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導語: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中看到被藝術化的陳友諒。影視劇中的陳友諒,奸險狡詐手段很多,而且做事卑鄙不擇手段,但是當我們從歷史中去看待陳友諒這個人物之時,發現他並未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那隻不過是電視劇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而重新添加了新的色彩,而歷史上真正的陳友諒反而是很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給當地老百姓帶去了一定的好處,甚至在百年之後所建的陳友諒雕塑的寺廟裡是香火不斷。

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陳友諒雕塑)

早年經歷

相對於我們說朱元璋在成為皇帝之前的身世是及其貧苦,但是他的一生中最強勁的對手陳友諒,身世也是極其悲慘,可以說與朱元璋不相上下,但是陳友諒的身世悲慘是沒有尊嚴的。因為陳友諒出生在一個漁民之家,而他的祖父那一輩,就成為了別人的上門女婿,而且才改姓為陳,這在當時來說,作為上門女婿是極易遭到眾人白眼的一個男子,怎能會因為自己無法生活而入贅於他人之家,所以說陳友諒的家庭並沒有很高的地位,而且也不受他人待見。

少年時的陳友諒喜愛讀書,而且略懂於書中的解譯,自己的力量也是十分強大,在閒暇之時便自己學習了一些武藝,而且曾經有一個占卜者路過其祖先的墓地之時,表示在此以後家人中必定會富貴,當時聽後的陳友諒心中極其歡喜,他曾經在縣裡面做過一個小吏,但是這並非是他的終身目標,他有著更遠大的目標。

嶄露頭角

陳友諒與朱元璋相同的是兩人共同投入到了起義軍內,但是兩人的境遇卻截然不同,朱元璋僅僅用的四年的時間便成為了一個比較核心的人物,緊接著還正式的繼承了郭氏集團的軍隊,成為了一個佔據一地的將領;而陳友諒投入到了徐軍集團之後,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直到第七年的時候,他的直屬上司和當時徐軍集團的最大領導人物發生了矛盾,產生了利益上的衝突,這才使得陳友諒能夠有機會嶄露頭角。

因為當時陳友諒的直接上司是徐軍集團底下最強勁的將領,而且在徐軍集團與元軍對抗的這些年裡,他的直屬上司已經成為了一個得力干將,地位僅次於當時的最大領導人物,也正是因為如此慾望使得陳友諒的直接上司想要得到更大權利和更高的地位,想要直接取代徐軍的領導人物,但是他的行動失敗了並沒有取得成功,只得退回自己的黃州之地。

此時的陳友諒的上司還想要著能夠東山再起,但是沒有想到此時的陳友諒已產生了很大的野心,於是把他的上司直接殺掉了,而他殺掉了上司之後取得了徐軍集團領導的信任,於是陳友諒成功的繼承了上司所留下來的軍隊,直接成為徐氏集團的第二把手,在陳友諒上位之後,很快的就佔領了大片的地區使得自己的威望也達到了頂峰。

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陳有諒的船隊出征)

權力達到頂峰

由於陳友諒一次次的戰績使得自己的所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多,逐漸的功勞越來越大,漸漸的開始功高蓋主與徐氏集團的領導開始產生內鬥,當時徐氏集團內部想要拉攏其他的勢力來共同抵制陳友諒,比如當時的趙普勝,但是陳友諒面對此沒有放棄進行爭奪,反而是全面開始進行權力爭奪,首先擺上鴻門宴,在下船之時就將趙普勝殺害。

解決了其他勢力之後,陳友諒又將槍頭對準了徐軍的領導人物,此時的陳友諒更加的狂妄,他通過一系列的事情,假裝來到領導面前陳述事情,然後趁機安排其他人將徐軍領導人物直接殺害,然後陳友諒正式的達到了權力的頂峰,緊接著自立為漢王,並且要求當時的群臣們向他道賀。

與朱元璋的交戰

稱王之後的陳友諒並沒有穩固自己的政權,留守在自己的根據地,反而產生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與朱元璋進行爭奪,但是朱元璋通過和手下人設計,看中陳友亮多疑的性格,於是設計將其率兵與水上,當陳友諒到達目的之時才知自己被騙,但無奈之下,雙方只得在海上進行大規模的戰爭。由於潮落的原因導致船被擱淺,陳友諒大敗導致死傷無數,而且損失慘重,最後陳友諒只得坐著小船進行逃亡,但是後面的大軍還在進行追擊,再次戰敗的陳友諒之能帶領家屬逃往其他之地。

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朱元璋滅陳友諒之戰)

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大戰潘陽湖)

逃亡之後的陳友諒,看到自己的疆土和士兵越來越少,十分憤怒生氣,於是又重新築造了數百艘船,而且這些船的規模更加龐大。此次的陳友諒抱著必勝的信心,帶領著百官以及60多萬的大軍前往南昌,想要攻下此地,此場戰爭極其艱難,雖然說陳友諒的軍隊數量之龐大,但是並未能成功攻下來南昌,反而使得自己的軍隊損失慘重,在聽到朱元璋帶著援軍來到之時,於是調轉大軍的方向前往潘陽湖。

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陳友諒

(火燒陳友諒)

沒有想到此次的潘陽湖大戰,卻成為了陳友諒葬身之地。朱元璋率領著大軍首先將水路的要塞全部佔領,使得陳友諒不得不撤離南昌,來到了潘陽湖之上,但是因為陳友諒的大軍船隊十分笨重,難以靈活作戰,而朱元璋的船隻精幹短小,能夠靈活使用,在這一方面使得陳友諒吃了很大的虧,再加上有部分的將領士兵歸順於朱元璋,使得陳友諒處於一個較為艱難的局面。

而陳友諒在船上指揮的時候,卻不幸被飛箭所射中穿過了頭顱,於是當場死亡,而這場著名的潘陽湖大戰,就以陳友諒死去而作為結束,陳友諒的勢力徹底被朱元璋所瓦解佔領。

為何最後陳友諒會失敗?

陳友諒的所佔之地以及兵力全部比朱元璋的實力強大,那麼為何他最後卻敗給了朱元璋呢?我個人認為是有兩點原因:

第一、陳友諒在第一次與朱元璋大戰之時,自己的軍隊就已損失慘重,所謂的軍隊早已人數不多,在第二次戰爭中所進行的人數全是臨時徵用,並未有什麼強大的實力,所以導致即使人多但不是精兵,才導致了其在戰爭中的慘敗。

第二、陳友諒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的野心過於大,只想要更多而並未停止,才使得他在一次一次的戰爭中失敗,使自己的實力越來越下小,最終走向了滅亡。

結束語:縱觀陳友諒這一生,雖然說他最後敗給了朱元璋,並沒有成功的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時代,但是他的一生當中所做出的貢獻也不少,而且留給了後人很多的佳話,所以說他的這一生,有點像諸葛亮與周瑜,有著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