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有必要嗎,很多人都說生二胎小孩都有伴,老了也比較熱鬧,一胎真的就會孤單嗎?

小阿小道


我就是有個雙胞胎的姐姐,在那個全是獨生子女的年代,只有我們家時很特別的。但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覺得有姐姐很好,家裡的東西總是雙份的,我父母得多大壓力啊;長大之後也每好到哪裡去,還是要處處被別人比較。不知道老了得時候會不會好一點。

當然有兄弟姐妹也有好的時候,玩的時候有人陪,但是這種幸福瞬間也會被有些困惱抵消,試問獨生子女難道就沒有幸福和苦惱的時候嗎?只是因為不同的事情而已。


二胎有沒有必要,我覺得這要根據你的自身情況。

生不生二胎、什麼時候生,能決定的只有你自己。

不是算和大寶間隔幾年才完美、不是看自己多大年齡、也不是去問大寶想不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

而是媽媽們自己有沒有想清楚這件事,老公有沒有明白,二寶來了之後他要承擔些什麼——很多時候媽媽的崩潰,也都不是因為一胎或者二胎,而是另一半的不給力。

生不生二胎,媽媽自己擁有決定權;二胎後的生活質量,爸爸的參與度決定好壞。

還有老一輩的心態是什麼?

如果是很嚴重的重男輕女才想生二胎,我覺得二胎不是不想生,而是不能生。

如果二胎是男孩,姐姐的日子就不好過;

如果二胎是女兒,那你以後的日子也不好過。

還不如斷了念想,把一個女兒好好地疼到長大。


最後要問自己:家裡的經濟條件允許嗎?

如果現在一個孩子日子還是緊的,再生一個的話你的化妝品和衣服沒法用高級的了,旅遊也不用想了;

如果老人們都建在,沒有退休金,也不能支持一下小家,還需要小兩口養老的,生個二胎那真是找罪受。


二胎不是剛需,生二胎可以但也不是必須的,咱不用跟這個風,日子過得好才是王道。

孩子不在乎同胞的數量,在乎的是父母陪伴的質量,只要是提供有愛的家庭環境,不管一個還是兩個,都會過的幸福。


香媽的育兒經


我是家裡的獨生女,87年生人,現在30而立的年紀了,23歲結婚,現在有倆娃,兩個兒子,也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我的父母馬上60歲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年輕時受累太大,兩個人的身體都不好,母親做過大大小小好幾次手術,闌尾炎手術、子宮切除手術還有乳腺癌手術,父親血壓高心臟也不太好,我婆婆家她有兩個兒子,我老公還有個哥哥,我們和婆婆在縣城住,哥哥一家在市裡住,公公婆婆都70多歲了,身體也不太好,但比起我的父母要強得多,每次最害怕的就是雙方父母生病,又要照顧家裡的孩子又要照顧父母真的累到吐血,我媽媽乳腺癌手術的時候當時我懷孕不到三個月,父親和老公都要上班,只能我在醫院照顧母親,這一住院住了二十多天,我也在醫院陪了二十多天,然後是每個月的化療,每次都是我挺著大肚子和母親在醫院裡做完化療一起回家,有時候真的很累,可是隻有自己也只能硬抗,記得母親做乳腺癌手術的時候是要切除一側乳房的,那天上午她進了手術室,一個多小時後,大夫出來告訴我們說病人不配合手術,需要進行身體全麻要求籤字,父親沒有多考慮直接簽了字,我在旁邊哭的稀里嘩啦,想到母親不配合那一定是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雖然全麻手術可以做完,可醒來接受不了傷心過度怎麼辦,那個時候我真的希望有個哥哥姐姐可以依靠,至少有些事情我們可以一起商量,我也不會那麼害怕,那晚我整整擔心了一晚,一晚沒有睡覺,幸好母親醒來一切都好,沒有我想的那麼糟糕,之後我就決定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定要生兩個,有事他們一起還有個依靠,不會像我一樣一直孤孤單單的扛著。


橙子色糖果


我就是獨生子女,你們是不會理解我是怎麼長大的!獨生子女可能物質永遠都是豐富的,父母的所有愛集於一身,直到現在父母的財產也是毫無懸念的全部歸我,我從小生在溫室長在溫室。可是,我的獨生子女的孤獨,是沒有人能體會的,沒有人,獨生子女自負,自傲,不相信任何人,只愛自己……都是因為我們孤獨的長大。在別人眼裡我也許是被羨慕的,永遠不用考慮打工,永不用考慮買房,寶馬車……可近乎心理變態的獨生子女,是多麼渴望有一個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啊,哪怕是吵架也好,哪怕是要分財產也好,我都不想一輩子一個人,可這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只能去外面結交朋友,兄弟,可這個物質社會,又有幾個是真心朋友呢。因此,我結婚了,第一目標就是生兩個孩子,無論他們是男女孩。第二目標就是年收入超過父母當年十倍至五十倍。我都實現了,我很感恩,很感謝所有人!我還年輕,我不會成為別人說的紈絝公子,我會繼續努力做生意,充實自己,贍養長輩,撫養孩子長大成材!


快樂公子健


我女兒現在五個月,周圍的人包括一些親戚在和我聊天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的說到這麼一句話:“抓緊時間多生一個!”“一個太孤單了,兩個人才好玩。”

所以,二胎必不必要我不知道,但這些個人現在就知道我五個月大的女兒已經很孤單這件事我就覺得挺神的。發現沒有,很多人生二胎的理由都是“怕”大寶孤單,但這個真的是大寶的內心想法嗎?我想很多家長生二胎之前可能壓根就沒問過他的想法。要是別人問起這個問題時,家長都說這麼回答:“他能有什麼,高興還來不及了。”

其實,我老公就是獨生子。有時我會問他:“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你覺得孤單嗎?”他不屑地望著我說:“哪有時間孤單,幼兒園沒小朋友玩嗎?讀小學沒有同學嗎?”聽完這個回答,我感到很吃驚,畢竟對比有弟弟妹妹的我來講,我在成長的道路上經常覺得孤單。

  1. 因為有三個孩子,我爸爸媽媽精力有限,對於我這個“老大”經常是放養的方式養育的。

  2. 除了給予必要的生活照顧,我很少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他們也沒送過我去上學。到了初中,我感冒發燒,都是自己搞定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學會了獨立自主,但我和他們的感情卻顯得有些疏遠。

  3. 因為家裡孩子眾多,父母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賺錢養家。所以不僅是我,就連我妹妹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沒怎麼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

這就是多胎家庭下成長孩子的親生經歷。所以說,不是因為有二胎後大寶就不孤單了。更多的,我們是要考慮生了二寶後能不能夠為大寶的健康成長負責。


月亮媽媽育兒經


個人認為,生二胎是為了讓孩子有個伴兒,純屬扯淡!本人,70後獨子,從未孤單過。我夫人70後獨女,從未孤單過。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同學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沒聽誰說過自己孤單。大學時代,同學很多有兄弟姐妹,他們說我們獨生子女孤單,我只說他們是想當然。我孩子是獨子,他從來沒覺得孤獨,更不會覺得有個弟弟或者妹妹有什麼必要,但一塊兒玩兒的同學一大堆。有人要說了,老了沒個兄弟姐妹怎麼辦?這更是扯淡!我跟我老伴兒一塊兒生活,還有兒孫。誰天天吃飽沒事跑兄弟姐妹家去?你不嫌煩,人家還嫌煩。你兄弟不嫌煩,你嫂子弟妹侄子侄女就那麼歡迎你去?


司馬昭之心路人豈能知


我的發小就是獨生女,今年已經28歲了,還沒有結婚。她常常說羨慕我們這些有兄弟姐妹的人,還說如果以後有幸結婚的話,一定要生二胎。

用我發小的話說,獨生子女小時候確實很幸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到孤獨和壓力。

小時候所有的好吃好玩的都是自己的,長大之後在父母上班之後家裡只有自己的迴音,看電影的時候也找不到人陪著一起,新買的衣服小了穿不下再捨不得也只能扔掉。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上承擔著父母所有的期待。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乖巧、要努力,學習成績一定要好,不能任性,不能讓父母失望。周邊的親戚總會告訴自己爸媽為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又要怎樣努力才足以回報,奶奶也天天唉聲嘆氣說父母老了之後沒人管……

每次聽完她說這些,我都覺得特別壓抑。但是一定要生二胎嗎?重男輕女、重小輕大等一些列的事件我也聽說過太多了,有多少人的一生就毀在這樣的童年呢?

所以我覺得,生一個還是生兩個,首先看看自己的意願、經濟條件是否允許,最後很關鍵的,生二胎你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大頭翔爸


作為一對龍鳳胎的媽媽,時至今天,我覺得很有必要。

說實話,以我前半輩子的想象力都無法想象出有一天我會生兩個孩子,還是一對龍鳳胎!

我是一個獨生子女,我的概念裡家裡的孩子就是自己,我能想象出未來家庭的構成就是一個子女,但當有一天我很意外地擁有了兩個孩子,我覺得與我自己相比,他們確實幸福得多。

聽孩子幼兒園的同學家長說,她的孩子一個人在家裡玩都無聊哭了,我看了看我家裡的兩個孩子,感覺他們確實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孤單,他們一直擁有玩伴,懂得互相的語言,能瞬間共鳴到彼此的嗨點,這是我們大人裝不出來的興奮感,也無法去取代的陪伴。

兩個小孩平時也經常發生衝突、打架、互相不理睬,但當我還在協調的時候,兩人就已經破涕為笑。我女兒生病輸液地時候,特別自憐地哭泣,邊哭還邊喊著:“哥哥,我的哥哥……”在最脆弱的時候,她沒有想起任何一個大人,她想起的是她心中理解的最親的人。

更讓我羨慕地是,他們隨時回來給我聊學校的情況,嘴裡談論的是“我哥……”、“我妹……”這個稱謂是我覺得特別溫暖卻未曾擁有過的,我知道,有一天我不在了,她們在這個世上仍然不會孤單,他們仍然有至親的血脈相連。

前幾日我家親戚去世了,他就有兩個孩子,姐弟倆有商有量地把喪事辦了,哭地時候相擁而泣,我一想到遲早有一天父母離開我,我竟然在世上無法擁有血肉至親,我就覺得獨生子女真的還是不如兩個或者多個子女。

因為有兄弟姐妹的人,不僅是不孤單,而是在一切的命運面前,有踏實地生命鏈接感和安全感,而不是惶惶然存在於天地之間。


隔壁的老丫頭


我現在居住在山東威海,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工作的關係,跟山東菏澤那邊的朋友也很熟,經常到他們家去吃飯。菏澤地區計劃生育名存實亡,每家都兩三個孩子,農村獨生子女極少。逢年過節他們的家宴,那叫一個熱鬧啊,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小孩一桌。串門浩浩蕩蕩,拜年堂兄弟要幾十個,春節中秋的還輪流坐莊請客吃飯。我非常羨慕,這才叫天倫之樂。而威海那邊,過年男女老少一桌兒足夠,你不想想老的老的少的少,也沒什麼共同語言,感覺冷冷清清。也沒什麼堂兄弟,想喝點小酒就少了一個選擇。跟兄弟喝酒與同事朋友感覺是不一樣的。這不二胎放開,我馬上生了一個。現在兩歲多,帶來了超多的歡樂。





路人甲300744


我38歲生二寶,目前二歲了。非常聰明健康。大寶與二寶差距十歲。總的來說我們挺開心幸福的。說說二寶給我家庭帶來的改變吧。

1.二寶給我們帶來了新鮮的家庭歡樂和動力。挺熱鬧的,重新拿上抱娃,遛娃的功夫也挺得心應手的。二寶的到來讓我調整了家庭資產,增加了大房子,沒有二寶就有點過得安逸,大房子似乎不太緊迫,雖說壓力有點,但是覺得還是挺值的,生活也是過得很好,反而房產更多了,資產更雄厚了。~賬面上這麼覺得吧。

2.奶奶再也不悶了。姐姐也挺有榜樣表現。作為爸爸的我更有家庭責任心,媽媽也更甜美了。

3.經濟壓力有點大,但是還是可以支撐。失去了一點社交和旅遊的機會。

4.二寶出生的時機相對於大寶,家庭經濟能力更好,父母的心態和生活態度更好。

5.當大寶離家住宿於學校時,家裡還有二寶陪伴,覺得挺完美的,等二寶上大學了,大寶又可以回來陪伴我們二老了。想想都美。

總之,我們夫妻覺得生了二寶更好。這個差距沒有什麼不妥。


ga3117


這件事情每個人的意見想法不同,我覺得都可以理解,先說說我的家庭、和個人觀點。

我出生在農村,姐妹3個,我是老3,當然那會我爸媽也是為了生兒子,才陸續生了我們3個,後來計劃生育太嚴了,就沒有再生了,不要說我爸媽重男輕女,因為農村的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兒子,會被人說三道四,什麼絕戶之類的、各種難聽的話接憧而來。

家裡孩子多了,父母的愛要分,吃要分,零花錢要分,衣服也要穿姐姐剩下的,但對於我來說這些都不叫事,因為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四個角都是全的,俗話說的好“有舍才有得”,我喜歡親人多,家庭氛圍熱鬧。

假設一下,如果讓我重新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姊妹多的家庭,我願意舍掉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活,舍掉那些身外之物、包括“小時候最愛的零食,漂亮的衣服,錢,財產,”來換取現在的眾多的親情。

舉個我的親身經歷的例子,這件事情讓我很感動,我謝謝我的媽媽給我生了兩個姐姐。


幾年前的一天,我跟我的老公帶著10個月的女兒,開車從北京回老家的路上出了車禍,當時我就暈了,慶幸的是我的女兒和老公平安無事,我被路人送進了外地的醫院。

我父母、姐姐和姐夫們聽說了,急急忙忙的趕來,當時我在病床上清醒過來,姐姐們站在我的病床前心疼的哭著,我大姐一直抱著我的女兒,腳都站腫了,當時我輸液女兒不能吃母乳,我姐夫大老遠的去買奶粉,奶瓶,換洗的衣物,當時我們身上也沒那麼多錢,卡也忘了帶,我姐拿出卡來給我老公,裡面有好幾萬,讓去交醫藥費,我老公當時也感動不已,他也感慨,姐妹多了就是好,全都是真心真意的幫,因為我老公是獨生子,他那邊只是年邁的父母。

我病好後,醫藥費還給了姐姐,其他的費用,在醫院的吃喝,孩子的奶粉和其他之類的消費,大姐花了1千多,二姐花了700多,這些是我問的我媽,我打算把這些錢,還給她們,她們死活不要,她們說 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們一家人都平安無事,這是最大的福氣,花這點錢算什麼,當時我感動的稀里嘩啦,這就是親姐妹,有事的時候,第一個衝出來,因為父母年邁了。

通過這件事,我真的很感謝我的父母給我生了兩個姐姐。

我們3個嫁的離家裡都很近,只要都同時在家裡,都會在我媽那裡齊聚,我們一起逛街,一起燒烤,一起玩樂。

親情永遠是親情,友情根本就替代不了,跟外人相處,只能是顧個面子,哪裡會有真情付出,就算你掏心掏肺對人家好,人家未必會回應你,大多數的朋友、你過得窮她背地笑話你,你過得富裕、她嫉妒你,真朋友有幾個?

我和我老公的商量過後,果斷要了二胎,我女兒在我生了弟弟後,還要求我給她生個妹妹😄,我的女兒不怕愛被分走,這點很像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