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進博會一場機場盛宴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正式在上海開幕。一年前,首屆進博會吸引了世界目光,這個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展“進博會”也成為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之一,一躍成為網絡上的“頂級流量”。

今年,作為上海門戶的兩大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又一次承擔起了保障“進博會”的重要任務,並以專業的保障水準、國際化的服務收穫了眾多點贊。

進博會專屬服務“安排上了!”

舉辦國際盛會,迎接國際旅客,是展示城市和機場國際化風範的重要時刻。立足上海灘,虹橋、浦東兩座機場在進博會保障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外交實力”。

進博會籌備和舉辦期間,上海兩座機場協同海關、邊檢等部門,對客、貨流均設置了進博會專用通道。海關在上海兩場共設進博會旅客專用通道16條、貨運專窗19個;邊檢設立進博會專用查驗通道、旅客專用安檢通道各16條。

為應對進博會客流高峰,上海兩場更是制訂了完善的人流疏導措施和陸側交通託底保障方案。今年,浦東機場繼續開通進博會免費巴士專線直達(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大巴於11月5日~10日運營,每天往返13班次。鑑於專線乘客以商務人士為主,大巴還在“四葉草”(指國家會展中心)周邊酒店設置中途停靠站。這些舉措受到了多方媒體的讚賞,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新網、央視《天下財經》、《新民晚報》紛紛報道“進博會,上海機場準備好了!”

進博會的展覽品運輸也是民航所承擔的重要保障任務。上海東方網發文稱“有這樣一群人,當你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們也許還在運送一件展品,也許還在為明天的服務做準備,也許還在整裝待發。他們夜晚和白天一樣忙!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令人驕傲的進博會。”

10月28日凌晨3時,進博會“網紅”展品——第二代“會飛的汽車”抵達上海,東航負責其地面裝卸和其他保障工作。東航物流在接到客戶信息後,專門成立了保障小組,啟用進博貨物綠色通道,開闢獨立操作環境,在文件接收、貨物交接、理貨以及後續存放環節都做了詳細的保障方案,採用監控、專人巡查等方式確保貨物的安全性;事先預約專用避震車輛,以確保貨物在派送途中完好無損,指派專人跟車完成派送工作,將貨物交付點延伸到代理人監管場所,以確保整個操作過程萬無一失。

“大”機場卻不缺“小”細節

進博會期間,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和參觀者雲集上海。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綜合交通樞紐,上海機場著力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智慧。

在進博會召開前夕,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開門迎接四海賓客。衛星廳由相連的S1衛星廳和S2衛星廳組成,具備旅客出發候機、到達和中轉功能。西側的S1衛星廳與現有的T1航站樓共同運行,東側的S2衛星廳與現有的T2航站樓共同運行。旅客可以通過捷運系統從航站樓到達衛星廳。浦東機場捷運系統為全球機場空側區域首個採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制式的捷運系統,線路全長7.2公里。列車車廂採用目前載客量最大的A型車,最高時速80公里,單向行程最快2分30秒,行車間隔時間短於5分鐘。此外,衛星廳啟用後,浦東機場新增了90座登機橋,靠橋率由50%提高至90%。很多網友對衛星廳表示了強烈讚許。網友“賈軍先生”表示:“終於可以不用坐擺渡車了!”

一场进博会一场机场盛宴

浦東機場進博會接待服務中心(錢擘/攝)

除了衛星廳這個“網紅”之外,上海兩場眾多服務細節也非常出彩。浦東機場T1、T2航站樓和S1衛星廳的136條自助查驗通道用智慧高效的“10秒自助通關”幫助旅客快速通關。工作人員在虹橋機場T2航站樓遠端登機口附近還設置了144個智能座椅扶手,集合了多功能充電、航班信息查詢、旅客滿意度調查等三大功能。微博大V“魏布斯”拍攝小視頻介紹衛星廳無線充電服務,直言“太猛了,大家來感受一下!”虹橋機場安檢口增設了免洗洗手液、一次性手套等衛生用品,便於旅客在檢查後消毒。此外,機場全面翻新了安檢區域各類標誌標識126處,對旅客所用的約1500個置物筐整體更新,配足一次性腳墊、拖鞋、嬰兒座椅等用品,全力以赴迎接中外嘉賓。

虹橋機場還建造了首個“無感支付”停車庫。P7停車庫趕在盛會前完成了大規模改造,新增了立體綠化、休閒座椅、玻璃圍欄等。網友紛紛表示車庫的綠色背景牆看起來非常清涼,桔子、檸檬等代表區域的劃分標誌“實在是太可愛了!還很方便查找”。

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順暢的“無紙化”出行流程,以及隨處可見的智慧服務和貼心設計,都在以嶄新的面貌向旅客展示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服務水平。一座大城市的機場,既要能“大”,也要能“小”。“大”體現在面積與規模上,“小”體現在細枝末節的設計中,既能讓旅客方便、快捷地出行,也能讓他們在體驗充電、Wi-Fi網絡、休閒、購物等任何輔助服務時暢通無阻。

機場成國家形象“廣告牌”

機場對於一座城市舉辦國際博覽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來說,城市的機場決定了他們對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中國向來講究灑掃迎賓,上海兩場早已精心“扮靚”,迎接遠道而來的賓客。

一场进博会一场机场盛宴

虹橋機場進博會接待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為旅客提供諮詢(錢擘/攝)

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出發層,工作人員佈置了一個近300平方米的江南園林,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春風又綠江南岸”。園林裡的物什不輸真正的園林,有從蘇州玩家處購得的太湖石,有蕭山盆景園中的門框、湖州的磨盤和武夷深山中的風化木。園林內小橋流水,石板青苔,絲竹入耳,讓外國旅客一到機場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風。

在T2航站樓出租車站點等候區,牆壁上掛著一排“一眼上海”的電子屏幕,展示著黃浦江、陸家嘴、石庫門、國際飯店、中共一大會址等上海特色自然與人文景觀,像一個一目瞭然的上海遊玩攻略,讓旅客開心踏上滬上之旅。

延續首屆進博會的做法,浦東和虹橋機場今年又在航站樓到達區域分別設置了4個和2個進博會接待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服務、形象宣傳和商務服務,進博會期間每天運營時間為6時~24時。在首屆進博會上,浦東機場航站區“翔音組”推出的“多國語言翻譯”廣受好評。今年該服務再次升級,旅客服務中心櫃檯可提供4國語言現場翻譯,同時配備訊飛實時翻譯機,將60餘國語言一網打盡。浦東機場還首創“手語同聲翻譯”,可提供日語、西班牙語、俄語等62國語言手語翻譯。“翔音組”50位組員手機裡均裝載了“手語同聲翻譯”App,只要見到需要幫助的聾啞人士,就通過App接通後臺專業團隊,實現手語實時在線翻譯。

機場,是一個天然的優質傳播媒介,在對重大博覽會的宣傳中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博會是屬於上海的盛會,也是屬於上海機場的盛會。在進博會保障中,上海機場以城市名片的形象彰顯著上海的精、氣、神。此次上海進博會,上海民航展示了中國民航的安全水準與專業保障,代表著國家形象。這一職責與使命,將在進博會之後依然延續下去。(《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