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服務:汽車製造商走向下一個路口

共享出行服務:汽車製造商走向下一個路口

在過去,汽車製造商的大部分營收來自於新車銷售,但是,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進入了存量市場,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開始打造新一代“共享出行服務”,以此拓展自己的業務範圍。

共享出行服务:汽车制造商走向下一个路口

據相關統計,2018年,網約車的市場交易規模增至2720.5億元,中國的網約車用戶增至3.4億人。有業內專家表示,到2025年,汽車產業中用戶服務市場會由當下的10%上升到57%。

共享出行服务:汽车制造商走向下一个路口

實際上,用戶服務市場的增長,一方面來源於企業的主動選擇,另一方面則在於市場的逼迫。換言之,汽車製造商極有可能將共享出行或車隊服務作為今後非常重要的一大業務板塊。一覽當前的汽車行業,有不少汽車製造商已經開始了與第三方的合作,並設立了出行服務品牌。在此,筆者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汽車製造商案例來加以詳述。

“曹操專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網約車牌照,率先入局

2015年5月,吉利集團戰略投資出行品牌“曹操專車”亮相,正式進入了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率先入局網約車領域。2016年年初,該平臺在杭州正式上線。2017年2月,“曹操專車”獲得浙江省交通廳發佈的首張新能源汽車網約車牌照,並在全國範圍內服務。

2018年,吉利集團以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公司9.69%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2018年10月24日,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團與戴姆勒出行服務公司宣佈,雙方將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耀出行”採用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車型,提供高端服務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吉利與戴姆勒聯手共建的高端出行項目——奔馳·耀出行將於2019年年底投入運營,首個運營城市是杭州。

實際上,從幾年前開始,吉利集團就調整方向,開始佈局出行生態鏈,包括成立“曹操專車”、與戴姆勒集團旗下的戴姆勒移動服務公司共同組建新合資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上線的最新品牌“耀出行”,能為乘客提供高端的出行服務,初期參與該出行品牌的車型將採用梅賽德斯-奔馳品牌S級、E級、V級等豪華車型。

“和行約車”計劃在2019年投放1萬輛新能源車

江淮旗下移動出行品牌“和行約車”的正式上線,表明江淮汽車要正式進軍網約車行業。“和行約車”平臺採用自有車輛,配備專職司機,確保平臺、車、人三證齊全,計劃在2019年完成1萬輛新能源車投放。

據瞭解,“和行約車”將全部使用江淮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首批交付的車輛為iEVA50,這是一款純電動緊湊車型,最大續駛里程為330~400 km。根據江淮“和行約車”的計劃,2019年,業務將拓展到10個城市,車輛投放1萬輛。隨後在3年內力爭達到自有車型5萬輛,業務覆蓋全國主流城市。

東風汽車攜手阿里、騰訊、蘇寧成立T3出行公司

2019年3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一汽”)、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互聯網企業,在南京正式簽訂合資協議,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同時,T3出行與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簽訂投資協議,T3出行公司落戶南京江寧。

共享出行服务:汽车制造商走向下一个路口

T3出行公司將在人才、技術、組織、資金等方面實現完全市場化運營,推進商業模式創新。與此同時,T3出行公司將充分釋放東風、一汽、長安多年的產品技術實力,藉助合作伙伴在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多方面的優勢,著力打造更加網聯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生態圈,努力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服務,以及更加愉悅的生活方式。

結 語

共享出行服务:汽车制造商走向下一个路口

隨著汽車製造商逐步向出行服務行業進軍,在網約車領域發力,整個出行行業將變得更加開放。此外,多方合作能夠實現產業共贏發展。

汽車製造商以網約車為切入點,共同打造智慧出行服務,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能造就更加智能化、低碳化、共享化的未來城市交通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