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手機攝像頭都是幾千萬像素的?而索尼,三星,蘋果等手機只有一千多萬像素?

侑莮魜味143156298


因為國產手機知道國人的德行,汽車要買加長的,像素要買高的,房子要買貴的


號外丨號外


  今年國產手機拍照又在拼像素,從4800萬到6400萬,一路到了1億像素。然而,三星、蘋果和索尼的旗艦手機,仍然用1200萬像素攝像頭,這是為什麼呢?

  從技術角度來說,國產手機在拍照上面PK像素大小,這本身就是一種惡性競爭。多年來,手機CMOS的面積並沒有太大的提升。雖說手機攝像頭的像素更大了,但成像的好壞,並不只看像素大小,還要看單位像素面積、進光量等因素。


  在CMOS面積差不多的情況下,像素數量越多,單位像素面積也就越小。單位像素面積越小,那麼單位像素的進光量也就越小。如果進光量小,會導致拍出來的畫面發暗、噪點增多,影響整體的成片效果。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一些6400萬像素的攝像頭,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硬件只有1200萬像素。

  比如,三星的GM1,這是一款4800萬像素的攝像頭。事實上,三星GM1是藉助Tetracell四像素合一技術,在暗光環境下輸出1200萬像素的照片。很多搭載4800萬像素攝像頭的手機,都需要單獨開啟4800萬拍照,而且光線太弱是無法開啟4800萬拍照的。


  顯然,手機拍照單純拼像素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過是一種營銷噱頭。正因於此,三星和蘋果的旗艦手機,都在用1200萬像素攝像頭。說白了,三星和蘋果在拍照上的優勢,是積累多年的成像算法。


  憑藉領先的算法,三星和蘋果用1200萬像素攝像頭拍出來的照片,比國產手機6400萬像素攝像頭拍出來的還要好。所以,消費者買手機的時候,不能單純看攝像頭的像素,還是要看實際拍出來的樣張表現。


賈敬華


圖一:大家認為已經倒閉的某知名品牌手機,2010年上市的機器,1200萬像素,下午五點左右沒開燈拍的家裡正常轉動的風扇,看清楚,是正常轉動的,能清楚的看到五片扇葉。圖二:某國內知名品牌手機,2016年上市,雙1200萬像素,晚上九點半開燈拍的同一款風扇的轉動狀態。圖三:風扇停止狀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Flyyying3


他們說的都太複雜了。

簡單點回答你,像素高低就像人近視和不近視一樣。看的清和看的不清。像素越高代表看的越清楚。

那麼我問你,在一個近視只能看到1.0的距離和一個不近視可以看到1.5的距離,同時看1.0的距離時,請問有啥區別,是的沒啥區別。而手機大多時刻扮演的都是隨手拍,距離一般不超過3米,更多的都是1.5米左右,很少數時刻會用於遠場景。這些恰飯媒體和商家不會告訴你的事。

那麼我們接著說,白平衡,色彩還原度問題。一個1.5視力的人是個色盲,而且還是弱視外加散光。和一個只是1.0視力的人,其他都很正常。你會選哪個?

國內手機就是這樣,硬件很強,但是在照片上的處理還有AI色彩還原度很差,但是如果是高手可以靠後期,但是我們老百姓有幾個會懂後期的。

而三星蘋果那些在這方面就真的很厲害了,更適合我們這些小白玩家,所見即所得的理念。國產做不到所見即所得的能力所以才有了美顏和討喜風格。

所以你的選擇是要看得清靠後期呢?還是瞬間捕捉所見即所得留著當時的場景呢?

我是茶酒,一個不靠買華為體現愛國論世間的浪子,我們江湖見。


茶酒論世間


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手機廠商的調教問題,一個幾年前出的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廠商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對這個攝像頭的屬性以及各方面的特性進行熟悉,而新出的例如4800萬像素鏡頭,雖然像素高成像更清楚,但是廠商對於這款攝像頭的調教時間更短,更談不上熟悉,優化上也會差一些。


蘋果11 vs 華為mate30

這兩款都是目前最頂尖的旗艦手機,而蘋果11搭載的是後置雙攝主攝為1200萬的傳感器,為2.2的光圈。而華為mate30搭載的是索尼Imx4000萬像素的傳感器。通過實際樣張來對比:

蘋果11(白天)

可以看出蘋果11在白天日光充足情況下,表現的著實出色,對於色彩還原度較高,




高光壓制的也比較好,白平衡調節的也優秀,尤其是變焦的順滑感依舊出色,廣角的畫面也沒有出現畸變的現象,總體這顆1200萬表現非常優秀。

華為mate30(白天)

華為的mate30白天表現解析力以及清晰度要超越蘋果,這也得益於


像素高的好處。mate30的色彩表現比較豔麗,觀感更好一些,但是有些植物出現色彩過曝的現象。總體表現可以說是第一梯隊水準


蘋果11(夜景)

可以看出蘋果得意於大光圈,進光量還是可以的,但是暗部細節有些丟失,



噪點控制有些偏餑,遠處的燈光系列都已經模糊看不清了。但總體表現也還可以。

華為mate30(夜景)

華為的夜景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當然跟極高的像素也有挺大關係,開啟超級夜景模式整體畫面更亮,細節還原度更高。

整體觀感更強,可以說是夜景沒有對手,噪點以及高光控制都要遠遠高於蘋果。

總體相比較來說,白天方面蘋果跟華為雖然鏡頭差距大,但是表現幾乎都屬於同一個水平,夜景環境下華為mate30還是要更甚一籌。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蘋果1200萬更好呢?

手機拍照,像素只是成像質量的因素之一,並非像素越大越好。iPhone的相機像素雖然不大,但是它的軟件算法卻是獨樹一幟的。其他硬件方面也很好,相輔相成下,1200萬像素依然可以調打一眾4800萬像素的手機。

iPhone使用1200萬像素,是從iPhone 6S開始的,距今已經有4年多了。雖然不確定這幾代iPhone的硬件是不是同一批,但從蘋果本身而言,1200萬的像素已經調教了這麼久,算法適配等方面已經非常的成熟了,貿然升級效果不一定會盡如人意,倒不如繼續打磨1200萬,還能省下成本,提高利潤。


現在的手機攝像頭只要達到了一定像素後,就不會對照片產生太大的影響,所以即使你的像素很高拍出來的照片也不一定有蘋果的好。這也就導致許多人願意去購買蘋果1200萬像素的手機,而並非華為的mate30。

結合以上的原因,蘋果在相機調校方面積累了許多年的技術,在影像方面1200萬調教水平甚至比如今的許多旗艦機要好。


所以綜上所述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蘋果三星等巨頭還依舊在使用著1200萬像素的硬件,好的調教以及對攝像頭的熟悉時間更長有更大的優勢。而國產手機對於影像調節技術方面沒有國際巨頭積累的時間那麼長,往往會提高像素來增加競爭力。


樂信數碼


感謝您的閱讀!

算法不夠,像素來湊?

連聯想常程在採訪中都推崇:三星手機拍照能力是最強的,華為的拍照能力都比不上三星。可見,算法和像素以及清晰度比不成正比關係。這裡我們比較下iPhone的雙1200萬像素和華為mate 20 Pro的成像表現對比。

近景拍攝(華為mate 20 Pro):

iPhone X:

你對比發現了什麼?華為mate 20 Pro的清晰度會更高;但是,在算法下,我始終認為和真實的色澤會有些相悖,顯得有點過豔;而iPhone X的顏色卻偏接近真實的訂書機顏色,沒有顯得過豔。

對比夜景:

華為mate 20 Pro

iPhone X

清晰度,華為mate 20 Pro自然是更為清晰,而iPhone X就顯得有點模糊了,不管是噪點還是清晰度,華為mate 20 Pro確實控制的更好;相比之下,iPhone X反而會顯得有一層紗布。

現在我們開始說說,到底為什麼華為、小米等等不斷增加像素;而三星、蘋果卻不斷提升算法呢?

  • 算法不夠,像素來湊。我們不排除有些手機廠商的算法確實厲害,但是國產手機的一些算法的優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出眾,所以,只有通過像素的提升來讓手機拍照提高。我一直這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加7 Pro。

  • 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我們發現國內消費者對於像素的認知還單純,手機的像素高,拍照就好,於是開始對於高像素有了追求;手機廠商投其所好,自然會選擇高像素的手機了。

  • 手機廠商的針鋒相對,在面對A家提升到4800萬像素的時候,B家也不甘示弱,自然也提升了手機的像素,這是為了迎合市場,也是為了同臺較勁。

  • 三星、iPhone在算法上確實是目前處於前列的廠家,它們對於像素沒有盲目的追求,它們更希望通過算法,來提升手機的清晰度,但是國內消費者並不買賬。

  • 實際的成像效果來看 ,大像素就是能夠做到更好的清晰度,而算法優勢在強,在面對像素高的手機也是沒轍。


LeoGo科技


首先,針對問題所描述,以下從個人觀點,對此簡要的做一個回答:

第一,國產手機的拍照更強,是通過硬件的疊加,主要是因為手機本身算法不算是很成熟,所以這樣的做法也算是很正常。手機的拍照效果不是隻看像素,此外還需要鏡頭、傳感器、後期優化等,這些硬件軟件的配合缺一不可。而像三星、蘋果等都是擁有雄厚技術的品牌,在後期的優化中擁有更加完善的系統算法,所以使用低像素的鏡頭也能拍出高質量的照片。

第二,潮流引導、媒體宣傳。這一點比較特殊,它不是主要影響原因,甚至有的人可能很難以察覺到這個影響,但是我個人覺得它對於國產手機在攝像方面的提升其實是有一定作用的。近些年,短視頻、圖像等等類型的軟件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能夠接受簡單易懂的視頻、圖像等的信息方式。這在無形中形成一股潮流,或者說已經成為習慣,所以國產手機商家自然也願意在自身能做到的基礎上,滿足國人的趨勢,還能夠將自身手機的優勢發揚。

當然,除了以上兩點原因,可能還有其他的因素導致,大家還有什麼其他想法嗎?


搞機小明一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國產手機攝像頭已經全面進入4800萬像素時代,蘋果手機卻依然使用祖傳的1200網像素。

首先,較高的硬件配置只能說具備了較好成像基礎的條件;其次,除了硬件因素外,成像還受限於軟件的調校,硬件強並不代表最終的成像結果就好。最後,說個客觀事實,華為手機的拍照實力已經處於領先地位。

好吧,那麼就來看看手機成像效果的好壞都與那些因素有關吧!


不能夠僅憑像素的參數來判定成像效果

這一點從華為自家兩款手機就能夠看出端倪,這裡用華為P30 Pro和榮耀20 Pro來舉例。

  • 華為榮耀30 Pro後置4000萬像素+2000萬像素+800萬像素+ToF景深四攝;

  • 榮耀20 Pro後置4000萬像素+1600萬像素+800萬像素+200萬像素四攝。

榮耀20 Pro的主攝像素明顯超過華為P30 Pro,然而手機整體的綜合拍照評分卻低於華為。主要源於華為P30 Pro大尺寸傳感器以及徠卡認證的成像算法優化。

這點可以看出手機的像素並非是越大越好,特別是手機像素已經超越單反,能否說手機畫質超越單反了呢?


不能夠僅憑硬件的參數來判定成像效果

這裡我們使用三星S10 5G版(相比三星S10+多了一個景深攝像頭)與小米9這款手機為例進行對比。

  • 三星S10 5G版後置1600萬像素+1200萬像素+1200萬像素+ToF景深四攝;

  • 小米9後置4800萬像素+1600萬像素+1200萬像素三攝。

小米9的主攝像頭無論是像素還是傳感器的尺寸均要超過三星S10 5G版本,三星S10 5G版能夠取得112的高分排名力壓小米9,完全憑藉的是其成像調校方面的優勢。

這點可以看出,手機攝像頭硬件固然重要,軟件調試同樣必不可少。


關於國內外手機使用攝像頭參數差異較大,成像效果差異卻不大的事情,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關於這種原因,其實網上有很多文章都說過了,總的來講就是:蘋果依靠的是軟件算法;國產機依靠的是硬件參數,也就是攝像頭像素!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使用過iPhone5,它的後置攝像頭像素800萬,但是拍出的照片效果卻比國產機1200萬、1600萬像素攝像頭的要好得多,可單純的對比攝像頭的像素並沒有國產機的高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蘋果的IOS系統在拍照方面的運算、成像方法是和國產機不同的!

舉個例子吧:

把蘋果手機和國產手機比喻成兩輛汽車,讓它們分別從山腳開到山上,看誰的速度快~

蘋果這邊會事先就在山頂安裝一個絞車,用來牽引山腳下的汽車,所以即使汽車馬力不大也沒關係,絞車就會帶著它上去的,而國產的這邊則沒有在山頂安裝絞車,它為了像蘋果一樣儘快到達山頂,只能更換馬力更大的發動機,甚至裝2臺3臺發動機!你可以把攝像頭比作成發動機,把馬力比作成像素,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些人會說為什麼國產機不能在山頂裝一個絞車呢?抱歉,這是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底層算法的本質區別,是改(裝)變不了的!因此常聽別人說,蘋果手機賣的是系統,國產機賣的是硬件!


所以說,即使蘋果手機攝像頭像素不高,也是比國產機拍照清晰!

當然了,這並不是絕對的,比如國產手機(車)這邊如果把發動機和馬力改的近乎變態的地步,蘋果手機(車)那邊即使有絞車的牽引也不行,在絕對馬力的面前,絞車算個球啊!


桃園小化


說到高像素,就不得不提到最近國產手機開始流行的4800w像素的攝像頭,從表面參數上看比蘋果1200w像素和三星的S10要強太多了,但是實際拍攝體驗卻很差,用4800w像素模式拍攝時的快門速度會劇減,噪點增多,在白天拍攝靜物還好說,一旦在夜晚拍攝人像或者是拍攝動態物體那簡直就是畫質倒退,儘管4800w拍攝的照片在清晰度上有一定提高,但是付出的代價仍然很大,因為如今的手機攝像頭技術和傳感器還無法良好支撐這麼大的像素數。

蘋果為什麼常年維持在1200w像素但是仍然能帶給我們不錯的拍攝效果,原因就在於傳感器和算法,很多人說iphone拍攝的照片看上去更真實,更自然就是這個道理,手機拍攝的畫面好壞像素多少隻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每個像素的成像質量,如果僅僅是像素大,但是成像模糊,噪點多那自然還不如像素低的效果好。

而許多國產手機在攝像頭上只會堆料,不研究算法和優化,只會把攝像頭做到4000w乃至更高的像素數,這對於大部分不瞭解的用戶來說確實很有利於宣傳產品,但當人們真正使用那顆號稱4800w像素來拍攝照片的時候就會發現遠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好,最終還是會以普通像素的模式來進行拍攝,所以在這裡也建議大家選購手機一定不要“唯像素論”。

不過,這幾年一眾國產手機在攝像頭上確實進步很大,拋去高像素的概念不說,像華為P30系列的成像效果確實超過了蘋果和三星,包括暗光下的感光能力都非常優秀,蘋果和三星如果再堅持吃老底不創新的話攝像頭技術方面恐怕真要落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