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如來佛祖最害怕什麼?

陳依德


《西遊記》裡,如來是佛門大佬,道行高深莫測,若說最害怕的東西,那肯定是害怕佛教發展受阻,佛法不能發揚光大,那為何有此擔憂?

其一,取經應是共商討,佛門非是一家大。

在整個取經計劃中,佛門應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也要獲得天庭和道教的支持,那必然要顧及各方的利益和顏面。天庭一方很是支持西遊,從派出四方功曹,六丁六甲一路暗中保護唐三藏足以看出天庭的態度,太上老君作為道教代表,也出了不少力,生生用金丹將孫悟空修為提升為太乙天仙。

但是,雖然道家和佛教明面上是一團和氣,但總會存在一些明爭暗鬥,如來害怕一些小摩擦引起整個西遊計劃的擱淺。

例如,在原著五十二回,悟空等人遭遇偷下凡來的青牛精,悟空不敵金剛琢,到靈山求救,如來自然知道青牛精跟腳,但也不敢明說,原文如此寫道:

如來聽說,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對行者道:“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我這裡著法力助你擒他去罷。”

而且,如來明知金剛琢厲害非凡,無物不收,還是另羅漢從寶庫中取出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很明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至於為什麼這麼做?當然也有深意。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騎,屬於很親近的關係,如來不好直接得罪太上老君,故委婉的奉上十八粒“金丹砂”,算是一種賠罪禮物吧,態度算是十分誠懇,目的也是為了取經計劃順利開展。

其二,佛教發展養勢力,佛門清譽不可無。

眾所周知,西遊取經路上遇到的很多妖怪都基本是菩薩坐騎或是童子,都是佛門自家的勢力,當然,佛門作為封神時期最大的受益者,收了許多道家的門徒入門牆,勢力當然會壯大起來,但是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不能明目張膽的說出來,若毀了佛門清譽,如何繼續發展壯大。

看獅駝嶺那一回,悟空等人遇到了最兇殘的三隻妖怪,一吞十萬天兵的青獅、白象和屠滅一國的金翅大鵬,青獅、白象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坐騎,大鵬是佛門明王兄弟,本領十分高強,但行為及其惡劣。

孫悟空口直心快,直言如來跟大鵬有親,如來忙不迭撇清關係,且看原文:

行者道:“親是父黨?母黨?”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可見,如來是生怕孫悟空信口胡言,說佛門藏汙納垢,並且,為了表示清白,親自出馬去收服金翅大鵬,並且出動的陣容十分龐大,帶上了五百羅漢,三千揭諦。

話說,如來一個人出馬不就能搞定了嗎?為什麼要出動如此龐大的陣容,其中也有深意,一方面是體現佛門對降妖伏魔的重視,一方面也有展示肌肉的意圖。

其實,這三個妖怪天庭早就想收服為所用了,且看孫悟空剛到獅駝嶺的時候,太白金星就化身土地為孫悟空等人說明情況,甚至還許下承諾,只要孫悟空到天庭救助,天庭立馬出動,原文如此描述:

金星慌忙施禮道:“大聖,報信來遲,乞勿罪,乞勿罪!這魔頭果是神通廣大,勢要崢嶸,只看你挪移變化,乖巧機謀,可便過去;如若怠慢些兒,其實難去。”行者謝道:“感激,感激!果然此處難行,望老星上界與玉帝說聲,借些天兵幫助老孫幫助。”金星道:“有,有,有!你只口信帶去,就是十萬天兵,也是有的。”

十萬天兵一個口信即可出動,可見天庭一方已是早有準備,可惜孫悟空最後居然去了靈山,天庭的算盤算是落空了。


青年剛木


如來佛祖最害怕什麼?他最害怕自己精心設計的取經計劃失敗。

作為佛家老大,如來佛祖的主要任務就是擴大佛教影響,增加佛家地盤和佛家信眾。

如果取經計劃失敗,那麼就會使佛教發展受阻,這自然是如來佛祖最不願看到的,最為害怕的。


為了能在南瞻部洲發揚光大佛教,如來佛祖設計了一個取經計劃。

這個計劃的內容:

如來讓觀音菩薩先把自己的二弟子金蟬子送往大唐託生轉世,在大唐宣揚三藏真經的好處,以取經為名找到唐僧;

如來再編造一個“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謊言,把這說法洩露給沿途妖怪,讓這些妖怪攔路阻截唐僧,替自己檢驗唐僧是否有取經的真心;

如來最後以保護唐僧為名,順便把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籠絡到自己門下。

整個計劃的核心人物就是唐僧,如果唐僧出現了問題,那就意味這個計劃失敗了。


為確保唐僧不出意外,保障計劃的完成,如來佛祖煞費苦心,安排瞭如下內容的事情。



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給唐僧裝備了能免遭傷害的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

如來佛祖讓阿儺、迦葉,取出錦襴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讓觀音菩薩送給唐僧。

如來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這錦斕袈裟可以使人不入沉淪,不墮地獄;這九環錫杖可以使人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災。

即使這樣,如來佛祖還不放心,還讓觀音菩薩派出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輪值暗中保護。



如來佛祖還讓朋友們路上關照唐僧。

烏巢禪師送給唐僧《多心經》,讓唐僧多念此經可免遭傷害。

禪師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烏巢禪師還告訴了唐僧路上將要發生的事情和將要遇到的妖怪。

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在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大仙給唐僧吃了能讓人活四萬七千年的人參果。

這些朋友可以說給足瞭如來佛祖的面子。


如來佛祖還給唐僧配備了三個徒弟,一個腳力。

雖然唐僧有了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可保性命無憂,但還需要幾個化齋做飯、端茶倒水、牽馬挑擔的人吧。於是如來佛祖物色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和尚作為唐僧的徒弟,讓西海龍太子化馬作為唐僧的腳力。如來還怕唐僧管不了這幾人,還讓觀音給了唐僧三個箍兒,並教了“金、緊、禁”的三篇咒語。

可見,如來對他這個徒弟太好了。

如來佛祖是總設計師,觀音菩薩是總執行官,一切齊備,照計而行。

如來佛祖雖然能保證唐僧在取經路上性命無虞,但是保證不了唐僧自己能否堅持的住,是否會破戒,敗壞佛家聲譽。為此,如來佛祖讓觀音菩薩會同黎山老母、文殊普賢二菩薩變作美女測試了唐僧的禪心。

最後唐僧雖然歷經艱險,還是經受住了佛家家養的、與佛家有親的、佛家拜託的妖怪們的各種考驗,有驚無險地抵達了靈山,完成了取經的任務,使得真經永傳東土,令如來佛祖的計劃圓滿完成。

如來的計劃完成了,佛祖最害怕的事情也沒有發生。

我卻為那些在這計劃中沒有背景而被打殺的大小妖怪們和枉死的芸芸眾生(尤其獅駝國的人們)可發一嘆,同樣為妖、同樣為人,這做妖、做人的差異咋這麼大呢。



各位條友,我是陳家,感謝閱讀,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唄。


陳家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這也是西遊記中的原話,如果非要談及如來佛祖害怕什麼,那麼筆者認為有兩樣是如來佛主所“害怕”的。

排除客觀事物

首先,排除西遊記內所提及的神佛和妖魔鬼怪。為什麼這樣說呢?如來佛祖作為佛家的最高領導人,在西遊記劇中表現得也非常明顯,法力是遠遠凌駕於其他眾佛、眾仙,到達天地至尊的級別。


因為實力的問題而懼怕某種事物是完全不存在的,有的人肯定會說蠍子精蟄過如來,讓如來吃了虧,據此有人就判定如來害怕蠍子精,這是非常不客觀的,在絕對的實力碾壓下,即使強者吃了一時之虧,但也決計談不上“怕”,“怕”是由心而發的自然感受,如同一個人被一隻蜜蜂蟄傷,再次見到一隻蜜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嗎?顯然是不會的,最多知道不要去隨意招惹,是談不上“怕”的。

因此得出第一個結論,任何客觀存在的人、神、佛、仙、妖、魔是不可能成為如來佛祖的害怕對象。

理虧、人情

對,沒錯,如來佛主害怕的是理虧與人情。

說到這裡,有人肯定會發話了:佛家不是看淡塵世俗套,心無旁騖嗎?是,話是這樣說,但《西遊記》無論原著還是影視劇中所表現出來的卻不是如此。


還記得大鵬鳥嗎?所謂“如來佛主的小舅子”,與如來算得上一脈。因大鵬鳥點實力確實強,孫悟空奈何不了它,不得不求助於如來。大鵬鳥為何強?僅僅是因為同如來一脈,血緣基因厲害?錯!因為與如同同屬一脈,如來留它在身邊聽經悟道(注意同眾佛聽經悟道是最高級別的待遇了),才會有強橫的實力,連孫悟空也無可奈何。



大家可以想想,記得老鼠精嗎?偷吃如來燈油化妖的老鼠精(注意:原著裡強調是偷吃),正面打打不過孫悟空吧,為啥?沒有如來特許,投機取巧也不過爾爾。與大鵬鳥實力相差甚遠。



大鵬鳥,不論它是如來故意還是無意放出來阻撓取經四人組,當孫悟空求助如來時,如來也不得不答應出手相助,這就涉及到理虧。如果有意,那麼如來高估了取經四人組實力,派去大鵬鳥,就像給小學生出高考難度題,誰能做出來?明顯出題人失誤。假如無意,那如來更是要擔起看管不嚴的責任,更是理虧。所以如來出手了。


大鵬鳥被降伏打回原形後,孫悟空為啥沒上去一棒錘死大鵬鳥,因為如來佛主一陣說道:自己與大鵬鳥同承一脈。暗指:這是我親戚,孫悟空賣我個人情你不要瞎動手,而這話沒有明說,只是暗喻,多多少少還是夾帶一定私情。對比一下六耳獼猴,沒有靠山,被打回原形後還被孫悟空一棒子敲死的下場就能體會了。

於此不得不說,再厲害的人也會有軟肋,自古真理與人情就是之一。

沒有存在的意義

關於這一點,筆者沒有太多的依據,但是根據事理分析還是需要提及一二,那邊是佛教沒有用武之地,沒有存在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不論是教派、政黨、幫會甚至於一些小組織,總有有點什麼教義、宣言、口號或者直接說我們這個組織究竟是幹嘛,為了什麼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事。

如來佛祖何許人也?佛教領導者。佛教是幹什麼的,教義為何?普渡眾生!

倘若世上所有生靈生活幸福,無病無難,一帆風順。那這時佛教該幹什麼?教義達到了,西方眾佛還在一起參經悟道?就算有所成了,再去普度誰?已經沒有存在意義的佛教,如來如何執掌,作為一個領導人,如來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害怕,因為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過程,沒有目標,沒有所求,這一幫佛友何去何從?這一點是所以佛恐懼的,如來更是如此。

但世間萬物全部達到理想的美好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筆者對如來佛祖害怕佛教沒有意義這一點上來說,認可度沒有前一條高,但確實也極有可能是如來佛祖害怕的點。


檸檬精Bodo


佛有三不能:1.眾生度不盡;2.無緣不能度;3.定業不能轉

佛大慈大悲,以度人為使命,然而,如果被度之人與佛無緣,則“無緣不能度”,佛視眾生勝過父母愛子女,看見子女受罪造罪,卻不能幫助他們離苦得樂,這才是佛最怕的!


美食小明


蠍子精,當年如來講座看旁邊有一蠍子精想將其推開,不測被蠍子精蟄了一下,把如來疼壞了。

蠍子精見到悟空時還與悟空吹噓此事,說如來還怕她哩,但一物降一物後被得道的公雞降伏再後又被八戒用釘耙毀屍,可想其死相有多慘。

八戒也是佛門中人真是“慈悲呀!”


藍風24


佛有三不能:1.眾生度不盡;2.無緣不能度;3.定業不能轉

佛大慈大悲,以度人為使命,然而,如果被度之人與佛無緣,則“無緣不能度”,佛視眾生勝過父母愛子女,看見子女受罪造罪,卻不能幫助他們離苦得樂,這才是佛最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