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應屆生會去考銀行?

學信銀行考試資訊


不是有些應屆生會去考銀行,而是很多應屆生都會去考銀行。原因如下:

1. 國有四大行(工農中建)只招應屆生

國有四大行只有校園招聘,只招應屆生,沒有社會招聘!錯過了應屆生,你只能攻讀更高的學位,再一次成為應屆生,才有機會再參加校招。所以,應屆生校招是唯一能進入四大行的途徑,因此很多應屆生都會去考銀行。

2. 銀行接受整個財經類專業和IT類專業的人才

基本上財經類和IT類所有的專業銀行都會接受。

財經類的應屆生,最對口的行業不外乎就是銀行、券商、保險、投行等幾個大板塊,但是券商的行業週期性起伏太大,保險行業魚龍混雜,充斥著大量低質量業務員,投行又過於高精尖,而銀行既是基礎性民生行業,機構眾多,體系完善,有一定的門檻,但又不會太高端,工作穩定,薪酬福利在社會上屬於中上水平,所以銀行歷來都是應屆生爭搶的飯碗。

IT類的應屆畢業生,如果不想做碼農,又想有一份工資、福利、勞動強度都還不錯的工作,銀行也是他們的最優選擇之一,關鍵是銀行基本都能接受IT類的專業,雖然說銀行不像科技金融公司那樣注重科技創新技術的研發,但是銀行始終也是要轉型的,儲備IT類專業人才總歸是不會錯的。

3. 長輩覺得銀行是金飯碗

不得不說,很多老一輩的家長依然覺得銀行是體面光鮮的“金飯碗”,雖然說現在進銀行的年輕人工作也都又苦又累,到手工資也不見得多,但是很多家長就是覺得銀行穩定,並且覺得只要一直幹下去肯定能當上領導,然後就一生無憂了。很多應屆生也是擰不過家長的執拗,只能為了滿足家長而報考銀行。


總結來說,銀行作為一個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嚴格的超大型金融企業,可以提供一份體面、嚴謹、不需要過多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工作,在銀行工作可以學習到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客戶(人脈資源),這對於以後想跳槽從事別的行業或者自己創業都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讀毒獨310


銀行的工作就像圍城一樣,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其實每一份工作本質上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你在享受這份工作給你帶來的這些榮耀和便利之外,也要承受這份工作帶來的壓力和枷鎖。

應屆生因為社會經驗不足,所以總覺得銀行是多麼高大上的單位,所以擠破腦袋想要進去也是很正常的,我當年也是這麼個情況,應屆畢業然後機緣巧合,用自己的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和莫名其妙的堅持,居然打動了面試官,然後從此探入了銀行的大門,但實際情況是像我這種沒有什麼資源背景的人,真的很難在銀行混得下去。

我只說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從畢業到過年的6個月裡,一雙新買的皮鞋鞋底居然都已經磨透了,只是為了每天在市場上面跑營銷,那個時候沒有運動步數,如果有的話應該我能經常排第一吧。

最後,堅持了5年時間,還是離開了銀行這個行業,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也要失去很多機會。

如果有能夠重來的機會,我肯定不會選擇銀行這條路,所以應屆生去考銀行,其實我是不太支持的,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的話,不建議去銀行,如果家庭條件好的話,更不建議去銀行,還是讓家裡支持支持自己做生意才是最合適的。


王龍說財


應屆生為什麼考銀行

應屆生考銀行可以說很正常的選擇,尤其是文科學校的學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招聘量大,地域分佈廣。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家銀行?3668家(數據未更新最新),這還沒有統計分佈在全國或者區域的下屬分支機構。這個數字龐大到讓你驚掉下巴。簡單看下:截止2018年1月份,全國共有銀行3668家,其中政策性銀行3家(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大型商業銀行5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1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外資銀行134家、城市商業銀行162家、農村商業銀行976家、農村合作銀行48家、農村信用社940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1381家、民營銀行6家。

銀行的招聘量數以萬計,為廣大應屆生提供充足的選擇。

2.基本不限專業



銀行招聘對應屆生通常不限專業,所以對於專業不好就業的專業都會去試下這個機會。卯金刀的同事竟然還有北大考古系的。你說神不神奇。

3.鐵飯碗:工作穩定、薪酬待遇好。

為什麼銀行是鐵飯碗



a.首先銀行較少主動裁人。絕大多數銀行是國家的銀行,穿透銀行復雜的股東圖,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國家、地方政府或集體,國企通常不主動裁人。

b.其次,銀行極少破產。對比其他行業銀行吸存的壟斷性,使他同比其他行業能夠輕鬆獲得超額利潤,只是個資金的搬運工。法定的壟斷性使銀行生命週期更長。

c.最後,銀行待遇相對較高。員工待遇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一個普通員工哪怕一輩子只是個櫃員也相比普通行業的工資福利較好。行員資歷越深,員工級別上去了。一輩子也看上去風光的。

4.文科專業如法律、經濟類、管理類、計算機類算對口就業單位。所以這樣的機會對文科生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崗位。


卯金刀財經


究其原因,總結以下幾點:

一.銀行薪酬穩定,儘管在國內,哪怕是同一家銀行系統裡,總行與支行、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省會城市與非省會城市、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城市與城鎮之間的銀行待遇存在很大的區別,但是銀行作為金融業界的巨頭之一,不論是在薪酬待遇、工作環境、職業發展,還是在個人能力的培養、個人價值的創造、個人的職業發展等方面,都處於整體較高的水平。

二.銀行不會對專業要求很嚴格,降低了應聘的門檻,一般應屆生通過校招進入銀行大多是從櫃員做起,櫃員做到一定時間根據情況競聘客戶經理。而這兩種崗位都不需要太強的專業性。為什麼呢?

首先,櫃員僅需要技術熟練,每天利用電腦進行核對憑證類工作,基本不算是腦力勞動。其次,做到客戶經理雖然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銀行在招聘的時候有一定的營銷性人才傾向性,但是這些知識從書本上僅能學到一部分,更多的是靠經驗積累、後期崗位培訓以及個人能力而決定,所以,銀行不會對專業要求很嚴格。不同銀行在專業限定方面有些許差異,但總體來看,並不會卡死。

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

以目前來說,進入銀行的福利制度是眾多企業無法比擬的,先不說每年會發多少米麵油水果洗衣液洗髮水等,完善的、比眾多私企高几倍的五險一金就足夠吸引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投入其應聘懷抱了。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城市農商銀行等,都擁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給員工提供專業培訓、年度體檢、集體活動等福利。

四.這是一份體面、有社會地位的工作

銀行跟其他國企、事業單位一樣,不會讓你富得流油,從此發家致富,但同時你也餓不死。同樣,銀行可以讓你活成父母想象中的樣子,給你帶來較高的社會地位,就憑這一點,也能讓大多數人羨慕銀行的工作了吧。

其實進銀行是個不錯的選擇,銀行確實是一個適合穩定舒適型而非成就創業型人才待的地方。


一號土豬居民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專業。銀行近些年的發展對各種專業的人才接受程度都是各行業最高的,基層支行主要是櫃員和大堂,對基本財務能力要求門檻不高,可以隨著工作年限增加不斷提高,也是招聘的主力軍。

第二,相對好考。銀行雖說也有筆試,但相對公務員事業編較容易考取,錄取率也比較高。

第三,薪資水平。不談錢的工作都是耍流氓,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基石,薪資水平是社會中上,且無需權力尋租也可養家餬口,相對於不計較個人得失去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而言,更心安理得一些。

第四,有機會調任總行,分行,工作相對體面,且壓力不是特別大。



任康613


應屆生考銀行的確實很多。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銀行校園招聘是主要方式

大多數的銀行,都是把校招做為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可以說佔據了銀行招聘指標的相當大一部分。銀行之所以喜歡應屆畢業生,是因為銀行需要年輕人,想要補充年輕血液。銀行每年年紀大的員工在不斷地退休,也就需要年輕員工補充進去。從而想要通過校園招聘來解決問題。而社會招聘就不一定了,招聘的人多大年紀的都有,沒有辦法滿足年輕化的要求。所以,應屆畢業生通過校招的方式考銀行,是合理的方式。

二是因為銀行社會招聘只想招有從業經驗的

銀行的社會招聘,不但數量少,而且要求高。只想招有銀行從業經驗的。想招成手,省去了自己培養的麻煩,想想看,從社會上招聘的人本來年齡就不佔優勢,銀行招人來的目的就是要成手,可以直接開展工作,為什麼還要招那些沒有銀行從業經驗的人呢?

銀行社會招聘只想要有從業經驗的,而應屆畢業生如果沒有通過校招進銀行,去做了別的工作,就沒有銀行從業經驗,也沒有銀行需要的資源,這些都沒有,就不符合社會招聘條件。換句話說,銀行在社會招聘時,要麼有資源,要麼有特長(是銀行想要的特長),要麼有經驗,否則沒什麼機會。

銀行仍然是財經類畢業生的選擇之一

高校裡財經類的院校和專業很多,銀行仍然是這些畢業生的選擇之一。相比其它單位來說,銀行的工資收入,社會地位都是可以的,如果能夠選擇一家理想的銀行來上班,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先就業,再擇業,不要一步到位。如果在銀行發展得好,就留下,發展得不好,再想別的地方也不遲。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第一個原因:當下的就業壓力比較大,本科生大把大把的隨處都是,如果能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就順利的考進銀行,從事銀行工作,一來工作非常體面,二來穩定。

第二個原因:越來越多的人看中銀行的福利待遇和晉升機制,較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銀行可能更活潑一些,收入也不錯。

第三個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採取春秋招聘,甚至是多次招聘,對於應屆生而言,選擇更多,機會也更多。

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應屆生去考銀行。


公考集中營


這不,我的小準兒媳今年碩士研究生剛畢業,在北京應聘了一家銀行,很是順利的,她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現在各行各業都許要這樣的人材,所以特成功😄😄


快樂老憨媽


首先,銀行福利待遇優渥,俗稱不差錢。一般的企業工資豐厚就是單純的基本工資或者績效工資高,但是銀行不同。它的薪酬待遇是由工資,獎金,補貼,公積金,年終獎這幾個部分組成的。作為春招的熱門崗位,也是招聘人數最多的櫃員崗,一般一年的轉正員工,其薪酬可以達到12萬,甚至於客戶經理崗,可以更多。

其次,就是銀行本身包容性強,崗位眾多,人才需求量大。基本各個專業的同學都能在銀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銀行的崗位分為業務崗、櫃員崗和行政崗。櫃員崗工作穩定,工作環境佳,適合性格沉穩的同學,也更適合女同學去從事。業務崗就是我們所說的客戶經理,不坐班,工作收入全靠個人能力而定,這種崗位適合能力強,思維靈活,口才好的同學們從事。行政崗呢,就是銀行內部一些事務管理的崗位,也適合我們追求穩定的同學們從事。而且我們還會發現在銀行這個超大的平臺之中我們也是有很多機會去轉崗的。

最後,銀行是金融業的從業基石。基本上在銀行從事幾年的同學,在未來的發展有諸多選擇。證券、基金、私募、股票、期貨等等方向都可以去選擇。畢竟在金融行業,人脈資源和信息的獲取是你是否具有足夠價值的體現,而銀行正是能夠帶來足夠的人力資源和龐大的第一手信息。




121小畢四眼仔


關注微信公眾號:銀行直通車,全國銀行和農信社招聘信息及時掌握!

應屆生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在這一年中,有一個人人都不願放過的就業機會,就是報考銀行校招,這是因為:就業困難 多條路 多種選擇

就現在中國社會就業的現狀來看,就業市場供大於求,而且就業歧視屢見不鮮,對於剛剛應屆生來講,各大銀行校園招聘,無疑是給了我們更多的就業機會。

不需要超多的工作經驗

很多社會招聘,是要求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畢業生來講,銀行校園招聘要求更加的寬泛一些,成功就業的機會就比較大。因此,應屆畢業生一定要參加不要工作經驗的校園招聘。

銀行招聘機會多多

六大行的校園招聘機會多多,同一時期,五大行以及其他各大銀行的招聘都可以報名,秋季招聘雖然是還最好的時間點,但是萬一錯過了也不用太糾結,因為銀行還有春季補招。在這之前我們就是好好備考,把握好進銀行的機會。

競爭相對公平

六大行校園招聘從網申、筆試、面試到簽約入職,都是進行嚴格的考試,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公平公開。對於應屆生來說,參加銀行校園招聘考試,走上銀行工作之路,競爭還是蠻公平的。

工作待遇好 福利好

薪資待遇優厚,除此之外還有帶薪年假、補充公積金、補充醫療計劃、企業年金、住房補貼等,同時還有崗位、國外培訓機會,為員工提供個性化、全面化、長期化的職業發展規劃。

工作穩定 不用過多擔心

很多畢業生面臨著心儀的公司進不去,一般的公司不願意待的情境,於是就有了換工作比換衣服還快的現狀,好不容找個合適的工作還要擔心倒閉,進入銀行工作至少能保證工作的穩定。

關注微信公眾號:銀行直通車,全國銀行和農信社招聘信息及時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