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是何時傳入中國的?當時人們是怎麼接受這個能裝任何東西的“箱子”的?

尼采廣寒宮中坐


1924年,英國電子工程師發明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機。從此 ,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而我國的第一臺電視機則誕生在1958年,它是由天津712廠所製造的。

不過,當時的中國還沒有任何的電視節目和電視臺,直到半年以後,我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才正式開播。從此,電視才真正開始走入中國的千家萬戶。

但由於當時的電視機價格昂貴,又是受政府管制的稀缺品,所以當時能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少之又少。而且電視節目也比較少,一週播四次,每次直播2-3個小時。

不過,這一切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後,便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中國國產電視機產量年年攀升,而且還引進了我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

從此,我國電視機產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機遇。從最初的大疙瘩、平板大疙瘩、背投等離子、液晶發展到OLED,其分辨率也從無像素到今天的4K、8K。與此同時,電視節目也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精彩,這極大的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

如今的電視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家家都有,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但在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中,電視機卻是夢寐以求的奢侈品,尤其是80後。

因為那時候的人們都比較窮,不是人人都買得起那昂貴的電視機,尤其是在農村。在那個《霍元甲》等港劇大火的年代,都是一整村子人擠在一起看的。

雖然如今的我們早已忘記家裡第一臺電視機的樣子,但是《霍元甲》主題曲的歌詞“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卻依舊熟悉,記憶猶新。


史海雲煙


電視機是何時進入中國的,還真不好查證。我這裡講一個當時的人們是怎麼看待電視機的事?

在上世紀70年代,重慶市北碚區,我們村有一個先進青年李某,因為有文化,並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很好,當時政府派他到蘇聯去參觀學習交流,在蘇聯的賓館裡面有電視機,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電視機裡面有很多的節目,唱歌跳舞,還有新聞節目,當然,也有很多關於中國的節目,他在蘇聯住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到村裡,就像鄉親們介紹蘇聯的情況,電視機這東西是他印象最深,最神奇的一個玩意兒,他向鄉親們說,我在蘇聯看見有一個東西有面篩(一種竹製的傢俱)這麼大,雙手比劃著,它可以說話,還有很多人住在裡邊,有唱歌的,有跳舞的,還看見很多人打仗,我還看見毛主席啦!(這事是1976年之後,毛主席已經過世了),這些村民看見他講的津津樂道,但對他完全不相信,一米見方不到的一個箱子,居然能夠裝下那麼多人唱歌跳舞,居然還看見過世的毛主席了?他一定是跑到蘇聯撞見鬼啦,說的話都是風言風語。村民開始疏遠他。還沒結婚的女友,也不相信他,離他而去。後來他就“被成為村裡的神經病”了。


長江大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電視機進入中國比我們想象的要早。

王朔的《動物兇猛》中,寫了一個溜門撬鎖的小孩,在文革時期入室盜竊。

期間,他曾經看到幹部家有一臺木殼的黑白電視機,蘇聯製造。他一時激動,想將電視機抱走。

可見,文革時期的六十年代,中國已經有電視機了,不過在少數高級幹部家庭。

實際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沒見過的,不代表沒有。
比如林彪的兒子林立果的房間,就有一臺29寸的進口電視。林立果是1971年玩完的,那麼他的電視肯定是在六十年代就有了。

我國第一臺電視機是天津無線電廠生產的,時間是1958年,叫做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最初產量只有10臺,後來年產量達到200臺

嚴格意義上說,這也不算生產,不過是組裝蘇聯的元器件。

這些電視機主要用於政府機關,不對民間銷售。

話說回來,就算對民間銷售,也沒人買得起。當時一臺電視高達700元。

而當時中國大陸甚至還沒有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是電視機誕生以後半年才出現的。

在1958年3月17日,她第一次實現了中國人在電視機裡播報節目:第一個是女聲二重唱,最後一個是動畫片《小貓釣魚》。


中國第一臺民用電視,是著名的孔雀牌。孔雀牌是蘇州電視機廠的產品,早在1970年就生產了一臺黑白電視機。

同年,全國電視總產量不過1萬臺,仍然是針對政府機關使用,數量比今日的私人飛機還少。

到文革結束,蘇州電視機廠有了第一條流水線,開始準備對民間銷售。

不過,即便如此,1977年中國的電視機年產量不過20萬臺。


隨著改革開放,一切都由很大轉變。

1980年,蘇州電視機廠就成了中國電子行業的骨幹企業,甚至還成立了出口基地。

同年,全國可以生產250萬臺電視。

到了1982年就更牛了,電視產量為300萬臺,其中還有6萬臺是少見的彩色電視。

到了1985年,電視產量就高達1663萬臺,逐步普及到千家萬戶。

同年,大陸引進了香港電視劇83年《射鵰英雄傳》。


一時間,萬人空巷,比過春節還誇張。

據說隨後幾年,只要83年《射鵰英雄傳》播放,各大城市的犯罪率就會有很大下降。

小偷和強盜都在家看電視了。

薩沙記得,當時電視的尺寸都是很小的,而且基本都是黑白電視。

但是,沿海卻有一些大尺寸的彩色電視,比如“日本原裝”18寸彩電。



自然,這些多是通過香港走私過來的,很多漁民通過走私電視積累了第一桶金,隨後逐步成為老闆。


薩沙


七十年代中期電視機已經進入百姓的視野,記得第一次看電視是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時,鄰居家的一臺黑白電視機搬到操場供大家觀看,當時電視機貴也買不到,過了兩年我家也託人買了一臺十二吋黑白電視機,四佰十四元。當時電視機普及率低,頻道也少晚上一般都是演電視劇,每到那時候家裡就坐滿了人最多時曾經有三十多人,一九八五年,用上了日立二十吋彩電,是親戚用四百多外匯券買的,不過那時電視機多一些了,家裡也冷清了.前幾年孩子給買了一臺三十二吋的液晶電視,現在電腦普及了電視也就經常靠邊了,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段王爺8962


記得小時候村裡有了第一臺電視機,從此那家人的客廳就擠滿了人,大家都非常好奇的看著這個新奇的東西,哪怕是廣告也看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電視上在播放拳擊比賽,圍觀的一位老奶奶一邊看一邊說:“那兩個人打得要死了,周圍這麼多人看著怎麼不上去救架啊?”結果引來鬨堂大笑!

那時候類似這樣的笑話很多,在看電視的人群中,經常有人跑到電視後面去找人,還好奇的說:“這麼小的盒子怎麼能裝這麼多人?”

這就是電視機剛進入我們村的情景。

電視機何時傳入中國的?

中國的第一臺電視機不是從外國進口來的,而是我們自己生產的!

第一臺電視機於1958年在天津的712廠(當時的天津無線電廠)製造成功,並接著量產了第一批電視機共10臺,這些機器在當時只限於中央政府機關使用。電視機不是單獨使用的電器,必須要有電視臺與之配套,因此就在電視機制造的當年5月,中國第一個電視臺——中央電視臺誕生了!

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制造出來以後,分別在天津和上海進行量產,分別是“北京牌”和“上海牌”。這兩個品牌電視機的質量在當時超過了蘇聯和日本,但由於當時電視機普及範圍有限,因此電視機技術發展也變得緩慢,直到改革開放後開始引進技術,國產電視機又開始有了新的飛躍。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機成了一個家庭富裕的象徵,一般只有“萬元戶”家庭才買得起。在80年代初期,市場上開始出現進口電視的蹤影,日本松下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當時一臺松下黑白電視機要一千多元,那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二手電視機開始在市場上出現,當時一臺二手東芝黑白電視大概需要300元左右,我家的第一臺電視就是爺爺從電器維修師傅那裡淘來的。當時的300元也是一筆大開支,但以九十年代的工資水平來看,也就是普通工人一個多月的工資,比起80年代的一千多要便宜多了。

如今我們的電視機已經升級到幾十寸,技術也相當成熟,從電視畫面上可以清楚看到演員臉上的毛孔。不過回想起我們小時候看電視的場景,一大幫人圍在屋裡看著10多寸的黑白電視,屋外還有一個人在移動著竹竿天線,一邊移動一邊問:“好了嗎?”屋裡答應著:“沒好,再移一下!”這種回憶對於70後、80後一定特別親切和熟悉。


水煮汗青


在我小時候我們村有一臺電視機📺是從側面換臺的(本人是70後的)那是全村唯一的,戲曲白蛇傳就是在那臺上看到的(驚奇的不得了)在80年左右吧各家開始零星的有買電視的了,一臺9英寸的還得看人家臉色,那會兒《加基森敢死隊》《姿三四郎》後來逐漸的多了82年吧一部~尼爾斯切旅行記看了整整一年52集那會兒買的大多是崑崙牌子的,……還是兒時的記憶最深刻呀😄


坐在高處觀評論


那一年就不知道了,但我最早看到的是一臺飛利浦電子管的,話說現在有幾個人還能知道電子管的電視是什麼樣的?然後就是分立元件的幾寸的小黑白,然後就是集成塊的十寸以上的黑白了,我們都是俗稱三片機,UPC,TA的,呵呵,有幾個人知道?知道的都不年輕了,然後就是20寸的彩電,孔雀,牡丹,然後就是什麼熊貓,海爾,金星彩電了,然後就是背投,LCD,LED,到現在的等離子,qled,oled等等了,我只是說我經歷過得,不一定正確,但大致是這樣發展的,技術越來越新,人也越來越老了。


亦豪維修


1956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第一次日本商品展覽會上,參觀者們都對一個神奇的小匣子無不感到驚訝,有人甚至轉到小匣子的背面,去看裡面的人藏在哪裡。這便是很多中國人第一次見到電視機時的情景,而當時的人們也更不會想到,就在幾個月之後,新中國便決定成立第一家電視臺。1957年8月17日,北京市的大街小巷傳遍一個驚人的消息:中央廣播事業局黨組決定成立北京電視實驗臺籌備處,對外稱作北京電視臺,也就是如今中央電視臺的前身。中國的第一臺電視機不是引進的,而是自己製造的,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在1958年製造的,以前,我國的電視廣播事業還是一片空白。為了改變這種落後局面,1957年,國家決定發展電視廣播事業。

當時的電子工業主管部門——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十局把研製電視發射中心設備的任務交給了北京廣播器材廠(即761廠),把研製電視接收機的任務交給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即712廠)。

天津無線電廠接到任務後,為了儘快攻下這個課題,立即組織成立一個電視機試製小組,由黃仕機擔任產品主持設計師。

此外還有對無線電接收技術較熟悉的老工程師王克中和錢瑞芬,有對機電設計經驗豐富的老技術員黃現培,有擔負儀器設計的技術員吳公超,有對電路調試比較熟練的技術員龔行健以及工人楊茂林和馮佩如等8人。

那時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科學研究所正好有工程技術人員剛從捷克學習電視技術回國,參加北京廣播器材廠電視中心設備的研製工作。

工廠為了使小組儘快瞭解和掌握電視機的設計技術,立即派黃仕機和幾位工程技術人員去北京廣播器材廠瞭解和學習電視發射中心設備的研製工作。其間,他們還多方收購出國人員帶回國內的蘇聯“記錄牌”“先鋒牌”電視機,作為樣機分析研究。

1957年年底,二機部十局的劉寅局長到蘇聯參觀訪問時,帶回來幾套蘇聯新型的“紅寶石牌”電視機散件,提供給他們進行研究。


林海殘雪


1970-1980年,9寸的黑白電視機價格在400元左右,相當於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

1993年,TCL29英寸大彩電價格是6000元左右,同樣是一年的工資,半年售出10萬臺;

1999年,等離子彩電嶄露頭角,40寸等離子彩電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一年工資也買不起。

2019年,60英寸超薄液晶電視2999元,不到一個月工資,時代在發展,數碼電子產品的價格卻隨著生產力及科技的日新月異,已經從一個奢侈品走向了大眾產品。

電視機可謂見證了中國影視數字化發展的歷史。中國第一臺北京牌黑白電視機在1958年製造成功,卻沒有相應的中國電視臺,半年後我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開始開播,也就是現在的央視的前身。開始了每週4次,每次2-3個小時的直播,部分中國人民開始接觸能看影響的“箱子”;

70年代,彩色電視機開始研發,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距離黑白電視機有長達20年的發展;

自此之後,電視經歷了大疙瘩、平板大疙瘩、背投等離子、液晶,分辨率也從無像素到今天的4K、8K等,各類電視節目也相繼隨著時代的發展孕育併成長,極大的豐富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業餘生活。

出生於80年代的人,也許不記得自己家第一臺電視機的模樣,但是“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的《霍元甲》和“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的《我的中國心》,一定記憶猶新,因為很多農村的孩子那個時候都是一個村子擠在一個小院子裡共同觀賞的。

PS:80後的我,記得當時村子裡第一臺彩色電視機是長虹21寸的大彩電(上圖這樣的),當時第一眼看到真的被“大”震驚(真的震驚)到了,遠非14寸黑白電視機能比得了的,可是不是我家的,羨慕啊。今天60寸電視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卻失去了當年的驚豔感。


史味人生


說起電視機在中國普及的歷史,那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從中也能看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是如何開始接觸現代化的。

電視機的普及得力於日本松下電器,鄧小平請求松下幸之助給予幫助

有人說,電視機早在民國時期就有。確實是如此,但在改革開放之前,一般老百姓家中很少有人能夠擁有電視。電視真正普及,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是要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而且與現在我們情感複雜的近鄰——日本,息息相關。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當時的日本,家庭產品已經趨於飽和,尤其是電視機,已經普及化了(就如同我們十年前,彩電爭相促銷,大幅度降價)。

因此,日本必須尋找新的國家,新的市場。於是,很多企業都紛紛將目光盯向了中國。當時,中國老百姓家裡幾乎都沒有電視,連見都沒見過。因此,日本企業就躍躍欲試,準備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1978年,已經復出的鄧小平訪問日本。他特意來到大阪,參觀了松下電器廠,並親自會見了松下幸之助。


鄧小平在那裡參觀了電視機的生產線,還見到了中國完全沒有的傳真和微波爐。鄧小平把一塊微波爐加熱的燒賣放到嘴裡,然後稱讚“味道不錯”。

當時,鄧小平不諱言當時中國的落後現實,他對松下幸之助說:“我們確實是抱著一種請教的態度同你們見面的”。然後請求松下幸之助:“你能否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幫點忙”。

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無論什麼,我們都將全力相助。”


松下電器與北京電視機廠合作,幫助建設生產線

後來,松下幸之助果然兌現自己的諾言,雖然沒有把核心技術轉讓給中國,但是松下電器開始在中國建廠。

1979年,日本松下電器開始出現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櫥窗裡,在面積不大的7號櫥窗裡,密密麻麻放著許多松下電器,其中就有電視機。這可以被看成是,日本電器第一次進入中國,向老百姓售賣。

隨後,松下電器開始與中國的工廠進行合作。1980年,北京電視機廠派出了技術人員前往日本考察學習,引進了彩電生產線,然後開始進行配件加工。

1981年7月,這條生產線建成,裝配工作全部自動化,每天可生產420臺彩電。後來,這些彩電以牡丹牌電視機開始在社會上售賣。

就這樣,彩電正式進入了中國社會。

老百姓購買彩電,需要憑票,還要搭上自己五年的工資

1983年,中央電視臺轉播了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這場晚會在當時的威力非常巨大,雖然當時中國的電視普及率只有沒千人5.1臺(甚至低於朝鮮的每千人7.1臺)。

但是,當老百姓知道,可以從電視上看到如此精彩的節目,於是紛紛決定要攢錢購買。

不過,那個時候買電視可不容易。有錢還不行,最主要的是必須要有票(那個時候,還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渡期)。要想獲得票,必須要跟單位申請,然後進行排隊,一般會等待很長時間。


即使有票了也不行,那個時候一臺電視幾百塊錢,有的甚至要上千。當時,一般工廠工人,月工資才三四十塊錢,相當於他們不吃不喝幾年的工資。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就曾拿著自己5年的工資——1600元錢去買彩電,結果中途看到了鈞瓷掛片,於是沒買彩電,買了鈞瓷(當時根本不值錢,現在應該幾千萬不止)。

當時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看到彩電都非常不理解,想不出它的科學原理。有些老人甚至不讓小孩看電視,害怕他們的魂魄被電視勾走。

在很多地方,如果一個衚衕或者一個樓裡面,有一家人買了電視機,其它鄰居,尤其是小孩子,一到晚上就會跑去,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有些小孩甚至還會趴在窗戶外。這成為了上世紀80年代獨特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