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弒父:不言而喻,指子女殺害自己的父親,有大不孝、兇殘等意。這樣看似禽獸之舉,在古代是經常發生的。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話說,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雖然名為天下之主,但已是名存實亡。王室衰微之下,各個諸侯無不蠢蠢欲動,用各種方法來擴充自己的實力。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在搶奪地盤的過程中,“禮節”和“道義”早已被群雄拋在了腦後。楚國在逐漸興盛後,決定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楚君熊通在位時更是自立為王,並不斷地侵略鄰國,擴張領土。楚成王即位後,立即對鄭國發動進攻。鄭國雖然實力偏弱,但是,地處中原要地,戰略地位十分顯著。楚國一旦攻下鄭國,下一步就是逐鹿中原了。其他諸侯國擔心楚國勢力過大,於是,紛紛加以阻撓。

齊國的齊桓公早有稱霸之心,此時看到楚成王攻鄭之戰勢在必行,於是,親自率領諸侯國的軍隊南下攻楚,想要遏制住楚國擴張的腳步。楚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面對諸侯國的聯軍,倒也不敢過分造次。楚成王與齊桓公協商之後,在召陵簽訂了盟約,以此,維持暫時的平衡。之後,楚成王率軍前往江淮,向唐國和隨國發動進攻。唐、隨兩國本是小國,一直以來都是在大國之間的夾縫中生存。

此時,他們見楚成王大軍來襲,想也沒想就表示臣服。自此,楚國成為了江漢流域一帶名副其實的霸主。可以說,楚成王在位的四十六年裡勵精圖治,宵衣旰食,極大地提高了楚國的綜合國力。但是,他在太子的選擇問題上卻是猶猶豫豫、瞻前顧後,最終,致使楚國內部發生了劇烈內亂。最後,甚至連他自己也死在了這次內亂之中,實在可悲的很。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封建社會中,王朝基本上都實行著嫡長子繼承製。但是,楚國卻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們一直是讓國君最小的兒子繼承王位。由於,楚國的這項制度過於奇怪,其他諸侯國一直將楚國視為粗鄙不堪的蠻夷。楚成王帶領楚國逐漸壯大後,有心改變楚國在其他諸侯國心中的印象,於是,想要更改祖制,在楚國實行長子繼承製,立自己的長子商臣為太子。

但是,楚成王擔心朝廷中的老臣們會反對,於是一直猶豫不決。商臣自知年齡最大,按照楚國的慣例,自己毫無即位的機會。此時看到父親欲更改祖制,頓時大喜過望。為了使父親堅定地實行長子繼承製,他不斷地託人在父親身邊為自己說話。與此同時,他沒事就去父親的身邊噓寒問暖,表現地十分孝順。楚成王經常聽到身邊人稱讚商臣,而且看到商臣確實品德優良,於是,堅定了實行長子繼承製的決心。

他對朝中最為忠心的大臣鬥勃說道:“經過仔細的觀察,寡人認為長子商臣確實是一位人才。因此,寡人想要實行長子繼承製,立商臣為太子,愛卿在朝多年,感覺如何?”鬥勃為人素來有一說一,憑藉自己的剛正不阿,贏得了朝野的一致尊敬。他見楚成王發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陛下如今正值壯年,何必要早早確立太子人選?而且,臣認為商臣萬萬不可:

其一,楚國向來立嗣立少不立長,陛下怎能壞了祖宗規矩?

其二,商臣為人陰險殘忍,如他即位,則楚國必生禍亂,望陛下三思!”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平心而論,鬥勃雖然反對長子繼承製,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楚國多年以來都是少子繼承王位,突然改變肯定有不少人難以接受。而且,商臣的小伎倆能哄住楚成王,但騙不到鬥勃。商臣的陰險與殘忍,鬥勃一直看在眼中。為了楚國的將來著想,他也不能讓商臣即位。但是,楚成王還是認為商臣是一個賢良的人。

所以,他沒有聽鬥勃的話,而是將商臣立為太子,並安排德高望重的潘崇做他的師傅。為了向群臣表明自己實行長子繼承製的決心,楚成王甚至令商臣立即搬到東宮住,讓商臣成為名副其實的太子。商臣得意洋洋地搬到了東宮,實現了自己太子夢。下一步,他打算在楚國發展自己的勢力,為今後即位做準備。鬥勃作為楚王的股肱之臣,自然是商臣拉攏的對象。

但是,當他了解到鬥勃曾經在父親面前極力反對自己時,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為了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商臣決定除去鬥勃這個眼中釘。公元前627年,霸主晉文公因病去世。楚成王早有稱霸之心,此時,更是整頓將士,想要趁勢崛起。晉國的兩個附屬國許國、蔡國見楚國勢大,於是,果斷地脫離了晉國而去依附楚國。楚成王絲毫不顧及晉國,坦然地接受了許、蔡兩國的歸附。

晉襄公雖然剛剛從晉文公手中接過王位,可是,他並不願意將霸主之位拱手讓人。許、蔡兩國的背叛,令晉襄公憂心忡忡。為了維護晉國的霸主之位,晉襄公令陽處父率兵攻打許、蔡二國。楚成王藉機挑起戰事,令鬥勃為主帥,成大心為副將,以救援為名向楚國發動戰爭。楚軍雖然人強馬壯,但是,晉國畢竟是老牌強國,並不是能夠輕易戰勝的。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兩國隔著泜水排兵佈陣,但是,誰也奈何不了誰。這樣的態勢維持了兩個多月,眼看就到年底了。陽處父見晉軍士氣低落,糧草又所剩無幾,於是,有了退軍的打算。但是,楚軍一直虎視眈眈,如果己方撤退,不僅會遭受楚軍的追殺,晉國也會落得個膽小如鼠的名聲。思前想後,陽處父決定用一種較為體面的方法撤軍。

之後,他派人去向鬥勃傳信道:“勝負難分,拖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你們想要決戰的話,我方願意後退三十里,你們渡河之後我們就展開廝殺。如果你們不願意渡河的話,那就請你們後退三十里,我們渡河之後再決一雌雄。我們的將士迫不及待地想要戰鬥,只聽你們一句話了。”

鬥勃早已將晉軍的虛實看的清清楚楚,他見晉軍兵疲馬弱,但仍然叫囂著決戰,不由地拍案而起:“晉軍早已是強弩之末,還敢大言不慚地下戰書。傳令下去,明日將士們飽餐一頓後馬上出發,渡河之後一舉攻破晉軍!”

副將成大心擔心道:“陽處父說後退三十里,誰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晉軍在我方渡河的時候突然來襲,那將如何是好?不如我方後退三十里,讓晉軍渡河,我軍也好以逸待勞,靜觀其變。”鬥勃聽後覺得這樣也穩妥一點,於是,派人給陽處父傳話,讓晉軍渡河。

陽處父見鬥勃率軍後撤,馬上在晉營中宣佈道:“楚軍懼我兵鋒,於是,倉皇逃竄。我本想發兵追擊,但天氣太冷了,實在不利於我軍作戰。不如班師回國,等到來年再戰。”晉軍早已疲憊不堪,聽到此話無不歡呼雀躍。鬥勃率軍撤退之後遲遲不見晉軍的動靜,派人偵察後,才得知晉軍早已離開。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無奈之下,鬥勃只好率軍回國。楚成王本想一舉擊潰晉軍,見鬥勃無功而返,感到非常生氣。他本想責備鬥勃幾句,但是,看在鬥勃多年來忠心耿耿的份上,還是決定不提此事了。這時,在一旁的商臣趁機挑撥道:“兩個月之中,鬥勃遲遲不願出戰。等到晉軍請戰後,他又率軍撤退,這裡面一定有貓膩。我聽說鬥勃私下裡接受了陽處父的賄賂,然後才下令班師,以此來成就晉國的霸名。如今我國已淪為諸侯之間的笑柄,鬥勃真是太可恨了。”

楚成王本來就納悶為何兩軍沒有打起來,此時,聽了商臣的話勃然大怒。他立即派人給鬥勃送去一把劍,令他速速自盡。鬥勃看到楚王送來的劍後,明白有人在暗中陷害自己,於是,想要進宮解釋。不料,商臣早已在王宮門口等他,並拒絕讓他進宮。鬥勃悲憤地說道:“我輔佐楚王多年,耿耿忠心可昭日月。沒想到,如今連見楚王一面都做不到。太子恨我,不過是因為當時我的反對之言罷了。我當時所說的陰險殘忍,可有一句說錯?”說完之後,鬥勃拔劍自刎,倒在了成大心腳下。

成大心素來敬重鬥勃的為人,看到鬥勃冤死後,不禁痛哭流涕。他穿上囚徒的衣服,來到楚成王的面前,跪在地上說道:“這兩個月我時刻跟隨在鬥勃左右,他根本沒有接受陽處父的賄賂。而且,讓軍隊後撤是我的主意,如果大王要治罪的話,應該處罰我。”楚成王仍然對鬥勃恨意不減:“如果鬥勃有冤屈的話,為何不找寡人分辯?他拔劍自刎,可見是心中有鬼!”成大心繼續將商臣的所作所為說出,楚成王這才恍然大悟:“唉!寡人做錯了,這都是太子害的。鬥勃冤死,這是寡人之過,也是楚國的損失啊!”

此事之後,楚成王便對商臣非常不滿。他本想廢掉太子改立他人,可是,擔心廢立會引起時局動盪,於是,遲遲不敢有所舉動。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商臣知道鬥勃之事敗露後,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得而復失:

一方面,他在楚成王身邊佈下眼線,以便隨時掌握最新的消息。

另一方面,他暗中訓練自己的私人武裝,準備在情況危急之時用武力進行逼宮。

楚成王思前想後,還是決定要廢掉商臣的太子之位。恰巧此時,他的妹妹羋氏來訪,楚成王便將自己的打算和顧慮向妹妹說出。兩人的談話,早已被商臣的眼線得知。商臣得知父親的心思後,整日裡悶悶不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向自己的師傅潘崇詢問對策。

潘崇聽後問道:“太子能夠捨去太子之位而去侍奉別人嗎?”商臣聽後連連搖頭:“以長侍幼,這是我萬萬無法做到的。”潘崇又問道:“這樣不成的話,那逃亡他國如何?”商臣還是搖頭:“惶惶如喪家之犬,這怎麼能行?”

潘崇裝作無計可施的樣子說道:“只有這兩個方法,太子如果都不選擇,老臣也不知如何是好。”商臣跪在地上,苦苦懇求潘崇再想計策,潘崇這才咬牙說道“值此危機存亡之時,只能先發制人了。”此話正和商臣的心意,他蓄謀已久,只是擔心無人支持。他見師傅也有此意,當即表示同意。

因擔心夜長夢多,兩人決定當天晚上就動手。天剛剛黑,商臣就迫不及待地率軍包圍了楚王宮。衛士們懷疑商臣,想要阻止,但商臣裝作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道:“宮中有變,爾等不可誤事!”眾人畏懼商臣太子的身份,只好罷手。接著,商臣密令潘崇與幾十名武士潛入王宮,殺死了楚成王。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潘崇手持寶劍,率領武士殺氣騰騰地來到楚成王面前。楚成王大驚失色地說道:“沒有寡人的命令,擅闖王宮者殺無赦,你們想要幹什麼!”潘崇向前一步,冷冷說道:“新君將要即位,請大王讓位吧。”楚成王環顧四周,看到自己身邊竟無一人護衛,不由地明白了幾分。

他低頭說道:“寡人年事已高,願意離開王宮,將王位讓給太子。”不料,心狠手辣的潘崇打算立即動手,不給楚成王任何機會。楚成王看到銳利的寶劍,悲痛地懇求道:“寡人向來喜歡吃熊掌,如今,御廚正在烹飪,能否讓寡人品嚐之後再死?”

潘崇認為楚成王這是在拖延時間,於是,厲聲說道:“熊掌很難做熟,大王能等,我們可是等不了了!”說完之後,他接下束帶,扔到楚成王面前,勒令楚成王自盡。

楚成王自知難逃一死,於是強笑道:“好!好!好!寡人不聽鬥勃之言,落得個如此結局,著實是自取其禍。事已至此,寡人又如何有面目見忠臣於地下!”說完之後,楚成王將束帶套在了自己脖子上。一旁的潘崇立即命令武士拽起束帶,將楚成王活活地勒死了。

次日,商臣向眾臣宣佈,楚成王暴病身亡,自己將要承繼大統。群臣面面相覷,但是,商臣的太子之位早已確立,無人敢出言反對。就這樣,商臣自立為王,是為楚穆王。楚穆王即位後,給楚成王上諡號稱為“靈”,但楚成王屍體不閉眼睛,於是,改稱諡號為“成”,楚成王屍體這才閉上眼睛。

兒子要殺父親,父親臨死前卻說:你再讓我吃一口熊掌

楚穆王為人陰險狡詐,在宮廷鬥爭中或許是個好手,但是,在治理國家上就一籌莫展了。他在位的十二年中,沒有什麼顯著的政績。後人記住的,也只是他的陰險殘忍,弒父奪位。

【《左傳·莊公十九年》、《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左傳·僖公元年》、《左傳·僖公二年》、《左傳·僖公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