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在尼羅河的滋養下,古埃及文明輝煌且影響深遠。這裡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統一王朝。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沿著那條神奇的河流,去探尋曾無比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尼羅河是古埃及人的母親河

源起

古埃及文明起源於距今約一萬年前。當時非洲北部居民就已經逐漸開始了農業定居生活。尼羅河定期氾濫沖刷出肥沃的尼羅河谷地,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最早的古埃及文明。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沒有尼羅河的滋養,古埃及文明便不可能存在。尼羅河彷彿一朵花,盛開在大漠戈壁之中。那鮮豔的花朵便是著名的尼羅河三角洲,那粗壯的莖就是尼羅河谷地,也是古埃及的糧倉。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尼羅河是埃及人的母親河

有了適宜生存的環境,古埃及人又是從何而來呢?

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還沒有定論,不過從歷史記載來看:古埃及人的語言更類似於閃米特語,與腓尼基語和希伯來語雖有相同但又不完全相同。但這並不代表古埃及人一定與這些人有親緣關係,語言的相似也有可能是因為雙方交流過程中互相學習的結果。但從整體的體型、語言等分析,古埃及人更接近於黑人。當然,接近並不代表古埃及人就是黑人,在古埃及的發展歷程中,其與南撒哈拉沙漠中的黑人部族通婚的情況並不少見。從體型上看,古埃及人的嘴唇比歐洲人更厚,頭更大,下頜更突出。這些特徵也接近於黑人。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古埃及人雕像

隨著古埃及人在尼羅河流域站穩腳跟,最早期的國家形式開始出現。約公元前3500年,在尼羅河谷底陸續出現數個最早期國家。由於人口增長迅速,土地以及生產資料的緊缺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進行一系列兼併戰爭。最終,整個尼羅河流域只剩下北部的下埃及王國以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國。其中上埃及王國以神鷹荷魯斯為圖騰,白百合為國徽;下埃及王國以沙漠眼鏡蛇為圖騰,蜜蜂的形象為國徽。兩國之間戰爭不止,最終,在距今約5100年前,上埃及王國在其國王美尼斯的帶領下一舉征服了下埃及王國,歷史上第一次同意了尼羅河流域,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由鬆散聯邦組成的統一國家。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古埃及壁畫

隨著古埃及統一王國建立,一系列與之相對應的制度被建立起來。為了方便管理整個國家,美尼斯將都城遷往上下埃及之間的孟菲斯。與此同時,國王的權力也逐漸神化。他不只代表著時間的人,更是神的化身,於是人們開始用古埃及語中代指宮殿的“法老”一詞來代指埃及的國王。這一時期,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幾何學都在古埃及出現,甚至此時埃及已經有以蘆葦作筆,以莎草作紙進行書寫的最早書寫記錄;同時,古埃及還發明出由三種音符組成的象形文字,極大提升了發展的速度。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統治者

由美尼斯建立起古埃及第一王朝,國土面積雖然光大且治下人口眾多,然此時法老手中還未有過多實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約公元前2686年。古埃及第三王朝建立後,王權已經得到了極大發展。各地總督的任免皆出自國王之手,加強了王室對於全國的管理。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正是在第三王朝時期建立。考慮到當時動用人數之廣,財力耗費之大,若王室沒有相當統治力則不可能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古埃及壁畫

古埃及國力的日益增強,離不開經濟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前後,古埃及人的船隊就已縱橫地中海,開展貿易活動。不僅如此,為擴大貿易影響,古埃及法老派出商隊溯尼羅河而上,與沿途國家進行貿易,直至抵達今蘇丹地區。到了公元前2345年左右,古埃及第六王朝時期,由法老排派出的商隊一度到達了進今非洲南端地區,可見埃及法老統治權威之廣大。

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埃及各地總督權力日益擴大,終於,在約公元前2181年爆發了總督反叛,叛亂的影響一直持續近百年,直到公元前2040年左右,門圖荷泰普才再次重建古埃及王朝,即古埃及第十一王朝。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雄偉的古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到第十二王朝時期,法老們將首都遷往伊塔威,此地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古埃及在此大力發展灌溉農業,使得此地成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尼羅河對埃及的饋贈是慷慨的,但當他發怒時也是可怖的。本來尼羅河定期氾濫給古埃及帶來了肥沃的土壤,然而,在第十二王朝時期,尼羅河一反常態,以往每年必至的泛濫沒有到來,從而導致了大批農田荒蕪,全國各地餓殍遍野。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古埃及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命人在孟菲斯以南建造了一座大型人工蓄水池,用以儲存河水,待到枯水期便可以此解除下游的乾旱危機。

發展

國家內部問題的逐一解決,使得古埃及的統治者將目光對準了周邊的國家。古埃及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行動發生於第十二王朝時期,在法老辛奴賽爾特三世帶領下,歷經四次大規模戰役,古埃及控制了從第一瀑布到第二瀑布之間的廣大區域,甚至,在今天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地區也都發現了辛奴賽爾特三世遠征期間留下的石柱。

對外擴張的同時,辛奴賽爾特三世還著手解決國內的問題,即權力日益擴大的各地省長們。這些省長的職位採用世襲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逐漸變成一個個獨立王國,其財富實力堪比法老。為削弱這些省長的權力,辛奴賽爾特三世將全國分為三個地區,即上、下埃及地區以及埃勒芬蒂尼地區,各地均設置由法老親自任命的維齊兒進行管理,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法老對於全國的管控。

人類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滋養下的古埃及文明,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

古代埃及曾積極對外擴張

在歷經千年發展之後,到辛奴賽爾特三世的繼任者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統治時期,埃及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在阿蒙涅姆赫特一世統治時期,亞洲移民開始被允許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大批移民的到來為古埃及提供了大量勞動力,經濟也因此變得更加繁榮。

尼羅河這條古埃及的母親河,為古埃及人帶去了充足的水源,再加上古埃及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之下,才最終創造出無比輝煌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也因此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