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松蛾燉雞

山東影視製作中心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松蛾是一種生長在泰山山麓的野生菌類。大部分跟東北的松菇會混為一談,其實這種菌類要比松菇更有營養價值且口感更醇香。而這道菜裡所用的雞是山區農戶散養的笨雞,不含任何激素,無汙染,屬生態有機食品。加工過程採用傳統農家手工工藝,選用純花生油和生薑等佐料,食品新鮮味正,深受廣大顧客特別是城市遊客的喜愛。

新泰花生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新泰花生具有顆粒飽滿、紅皮、粒大、含油量高的特點,是別處花生所不及的。出米率在70.2%,含油率在51.2%,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生吃花生對胃炎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對紫癜、高血壓也有療效。新泰花生作為重要出口物資,每年都遠銷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等地。

無鉛松花蛋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以東平湖天然放養的麻鴨鮮蛋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醃製而成,成熟後的松花蛋,蛋清呈棕茶色,松花蛋反映好,透明度高。其顯明特點為:1.富含人體所必需的鐵、鋅、鈣元素

千年水磨古粥粉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古粥粉是東平州傳統名吃,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歷經宋,元,明,清數個朝代而盛名不衰其精選東平湖天然大米,小米,黃豆,綠豆,紅小豆,芡實,菱角,蓮子為原料,經科學配方後,精細加工,水磨而成,熬熟後的粥粉濃如醬,喝似水,滑潤甘甜,清涼爽口,沁人心脾,是老少皆宜(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最佳飲品。

香腸排骨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做法:精肉加脆骨10斤切成大肉丁,鹽2.5兩,白糖6兩,味精0.5兩,胡椒粉0.5兩,白酒2兩。古越龍山黃酒3兩。(加了黃酒味道就是不一樣)拌勻後置3~4小時即可灌腸。腸衣要預先用溫水泡軟,不能浸得太久,以免灌時容易破裂。腸灌好後用針四周刺洞,讓水分、空氣自行流出。灌好的腸子用繩子吊起,頭兩天在陽光下曝曬,以後掛在透風處晾乾即成。還可以用柏樹枝,柑橘皮,橙子皮,燻黑,掛10天味道更好。這道菜比香腸更有嚼勁,做法也勇於創新,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

石井貢小米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石井貢小米產於泰山東南梅鹿山周圍,此處山清水秀,自然風景秀麗,有“小三峽”之美稱。由於此處山嶺、青石、紅土、甜水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對於穀子(小米)的生長形成天然佳配,才出產這種上乘小米,小米色澤自然金黃、米粒飽滿渾厚、品質特優。它所含的粗蛋白、氨基酸、維生素B族、胡蘿蔔素、鈣均高於同類產品。小米粥清香四溢,香純濃郁、沁人心脾,易吸收消化,含糖低。它是產婦、嬰兒、老人、病人最佳營養食品,也是孝敬老人、饋贈親友的首選禮品。它曾是明朝貢品。

羊流豆腐皮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羊流豆腐皮是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鎮的特產。羊流豆腐皮以無公害綠色大豆為原理,純手工傳統工藝製作。口感勁道,細膩豆香濃郁,回味悠長,可涼拌、熱炒、卷煎,以“薄如蟬翼,口感勁道”而遠近聞名。羊流豆腐皮遠近聞名。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曾帶領朝中大臣微服私訪。一次,來到羊流,見天色已晚,便借宿住在一個農戶家中。東家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婦人,膝下只有一女,母女倆靠做豆腐皮餬口度日。老婦人見來了客人,一面忙著斟茶,一面吩咐女兒炒菜伺候客人。姑娘來到廚房,急火炒、慢火熬,不一會兒,便端上炒豆腐皮、熬豆腐皮、涼調熱拌豆腐皮。一桌菜全是豆腐皮調製的。吃膩了山珍海味的朱元璋,品嚐著不同花樣的豆腐皮,不住地點頭稱美,藉著酒興揮毫潑墨:“樂陵小棗萊陽梨,不及羊流豆腐皮。”自此,羊流豆腐皮進貢朝中,名聲大振,身價倍增,經久不衷。

龍廷杏梅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龍廷杏梅是1996年在新泰市龍廷鎮鳳凰山上發現的珍稀野生變異的新樹種,其特性與李、杏相似,人為繁育栽培性狀穩定。7月初成熟,果實球形,平均單果重47.5克,最大95克,成熟時金黃色,光亮,果肉較硬,呈半透明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及多種有機酸、酶、醇等。經省果樹研究所化驗分析,每百克果肉中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1.5%、糖7.95%、還原型維生素C0.2毫克、單寧239.8毫克,可入藥,具有抗菌、搞癌作用,臨床療效顯著。龍廷杏梅具有抗寒、抗旱、搞病蟲害、耐瘠薄、易坐果等特點,果肉可製作罐頭、果脯、蜜餞等。

新泰花雞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新泰花雞是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種,主要產於徂徠山附近的天寶鎮,故有“天寶花雞”之稱。分佈於石萊、龍廷、濟南等山區鄉鎮,以其抗病力強、覓食性好、適宜放養、肉質鮮美而深受群眾喜愛。60年代,引進了濟南花雞,與當地土種雞混養,進行雜交,形成了新泰花雞地方品種。新泰花雞體形式致,大小中等,結構緊湊,秀氣,頸部長短適中靈活,前軀稍窄,背長而平直,後軀較豐滿,腿較長,尾羽高翹,體形呈橢圓形。全身羽毛以黑白相間的橫斑羽為基本特徵,也有的大片白羽、黑羽、紅羽相間,形成大花圖案。母雞頭部多呈土黃色或紅色,羽毛緊湊,清秀美觀;公雞頸羽多呈紅色,尾甲呈黑色,喙、爪以黑色為多,也有黃色的,皮膚均為黃色。

樓德煎餅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樓德煎餅歷經多年的發展,無論加工方式、還是原料花樣,都分許多種類。按原材料分為:玉米煎餅、麥子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黃豆煎餅、地瓜煎餅以及多種原材料混合煎制而成的煎餅等;為適合不同人群口味,又可分為:甜煎餅、酸煎餅等。

隨著加工原料的豐富化,烙制工具的多樣化,其味道也各不相同。烙好的煎餅薄如紙,摺疊成卷,即可食用。經過晾乾,疊成長方,可存放半月到一個月之久而不變質。出門攜帶也很方便。最妙的是用煎餅卷大蔥,香辣可口,俗說“煎餅卷大蔥”,為外出食用之佳品。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頭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 煎餅因是用原糧製作,麩皮沒有去掉,所以營養豐富,吃起來香酥鬆軟,加之富含纖維,且便於存放和攜帶,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地方食品,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食用佳品。。因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於保持牙齒堅固健康,促進面部肌肉鍛鍊,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馬家寨子香椿芽

泰安新泰特色美食小吃特產

新泰市放城鎮馬家寨子村香椿芽歷史悠久,相傳明代初年的一個早春,朱元璋路地此地,遠過錯看到楓紅一片,並隨風傳來的陣撲鼻的香氣。走近一看是片香椿,信手掐了一葉含入口中,遂讚不絕口:“此地香椿最好。”從此,馬家寨子香椿便成為皇宮貢品。馬家寨子村地處新泰市南部山區,土層較薄,為沙質棕壤土,早春氣溫回升快,香椿芽比其它地方早上市7~8天。該地所產的香椿芽具有濃郁的香氣,嫩芽質脆、多汁、無渣,可以生吃(涼拌)、炒食、醃製多品種的鹹菜,還可提取滷油、製作調味品及幹葉粉。香椿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是人們喜受的初春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