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去學校接孩子,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回家?

餘庭洋


這也是一種攀比心理吧,接送孩子是從90年代興起的,當時的獨生子女比較多,交通比較混亂,以後這股風越刮越大,一直延續到現在,此風不可長。


藍暈染


我們這邊是個小城市,接孩子最多的聯通工具是電動車,今天接孩子的時候遇到一件事,一個男孩子大概二年級的樣子,個子不高,一身黑色衣服,在校門口的路上跑過來,迎面一輛電動車,只聽“砰”的一聲,孩子被撞倒在地,一臉疼痛的表情,可是他沒吭聲,自己爬起來,揹著書包往前走,腿大概傷到了,一瘸一拐的,撞他的男人看他走了就準備離開,被一群媽媽攔住了,說那孩子不知道撞什麼樣,路都走不好,也沒看有家人來接,你得跟去看看,那男人還一直辯解,說他沒動,孩子自己撞上來的,看媽媽們一直說他,才追著去看男孩,當時看了心裡有點難受,校門口車來車往的,有的家長都跟多著急似的,車子騎起來,迎面跑來個孩子,剎車都來不及,每次接送孩子我都要送到校門口,囑咐孩子不要跑,孩子小,即使被撞了也不敢說,只能受著。

我家老大上四年級後我也是讓他自己上下學,有一天我站在路邊看他過馬路,快到那邊的氣候他小跑起來,後面一輛電動車也騎過來,把他蹭倒了,兒子自己起來了,就準備走,我急忙邊叫邊跑了過去,那輛電動車看有大人就停下。跟我說對不起,問孩子怎麼樣?我只顧著兒子,看確實沒事,蹭破點皮,看那人車上也帶倆孩子,就沒說什麼,讓她走了,從那以後我又繼續接送孩子了。


有詩想


如今家長都接送孩子,而不讓孩子自己走,主要是擔心孩子安全。



記得,小時候,從剛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家長從未接送過,那時,無論是雷電交加,狂風暴雨,還是烈日高照,我和同學們都是趟著河,爬著山來回。

而如今家長接送孩子都成了一種習俗,每當上學放學,所有學校門口那絕對比逢集廟會還熱鬧。很多家長之所以加入接送大隊,還是出於孩子安全問題。當然,如今學生安全的確是一大問題,比如,校園欺凌,校園砍殺,交通事故等,都成為學生安全的隱患。



但試想,家長接送就真的能確保學生安全嗎?我看未必。

如今家長接送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太多,這其實也是在給學生安全造成新的隱患。家長接送孩子,學校周邊到處是隨意停放的車輛,家長騎著電動車隨意在人群中穿行,有的私家車也是毫無畏懼在人群中逆行,變道。整個場面混亂不堪,發生事故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為了孩子安全,接送孩子無可厚非,但所有家長起碼的交通意識要有,保證校園周邊秩序井然,不能人為再製造新的安全隱患,這才能將學生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春蕾美術教育


接送孩子,主要在小學階段,現在的學校都處於鬧市,馬路上車流如織,孩子好打鬧,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家長實在放心不下,不得不接送孩子。

兩年前,晚上8點多,筆者開車,眼見一部SUV高速超車,我的車前面20多米處有一背書包的小女孩過馬路(不是斑馬線),SUV將孩子撞出十幾米遠,當場身亡,筆者那種心痛,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不要責怪家長,接送孩子真的與慣養無關。

筆者同事13歲的小男孩,也慘死於工程車下,誰能承受得了這種失子之痛?

高中晚自習,女孩回家,家長不接,放得下心嗎?

理解一下天下父母心吧,鍵盤俠們。接送孩子,實在是廣大家長的無奈之舉。


教育至上


孩子被拐賣,過馬路發生交通事故,女孩被不懷好意的……這事都不能發生,哪怕一次都會讓個家庭毀了,但這目前這些相應的刑罰都不重,萬不得已只能各掃門前雪。要知道家長都是5~6點下班,為了孩子每天不是老人就是夫妻倆換班,麻煩的不是交通這點事。多希望能象我們小時候一放學小朋友一起開開心心的走回家。


用戶9393390496075


有個母親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讓孩子自己去,應該是離家不遠的一個學校,母親站在窗口看著孩子走出樓門口,走向小區門口,走向外面的世界,這個母親寫下了一段文字,具體內容忘了,大致意思是:這個社會,今天早上我把孩子交給了你,你能不能溫柔以待,讓孩子平安歸來?

其實接送孩子的原因就一個:不安全因素太多。


夜來風雨潤物細無聲


學校離家10千米,每天自己回家!

用時一小時以上,地鐵六號線八站路加三公里,每天放學校門口能堵半小時以上,還有大量電瓶車來回穿梭。危險性很高!

說實話,我並不贊成自己回家,特別是距離較遠的。接送不但可以節省許多時間,也能給勞累了一天的學生休息一會。在學校上完課,本身就夠累了,在耗費半小時以上時間疲憊的回到家,無論做什麼效率都不會高!

ps: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本人初二,座標上海。


Minecraft無天


我家孩子今年上四年級,班上有一半孩子自己回家了,兒子也多次要求說讓他自己回家,不用我接送。

我也很矛盾,一方面覺得孩子大了,該鍛鍊一下,讓他自己上學、自己回家,一方面又擔心他的安全。

回想我們小時候,上學好像父母都沒接送過,那時候在農村,路上汽車特別少,而且村裡的人都街坊鄰居的,大部分都認識,那會也很少有拐騙兒童等事件。所以,父母很少為接送孩子發愁。

但現在社會的發展,車多了,社會複雜了,家長不得不為了孩子的安全而接送孩子了。

父母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回家,要去接孩子?

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

前幾天剛看了一個新聞,一個十歲女孩,週末自己去上畫畫課,卻遲遲沒見回家,父母打電話到培訓機構,老師說孩子早回去了,於是父母報警,後來警察調取了路上的視頻,女孩被一個14歲的男孩帶走,砍了7刀,不幸去世。而這個兇手還是和自己住同一小區的。

發生這樣的意外,我想女孩的父母一定是自責的、後悔的,要是自己能去接孩子,這樣的意外便不會發生。

學校離家遠,交通狀況複雜

有的孩子的家離學校比較遠,上學要過紅綠燈,坐公交車,雖然現在父母的交通安全意識爭強了,也天天給孩子強調過馬路要看紅綠燈,注意安全。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在過馬路時不能想大人那樣前後左右都看準再過。而且,現在的電動車、摩托車、自行車比汽車更可怕,有時候雖然是紅燈,但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依然橫衝直闖。

我有一次帶孩子過馬路,我們很遵守交通規則,等到綠燈了才過,可突然間就冒出了一個騎電動車的人,而且速度超快,差點就撞上我和孩子了。當時把我嚇得不輕。

與其在家提心吊膽,不如自己去接來的踏實

我曾經試著讓孩子自己回家。到了放學時間我就在家裡擔心呀,看時間到了,就想著孩子怎麼還不回來,會不會發生意外,那真是坐立不安,直到孩子回來,懸著的心才能放下。後來索性就去接了,省的擔心,反正我上下班也順路。


父母也不可能永遠接送孩子,在小學高年級,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上學,但前提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意識,過馬路不僅要看紅綠燈,還要前後左右看有沒有電動車,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也不要隨便和熟人去對方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回家,不要隨便相信任何人。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我家距孩子學校10公里,地鐵加公交需要一個小時,這路上的安全我實在掌控不了,我接他不僅安全,自己放心,還可以節省孩子很多時間,比如車上不僅可以休息,還可以解決背誦、預習、朗讀類的作業,更可以交流一天學習、生活見聞,也可以聊天談心。孩子回家後時間非常寶貴,基本完成所有作業就該洗洗睡了。路上的時間是我們唯一能交流的時間。


胖子是怎麼練成的


想當年,冰凍三尺,飛雪連天,鞋子溼透了堅持穿著上課。學校離家少則一二十里路,我們都是早上跑步去學校,又快又鍛鍊身體。中考體育成績都是滿分,1000米,跳遠,引體向上,鉛球都沒問題。現在看看這些稚嫩的孩子,體育成績能及格就算不錯了!感覺都在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