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1979年出生于山東萊州,海軍臨沂艦艦長。入伍21年來,曾執行亞丁灣護航、也門撤離中外公民、中俄聯演等重大任務。因為出色表現,連續四年被評為軍事訓練優等團指揮軍官,2018年獲評海軍“新時代十傑青年”。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資料圖)


2018年12月的一天,正在靠泊青島某軍港碼頭的導彈護衛艦臨沂艦,迎來了一位來自武漢的女孩,她叫鄧令令,是臨沂艦在2015年也門戰火中撤離的中國公民。那一次相聚,鄧令令卻是為了彌補一個遺憾,“給艦上官兵統一鞠躬致謝”。

一個深情的鞠躬動作、一聲發自心底的感謝,讓艦長張廣耀和臨沂艦官兵心生感動。

“我的眼睛都溼潤了,我對航海長說,你有沒有感覺到作為軍人的神聖,他說感覺到了。”

站在臨沂艦的前甲板,望著桅杆上隨海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張廣耀的思緒不由地又回到了四年前的那次特殊行動。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中國海軍在也門撤離中外公民(資料圖)


2015年3月,由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蘇丹等海灣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也門突然發動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打擊行動,戰火迅速蔓延。3月26日,大規模空襲行動讓滯留在也門的中國公民一下子身處險境。

在紀錄片《大國外交》中,我國外交部部長王毅介紹說,危急時刻,黨中央和習主席果斷決策,命令正在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十九批護航編隊迅速趕赴也門,撤離中外公民。時任臨沂艦實習艦長的張廣耀,全程參與了這次行動。

“那是我們執行護航任務的第115天,距離下一次靠港休整隻有5天的時間。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連續執行任務,無論是艦艇,還是人員,都已經非常疲憊了。就在26日晚上7點左右,我們突然收到了上級發來的一份電文!隨後,艦長就立刻下達了調轉航向、高速折返的命令。”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資料圖)


由於情況緊急,26日深夜,第19批護航編隊在航行途中緊急召開臨時黨委會,連夜部署各艦迅速轉入撤僑任務狀態,制訂並完善艦艇靠泊、人員核准登艦、艦艇安全警戒、生活保障、衛生防疫等一系列方案。

“岸上戰火紛飛,不知道敵人到底在哪兒!不知道攻擊什麼時候來,從哪兒來!一艘靠在陌生港口的水面艦艇,目標很大,也無法機動規避,這些都是致命的危險!對此,每一名水兵都心知肚明。但讓我非常感動的是,面對犧牲的危險,許多官兵都紛紛寫下請戰書,主動要求承擔最危險的任務,沒有人臨陣退縮。”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資料圖)


這是中國首次派遣軍艦直接靠泊外國港口撤離中國公民,也是中國軍艦首次執行撤離外國公民的國際救助行動,特別是在交戰區炮火威脅下實施,可謂舉世矚目。27日零點30分,臨沂艦以最快速度抵達也門亞丁港海域,進行機動觀察。

“城市的輪廓依稀可見,當時的亞丁形勢非常緊張,沙特的轟炸機在頭頂飛過,港區海面上隨處可見乘快艇、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刺耳的槍聲不時在市區響起。在這種緊急情況下,臨沂艦進入了一級戰鬥部署,各戰位加強警戒和監視。”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中國海軍在也門撤離中外公民,海軍陸戰隊特戰隊員外圍警戒。(資料圖)


那時候,整個亞丁港被戰火硝煙所籠罩,密集的槍炮聲、爆炸聲不絕於耳。

“當時的亞丁港,航道比較曲折狹窄,而且有很多沉船。也門政府也沒有辦法和精力為我們提供引導員。這種情況下,敢不敢進去?能不能靠上?出現意外怎麼處置?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預防武裝分子的迫擊炮等武器近距離襲擊,臨沂艦炮口平伸,指向亞丁港縱深。13時46分,在此起彼伏的槍炮聲中,臨沂艦緩緩駛進港區。為了安撫被撤離同胞的心情,艦上的官兵特意掛起“祖國派軍艦接親人們回家!”的巨型橫幅。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中國海軍在也門撤離中外公民。(資料圖)


軍艦一靠港,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如猛虎般衝下艦艇,迅速佈設起一道安全警戒圈。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政委夏平快步走下舷梯,轉達祖國和人民對被困同胞的關心和牽掛。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碼頭上的同胞高舉國旗熱淚盈眶。(資料圖)


此時的亞丁港,場面熱烈,上百面五星紅旗一起搖動,祖國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雖然已時隔4年的時間,但張廣耀說起當時的場景,心情依然很激動。

“當人們紛紛呼喊祖國萬歲的時候,我覺得,在他們的心目中,我們應該屬於諾亞方舟的角色。當我們出現了,就會把他們從危險之中給帶出來。”

按照海軍領導的指示:快靠快離,盡全力撤出在也門人員。快靠、快離、全力,三個關鍵詞,透出的決心堅定無比。

14時30分,僅僅用了短短的39分鐘,臨沂艦就完成了登記、安檢等各項工作,首批122名中國公民和2名外籍人員順利登艦。隨後,軍艦立即啟航,遠離戰火硝煙,向著亞丁灣彼岸的吉布提駛去。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隨臨沂艦撤離的兩名外籍人員就餐,他們分別來自埃及和羅馬尼亞。熊利兵攝影

“在我們的軍艦上,大部分的艙室、床鋪都騰給了撤離的同胞和外國友人,我們的戰士只能睡在船艙狹窄的通道里,甚至靠在立壁上,進行短暫的休息。由於人數大量增加,吃的食品更加緊張,我們寧可餓一點兒,也把食物優先提供給撤離的人們。”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撤出人員拉起橫幅“感謝祖國親人 感謝人民海軍”。(資料圖)

8小時的航渡,讓遠離戰火的人們在軍艦上感受到了家的溫暖。3月27日22時14分,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載有122名被困同胞的臨沂艦,安全靠泊到吉布提港9號碼頭,將從激烈戰火中撤離的祖國同胞順利移交給中國駐吉布提大使館。

“送他們下船的時候,每一個人臉上的神情都不再惶恐,下船之後有的人還衝著臨沂艦鞠躬。有的外國友人語言不通,就不斷地豎起大拇指,用眼神和擁抱來表達對我們的感激之情。”

第二天傍晚,征塵未洗的臨沂艦再次奉命前往亞丁港,實施撤離受困外國公民的任務。可是,就在軍艦剛剛靠港的時候,艦首不遠處,一個塔吊突然被流彈擊中,人群頓時慌亂起來。

“當時離我們非常近,我們的官兵都聽見了、也看到了,引水員也不停地跟我們講,有不明的武裝人員在向港口接近。但大家都不為所動。根據分工,安檢人員頭也不抬,繼續緊張細緻地做好安全檢查,特戰隊員全副武裝,旁邊豎著一個牌子用英語、漢語寫著‘中國海軍控制地區,閒人免進’。”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中國海軍在也門撤離中外公民,海軍戰士郭燕手拉一名小女孩登艦。(資料圖)

在戰火紛飛的亞丁港,隨艦記者熊利兵看到,一名身著迷彩服的海軍女兵牽著一個小女孩的手,神情自若地走向臨沂艦舷梯,小女孩臉上的表情輕鬆得像是去參加春遊,他迅速按動快門,定格下這一經典瞬間。照片在媒體發表後,引發億萬網友關注!一位網友把這張照片繪成了漫畫,並配上了一段滾燙的話,“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解放軍像這樣牽你踏上回家的路!”引發很多網友淚崩。

“這個女兵是我們臨沂艦的報務兵,她叫郭燕,當時她去協助女孩登艦時,小姑娘很自然地就把手伸過來,好像他們以前就認識一樣,沒有一絲遲疑。後來我們還送了小禮物給她,小姑娘給我們敬了一個不太標準的軍禮,說,長大以後,我也要當海軍。這讓我們很感動,感覺我們的付出很值!”

巴基斯坦工程師卡迪爾也是搭乘臨沂艦撤離到安全地帶的。獲救後他激動地說:“中國給予我們莫大的幫助,我們要用一生回報中國。”日本遊客上鶴久幸被微山湖艦從索科特拉島解救出來後,為了表示自己最真誠的感謝,走下艦艇的那一刻,他轉身向著軍艦上的中國國旗深深地鞠了一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表示,日本政府方面就一名日本遊客隨中國軍艦自也門撤離之事,向中國政府表示感謝。

“連外國的同行都不得不佩服我們撤僑行動中表現出的強大組織能力,因為我們的軍艦代表著祖國的決心,這次行動幹得的確很漂亮!”

電影《紅海行動》講述了中國海軍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的故事,其作品就取材於第十九批護航編隊在也門撤離中外公民的行動,電影上映後引起轟動。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電影《紅海行動》海報(資料圖)

張廣耀艦長介紹說,在四年前的那次驚心動魄的撤僑行動,包括臨沂艦在內的中國海軍三艘護航艦艇,在護航編隊的指揮調度下,短短几天,西進荷臺達,東到索科特拉島,北上亞丁,南抵吉布提……在橫貫千里的亞丁灣海域展開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救援行動,安全撤離中國公民621人,同時協助來自15個國家的276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英國《每日郵報》評論說,也門的行動是中國前所未有的舉動,表現出中國正在更多地參與全球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在愈發增強。

護航編隊之所以能在戰火中順利完成任務,在關鍵時刻衝得上打得贏,得益於他們日常艱苦的實戰化訓練以及長期的多樣化任務考驗。這些年,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已經常態化,還先後參加馬航失聯客機搜救、馬爾代夫緊急供水、敘利亞化武護航等一系列重大任務,積極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安全產品。一次次遠洋行動使中國海軍更加成熟,年輕的水兵在戰火中不斷成長。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臨沂艦(資料圖)

2016年3月,執行護航任務歸來半年後,37歲的張廣耀被任命為臨沂艦第二任艦長。在相繼完成了40多項重大任務後,這幾年,臨沂艦開始專心做一件事,當好航母遼寧艦的“帶刀護衛”。遼寧艦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臨沂艦守護在它的身旁;遼寧艦第一次開展遠海訓練,臨沂艦是航母編隊中的一員;殲-15第一次進行夜間著艦,臨沂艦是艦載機降落航母的基準艦……張廣耀坦言,這幾年的實戰化訓練,讓臨沂艦成為最懂航母的一艘艦。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郝錚攝

“這就是我們作為航母屬艦的榮耀!我們之間如何配合得更加默契,陣位設置更加合理,這就需要我們屬艦跟它一起演練。同時,我們要給航母和外軍艦艇之間建立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給航母一個安全的航行水域。”

2019年4月23日,一場規模空前、精彩紛呈的新時代海上大閱兵,把人民海軍70歲生日慶典推向高潮。32艘艦艇、39架戰機,分別編為6個群、10個梯隊,依次接受檢閱。其中,張廣耀帶領的臨沂艦航行在護衛艦群最前方,光榮地接受了習主席的檢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張廣耀:劈波斬浪 揚威大洋

張廣耀。郝錚攝

“我們國家發展到新時代之後,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我們現在就是在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我認為,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要做‘種樹’的角色,希望我們的後代,會有更豐碩的收穫。”

本集主創

監製:呂錫成 策劃:孫 利

統籌:譚淑惠 撰稿:李曉波

音頻:王 敏 播音:長悅 蘇揚 宋波

編審:楊 鴻 李燕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