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博士生來遂實習 無數次爬煙囪 一路追著“臭氧”跑

清華大學博士生來遂實習成果系列報道之二

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柯飄飄、殷茹靜為弄清遂寧近地面工業企業氣體以及O3汙染的前提汙染物排放情況——

無數次爬煙囪 一路追著“臭氧”跑

臭氧(O₃)是大氣光化學反應過程的重要氧化劑,同時也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產物。O₃濃度在平流層10km至50km的高度上存在一個極大值,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臭氧層,它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人類健康。

然而,在近地面,O₃濃度過高不僅會影響人體呼吸系統的健康,導致肺功能減弱和損傷,還會影響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長髮育,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森林植被生長緩慢,甚至衰亡。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柯飄飄、殷茹靜圍繞這一課題,跑遍遂寧各工業園區,最終弄清了遂寧近地面不同行業VOCs排放特徵及其對O₃生成的貢獻。

清华大学博士生来遂实习 无数次爬烟囱 一路追着“臭氧”跑

第一次爬煙囪

一路追著“臭氧”跑

7月初,遂寧氣溫逐漸攀升,時而超過30℃。這一天,柯飄飄、殷茹靜來到射洪縣工業園區一家企業,她們將帶著40多斤的監測設備,爬到10多米的煙囪口,測量煙囪口排放氣體的指標數據,特別是測量是否含有O₃汙染的前體汙染物。

在煙囪口,頂著烈日暴曬,一站就是20多分鐘。柯飄飄說,在遂寧爬煙囪,是她們人生中第一次爬煙囪,也是實習實訓最難忘、最深刻的經歷。雖然很熱、很苦、很累,但這是難得的實踐經歷,值得。

這一個月,她們深入遂寧市新綠洲印染有限公司、四川珠峰藥業有限公司、石油遂寧天然氣淨化有限公司、四川美青化工有限公司等20餘家企業,在市環保局提供的大氣走航監測車的幫助下,她們全面、具體地監測記錄了全市近地面工業企業氣體中O₃汙染的前體汙染物排放特徵情況。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工作人員熊豔秋,和清華大學兩博士生一起參與了整個課題研究。在她的印象中,兩名博士生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在實踐中踏實認真,務求實效,她們全面準確摸清遂寧近地面工業企業氣體以及O₃汙染的前體汙染物排放情況,對後期開展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弄清O₃前體物排放特徵

為臭氧汙染控制提供基礎數據

臭氧是一種二次汙染物,VOCs和NOx是它生成的重要前體物,確定O₃與前體物之間的關係成為制定O₃控制策略關鍵。不同區域臭氧的生成對NOx和VOCs的敏感性不同,若對NOx濃度變化敏感,則稱為NOx控制區,若對VOCs濃度變化敏感,則稱為VOCs控制區。

她們介紹,在大英縣、射洪縣、蓬溪縣、安居區和船山區進行VOCs走航觀測,結果顯示,遂寧市內VOCs濃度普遍低於150ppb (以大英縣為例)。遂寧市最高臭氧濃度低於140ppb,NO₂濃度變化較大,因此基本可以判定遂寧市屬於VOCs控制區。控制O₃濃度的首要汙染物是VOCs。

她們表示,O₃是目前影響遂寧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的首要汙染物。基於對O₃連續三年的觀測,目前已基本掌握了O₃的變化規律。其季節變化趨勢明顯,夏季濃度高,冬季濃度低,因此夏季是O₃汙染的高發季節。

此次課題研究,兩位實習實訓博士生對遂寧市不同行業進行了工業源VOCs排放的普查,完善了VOCs分種類的排放清單,為以後空氣質量模擬、臭氧汙染控制提供基礎數據。(全媒體記者 王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