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古玉經過人工琢磨、盤玩和千百年時光沉澱,玉表都會留下一層特殊的“外衣”,它是古玉的保護層,也是古玉的“身份證”。當我們從一個稍微傾斜的角度觀賞古玉時,就能夠觀察到這種美麗的皮殼。以下分享一組十分漂亮的古玉皮殼,請欣賞。

一是“油凍皮”。一些戰漢、明代等時期的玉器,玉質精純,打磨細膩,呈現玻璃光,其皮殼看上去像貼了一層手機膜,具有油類表面那種硬而油的質感,清亮、透徹、乾爽、利落。這種皮殼的古玉,盤玩時應注意保護,儘量不要用髒手直接盤玩,最好帶手套盤,系佩時儘量不要直接貼肉,最好將其置於內衣之外,待慢慢養上一段時間後,皮殼更加明亮,有一種膨脹、軟化的細微變化,側光觀賞有時還能看到五彩的光暈。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揚州漢廣陵王墓出土西漢玉蟬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揚州博物館收藏西漢末期玉豬

二是“肥皂皮”。一些商代之前的古玉,多用地方玉料,玉表打磨比較細膩,但由於沁蝕、以及玉料自身的問題,平整度沒有戰漢古玉那麼高,呈現出來的光澤相對柔和、溫潤,有一種用過的肥皂一樣的觀感,十分漂亮。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河南鞏義花地嘴遺址出土二里頭文化玉鏟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紅山文化雙聯玉璧

三是“奶酪皮”。有一些古玉玉質比較好、打磨比較細膩,在土藏環境中受到沁蝕,有的因為皮殼上帶有沁色而五彩斑駁,有的因為玉表平整度、結構緻密度下降呈現乳質感,給人的感覺像上一層奶酪一樣。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玉蟬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玉劍珌

四是“漿糊皮”。一些玉表出現鈣化現象的古玉,出土後較長時間置於空氣中,玉表的皮殼上的包漿可能出現軟化,仔細觀察像刷了一層薄薄的漿糊。古玉出現這種狀態,最好讓其自然陰乾,而不要急於用紙巾去擦拭、吸附。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上海博物館收藏商代玉兔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上海博物館收藏戰國玉璧

五是“粉灰皮”。有的古玉表面出現白化,程度淺一些的常被稱為水沁,玉表尤其是線槽中有一層白霜。有的古玉沁得比較嚴重,玉表一些地方會變得十分疏鬆,甚至有狀末狀物質脫落,與石灰十分相似,這樣的古玉也不乏精品,但卻不適合盤玩,最好用塑料袋或保鮮膜進行封存收藏,市場中偶爾也可見到經過封臘處理的。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出土戰國玉璧

極美的古玉皮殼,天然的視覺美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戰國玉璧

古玉皮殼種類比較多,通常都比較抗造,可以隨意盤玩。在盤玩中,老的皮殼和包漿會慢慢褪去,形成新的包漿和熟坑皮殼,給人一種全新的觀感,從而完全它自身的蛻變。如果只是為了玩,除了那些特別嬌氣的粉灰皮殼,大膽地盤它就是。對那些十分精美的玻璃光古玉,可以用布袋、鹿皮盤玩,盤出來更加漂亮。對那些硬度較高、皮殼厚實的古玉,可以用蕎麥皮袋子、鬃毛刷子伺候,盤起來變化快、見效快。對那些精美的佩飾,可以隨身系佩,利用人體的溫度和溼度去滋養它就可以,無須專門去盤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