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文化服務業激發“夜間經濟”活力

今年以來,在網上看到了不少“夜間經濟”的討論,而通過一些政府公告或者是媒體報道,我們也看到“夜間經濟”在全國已經無處不在,區別在於規模不同,熱度也不同。誠然,發展“夜間經濟”對於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滿足居民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是具有顯著積極意義的,而“夜間經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是全世界許多發達城市都在研究和發展的新課題。從這個角度說,“夜間經濟”符合當前我國發展“新經濟”的定位,同時作為經濟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來看,我國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更大,更適宜發展“夜間經濟”。但是,對於“夜間經濟”目前來看還有一些誤解,比如許多人認為“夜間經濟”就是發展“夜市”,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夜間經濟”和“夜市”在內涵上還存在很大的差別。

北京以文化服務業激發“夜間經濟”活力

打比方,從今年年初開始,北京市政府便已經在集中研究更符合北京發展與需要的“夜間經濟”模式,而儘管包括夜間便利店、書店和“深夜食堂”等服務行業都得到了鼓勵甚至是資金與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另外一些夜間的消費場所並沒有得到鼓勵,比如說酒吧和夜店。而我們都知道,酒吧和夜店是最為傳統也是最為火爆的夜間消費場所之一,但是從發展需要的角度來看,北京更需要的是發展夜間文化行業,儘管發展酒吧和夜店能夠一定程度上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那麼說,夜店和酒吧屬不屬於“夜間經濟”?顯然是屬於的,但是那是北京發展“夜間經濟”的最初狀態,是由市場需求自發形成的“夜間經濟”狀態,可以認為是北京“夜間經濟”的1.0版本,而如今,北京需要推動的是1.0版本向著更高層級的2.0版本的升級,比如發展夜間文娛產業,從而更大程度地挖掘和釋放北京豐富的文化資源。

也正因為北京實際發展的需要,我們看到近年來北京的夜店和酒吧等傳統“夜間經濟”並沒有得到發展和鼓勵,反而出現了嚴重的萎縮。原因很簡單,同樣是不能符合和順應北京的實際發展需要。比如,近年來北京在大力提升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加強了背街小巷亂象的治理和提升。可是按照通用經驗,往往酒吧和夜店聚集的地方,都會造成環境的糟亂差,即便是北京也不能例外。這一點在北京著名的三里屯、後海等地區(過去)都能得到驗證。不過現在再去看,我們發現不管是三里屯還是後海、簋街等熱鬧的“夜市區”,如今都整潔有序,但是與此同時生意則大不如以前。

這可以視作北京不鼓勵和不發展夜市的一個縮影。甚至有人指出,多年來,夜市一直是北京“夜間經濟”中嚴重缺失的一環,儘管過去存在平民化的露天燒烤,但是早已經被取締(不但影響市容,關鍵是汙染大氣環境)。另外,過去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遊客,來到北京必去故宮、長城,去故宮又必去王府井東華門的小吃街去吃點傳統小吃,但是現如今,我們看到小吃街也已經被關閉改造,夜間的露天燒烤早已退出了舞臺。目前則要更好地開發和鼓勵的是,如何挖掘更加健康有益,更加積極向上,更加對人民有益的“夜間消費”模式。而很明顯的是,發展文化產業對於北京而言既具有資源方面的優勢,又更能符合北京的發展定位。而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的電影市場火爆、話劇市場在小範圍內極受追捧,同時演唱會、音樂會、畫展、書店、燈光秀等等,同樣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與追捧。換句話說,如果大力發展這些文化產業,既能夠激發“夜間經濟”的活力,同時也能夠滿足夜間消費群體(主要以年輕人為主)的需求,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今天,人們在談論如何更好地發展“夜間經濟”,如何更好地、更大限度地滿足年輕群體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其實這背後的邏輯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費動機和消費能力更強盛,再加上社會秩序安全穩定、交通出行便捷高效等社會基礎配套作為重要保障,人們才能夠在業餘時間感受夜晚的精彩,盡顯商業社會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