通法”,幫助用者明白從困惑中突破的關係,並且與自己潛意識的深層力量聯繫,使得人生策劃方面更有效果,所以也是技巧。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舉個例子,今年市場不好,某個職場人被裁員了,找工作不容易。

這時候,他的心情肯定是糟透了,但是他會如何思考呢?

01. 不入流境界:抱怨環境

今年的毛衣戰,以及互聯網行業持續的裁員潮,大環境的確不好。

被裁員後,有人選擇批判裁員的公司,有人選擇diss老闆,有人覺得運氣不好,趕上這麼糟糕的大環境。

有道理嗎?

多少是有道理的,我也能夠理解。

每個被裁員,找不到工作的職場人,或多或少會體會到大環境的惡劣,前東家的違規,前老闆的冷血,前同事的捅刀……

但是我們不應該在這個層面上掙扎太久。

如果陷在這個層次上,我們會逐漸淪為怨婦:

不是我的問題,都是別人不好——是公司的問題,市場的問題,運氣不好。

抱怨能解決現實問題嗎?

怕是很難。

停留在怨婦階段,就會越來越偏向市井小民的趨勢,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挫折就抱怨,是無法成長的。

這種人身上充滿了負能力,自己的收入也不好,但是也不願意尋求改變。

資深的經理人和HR,對於這種人基本是放棄狀態,因為他不但自己的工作做不好,還會影響整個團隊。

面試的時候,不要過多強調老東家的各種問題,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面試官筐到了怨婦型的五流人才。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02. 底層境界:打雞血狂人

我接觸過的不少大學生,都處於雞血階段。

之前,清華大學微博曬過所謂“清華學霸”的作息表,日程爆滿,學霸每天只睡5個小時,也是這個套路。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努力。在不努力時,下意識會有愧疚感。

但是平胸而論,不睡覺的拼命努力,就肯定有好成就嗎?為什麼很多學生依然找不到努力的動力呢?

雞血狂人,往往是企業招初級銷售的合適人選。

一天200個電話,不斷被拒絕,不斷受挫,甚至捱罵,慢慢的負能量下還能不斷給自己打雞血「我還不夠努力」的,很不容易。

實話實話,我做不到。

但努力就夠了嗎?

還是之前被裁員的例子,如果一個人被裁員後,想的是自己不夠努力,下一份工作要拼命996,甚至要學習東哥的8116。

不過,996對人的消耗很重,誰都很難堅持下去。

可能入職後第一個月996得歡,但是堅持不了一年,身體也架不住。

事實上,電話銷售的人員流失率是驚人的,這種工種即使招來了能夠自帶雞血的年輕人,也無法長久持續的讓人給自己打雞血。

更重要的是,如果員工捫心自問,996的意義在哪裡呢?電銷對自己的成長有什麼幫助呢?

他們的「要努力」價值觀,可能立馬就崩潰了。

已經9012年了,「努力就能帶來成功」的人物勵志故事,某種意義上根本不具備可複製性。如今的大部分職場人都意識到一個淺顯的事實: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03. 中游境界:為成功找辦法

被裁員了,在抱怨完公司老闆之後,你要具體做什麼呢?

你可以:

  • 拿出通訊錄找同行業的朋友問招聘機會;

  • 找關係不錯的學長前輩吸取前輩的經驗;

  • 找職業規劃師提提建議;

  • 改寫簡歷,發給過往積累的獵頭朋友

這些可以說是人脈,也是職場人的能力,溝通的能力,交友的能力,尋找資源的能力。

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去:

  • 讀MBA,進一步提升學歷;

  • 學習英文,爭取外企的機會;

  • 學習寫作,做一份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副業

大部分職場人處於這個層級,在出現問題時,首先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需要提升。然後針對性找解決方案。

有了底層的努力,加上這一檔的學習能力,中游境界的職場人已經能在職場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到了第三檔的境界,即使是被裁員失業,也能很快恢復,繼續保持成長。

04. 優秀境界:關注趨勢

環境、努力和能力,是我們眼見為實,可以看得見做得到的事情。用英語來註釋這三個境界,可能讓我們感受更清晰:

  • 能力:How? (怎樣做?)

  • 行為:What? (做什麼)

  • 環境:Where and When?(何時、何地?)

再往上的「精神」、「身份」和「信念」對於普通職場人來說,看,可能短期無法完整認知這些要素的價值,或者持續用這些價值來激勵自己。

  • 信念、價值:Why? (為什麼?)

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還是以裁員為例:

  • 為什麼我的行業不景氣?

  • 為什麼我的公司在裁員?

  • 為什麼裁我?

其實作為一個職場人,不應該等到被裁員再思考這些問題。

如果我們能每個月、每個季度問自己這種問題,大概率是不會淪落到被裁員的地步。

你關注趨勢,就不會落在夕陽行業。

你會關注公司業務,就不會在沉船上而不自知。

你會關注自己的崗位價值,不會在邊緣沒有前途的部門久待而沒有危機感。

2009年創業做小米之前,雷軍說過這樣一段關於趨勢的看法:

「人是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頂,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這句話後來演變成了一句經典:“站在風口,豬都能飛”。

如今很多職場人都懂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所謂選擇,就是發現趨勢,順勢而為。做風口上的豬,是性價比最高的做法。

掌握到這個層級的職場人,基本上已經是各個領域的精英。

他們善於發現趨勢,總結規律,也有足夠能力,還足夠努力。

在過去20年間,藉助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這種類型的職場人,大部分都實現了階層躍遷。

做諮詢時,我見過不少的外企民企高管都在這個層面上。

04. 企業家境界:我和世界的關係

「身份認同」和「精神」層面,已經脫離了職場打工仔的層面,其實講到這裡已經逐漸脫離題主的問題了。

精神層面:我與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關係。

當一個人談及他的人生的意義或者一家公司談及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時,便涉及到“精神”的層次了。

身份: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樣看自己(我是誰?)。

給自己定位,涉及到身份的意義了。

承接上面(精神)的意思,便是“自己準備以怎樣的身份去實現人生的意義”。

在這個層面上,核心就三句話:

  • 我是誰?

  • 我想要做什麼?

  • 我做的事情如何能幫助到別人?

過去20年裡,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基本上都是創業公司甚至是頂級公司的CEO了。馬雲最初創業的想法還是很淳樸的:

互聯網可以改變世界,而我的創業方案可以幫助商家,即使我做不成功,我也希望後來者能成功。

阿里並不算是我最喜歡的互聯網公司。

但是馬雲的創業故事,對於所有希望成長到最高境界人才的職場人都很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你我不可能複製馬雲的成功歷程,

但是他的思維方式,他給自己的定位,給阿里的定位,以及他的公司如何幫助商家,社會以及和他一起創業的夥伴們。

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我自己也在路上,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再談如何努力。

與各位小夥伴共勉。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