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裡的九龍抬屍棺和萬奴王在歷史上居然真的存在

《盜墓筆記》中有一本雲頂天宮,描述了發生在長白山脈的傳奇,想象詭譎,有無限循環的墓道、九龍抬屍棺、以及棺內十二隻腳的巨型蚰蜒—萬奴王。小說裡的萬奴王並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通過一種共生方式來達到“長生不老”的生物。

《盜墓筆記》裡的九龍抬屍棺和萬奴王在歷史上居然真的存在

萬奴王和蚰蜒共生。當一任萬奴王死去,他體內的蚰蜒就會把屍體吃掉,並且擁有他的記憶,然後進入下一任萬奴王體內,反覆傳承,直到這個蚰蜒死去。

歷史上確實有萬奴王的存在,不是共生生物,而是純粹的人。萬奴王名為蒲鮮萬奴,是女真人,13世紀初在長白山一手建立東夏王朝。提起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大家首先會想到清朝,或者與南宋對峙的金政權,而東夏鮮為人知。

東夏的歷史記載非常稀少,金史、元史上寥寥數語,並都把蒲鮮萬奴定性成“叛臣”,使金分裂,削弱了金朝兵力。東夏被蒙古勢力阻隔在大陸的東北方,不但與宋國不接壤,甚至與金國也無法保持聯繫。很少有人能接觸到東夏的信息,更無從記錄。

東夏的歷史反而在《高麗史》中有大量記載。大抵是因為東夏的南部與高麗接壤,二者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更為密切頻繁。

《盜墓筆記》裡的九龍抬屍棺和萬奴王在歷史上居然真的存在

東夏並不能抵抗蒙古騎兵,蒲鮮萬奴只能唯蒙古命是從。1218年,成吉思汗征討高麗,蒲鮮萬奴也出兵參戰。高麗在兩國攻伐之下,不得不投降,並向蒙古和東夏納貢。

東夏雖得到蒙古認可,成為一方帝國,但蒙古兵力強大,東夏不得不依附於蒙古。且成吉思汗派耶律阿海第三子捏兒哥作為監國,參與東夏國事。

蒙古曾對高麗說道: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高麗史》

​然而,蒲鮮萬奴不願一直受蒙古掣肘,決意再叛。1224年,蒲鮮萬奴殺害監國捏兒哥,勾結高麗反抗蒙古。據《高麗史》記載,蒙古木華黎死於山西之後,東夏國主動向蒙古致絕交書,至此雙方決裂。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上位,首先就要收拾翻臉不認人的東夏國,宣佈要出兵討伐蒲鮮萬奴。1233年,蒙古大軍取道高麗,北進東夏境內,包圍東夏都城,蒲鮮萬奴被擒,至此,東夏國滅亡。東夏立國只有短短19年,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

《盜墓筆記》裡的九龍抬屍棺和萬奴王在歷史上居然真的存在

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但是此龍不是蟠龍,而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新的龍,九條龍擁簇著萬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樣。龍身是蛇身,而龍足卻是蜈蚣的百足腳,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蟲子,來保護棺材。這九龍抬屍棺和普通的棺槨不一樣,而是個正八角形的,每個角有一條龍支撐,八龍又被一條龍給環繞起到穩定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