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把尾巴的尾讀作yǐ?

然145


提問者沒有聽過老輩說話,也就是沒有閱歷!說幾個消失在歷史和普通話普及長河中的口語發音吧:

尾巴:yǐ ba

農民:néng mín

溫家堡(碧血劍地名):wēn jiā pǔ

遠上寒山石徑斜:shi jing xiá

一時半會想不起來還有哪些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漢語拼音的?難道漢語拼音是咱們自己研發的嗎?怕不是吧?應該是借用了英語才有的漢語拼音!


普京V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受方言的影響。


我的老家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我們老家人說“尾巴”這個詞的時候,就讀作“yǐ巴”。


方言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還有這樣一個笑話:有一次,我們上語文課,要學習一個“虹”字,就是“彩虹”的“虹”字。我們老家稱天上的彩虹為“jiàng"。我們語文老師的漢語拼音學得也不太好,領著大家拼讀這個字的時候,就讀作了“ h-óng——jiàng”。我們也跟著這樣拼讀,聲音傳到教室外面,被其他班的老師聽到了,結果就成了一個大笑話,廣為傳誦,讓我們的語文老師很是“不好意思”了一陣子。


小學語文教師號


一、尾巴 的“尾”,這個字是有兩種讀音的。一種讀音念“wei”,另一種讀音念“yi”。二、尾讀音念“wei”時,基本字義是:1、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鰭,鳥尾。2、末端:排尾,船尾,尾聲,尾骨,尾燈,尾數,尾音,結尾,掃尾,虎頭蛇尾。3、在後面跟:尾隨,尾追。4、量詞,指魚:三尾魚。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三、尾讀音念“yi”時,基本字義是:1、特指馬尾(wěi)巴上的毛:馬尾羅。馬尾兒提豆腐―提溜不起來。2、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三尾兒(雌蟋蟀)。擴展資料:尾字的說文解字:一、尾微也。從到毛在屍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凡尾之屬皆從尾。無斐切。今隸變作尾㞑、𡱓、𡲵,古文尾。二、微也。微當作𣁋。𣁋、細也。此以㬪韻為訓。如門捫也、戸護也之例。


小樂樂11920


關於多音字,有些是確實多音,但有些是因為地方方言不同,習慣性說出

從口語上來說是沒什麼問題,但在書面表達或學科考試中,還是要注意,這個關係到你的成績。


梅花大叔


本就是多音字,有兩個發音,有時可通用,有時只能發一個音,不能單純的認為是方言,yǐ的發音目前在許多地方仍然保留。

下面只列主要釋義。

yǐ釋義:

1.特指馬尾巴上的毛。馬~兒提豆腐―提溜不起來。

2.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

wěi釋義:

1.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

2.末端。

3.在後面跟。

4.量詞,指魚。

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百味書客


答:受地方方言的影響,叫法就不一樣,至於為什麼?他們這樣叫也有一定的道理。😂😂😂😂😂😂😂

比喻,我們威海土話,就叫尾巴是yi巴,因為,yi巴動物只能是一根,不可能長兩個尾巴,因此,老百姓叫貫了就叫yi巴,都知道是尾巴的意思。

再比喻,我們通常說有頭有尾,而我們就會說,有根有稍,樹有根才會有樹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土話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