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無名烈士墓45年

守護無名烈士墓45年

萬金河守護無名烈士墓45年

在德州有一位古稀老人,默默守護著六位無名烈士,一守就是45年,他就是樂陵市花園鎮政府退休幹部萬金河。今年10月,他當選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半個世紀,忠心守護;歲月輪迴,初心不改。在萬金河的努力下,六位無名烈士順利遷入革命烈士陵園。
從小深受感染
要為烈士守墓 
  萬金河的家位於德州樂陵市鐵營鎮東營村。家裡擺滿了老人所獲的各種榮譽證書,而一幅主題為“家”的十字繡特別引人注目。為了6位無名烈士的“家”,萬金河一守就是45年。
  萬金河望著窗外,講述那段壯烈的往事……
  1943年,當時,鐵營鎮鐵營村作為八路軍渤海軍區第三軍分區的機關所在地,第五小分隊駐紮在此。2月的一個凌晨,村東突然響起了一陣爆豆似的槍聲。由於敵人來得太突然,我軍400多人的隊伍,最終只有十多人突出重圍,其餘全部壯烈犧牲。戰鬥結束後,有名有姓的烈士都被親人帶回老家安葬了,而6位無名無姓的烈士,只好就近安葬在了鐵營村。那一年,萬金河出生。
  “從小就經常聽村裡的人講起當年的戰鬥以及埋葬在村子附近的無名烈士。”萬老一臉凝重地回憶道,“我下定決心,要為他們做點什麼。”


  1951年,已經上學的萬金河在老師的帶領下,第一次近距離地到無名烈士墓地參加掃墓活動。“從聽說到走到跟前,崇敬之情進一步加深,守護墓地的想法也更加堅定,從掃墓之後,只要一有空我就去墓地看看。”
  1963年,萬金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只要有機會就會和學生們講述當年的那場壯烈戰爭。每逢清明節,他還會組織自己的學生前去掃墓。
學生湊磚塊
建起紀念碑
  1970年,萬金河被任命為鐵營村聯辦中學校長。卸任的老校長囑咐他:“一定要守護好烈士墓。”
  為了能更好地保護烈士墓地,萬金河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為這6位烈士立了一座碑。“當時各家各戶手頭都不寬裕,為了能湊齊磚塊,讓每個學生都從家中帶來一塊。就這樣修建了一座碑,並刻上了‘無名烈士碑’5個字,讓更多的人瞭解這群最可愛的人。”
  1971年,萬金河調到花園鎮工作,回村的時間越來越少,但為了不讓這些墳墓荒草萋萋,萬金河囑咐自己的妻子劉桂珍“一定要保護好墓碑”。老伴劉桂珍儘管身患重病,但深受丈夫守墓行為的感染,為了能完成囑託,只要手裡沒活,她都會到無名烈士墓前轉一轉,除除草,添添土。萬金河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劉桂珍卻說:“沒事,他們都是20來歲的孩子,不去看看,我不放心。”

努力多年
無名烈士遷至陵園
  2000年左右,萬金河回村時發現,墓碑由於年久失修,倒塌了。“這一下可心疼壞了,也萌發了為烈士找家的念頭。”擔心這6位烈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後人遺忘,為此,萬金河就希望將散葬于田間地頭的無名烈士安葬於革命烈士陵園。
  於是,從村委會、鎮政府到市政府,萬金河足足找了一個遍。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6月,在萬金河的努力下,在村委會、鎮政府、民政等相關部門協調下,他最終決定將無名烈士遺骸遷移至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的烈士陵園。
  萬金河掛念著這些烈士。每年春節、清明節,萬金河都會帶著家人去陵園看看,並囑咐年輕人:“現在是跟著我來,等我來不了後,你們也要常來看看。”
  沿著蜿蜒的田間小路,萬老再一次來到了無名烈士的墳址。從家裡到無名烈士墓前,四五里的土路,萬金河45年間走了無數次。手指著原址,他眼裡噙著淚水。​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