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在前幾年的一項關於各大數學獎聲望的調查中,排在榜首的既非我們公認的最高獎

菲爾茲獎,也不是類似於終身成就獎一般的沃爾夫數學獎,而是從2003年才開始頒發的阿貝爾獎。由於對獲獎者的要求極高,阿貝爾獎自誕生起,就成為了最重要的數學獎項之一,常常與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並稱為“數學三大獎”,它們也恰好組成聲望排行的前三。但近年來,阿貝爾獎卻不斷地受到一些爭議,阿貝爾獎到底怎麼了呢?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阿貝爾和阿貝爾獎

阿貝爾(1802~1827,挪威數學家)是數學史上非常罕見的天才,他在如同白駒過隙一般短暫的生命裡,留下了許多突破性的數學貢獻,其中最重大的莫過於他證明了三百年懸而不決的難題:

高於四次的一般代數方程沒有根式解!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阿貝爾創立了“域論”,他的這一套理論後來由同樣的天才伽羅瓦所繼續發展,並且伽羅瓦發展了強有力的“群論”。綜合這些偉大的數學思想,最終形成了關於方程的強大的伽羅瓦理論,這樣的理論對今後的代數學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除此之外,阿貝爾也是橢圓函數論的創始人之一,為這一領域帶來了奠基性的貢獻。然而阿貝爾這些超越時代的偉大數學思想在他生前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榮譽,長期的貧困交加最終無情地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著名的法國數學家埃爾米特曾感嘆道:“阿貝爾留下的思想可供數學家們工作150年”,而偉大的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也說:“阿貝爾做出了真正永恆不朽的數學,他的思想將永遠深刻影響數學的發展”。

阿貝爾的過早離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太大的遺憾,為了紀念阿貝爾這位偉大卻又不幸的數學家,挪威政府在2001年決定出資約2200萬美元設立阿貝爾基金,並將基金收益主要於頒發阿貝爾獎,同時也資助一些其他數學活動,例如數學教育。設立阿貝爾獎的初衷是紀念阿貝爾,同時也為了彌補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的缺憾,因此阿貝爾獎從一開始就定位於世界級的重要獎項。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獲獎數學家

阿貝爾獎每年頒發一次,原則上不設年齡限制,只看重數學貢獻。從2003第一次頒發起,截至2019年,已有20位數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此外,還要加上2019年最新獲獎的數學家烏倫貝克,她是首位獲得阿貝爾數學獎的女性數學家,實屬難得。通過查閱這些獲獎數學家的相關資料,可以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在獲獎之前早已功成名就。其中多數數學家此前已經得過菲爾茲獎或沃爾夫數學獎,例如塞爾、阿蒂亞、格羅莫夫、懷爾斯、德利涅、米爾諾等等,這其中甚至又不乏菲爾茲和沃爾夫的雙獎得主,如

德利涅米爾諾。由此看來,阿貝爾獎的獲獎者們的確可以代表當今最優秀的數學家們,它確實是一項重量級的數學獎項。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烏倫貝克

榮譽之上的爭議

阿貝爾獎如此引人關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鉅額的獎金,阿貝爾獎每年的獎金大約為80萬美元,多數情況下每年被一人獨得。而相比之下,被公認為數學最高獎的菲爾茲獎的獎金只有大約11000美元,沃爾夫數學獎則有10萬美元。毫無疑問的是,阿貝爾獎已經成為當今獎金最高的具有廣泛國際性影響力的數學獎項。雖然

“數學突破獎”邵逸夫數學獎都擁有更高的獎金(前者達到驚人的300萬美元!而後者也有120萬美元),但這兩個獎項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都不及阿貝爾獎。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但引發爭議的並非高昂的獎金,而是設立阿貝爾獎的目的和意義。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阿貝爾獎的獲獎者們大多在獲獎前已經功成名就,已經得到了足夠多的榮譽,因此一部分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給他們頒發這樣一個高額的獎金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這樣的獎勵來證明自己。

阿貝爾生前極度貧困,不僅如此,當時他的祖國,也就是如今的挪威,同樣貧困,政府甚至無法負擔阿貝爾前往西歐遊學的費用,最後還是挪威各界有識之士慷慨解囊才促成了阿貝爾成行。為什麼阿貝爾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反而沒有獲得應有的榮譽?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傳統的數學界沒有給予有才華的年輕人足夠的重視,有些時候不僅不重視,甚至充滿偏見。這樣的後果便是業內“權威人士”往往只看重那些德高望重和功成名就的數學家而輕視有成績的年輕人,而阿貝爾獎正表現出了這種趨勢,這顯然是阿貝爾所不願意看到的。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因此,一些數學界人士認為,在已經存在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的情況下,出於紀念阿貝爾的初衷,阿貝爾獎應該像菲爾茲獎那樣著重於獎勵和鼓勵年輕數學家,讓他們避免遭受類似於阿貝爾那樣的悲劇,而不是“砸錢”來博取關注,給已經名滿天下的“老數學家”們發一個不痛不癢的獎。同時,不少的挪威國內的人也表示,與其拿這麼多錢來獎勵已經不怎麼需要物質支持的數學大家,不如拿來建設國內的數學教育,畢竟挪威也是曾經的數學強國,誕生過諸如阿貝爾索福斯-李(李群和李代數創始人)、塞爾伯格(菲爾茲和沃爾夫雙獎得主)這樣偉大的數學家。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塞爾伯格

結語

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所以關於阿貝爾獎有不同的聲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即使是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同樣也要遭受爭議,誰該得獎,誰又不應該得獎,這樣的爭論或許從它們創立之初開始就沒有停止過。例如去年才去世的著名英國數學家阿蒂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而始終沒有獲得沃爾夫數學獎,這在數學界內也是頗具爭議的,同樣的,當某次克拉福德獎被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給某位數學家時,有人就指責組委會是在“蹭熱點”,專門找那些名聲很大的人物來製造焦點,博取眼球。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菲爾茲獎章

這樣的爭議在國內也不新鮮,巨賈富商們到底應該走國際路線,捐資設獎還是應該根植本土,資助本國科學家研究,這樣的問題早就被激烈爭論過了,而且各種各樣的觀點都有。這確實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似乎除了看看熱鬧,發發牢騷之外,對這樣的問題無能為力,畢竟資金不是我們的。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個國家想要發展科學,就必須得“砸錢”,不僅要砸,還要砸得好,砸得對,真正用在我們的科學發展上,而不是送給某些不相干且不配的人揮霍。

“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榮譽的背後為何有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