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已經不是第一次採訪艾默裡奇導演了。

不過,作為中國觀眾的老朋友,這部即將上映的《決戰中途島》,在他的履歷表裡倒是稍顯特殊。
開場的時候我說,「這是你的第一部戰爭片…」,他立刻糾正我,「這不是第一部,我還拍過《愛國者》,你忘了嗎?」
我趕忙換個表述,「第一部現代戰爭片,這麼說就準確了」。

《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如今的軍迷和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經典海戰。

應該說,艾默裡奇這次把視角轉回到二戰,特別是選擇了聚焦大戰役大事件,我是多少有點驚訝的。

畢竟,這樣帶著好萊塢復古商業範兒的經典敘事,已經許久未見了。

我問他,怎麼看70年代、群星雲集的那部同名戰爭片,他的回答很簡單,但卻讓我思考起一個問題。

他說,那部電影進入不了經典戰爭片的序列,其中插入了很多紀錄片鏡頭,如今再看,很是奇怪。

《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中途島之役》(1976)彙集了查爾斯·赫斯頓、

亨利·方達、詹姆斯·柯本以及三船敏郎

他還說,自己有「拍中途島戰役」的念頭超過20年了,「現在的技術,可以完全支持了」。

你或許對此不以為然,不過我必須提醒大家的是,縱觀影史,戰爭片中對海戰的視效呈現,都是相對很少的。

近20年,最有名的一部應該是《U-571》,但也是格局相對不大的潛艇戰。
我當然不是說《決戰中途島》有多麼劃時代的影史價值,只是在想——
戰爭片,的確應該更多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紅利。
過去拍過的,可以重拍;沒有拍過的,更應該拿來拍。

《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對於戰爭片中最倚賴視效的海戰片,更是值得大大地開發一下。

不過,一個事實是,如今戰爭片——尤其是宏大敘事的傳統戰爭片——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艾默裡奇時,他的回答非常真實——
好萊塢大片廠不想拍戰爭片,因為戰爭片無法拍攝續集,且耗資巨大,這不是現在的好萊塢想要的。

不需要再多說什麼,大家就都明白了。

這個話題要深聊,和斯科塞斯老爺子最近的話題結合起來,又可以單出一篇文章了。

當然,艾默裡奇還說,他倒也不相信戰爭片會消失,「我知道的,至少有兩三個導演現在就正在拍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我問他,最喜歡的三部戰爭片是什麼?

艾默裡奇的答案是——
《拯救大兵瑞恩》《遙遠的橋》《橋》。

他說自己很喜歡《拯救大兵瑞恩》戰爭戲的沉浸感,開場的奧馬哈海灘登陸也是影史的經典戰爭段落。
《遙遠的橋》也是影迷熟悉的戰爭片,艾默裡奇喜歡影片雙方陣營客觀呈現的敘事視角,「它也讓我瞭解了,打一場仗有多麼艱難」。
最後這部《橋》,是50年代的一部德國戰爭片,故事關於二戰德國戰敗之際,幾個少年依然頑固地守護一座橋,戰爭洗腦,繼而使人瘋狂,是戰後德國反思的重要代表。

有視效,有視角,也有反思。好的戰爭片需要的元素,大概都在這了。

《拯救大兵瑞恩》式戰爭片為何越來越少?他一針見血地給出了答案

▲《橋》
一個德國導演,拍了一部講述美國擊敗日本的二戰電影。
這看起來非常有趣。
拋開這些被我們刻意安上去的符號,《決戰中途島》在視效、視角與反思三個層面的表現,都令人期待。

至於戰爭片的未來…
我繼續期待《八佰》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