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聽說,最近有一部高規格的比賽,現場堪稱“神仙打架”,

還聽說,他們出口成章、開口就是滿分作文。

這個節目叫作《中央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大賽》,而參賽人員,是邏輯、思維滿分、完美控場的主持人,他們的比拼被網友戲稱為“神仙打架”。

在這群優秀的人中,有一位充滿魅力的女子脫穎而出,登上熱搜,而她不是參賽選手,而是評委董卿。

沒錯,董卿又上熱搜了,與董卿口紅、想念董卿、董卿上聲臨其境等熱搜不同的是,這次她上熱搜是因為她溫柔卻有力量、一針見血的點評。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對參賽選手的評價吧。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董卿在評價參賽選手姚軼濱時,她說:

“醫生和記者真的有相似的地方,他們在本質上都是面對人,只不過醫生是在看人的病,有時候記者是在看病的人。如果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建議的話,那就是在關鍵的字與詞要突出。

董卿的評價總能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溫柔中帶著嚴謹,既會合適的表揚,又在專業問題上絕不馬虎,總是會以合理的方式闡述清楚問題所在。

在評價選手孫鵬飛時,她很巧妙地提出不足之處: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孫鵬飛的選題是關於煙臺的蘋果,要突出當地的特產,抒發內心的驕傲之情。董卿看完整段主持後,她發現了問題,並中肯地指出。

她說:“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最後一切都要聽出在寫什麼。對蘋果的表述,它的土壤、它的陽光,它在什麼樣的自然環境下,它就是好吃,好吃到什麼程度,對農民及整個經濟帶來怎樣的變化,這都要講到。”

從理論到實際表述,她的點評無可挑剔。

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再到如今的《主持人大賽》,董卿的知性與典雅,她身上的歲月靜好,都離不開漫長歲月裡的沉澱,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影響。

10年硝煙瀰漫的時光讓董卿堅韌勇敢

董卿的父母雙雙畢業於復旦大學,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教育是十分嚴格的。父親對董卿要求更為苛刻。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童年階段,父親要求董卿主動承擔家務勞動。7歲的董卿便開始過上刷碗、拖地、洗衣服般的“家庭主婦”的日子。

此外,父親的“魔鬼”教育裡還有一條戒律——不能照鏡子。父親時常說起的一句話是: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所以,父親叫董卿把照鏡子的時間拿來多看書,他還不讓母親給董卿做新裙子,他認為女孩子不應該打扮,應“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小學階段,父親要求董卿每天抄寫成語、古詩、古文,大聲朗讀並背誦。除了學習基礎的文學之知識,董卿還要鍛鍊身體。天還沒亮,父親就要求董繞操場跑1000米。父親說:“我是按一級運動員標準來要求她的。”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所以,每天清晨,同學們都會看到活躍在跑道上的董卿。那時候的學生出早操時,董卿就一個人在跑道上跑步,感覺全部同學都奇怪的看著她。她說:“我覺得那時像阿甘一樣。”

好不容易到了中學,董卿每年的寒暑假仍舊不能休息,父親要求她“勤工儉學”。 她第一次到賓館當清潔工,10個房間,20張床,一個人打掃,鋪床單時要把床墊拖到一角,特別費勁。

董卿說:“當時一見到父親,哇地一聲就哭了,說太累了,我不幹了。他還很難得的摸了我的頭,說堅持。”

後來,董卿曾說:“差不多10年時光,我們家硝煙瀰漫。”

“硝煙瀰漫”多年之後,董卿釋然了父親童年對自己的嚴厲,她對著鏡頭說:

“我父親自己的經歷,讓他篤信人的命運要靠自己改變。父親是個很嚴謹、很堅忍也很善良的人,很慶幸自己繼承了他的這些優點。”

也正是因為這10年,這樣的家庭教育,讓董卿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造就了董卿身上的堅韌勇敢和自立自強,使得她敢於推翻一切,重新再來。

從零開始,轉變身份

2014年,正當董卿的事業如日中天時,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暫停工作,出國留學。

此時的她已經榮譽無數,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央視十佳主持人;被稱為“央視一姐”……

這時離開,有人為她惋惜,有人為她擔憂。她卻說:

“在中央電視臺安身立命16年,讓我最驕傲的是做任何事都百分百的投入,但2012年,我發現自己做不了了。”

這其中的緣由,一部分是因為在央視的大型晚會節目上,董卿出現過兩次失誤,這使她在工作上十分煎熬。

在一期節目中,董卿讀到詩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時,把“花市燈如晝”中的“晝”讀成“書”,引得四川省作協副主席魏明倫在網上進行糾錯。

董卿得知後,立馬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給魏明倫發道歉信:得知錯誤後,非常遺憾,萬分抱歉。您的指正,不僅及時糾正了我的錯誤,也對我今後的工作敲響警鐘。

也正是這次失誤,讓董卿發現自己的文學底蘊遠遠不夠,也讓她決定先放下一切,選擇去美國南加州大學留學。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國外,董卿有合理的時間規劃。上課時間,她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課餘時間就待在圖書館,研究中國古典名著和詩詞。

留學的這段日子,她不斷沉澱與積累,帶著滿腹的學識,她回來了,帶著新的身份,踏上了新的征程。

隨後,她作為製片人、總導演拍攝《朗讀者》,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句。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倆站著不說話。

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會自立自強

從董卿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女性的魅力,我們折服於她的果敢與智慧,她的自立與自強。

那父母該如何教會孩子自立自強呢?

1、引導孩子不斷嘗試新的領域或新事物

董卿曾說: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

董卿是勇敢的,她敢於將自己歸零,放棄現有的事業出國學習;

她勇敢地轉型,擔任《朗讀者》的製片人、總導演,每天駐留在錄音棚裡“熬大夜”,專注地沉浸在一件事上,看到外面的世界彷彿置身事外。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不斷嘗試新的領域、新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哭、會退縮、會喊累,但是,在父母的而引導與鼓勵下,只要他們衝破阻礙,就一定會更加勇敢,更加強大。

2、給與孩子適當的挫折教育

董卿的童年是在勞動中度過的,但在如今,很多孩子被嬌生慣養,已經不會去面對生活,當他們遇到生活的風雨時,自然會退縮。

所以,這個階段,父母要多引導孩子體驗不同的生活,並適當的給他們一些挫折教育。父母可以帶他們去田間體驗勞作的辛苦,讓他們嘗試分發單頁的勞累;也可以帶他們去體驗攀爬的堅韌毅力,嘗試馬拉松的堅持到底。

當孩子們體驗過不同的生活後,再遇到風雨時,自然能抵風擋雨。

父母畢業於復旦,以運動員標準要求董卿,終練成腹有詩書氣自華

願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像董卿一樣,無懼風雨,自立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