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於股票市場“第五輪牛市”的說法熱議不斷,加上消息面利好疊加,更為”第五輪牛市“打氣助威。究竟能否從2440開啟第五輪牛市,說實話我也不清楚。但既然談到了第五輪,那麼前四輪怎麼樣?前四輪之間有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通過圖表,對於前四輪牛市來一個劃分,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下圖: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在圖上中看到,根據第五輪牛市說法,那麼前期必定經歷過四輪牛市,每一輪牛市必定對應一輪熊市,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我對於這四輪牛市熊市循環的劃分。

  第一輪出發點104.57 1991/5/17,牛熊分界點1558.95,1993/2/16,落腳點512.83 1996/1/19

  第二輪出發點512.83 1996/1/19,牛熊分界點2245.43 2001/6/14,落腳點998.23 2005/6/6

  第三輪出發點998.23 2005/6/6,牛熊分界點6124.04 2007/10/16,落腳點2010.53 2014/6/20

  第四輪出發點2010.53 2014/6/20 ,牛熊分界點5178.19 2015/6/12,落腳點2440.91 2019/1/4

  當然我們先來假設這種判斷正確,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這其中有什麼規律,第一輪歷時4年多,第二輪歷時9年多,第三輪歷時9年多,第四輪歷時4年多。這樣符合規律嗎?看下圖: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根據對稱平衡理論,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的循環能量都是在相等的時間通道內行,第四輪不符合這一規律。所以推到這裡,發現第四輪牛熊循環是否結束尚沒有定論。所以,第五輪牛市還不敢著急下結論。

以史為鑑

技術性牛市與真牛市距離大

  技術性牛市與真牛市依然有較大的區別。歷史上A股曾多次踏入技術性牛市的門檻,但最終能成就牛市的寥寥無幾。

  在海通證券荀玉根團隊看來,只有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依次出現,再加上社融存量同比/貸款餘額同比、PMI/PMI新訂單、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汽車銷量累計同比等一系列領先指標企穩的時候,才能走出真正的牛市。

  2005、2008、2012、2014-2016年股指見底時,都有三個及以上領先指標企穩。目前五大指標中只有社融回升,即便由於外資配資導致市場底提前出現,最樂觀也處於牛市初期。

  國信證券認為,年初以來A股主要股指紛紛大幅上漲,其中估值端的向上修復是本輪春季行情的主要驅動力。而利率下行、春季躁動為處於極低位的A股估值提供了絕佳的上修環境。

牛市待定

反彈有力市場底仍待確認

  回顧歷次市場大底,都是政策底領先市場底領先業績底,就目前而言,海通證券分析認為,政策底已經確立,市場底仍待確認,市場行情能夠因此反轉仍需觀察。

  海通證券分析指出,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政策目標,政策開始微調。2018年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相比7月底新增三個內容,即“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且會議並未提到“去槓桿”和“房地產”,這意味著高層對經濟下行的趨勢和成因已有充分認識,以更加積極態度應對潛在風險,政策底已經出現。

  不過,隨著行情的進一步演繹,不少機構甚至媒體認為,市場底或已確立,目前處於牛市的初期。

  海通證券指出,借鑑歷史經驗,市場底往往領先業績底出現,但並非無緣無故領先,只有在確認部分基本面領先指標企穩回升之後才出現市場底,這次也需進一步跟蹤基本面領先指標。

  券商鼓譟牛市吃相難看

  A股確實喜人。央行公佈的1月新增貸款和社融額雙雙創歷史新高。加之政府不斷注入政策利好,北向資金跑步入場,三方共振之下,一蹴而起。

  國際環境也趨於改善,至少沒有更糟。美國經濟增長似乎也不再支持美聯儲加息,總之,無事就是好事。

  上漲無疑,牛市尚早。現在就鼓譟牛市,吃相難看。

  對於牛市最重要的兩個支撐,一是基本面,一是資金面。

  先說基本面,並沒有發生重大的改變。對於2019年GDP的增長預測,6.3%成為中位數。這說明,中國經濟仍然處於L型的底部,仍然在尋找新週期和新增長點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股市,即使出現連續上漲,始終面臨著動能不足的問題。

  再說資金面。僅憑流動性便推動起來的牛市,在中國股市也不是沒有過。比如四年前的那輪“槓桿牛市”就是如此。但至少在官方權威口徑裡,穩健貨幣政策沒有改變,堅決不搞“大水漫灌”。A股的這輪“春季攻勢”顯然有著很深的資金面影子,但並沒有獲得言之鑿鑿的背書。

  股市上漲是好事。不同於樓市“房住不炒”的封印,股市從來沒有這樣的包袱,相反其“財富效應”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我們不希望牛市重複以前的故事,變成一個鐮刀和韭菜的套路。我們對所謂“國家牛市”的最大教訓,就是股市應由市盈率和市淨率定價,而非由情緒定價,變成暖風燻得股民醉,直把弱市作牛市。

  我們希望股市是個創新場,不是修羅場。前者是雙贏導向,後者是零和博弈。債務槓桿在一點一點地下調,制度改革在一點一點地拱卒,國民經濟在向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資本市場靠近。在這個摸石頭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一個打了“雞血”的“牛市”,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恐怕後者的概率大一些吧。

三輪牛熊,十五年經驗總結,來自股市第一線

  人生財富的積累,是有幾個過程的,熟悉職場定律的人會非常的清楚。個人財富的增長不會是一條平滑的曲線,而是一個階梯型的上漲。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比如,有一段時間,甚至幾年的時間,你的薪資沒什麼太大的明顯的變化。但,當你能力積累的足夠,一旦有機會跳槽或者升職的時候,你的薪水可能會出現幾倍的上漲。然後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再由新的機會讓你大幅加薪。

  說到這裡,說的不是職場的事兒,而是投資的事兒。在股市當中,財富的增長也會呈現出階梯型,而不是一條平滑的曲線。而中間你所要做的事兒就是儘量讓你的本金不受到損失。

  保護本金,這是巴菲特的最大信條。因為他非常清楚本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下次的機會當中所能帶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財富。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接下來各位想問的一定是,現在是什麼階段,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上邊的東西記清楚了,那麼你就知道了以後怎麼辦。現在我們需要認識清楚了。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熊市結束的時候就是多頭入場的時候,然後等到牛市的結束。要知道什麼時候是熊市結束,什麼時候是牛市結束。今天,咱就來說,熊市結束的標準。

  1、 熊市結束需要有足夠的跌幅,從歷史經驗來看,A股的跌幅在40%-75%的區間當中,如果剛跌了30%,你就說熊市結束了,那就言之尚早了。

  2、 熊市結束需要有足夠的時間,A股最短的熊市是2008年的下跌,大約只有12個月的時間,而其他的時間往往有3-4年的時間。所以,只有6個月的話那就別說熊市結束了這樣的話,市場的情緒是釋放不夠的。

  3、 熊市的結束需要有"瘋熊"特徵,這個特徵說的是最後的下跌。這個階段有幾個特點:藍籌股需要補跌;成交量急劇萎縮;小盤股迭創新低,80%以上的累積跌幅比比皆是

  前兩個基本都達到了,就差第三個條件了,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熊市的結束的足夠條件。而且按照之前的分析,如果滬市的成交金額大約萎縮到600億左右,而且最好連續就說明市場足夠恐慌了。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我們都不能預測市場,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熊市結束什麼時候牛市來臨。但我知道一點不想經歷熊市的人一味躲避熊市的人,牛市來了也抓不住,因為這類人是恐懼的,熊市以為還要跌,牛市以為漲到了頭。

目前A股階段買什麼股票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研究,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圖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1、指標分析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2、統計分析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3、選股方法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4、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5、獨創形態戰法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由於篇幅有限,想免費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獨創形態戰法,可關注公眾號越聲研究(yslc927yj),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趨勢線的重要形態及意義

  在股價運行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會形成不同的趨勢線,這些趨勢線組合成的形態往往具有特殊的市場意義,對投資決策起著重要的影響。下面就趨勢線的重要形態及意義做詳細講解。

  1、圓切線形態

  圓切線形態是指在股價整個漲跌運行的週期中,所有的底點連線可近似的看作是股價漲跌所形成的“圓形軌跡”的切線。通過這些切線方向的變化,不但可以提前判斷股價頂底,而且可以及時發現股價漲跌的速率,在實戰操盤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由上圖可見:

  ⑴下跌過程中,下降趨勢線的角度由陡峭逐步轉為平緩進而抬升向上,此時意味著股價底部形成,可以考慮分批入場。

  ⑵上升過程中,當上升趨勢線改變軌道、角度抬升,則意味著股價加速上漲。

  ⑶股價經過一波上漲,最後進入加速抬升階段,上升趨勢線角度陡峭,當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時,意味著上漲接近尾聲,處於頭部區間,要及時落袋為安,規避風險。

  2、大三角形態

  大三角形態是指一條高點連線的壓力線、一條低點連線的支撐線、這兩條趨勢線所經過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連線所組成的大三角形形態。在實際應用中,股價沿著支撐線向上運行,當股價放量突破大三角的上軌壓力線時,往往意味著一波上漲行情的開始,是較好的買入點位。按大三角形態出現的位置,可以分為底部形成的大三角和上漲過程的整理大三角,底部大三角往往在一波上漲行情的初期,後期上漲空間較大;整理大三角往往是上漲一波後的整理蓄勢,未來上漲空間不大。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由上圖可見:

  ⑴當趨勢線出現底部大三角,且股價放量突破大三角的上軌壓力時,意味著股價中長期趨勢發生改變,是大波段操作的最佳介入點位。

  ⑵當趨勢線出現盤整大三角,且股價放量突破大三角的上軌壓力時,意味著股價短期趨勢發生改變,是小波段操作的最佳入點位。

  3、通道形態

  在股價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點連線與低點連線相互平行的趨勢線形態,且股價一直非常有規律的在兩條平行趨勢線內部震盪運行,這就是趨勢線的通道形態。按趨勢線方向可以分為上升通道、下降通道和橫向通道。利用股價在通道內運行的規律可以靈活的進行小波段操作。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由上圖可見:

  ⑴當股價調整到通道下軌受到支撐反轉向上時,是買入時機,最好伴有量能的明顯放大。

  ⑵當股價反彈到通道上軌受到壓力反轉向下時,是賣出時機,不需要成交量的驗證。

  ⑶當股價反彈並突破通道上軌,也是買入時機,同樣最好伴有量能的明顯放大。

  上升通道、橫向通道的波段操作手法與下跌通道相同,因為上升通道和橫向通道的方向是向上和走平,所以在買入點位的可靠性比下降通道要高。

  4、加速變軌形態

  加速變軌形態是指股價突然突破原有的趨勢,加速上漲或者加速下跌,形成新的趨勢線方向。因為下跌趨勢不做研究,所以在這裡只對上升趨勢中的加速變軌形態做講解。

  上漲加速變軌有兩種:

  ⑴第一種是指股價沿原來的上升趨勢線上漲一波後,當回調到離上升趨勢線還有一定垂直距離時即再次放量反轉上漲,此時形成新的上升趨勢線,意味著股價加速上漲,是波段操作買入的時機。

  ⑵第二種是指股價在上漲過程中,放量突破了前期高點連線的壓力線,意味著股價加速上漲,也是波段操作買入的時機。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趨勢線波段買賣實戰絕技

  趨勢線的波段操作可以分為大波段操作和小波段操作。

  1、趨勢線大波段實戰買賣絕技

  ⑴趨勢線大波段買入的條件:

  股價經過一波長期的下跌,低點連線由陡峭變平緩,然後隨著低點的抬高逐步抬升,意味著下跌的結束和上漲的開始。

  股價放量突破前期下跌的高點連線,高點連線由壓力線轉為支撐線。

  量能由萎縮逐步放大,且量柱一波比一波高。

  中長期價格平均線由下跌轉為走平並逐步抬升。

  價格與技術指標產生嚴重的底背離或低位鈍化。

  ⑵趨勢線大波段賣出的條件:

  股價經過一波上漲後,上漲無力,且高點連線掉頭向下,意味著上漲的結束和下跌的開始。

  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且反彈受壓於該趨勢線,上升趨勢線轉為壓力線。

  量價關係出現量增價平或者量減價升的頂背離或頂部鈍化形態。

  中長期價格平均線由上升轉為走平並逐步掉頭向下。

  價格與技術指標產生嚴重的頂背離或頂部鈍形態。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2、趨勢線小波段實戰買賣絕技

  ⑴趨勢線小波段買入的條件:

  ◎ 股價經過一波上漲回調到接近上升趨勢線時,受到趨勢線的支撐再次放量反轉上漲。

  ◎ 股價放量突破上升高點連線的壓力,意味著股價開始加速上漲,是介入的點位。

  ◎ 短期價格均線依次金叉向上,形成價託。

  ◎ 量能明顯放大,成交量均線依次金叉向上,形成量託。

  ⑵趨勢線小波段賣出的條件:

  ◎ 股價經過一波上漲遠離上升趨勢線,短期嚴重超買,出現向下的反轉K線。

  ◎ 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且三天內不能重新站回上升趨勢線。

  ◎ 短期價格均線依次死叉向下,形成價壓。

  ◎ 量能萎縮,成交量均線依次死叉向下,形成量壓。  

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你的資產準備翻幾倍?字字珠玉

答疑:“輕大盤,重個股”,還是“輕個股,重大盤”?

  有為股友來找我問:

  我拿著一隻股票,看到大盤下跌,自己撤走了,結果這隻股票不跟大盤下跌,而是一路上漲,懊悔不已,就對自己說要“重個股,輕大盤”;可是後來,當大盤下跌時,我看好這隻股票,沒有走,結果這隻個股跟著大盤下跌,導致我深虧,於是又發誓要“重個股,輕個股”。

  那麼到底應該“輕大盤,重個股”,還是“輕個股,重大盤”呢?

  一、個股與大盤的相關性強,大盤上漲時80%的股票跟著漲,大盤下跌時90%的股票跟著跌,大盤暴跌時近100%個股跟著跌。

  A股中大部分個股的業績普普通通,其中,20%的股票業績年年下滑,不到10%的股票業績出現顯著的增長,當大盤處於上漲(不是牛市的快漲),估值的提升無法抵消業績的下滑,所以20%的個股不跟著上漲,當大盤處於下跌中(不屬於熊市中的暴跌),不到10%的個股業績增速快,能抵消估值的上升,不跟大盤下跌。當然如果大盤暴跌,估值下降飛快,接近100%的個股會跟著下跌。

  二、如果你以技術分析為主,或者基本面不精深,則需要“輕個股,重大盤”,因為80%的股票都會跟著大盤走,只有不到10%的股票才會獨立於大盤。基於技術分析的交易以概率為核心,你要做概率大的事情,哪個概率高?肯定跟著大盤的方向,你做股票的成功概率高。

  在大盤走勢比較差的情況下,意味著個股上漲的話,只能靠自己的業績,而業績年年大幅增長的股票太少了,佔比很小,只佔到不到10%,所以如果你沒有對個股的基本面做深入的研究,單純的技術面或粗淺的基本面,你是無法挖掘出好的業績股,很難以從3000多隻的股票中,選擇出那些業績快速增長的股票,必定概率不到10%,是小概率事件,你選出的股票大概率就是那業績普通或業績差的90%股票,則在大盤並不好的情況下,估值不僅無法形成個股的推動力,反而還構成較大的累贅,90%的個股都會跟著跌,所以你所操作的股票,大盤下跌破位,你不走,很大概率是被套。

  只有不到10%的股票才會獨立於大盤,大盤跌,他不跌甚至還上漲,但是這些不到10%的個股,必然都是有自己特有的基本面優勢,例如上市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重大技術研發成功等,還要有一些運氣成分,但你又不精基本面,是無法挖掘出的。

  許多人是事後看,覺得自己當初抓了一隻牛股,因為看到大盤下跌破位或走勢不好,自己撤走,結果這隻牛股走了好遠、懊悔自己為何要看大盤,埋怨大盤,這是典型的事後諸葛亮、選擇性記憶。在當時持有股票的時候,他肯定不知道這隻股票是未來的牛股,至少對於該股的信心嚴重不足,只是走了狗屎運、恰好踩上了這隻股票,誰曾想竟然成了牛股,然後自己下車,就把責任推給了大盤。你都不想想,你頻繁換了那麼多股票,能成為未來牛股的能有幾個?如果當時你不撤走股票,大概率上你的股票都會被套、深虧,只是你只記住了後來狗屎運成了牛股的那少數幾個,但對於你曾經操作的絕大部分普通股票,你都選擇性忘記了,只記住能證明自己很牛的少數事情,把個例當成了常態。你也不想想,你對該股的研究不深,信心嚴重不足,即便大盤沒有下跌,那麼你也基本上只是在該股上賺了一點皮毛,就跑了,後面的大牛行情與你也沒有關係,你根本就拿不住,與大盤何干?

  三、如果你以基本面為主,擅長基本面,而且基本面的底子很厚,經驗很豐富,歷史上證明你確實能夠挖掘出牛股,那可以“輕大盤,重個股”,因為只要大盤不是處於熊市中的股災,牛股獨立於大盤,大盤跌的多,他不跌甚至上漲,例如2015年底-2016年的新能源鋰電池個股。如果此時,你看到大盤下跌破位,你撤走個股,則牛股很可能下跌很小、然後迅速創新高,或者壓根不跌繼續上漲,當你看到時,已經比你的離場價格高不少,此時你很可能不敢追、等回調,就錯失了辛苦挖掘出來的牛股。

  但是,有幾個人有這種基本面的功底和豐富經驗呢?肯定是少數,即使一些人懂基本面,也是很難挖掘出牛股,這需要高瞻的遠光和豐富的知識儲備、行業經驗,基本面變量太多、市場環境變化也快,縱使機構研究團隊也難以搞清楚行業或者企業的未來發展,公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經理中也是少數人才有這種能力,是挺難的,我認識的基金圈中,有一些朋友就是做公募或私募基金經理,他們也是搖頭表示很難,著名的投資大師歐奈爾在《笑傲股市》談到,他通過各種基本面的挖掘,投資的10只個股中也只有2只才可能是牛股,所以選擇出牛股,不僅需要強大的研究能力和驚訝,也需要有一些運氣,都有判斷錯誤的時候。何況我們這些廣大的、基本面不懂的普通人?

  所以即便對於基本面很牛、能挖掘出牛股的高人而,是可以“輕個股,重大盤”,不過部分也是參考盤,如果大盤出現有效性高的破位,或者處於熊市中的暴跌,也會進行適當減倉,進行倉位管理;如果大盤只是普通下跌,或震盪下跌,則可以不用管大盤。

  綜上來講,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圈,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沒有金剛鑽、不能攬瓷器活,大部分人的基本面粗淺、不精深,特別對於技術分析的交易者而言,我們只能做概率大的事情,適合“重大盤,輕個股”;少部分人的基本面功底深厚、經驗豐富,為了不錯失牛股,能夠一直持有、不被中間洗下去,適合“重個股,輕大盤”,不過也需要參考大盤,調整倉位,對於大盤普通的下跌不用理會,但如果大盤處於有效性高的破位或熊市股災中,是需要減倉應對,作倉位管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