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夠養活一家五口人嗎?

嶺南人士葉生


四十年前一百真的夠一家人吃喝,也可以說五六口人都可以,還沒有生活的壓力。。。


老帖101563716


你才多大歲數,看來是個小青年吧,告訴你四十年前,肉無骨的8毛一斤,雞蛋5分一個,菜一毛一斤,有的三分一斤,那時我己工作了,每月工資80多元,花三元一月租了間房子,有發小去找我喝酒,抄六個菜,喝幾瓶啤酒共花6元錢,啤酒:6毛一瓶,我在濟南買的趵突泉啤酒五毛一瓶,這樣每月存20元錢到銀行,想起來不該存,存了六千元,一直放到現在,不值錢了


用戶81991345373


四十年前也就是1979年,那時物品供應是憑票的,大米0.134元一斤,每人28斤到38斤不等,帶魚0.3元左右,青菜,白菜等葉子菜2分錢左右,豬肉好像0.6元左右,記不清楚了,我記得父母月工資合起來是108元,我們家五口人,所以城市居民100元錢養活3個人,肯定是能解決溫飽的,就是物質不太豐富,生活質量不太高


雨雲


40~50年前也就是60~70年代,小時總聽外婆講述過去的事,她說我外公一個月工資86元要養兩夫妻、五個孩子、雙方的母親,每個月末都會有10元的窟窿,那時必須借10元才能度日,然後等外公發了工資去還,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近10年。我問外婆外公的工資為什麼那麼少?外婆說,不是的,外公工資全醫院最高了。當時不僅家庭要開支,那年代窮苦的人家多,住院一個月以上家庭就無法支撐了,有位幸運的孩子在外公檢查病房的時候剛要帶病出院,被外公攔下,接回了自己家治療。數月後病癒回家,這種善行也讓家庭經濟雪上加霜,但也能收貨更多的尊重,所以小時候我看到的場景就是拜年時來的人特多,外婆的乾女兒很多。自己再困難也要幫助別人使外公外婆贏得了很好的美名,外公89年就走了,外婆16年走的,走的時候任有人作詩傳頌


林家大威廉他爸


要我說,那時的百元月資足夠養活一家六口至八口。別的不說,就拿四十年前我上高中來說吧,那時一學期學費和書本費加在一起是5元錢,每學期還能看幾場電影,結果還能結餘2元左右。現在,不講上高中了,就說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只補課費一學期就是千元左右,僅拿這上學一件事來與當今對比,你算算看時是否夠養全家!那時候再窮也能看起病,傷風感冒幾毛錢就治癒,大點病住院治療也就是幾十元錢就可以了,現在呢,只要進了醫院就檢查費這一項就得萬元以上。不比不知道。那時中專畢業後,月工資29元,全家就歡天喜地,而今5000元也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麼?


善行天下225803414


四十年前,那就是七九年以前,我還沒參加工資,父親五級鉗工,月工資四十幾塊錢,也是當時廠裡最高工人級別,母親早逝,兄妹四個,一家五口,雖然穿著差點,但伙食方面還算不上不下,後來兄妹相繼參加工作,我八二年底進供銷社,月工資29.5,一年後月工資34.5元,雖然都有了收入,但物價開始上漲,肉價從0.76漲到1.04。以前是低就業高收入,後來是高就業低收入,但單從四十年前後的工資分不出前高後低,反而是前低後高,但物價都上漲了,錢的含金量低了,如果四十年前月工資一百,那應該是行政級別高的,我所知道的是八二年以後的,最低行政幹部好像是二十四級,工資35左右,二十三級也不過四十來塊錢,想想月工資一百,應該是縣委領導級別了。


鳳毛麟角35


我今年五十七歲,四十年前吃的不如現在,憑票每月每個人半斤豬肉,油也定量供應,粗糧細糧各半,每人每天1斤糧食。100元確實能讓家幾口人基本上吃飽不餓,衣服很少,每個人也就兩套衣服一年四季換著穿,一般人都沒有內衣穿,衛生條件很差,男男女女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螄子,但均貪富的狀態讓人們很有滿足感,社會安定和諧!


敖遊四方


四十年前個人收入(月)一百元工資那是行政級別十八級幹部,大部分人都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幹,建國後參加工作的幹部大部分是二十級,二十一級,二十二級,二十三級、二十四級,二十五級,二十五級工資最底每月三十五元,那個年代工資一百元以上的是富戶,我父親是人民公社黨委副書記月工資也只有四十五元多一點,那個年代物價底,國家計劃經濟,大米價一角三分四,豬肉七角二分(|斤),養活一家五六口人沒有問題,


張基國1


四十年前一百元錢是一個縣委書記的工資標準。那時文革剛結束,百廢待興,低工資,物價也低,計劃經濟,一切憑票證和供應商品時代,東西少,錢少,城市居民每月供應麵粉28斤,半斤油,1斤肉,蔬菜門市部多,買菜的也不能挑選,營業員給看著買,飯館吃飯憑糧票和錢,一碗麵條2兩糧票一角伍分錢。煤碳煤球都憑摺子供應。醋每斤八分錢,可要早起排隊買,很多時候因人多買不上。布票棉花票憑票供應。一場電影五分錢。學生上學學費一學期一元,中學生三元,困難學生有助學金五元至拾元分等級。中專生教師工資40元8角8分,供應白麵八五粉1角7分5釐,大肉1斤8角7分,後提高到1元1分,牛羊肉4角7分。完全用票證的時代,每月有100元,一家人生活還是很寬鬆的。


朝花夕拾52142216814


廢話不多說,給直觀數據,1972年我姐入學,學費2.5元,75年我哥入學,學費3.5元,78年我入學,學費4.5元,姐姐初二7.5元,哥哥四年級4.5元,妺妹未入學,一家8口人,全年收入不足200塊,雖然苦,但都能活下來.我小姨.舅媽小學老師,記得當時月工資好像是21塊,83年我初中,學費10塊,86年我高中,學費20塊.這可以想像到100塊在以前是有多值錢,何止100倍,幾乎相當於現在的月薪3~5萬,你說能養活一家人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