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螞蟻放大一萬倍,能不能主宰地球?

Universityriver


一萬倍是什麼概念,我來給你算算,就當螞蟻的體重是1克(其實遠遠沒有),1萬倍就是1萬克,也就是20斤,一個20斤的動物掀不起什麼大風浪,在人類面前屁也不是



戰術裁縫931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問題分為:

一夜間變成10000倍大,還是慢慢進化成1萬倍大。

如果是一夜之間,別說是人類了,地球可能都招架不住。

按照現在人類已經知道的螞蟻尺寸和數量。一瞬間變成1萬倍大小的螞蟻,可能是10米到幾百米大小(蟻后體型大)、且數量是人類100萬倍以上多的螞蟻。

那麼地球可能都招架不住了。反應不過來,地球都報廢了。

2.如果是緩慢進化。

這樣,在漫長的時間段下,其實我們知道螞蟻這樣的進化策略是不合理的。不過體型變大,那麼其數量、習性等等都會隨之發生改變。

變成那麼大的巨獸,那麼很可能是變成老虎那樣,一山不容二虎的模式。

最後全球的巨型螞蟻數量可能變成了人類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這時候。。。如果我們覺得它是個禍害,它就玩不過人類。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把螞蟻放大一萬倍,能不能主宰地球?

螞蟻的大小約2-10MM不等,如果放大一萬倍的話,應該是³√1000=21.5倍左右,那麼一隻螞蟻的長度將增加到43MM-215MM左右,分別對應的是一隻小老鼠和一隻大老鼠的大小,假如那麼多螞蟻都變成這個尺寸的話,還真是一件麻煩事,那麼我們能對付嗎?

看起來的就比上圖那個比例稍稍小一些,如果智商可以的話,弄只來當寵物還是挺好的,但問題是螞蟻軍團都是群體行動,這不像老鼠,一窩最多也就幾十只,而螞蟻是數十萬百萬只,所經之處估計寸草不生了,假如是行軍蟻的話,那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有哪些手段可以對付?

一、進攻

對付這種螞蟻,找到其老窩,毒煙、水淹加上火攻,甚至毒餌等各種手段,將其消滅在窩裡,這當然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在空曠地帶遭遇戰,那麼那種手段比較好用呢?也許只有噴火槍比較好,畢竟有限的子彈消滅幾乎無限的螞蟻實在是一種浪費,或者用燃燒彈、燃燒爆炸物等這些大面積殺傷效果會比較好!

另一個辦法是直接進入老巢消滅蟻后,否則源源不斷的螞蟻是殺不完的!

二、防守

不要總想這進攻,總會輪到防守時刻,螞蟻軍團的進攻也許會讓人脊背發涼,就像星河戰隊中的蟲族進攻一樣,密密麻麻,行動極其迅速,那麼在其前進道路上挖好陷阱將其活埋了也許是一個好辦法,比較麻煩的是螞蟻的攀爬能力十分強悍,甚至可以倒掛攀爬,這個陷阱製作還是需要有一些技術的,掩體的建造甚至要可以全封閉的,否則會飛的螞蟻怎麼辦?跟戰鬥機一樣!實在不太好處理!

長遠的辦法肯定不能如此對峙,最好就是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但墨菲定律就是你不想它發生,那麼它必然會發生!因此研究讓螞蟻絕種的病毒也許是一個好辦法!這是人類高智商的優勢,也算生物武器,使用在螞蟻身上也許再好不過!

無論怎麼樣的結果,這樣的螞蟻存在明顯是會對生活和農業生產活動造成極大的困擾,因為螞蟻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比老鼠將會更難處理!但還有朋友甚至將放大10000倍變成了直接變成20M-200M的的龐然大物,再加上那個難以估算的數量,也許地球就被螞蟻佔滿了,人類根本就沒有機會在地球上出現,那麼還需要考慮螞蟻的威脅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螞蟻放大1萬倍,相極了中的劇情:皮姆粒子不僅可以使物體縮小,還可以放大,只不過蟻人中放大倍數似乎沒有一萬倍而已。那麼假如未來真的實現了皮姆博士的技術,或許真的可以做到把螞蟻放大一萬倍。



螞蟻有大有小,小的2毫米多,大的有2釐米。所以放大後的螞蟻得有:20-200米,基本上屬於比恐龍還要大的動物,和奧特曼以及環太平洋裡面的怪獸差不多。如果全世界的螞蟻都放大這麼多,那麼無疑對於全球都是一種災難:

1.有人做過統計,螞蟻數量是人的160萬倍!達到:1.15*10^16,即約1.15億億個比恐龍還大的螞蟻。所以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現這麼多個像奧特曼以及環太平洋裡面的怪獸一樣的怪物,那絕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還記得環太平洋打怪獸的堅信吧?哪裡的怪獸數量遠遠小於螞蟻!



2.螞蟻是肉食動物,還記得小時候捉蟲給螞蟻吃,螞蟻會把一隻活蟲活活咬死!如果螞蟻這麼大,那麼平常看著人畜無害的螞蟻,將會直接吃人!想想就覺得恐怖,小時候可是沒少被螞蟻咬過,那種疼痛,真的是像萬箭穿心。



3.地球食物鏈遭到破壞,生態鏈崩潰。如此巨量和巨大的螞蟻,需求的土地和食物量也是巨大的。那麼這麼多螞蟻會直接破壞自然的生態鏈,導致物種平衡打破,地球陷入生態失衡的災難。可以說以前的蝗災讓人記憶猶新,那麼現在的蟻災將比這個厲害千萬倍!



總之,即便人類有槍支彈藥高科技,但是由於螞蟻過於巨大和數量多,破壞力太強。那麼可以預見,勢必人類在於螞蟻的鬥爭中會損失慘重,滅族雖然不至於,但是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


科學探秘頻道


不能。但螞蟻現在也是極其成功的物種,從生存和繁衍的角度看。

螞蟻平均體重1~5mg,如果按體重放大一萬倍,一萬隻螞蟻也才1萬~5萬毫克,即便按5萬毫克算,也才區區50克而已,如何主宰地球?如果用魔法將螞蟻放大一萬倍,這螞蟻只會死翹翹,而不是變成魔獸,它將窒息而死。螞蟻之所以長不到50克那麼大,正是因為受到它自己身體結構的侷限所致的。

圖示:大名鼎鼎的子彈蟻,咬人劇痛,痛到可暫時致盲,讓人連罵人的話都說不出來。


歷史上的確曾經有一個巨蟲時代,那時候蟲子的確是陸地動物的主角。不過,螞蟻的祖先出現在1.2億年前,沒趕上巨蟲時代。

在史前曾經有一個巨蟲時代,那時候的昆蟲比現在的昆蟲大得多,當然沒有一萬倍這麼誇張,但數十上百倍還是有的。不信?看看下面這張圖片。

圖示:巨蟲時代的千足蟲,長達2.6米。


在巨蟲時代,有能長到2.5米的毛蟲,也有翼展達到75釐米的巨型蜻蜓。巨蟲時代曾經降臨,那時候它們大概一度是地球陸地動物主角,原因倒不完全是因為它們長得大,而是因為它們上岸早,獲得了先機,它們也是最先飛上天空的種類,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昆蟲是大自然進化的傑作,生存繁衍得極其成功的一個大類,當然,這得拋開食物鏈巔峰這樣的虛名。

圖示:巨蟲時代之後就是原始爬行動物稱霸陸地,緊跟著恐龍就開始登場了的非鳥類恐龍落幕,恐龍稱霸了近兩億年。


但巨蟲們並沒有保住陸地動物主角的位置,它們甚至維持不住自己的體型,很快昆蟲的體型又開始縮小。原因很簡單,因為昆蟲能長多大這事兒,並不完全受它們自己基因的控制,而要受環境的支配。當環境發生變化後,它們的體型隨之變小,完全失去了和爬行動物爭雄的可能。而爬行動物反倒越長越大,成為毫無疑問的陸地動物王國的主宰,它們中許多就以昆蟲為食物。


古生物學家們解開了巨蟲時代降臨的秘密。那時候,環境中的氧氣濃度遠比現在要高得多。高濃度的氧氣,讓昆蟲的體型能長得很大,但隨著環境中氧氣濃度開始下降,巨蟲們的後代體型就開始縮小,否則它們就將窒息而亡。


圖示:10億年來大氣中氧氣濃度的波動。巨蟲時代和大氣中氧氣濃度的高峰在地質學上同時出現,絕非偶然。


這是因為昆蟲沒有一套專用的呼吸系統,它們需要氧氣,但氧氣只能通過身體上的小孔滲透進入體內,所以昆蟲的體型受制於氧氣濃度。昆蟲學家在實驗室中對此進行了簡單驗證,雖然沒有培養出史前巨蟲,但改變培養箱中的氧氣濃度,的確能讓發育中昆蟲的體型的明顯變大。


但是爬行動物進化出了一套精緻的呼吸系統,大氣中氧氣濃度的波動,對爬行動物影響遠沒有像昆蟲那麼大,因此,即便氧氣濃度下降,也不妨礙爬行動物們越長越大,而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各種恐龍了。為什麼螞蟻沒有進化出巨螞蟻,而爬行動物卻能進化出巨大的恐龍?這就是原因之一,當然爬行動物還具有更好的循環系統和內骨骼系統,也是重要原因。

圖示: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易碎雙腔龍,長40~62米,重可達130噸。


最後我要說一句,人類不是最大的動物,但現在人類才是食物鏈巔峰的物種。靠的不是體型和蠻力,而是腦子和工具。



裸猿的故事


把螞蟻放大一萬倍的結果可能就是人類多了一種食物,或者就是多了一種勞動力,畢竟螞蟻是被稱為“禁止大師”的,讓螞蟻替我們“搬磚”也能省下好多勞動力。

螞蟻是一種節肢動物,身體分為三部分頭、胸、腹,這意味著無論它們長多大都是有著致命的弱點的。三部分相連接的地方就是它們最脆弱的點。

螞蟻有社會性,它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一般在一個群體中可以找到四種不同螞蟻類型,包括蟻后、繁殖蟻、工蟻、兵蟻,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們各自的職能。

一般普通螞蟻平均身長5mm,如果擴大一萬倍,意味著螞蟻身長50米,這個大小已經超過了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了。藍鯨目前最長的紀錄才33米,可想而知50米長的螞蟻有多壯觀。

只有有人類在地球上任何生物都別想稱王稱霸,尤其是那種想要靠身體取勝的,根本沒有一點勝算。人類幾百萬年來水深火熱的世界都經歷過,即使在特別弱小的時候也堅持存活了下來,現在靠著聰明的大腦有著各種趁手的工具,再大的螞蟻也只能做肥料了。


這樣的世界你期待嗎?



科學黑洞


螞蟻本來就基本上主宰著地球的陸地,千萬不要認為是人類哦,雖然人一腳就能踩死一堆螞蟻。實際上人類與螞蟻因為個體尺寸差異和生存環境的相對隔離,交互並不多,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無事。地下螞蟻的世界人類瞭解的並不多,而且螞蟻的數量超過人類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如果真把螞蟻放大了一萬倍,恐怕它們就主宰不了大地了。

螞蟻小檔案

螞蟻是蟻科(Formicidae)的真社會性昆蟲,與有親緣的黃蜂和蜜蜂一起屬於膜翅目(Hymenoptera)。 螞蟻在大約1.4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從類似黃蜂的祖先進化而來,並且在開花植物興起後變得多樣化。 估計共有22000種物種中的12500多種被分類。200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螞蟻出現的時間比之前估計的要早數千萬年出現,約在1.68億年前。大約1億年前開花植物興起後,螞蟻在6000萬年前開始變得多樣化並取得了生態優勢。

螞蟻幾乎佔領了地球上的每塊陸地。唯一沒有螞蟻的地方是南極洲和一些偏遠或荒涼的島嶼。螞蟻在大多數生態系統中茁壯成長,可能佔陸地動物生物量的15-25%。他們在如此眾多的環境中取得的成功歸功於他們的社會組織以及他們改變棲息地、挖掘資源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上圖:人類也把螞蟻當做玩具

體型真的很重要

但螞蟻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實際上跟他們的體型不無關係。體型是自然選擇首先要篩選的遺傳特質。一個不適合的體型只會拖累物種的生存努力。[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螞蟻身長一般就在1.5-5mm之間,如果放大一萬倍,那就是15-50米長,這相當於甚至超過海洋中鯨類的身材。這種誇張的體型,先不說對於以外骨骼為特色的昆蟲來說要面臨多麼恐怖的力學問題,昆蟲的呼吸系統就要首先面臨考驗。

昆蟲沒有肺,昆蟲的呼吸系統由體內的管囊系統構成。氣體通過該系統擴散或被主動泵送,通過氣管將氧氣直接輸送到身體各組織。在大多數昆蟲中,空氣通過胸腹部兩側的開口(氣孔)進入體內。

上圖:螞蟻的身體結構。Spiracle所指就是氣孔。

呼吸系統是限制昆蟲尺寸的重要因素。 隨著昆蟲變大,這種呼吸方式的氧氣運輸效率迅速較低,因此目前最重的昆蟲重量不到100克。 然而,隨著大氣氧含量的增加,如古生代晚期的狀況(大氣含氧量上升到42%),大型昆蟲是有可能產生的,例如翼展超過70釐米的蜻蜓。


但翼展7米的蜻蜓究竟又需要多高的含氧量呢?大自然是否不大可能支持這麼大的昆蟲誕生。

外骨骼不支持大體型

再來說昆蟲的外骨骼問題。昆蟲的外骨骼由幾丁質構成,實際上根據我們的經驗來說,不含鈣的幾丁質實際上具有更多的韌性而非強度,昆蟲常常被熊孩子“玩殘”,踩死臭蟲和螞蟻是人類的口頭禪。脊椎動物之所以能夠長那麼大,在於體內支撐體重的鈣磷質骨骼的強度。而昆蟲基於幾丁質的外骨骼不具備如此高的強度(自然界中,基於幾丁質的外骨骼中最硬應該就是甲殼綱的外殼了,諸如螃蟹和龍蝦),尤其是在大尺寸的情況下。[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幾丁質(實際上應該發音凱汀質),又叫甲殼質(C8H13O5N)是N-乙酰葡糖胺的長鏈聚合物,是葡萄糖的衍生物。它是真菌中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如甲殼類動物和昆蟲,軟體動物的齒舌,頭足類動物的喙,以及魚類和滑體迷齒類的鱗片等身體構造的主要成分。幾丁質的結構與另一種多糖——纖維素相當,形成結晶納米纖維或晶須。就功能而言,可以將其與蛋白質角蛋白相比。

上圖:螞蟻用六條管狀的外骨骼腿來支撐體重,並支持複雜的運動。上圖:但隨著體型的增大,螞蟻的腿可能無法負擔其體重(如果螞蟻不換一種腿的長法的話),因為體重以立方增長,而腿部的受力橫截面則只是以平方增長。計算如下圖所示。

如果螞蟻要進化出大體型,不僅要改進腿部的結構和圍度,還得換一種外骨骼的材質,,估計能夠達到所需強度和韌性的材料只有某種合金,這恐怕不是生物細胞能夠搞定的。

總結

大到無法呼吸,大到無法承擔,這是生命無法承受之“大”。太大,就不要有統治地球的野心。哥斯拉和金剛只存在於科幻之中。放心,螞蟻不大可能把人類當玩具的。


小宇堂


都21世紀了,難道主宰地球還是靠個頭的麼?這明顯要靠智商吧?

想說說這道題放大一萬倍,因為空間是三維的,所以其實長寬高才放大了21.5倍左右。稍微乘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放大一萬倍也不算很大。我們從體重來感受一下也可以,一隻螞蟻的體重大概也就0.005克,假設密度不變的話,體積變大一萬倍,也就是50g,一對一單挑,恐怕你都不會害怕吧?何況如果真打起來,直接上火不就完事了?

所以,我覺得,還是再大一點吧?100萬倍?5000g,也還一般吧。1億倍,500千克,這個時候有點嚇人了。那我們會被它們消滅麼?我覺得也夠嗆,畢竟地球上曾經特別大的也有的是,仔細想一想這麼大的體重需要多少能量才能養活自己??如果天天追著人殺,恐怕沒多久自己餓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吃草合算,看看那些超大的恐龍和哺乳動物,很多都是吃草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按照螞蟻這個量,食草的話,估計也夠餓死一片的,搞不好最後成了瀕危保護動物。

其次,就是我說到的智商問題,這螞蟻的智商是不是能夠跟人抗衡其實很難說,這個時代要統治地球,最好還是有點智商能借助外力比較靠譜。


鍾銘聊科學


只靠肉體力量,缺少認識、利用大自然力量的螞蟻,不可能主宰地球,就算長大10萬倍,對人類來說也不過是小菜一碟。真長那麼大,它們自己就可能完蛋。

螞蟻是一種擁有一定社會性的生物,種群內部分工明確,工蟻、雄蟻、兵蟻、蟻王(後),生殖能力很發達,因為體型小,吃喝都比較少,所以才可以在較狹小的範圍內有大量的螞蟻。保持螞蟻的生活習性等都不改變,僅僅是它們的體積增加1萬倍,看起來對它們有利,其實卻是弊大於利的。體積增加1萬倍,體重也增加一萬倍,靠外骨骼難以支撐笨重的身體,螞蟻的力量和奔跑速度優勢可能就不再了,那它們會成為其他物種的食物,雞肉味嘎嘣脆。

由於體型增大,吃喝也多了,一片森林都不夠它們造的,環境崩潰螞蟻沒了棲身之所,暴露在陽光下,螞蟻紅褐色或者黑色的身體吸熱厲害,熱死餓死一大片,自己就玩完了。人類能在地球走到目前這個階段,靠的是智力碾壓性的優勢加上身體力量的輔助,身體的優勢可以讓人逃過天敵追捕,智力優勢可以讓人掌握自然力量,彌補身體的不足。也正是靠著認識和利用自然,人類的力量已經不是其他大型動物可以威脅的了,反而那些沒有智力的微生物對人類威脅更大。

人類文明是探索的過程,掌握的力量連人類自己都會感到害怕,而這種趨勢只會越來越強,人類掌握的科學的方法,對於大規模處理掉一些生物很有經驗,螞蟻長大1萬倍,應該也算不得什麼事。


來看世界呀


“把螞蟻放大一萬倍”本身就不是科學的表述方法。

如果按體重考慮,螞蟻體重平均值是40毫克,那麼一萬倍就是400克,一斤不到。跟命題要求相差不可以道里計。螞蟻的平均體積,是人的1/30000,那麼放大一萬倍只是一個小孩子大小。要按線長度考慮,最長的螞蟻有4釐米長,取其一半,2釐米,一萬倍就是20000釐米,二百米。這時候,就是一根兩釐米寬兩釐米厚的長“繩子”,它管得著誰?那麼把寬度也加上去,二百米見方的一塊兩釐米厚的板狀物,誰買它的賬?要是把厚度也加上去,那就是800萬立方米——參照一下,北京水立方體積是939870立方,只是它的11%。有沒有這麼大的生物呢?它能不能活都是個問題。“主宰地球”,做夢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