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傳統旺季“金九銀十”的到來並沒有為車市帶來好消息,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同比下降11.4%和10.3%,雖然降幅有所收窄,但截至9月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出現下滑,情勢不容樂觀。


在銷量承壓的背後,多數上市車企的業績也拉響警報。根據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淨利潤增速同比下滑33.26%,在統計的24個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一。進入10月下旬,各大車企開始陸續發佈三季度財報,整體來看,“虧損”仍然是主旋律。而在跨國車企方面,伴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貿易摩擦以及成本控制等多重因素,業績增長者更是寥寥。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自主龍頭上演“大撤退”

在車市整體遇冷的大環境下,沒有哪家車企能做到獨善其身。目前來看,在傳統燃油車企業中,龍頭企業營收、利潤下滑已成常態。

根據上汽集團發佈的財報顯示,2019年三季度,集團營收為2049億元,同比略微下滑;淨利潤為95.2億元,同比下降16.56%。前三季度,集團營收為5728.2億元,同比下滑13.62%;前三季度淨利潤207.9億元,同比下滑24.86%。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業績不佳的背後是銷量的下滑,根據上汽集團公佈的產銷快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集團累計銷量約為441.4萬輛,同比下降14.23%。上汽集團表示,面對車市持續深度下行,公司在努力穩定銷量基盤的同時,加快在新能源、國際經營等領域培育增長的新動能。

廣汽集團方面,根據財報顯示,前三季度集團營收為426.84億元,同比下降19.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795.13億元,同比增長3.87%;淨利潤為63.35億元,同比下滑35.75%。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具體銷量來看,自主板塊的“不景氣”是集團整體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汽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7.7萬輛,同比下滑29.75%;合資品牌方面,廣汽本田、廣汽豐田表現穩定,累計銷量分別增長10.14%和17.63%。而相比日系兩強的表現,廣汽三菱與廣汽菲克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與上汽和廣汽相比,曾經的自主一哥長安汽車的處境則更加尷尬。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收451.15億元,同比下降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6.6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28.83%。

長安汽車在財報中表示,年初至報告期內,投資收益大幅減少,主要系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所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大幅減少,主要系公司銷量下滑所致。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而根據長安汽車披露的產銷快報顯示,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為122.59萬輛,同比下滑23.6%。其中,長安品牌乘用車銷量為58萬輛,同比下滑19%;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為12.89萬輛,同比下滑57.2%;長安馬自達累計銷量為9.58萬輛,同比下滑25.4%。

業內普遍認為,長安汽車業績的大幅下滑,與曾經的利潤奶牛“長安福特”失速有著很大聯繫。據瞭解,目前,長安汽車與福特汽車已開啟長安福特加速計劃,重點加速產品投放,並在營銷、質量、效率、合作、供應鏈領域等五個方面實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與上述車企相比,長城汽車則成為了資本市場的一縷暖陽。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為14億元,同比增長506.82%,環比增長88.24%。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但從前三季度業績可以看出,長城的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尚存在差距。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為625.78億元,同比下降6.1%;淨利潤為29.17億元,同比下降25.7%;扣非淨利潤為25.89億元,同比下降28.65%。

銷量方面,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72.4萬輛,同比增長7.01%。其中,哈弗品牌銷量為52.13萬輛,同比增長11.58%;WEY品牌銷量為6.98萬輛,同比下降33.8%;長城皮卡銷量為9.83萬輛,同比微增0.45%;歐拉品牌銷量為3.22萬輛。

此前,鑑於中國汽車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長城已將2019年銷量目標由120萬輛調整為107萬輛。但截至9月,長城汽車僅完成年度目標的近68%,可見接下來長城汽車依然面臨較大的銷量壓力。

邊緣企業虧損加劇

雖說坊間普遍認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第三季財報出爐後,等待邊緣企業的顯然是更深的深淵。

具體來看,第三季度,力帆股份以16.86億元,高居國內車企虧損榜榜首,而相應的其營收僅為15億元。前三季度,力帆股份營收為66.86萬元,同比下滑19.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6.33億元,同比下滑2064.56%。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此前,力帆更是被央視點名拖欠員工工資近兩月、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杭州等城市的銷售網點基本關停等。可見雖然一個月前的“被破產”傳聞被破除,但力帆如今的狀況仍不容樂觀。據瞭解,今年以來,重慶兩江新區對力帆進行了補助,重慶政府也聯合銀行成立了力帆債委會,以幫助力帆股份緩解資金壓力,欲把力帆重回帶入軌道。

與力帆“同病相憐”的還有眾泰汽車,作為前不久陷入“破產傳聞”的四家車企之一,眾泰汽車近段時間以來更是焦頭爛額,先是因拖欠貨款,被深圳比克動力電池公司告上法庭、再是大股東鐵牛集團所持有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又是旗下君馬汽車遇重大銷售問題,遭全國61家經銷商集體維權。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而第三季度財報的出爐也沒能將眾泰從邊緣中拉回。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眾泰汽車營收3.61億元,同比下滑88.4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4.7億元,同比下降524.50%。前三季度,眾泰營收為54.01億元,同比下滑59.5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7.59億元,同比下滑283.02%。

此外,同樣備受煎熬的還有海馬汽車與一汽轎車。根據一汽轎車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65.9億元,同比增長20.09%;淨利潤為虧損2.76億元,同比下降609.65%。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2.92億元,同比下滑6.95%;淨利潤為虧損2.67億元,同比下降297.33%。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一汽轎車重組計劃已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覆。有業內人士認為,重組完成後,一汽奔騰以及其承接資產將轉至一汽股份,而一汽解放將被納入一汽轎車,由此一汽轎車的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商用車的開發、製造和銷售。一汽股份則專注乘用車業務,這將有利於化解一汽股份及相關合營公司與一汽轎車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為一汽集團整體上市奠定基礎。


海馬汽車方面,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4.35億元,同比下降15.0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2.0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12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2323.42萬元。

今年4月,海馬因連續2年虧損(2017年度、2018年度淨利潤分別虧損9.94億元、虧損16.37億元),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 海馬”。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急於“摘帽”的海馬汽車,先後甩賣400套房盤活資產,又將其持有的海馬研發100%股權轉讓給睿之尚實業。但從三季度財報來看,為“保殼”變賣資產的海馬汽車處境依然不容樂觀,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其仍未擺脫虧損局面。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報告顯示,車市淘汰賽正在加速,頭部品牌市佔率不斷提高(2019年上半年市場排名前9名車企銷量份額已佔據54%),這意味著,眾泰、力帆、海馬等邊緣企業將面臨著生死考驗。

新能源車企潮水褪去

與傳統燃油車企面臨同樣處境的是,在補貼退坡後,兩家A股上市的新能源車企北汽藍谷和比亞迪(由於比亞迪新能源業務營收佔比大,歸類於新能源車企)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大漲後,第三季度也呈現了衰敗跡象。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自補貼新政實施第一個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便每況愈下,7月、8月、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分別下滑4.2%、15.8%、33.4%。而受此影響,比亞迪及北汽藍谷的淨利潤也應聲下跌。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根據比亞迪發佈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316.37億元,同比下滑9.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大跌88.58%。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938.22億元,同比增長5.4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5.74億元,同比微增3.09%。

這與其半年報形成了鮮明對比,上半年,比亞迪營收雖然僅同比增長近15%,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卻大漲203.61%至14.55億元。從銷量上看,前第三季度,比亞迪累計售出新車33.58萬輛,同比減少4.49%。其中,新能源汽車更是連續3個月出現下滑,7月、8月、9月分別下滑11.8%、23.44%和50.97%。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比亞迪官方也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影響,預計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較去年同期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預計全年的淨利潤將為15.84億元到17.74億元左右,下滑幅度在36.19%至43.03%之間。

同樣的,以新能源汽車業務為主的北汽藍谷營收更是受補貼下滑影響,導致大幅下跌。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北汽藍谷營收為174.84億元,同比增長78.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2.7億元,與上年同期盈利1.33億元相比,同比大跌303.55%。


銷量方面,前三季度,北汽藍穀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累計銷售新車9.8萬輛,同比增長20.45%。但受補貼退坡影響,北汽藍谷預計2019年公司淨利潤將可能虧損。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補貼退坡幅度大,很多新能源車企將下半年的銷量往上半年挪,導致上半年銷量大漲,而退坡後銷量則出現大幅下滑。北汽藍谷與比亞迪紛紛下調全年預期,也這意味著,四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並不會發生實質性好轉。而到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退坡後,新能源車企或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

多家跨國巨頭下調業務預期

受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摩擦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球汽車銷量延續著2018年的低迷走勢。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與上半年相比,雖然剛剛過去的三季度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銷量有明顯的好轉跡象,但由於上半年走勢較差,全年汽車銷量將繼續走跌的態勢沒有改變。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在全球汽車市場遇冷的背景下,跨國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近段時間來,國際車企第三季度財報相繼出爐,多家車企認為今年的市場狀況將繼續對經營業務構成壓力,包括通用、大眾、雷諾等都下調了今年的業務預期。

根據通用汽車發佈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通用汽車營收為354.7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7.9億美元;淨利潤為23億美元,相比於第二季度淨利潤24億美元,以及上年同期的25億美元均出現下滑。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通用汽車表示,第三季度,美國工廠停工約兩週,對第三季度北美業務及全年業績預期產生了不利影響。罷工導致通用北美地區調整後息稅前利潤損失10億美元。預計其全年汽車業務經調整後的自由現金流為0 - 10億美元,低於此前預計的45億- 60億美元。

大眾集團前三季度銷售額為1866億歐元,同比增長6.9%;特殊項目前的營業利潤為148億歐元,同比增長11.2%,營業利潤率為7.9%;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為48.2億歐元,同比增長37.2%。值得一提的是,財報內容顯示,前三季度大眾集團仍在為“排放門”事件買單,由此產生的特殊項目費用為13億歐元,同比下降45.8%。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儘管今年前9個月利潤和營收實現增長,但是大眾集團仍下調了全年汽車交付預期,預計2019年汽車交付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並警告稱今年汽車需求將放緩。

雷諾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296歐元,同比下降1.6%。銷量方面,第三季度,雷諾的銷量為85.32萬輛,同比下降4.4%。雷諾集團表示,目前集團正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從而促進其汽車和零部件的銷售。

而目前正處於輿論中心的FCA與PSA則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根據FCA發佈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集團全球銷量為105.9萬輛,同比下降9%;淨營收為273.2億歐元,同比下滑1%;調整後的淨利潤12.62億歐元,同比下滑6%;息稅前利潤為19.6億歐元。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北美市場,儘管FCA的銷量下降了11%,但實現了創紀錄的稅前利潤20億歐元,利潤率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10.6%。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反觀PSA,集團第三季度PSA營收達155.79億歐元,同比增長1%。其中,汽車部門營收微增0.1%至118.24億歐元;前三季度,集團營收為539.18億歐元,同比下跌0.2%。其中,汽車部門營收下降0.7%至422.02億歐元。

PSA表示,第三季度汽車業務在銷量下降、匯率波動等不利情況下實現正增長,是由於市場對集團利潤率更高的SUV車型如雪鐵龍C5 Aircross的需求,使得其產品組合獲得改善,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目前來看,FCA和PSA證實已同意合併,雙方將各持股50%締造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PSA希望藉助FCA重返北美市場,而FCA則希望藉助PSA扭轉其歐洲業務的頹勢。外媒分析認為,兩家公司的合併還可能創造規模經濟,為電氣化、自動化和其他移動出行減少投資。

車企Q3季度財報:銷量承壓,“虧損”仍是主旋律

此外,受奔馳銷量的提振,戴姆勒第三季度息稅前利潤增長8%至26.9億歐元。但戴姆勒稱,在奔馳品牌的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6.3%降至6%後,其將重新評估成本。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強調:“為了在未來幾年把控轉型,我們需要加大努力:必須大幅降低成本,持續增強現金流。”據瞭解,戴姆勒將於11月14日公佈詳細的公司戰略和成本削減報告。

自帶流量的特斯拉也在第三季度重新盈利。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約為63億美元,同比下滑7.6%;歸屬股東淨利潤約為1.43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2.57億美元虧損。目前來看,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在即,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海工廠投產將進一步推動特斯拉的發展。

總的來看,全球車市仍未走出寒冬,淨利潤的下滑伴隨著行業的變革,這個冬天也註定難熬。接下來的第四季度,車企能否抓住回暖的尾巴我們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註定在汽車行業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