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近日,科幻小說的大佬,《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原作者劉慈欣,在訪談中談及滕華濤導演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時,卻為其喊冤,直言《上海堡壘》可能是網絡輿論導向下的“受害者”。

難道爛片要翻身?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多年來,科幻片一直是國內導演們不願觸及的領域。即使在國力科技水平給的自信基礎上,要讓電影的科技元素既不丟人也不誇張,還是十分有難度的。

今年初,《流浪地球》成為一大爆款,口碑票房雙雙得到了國內市場的肯定,甚至出口國外。人怕出名豬怕壯,電影紅了怕黑槓,排除一些沒太多根據的嘲諷指責外,《流浪地球》在國產科幻領域的開拓之姿大多觀眾還是看在眼裡的。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46.5億的票房,突然讓國產科幻發起了光,之後,各種科幻項目紛紛立項,有標榜硬科幻的,有根據科研人員小說改編的,有科幻融合愛情的,甚至有科幻融合神話的……

不過大多科幻新片或新項目目前看來也都是小打小鬧,唯有一部《上海堡壘》在當時形成了被萬人臭罵的網絡現象。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上海堡壘》於8月9日上映,豆瓣評分開畫4.2,一小時就跌到了3.9,隨後一路持續走低。截止目前,《上海堡壘》豆瓣評分2.9,貓眼評分5.8。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如果說評分可能摻水,那票房至少能直觀地表示影片可看性吧,而《上海堡壘》的票房也只有1.2億。據悉該片投資高達3.6億,製作規模已經很大了,想要分賬回本,票房目標保守也得超10億吧,但最終僅以1.2億草草收場,投資方虧得簡直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觀眾對《上海堡壘》的批評也十分直接,從科幻/愛情和諧程度,到演員選角及敬業度,從劇情邏輯,到科幻元素,基本上就是一場大型觀眾糾錯現場,當影片在網絡上線後,更是被網友稱為“網絡自制劇水準的院線電影”。

很多影迷也會調侃,《流浪地球》打開的中國科幻大門被《上海堡壘》又給關上了。

這樣的說法,《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也曾及時回應,他坦言聽到這樣的說法會很難過:“真的很抱歉,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想要去關上這扇閃著光的門。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3個月過去了,《上海堡壘》身上的“爛片”標籤早就塵埃落定了,沒想到劉慈欣卻在最近為《上海堡壘》做了一些辯護。

在回應“《上海堡壘》將中國科幻大門關上”這一說法時,大劉認為:“沒有一個藝術門類會因為某一部作品就誕生了,又因為某一部作品就死亡了。”換句話說,因為《流浪地球》的成功,大家對《上海堡壘》的期待太高了。即使觀眾不喜歡,但“《上海堡壘》關上中國科幻之門”的說法有些言重了。

在大劉眼中,《上海堡壘》是一部至少來說很正常的科幻片:“怎麼它也不可能在豆瓣上才三點幾分(目前2.9),它沒有網絡上說得那樣不堪,網絡的負反饋,分越低就越往低了打,不太正常的一種導向,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受害者。”

不知道大劉了不瞭解情況,其實說實話,很多觀眾網友對《上海堡壘》的反感,除了劇情邏輯本身,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對影片的選角及個別主演敬業度。從當年流量盛行的年代,粗製濫造的圈錢模式成風,到如今觀眾市場對流量明星的牴觸,當年資本逐利的醜陋作為也開始產生反噬效果,這樣的現象從不用角度看或許有不同的對錯,但對於整個電影市場來說,專注電影本身,才是良性發展。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而對於整個科幻電影行業發展,劉慈欣表示:“我們也需要大量的像《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出現,需要大量的嘗試,才能積累起經驗來,才能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

爛片要翻身?劉慈欣:國內需要大量的《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

意料之內,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調侃:大量《流浪地球》,十分贊成;大量《上海堡壘》,開玩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