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生来遂实习 无数次爬烟囱 一路追着“臭氧”跑

清华大学博士生来遂实习成果系列报道之二

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柯飘飘、殷茹静为弄清遂宁近地面工业企业气体以及O3污染的前提污染物排放情况——

无数次爬烟囱 一路追着“臭氧”跑

臭氧(O₃)是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氧化剂,同时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产物。O₃浓度在平流层10km至50km的高度上存在一个极大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然而,在近地面,O₃浓度过高不仅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健康,导致肺功能减弱和损伤,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森林植被生长缓慢,甚至衰亡。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柯飘飘、殷茹静围绕这一课题,跑遍遂宁各工业园区,最终弄清了遂宁近地面不同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O₃生成的贡献。

清华大学博士生来遂实习 无数次爬烟囱 一路追着“臭氧”跑

第一次爬烟囱

一路追着“臭氧”跑

7月初,遂宁气温逐渐攀升,时而超过30℃。这一天,柯飘飘、殷茹静来到射洪县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她们将带着40多斤的监测设备,爬到10多米的烟囱口,测量烟囱口排放气体的指标数据,特别是测量是否含有O₃污染的前体污染物。

在烟囱口,顶着烈日暴晒,一站就是20多分钟。柯飘飘说,在遂宁爬烟囱,是她们人生中第一次爬烟囱,也是实习实训最难忘、最深刻的经历。虽然很热、很苦、很累,但这是难得的实践经历,值得。

这一个月,她们深入遂宁市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四川珠峰药业有限公司、石油遂宁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四川美青化工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在市环保局提供的大气走航监测车的帮助下,她们全面、具体地监测记录了全市近地面工业企业气体中O₃污染的前体污染物排放特征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工作人员熊艳秋,和清华大学两博士生一起参与了整个课题研究。在她的印象中,两名博士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踏实认真,务求实效,她们全面准确摸清遂宁近地面工业企业气体以及O₃污染的前体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后期开展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弄清O₃前体物排放特征

为臭氧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臭氧是一种二次污染物,VOCs和NOx是它生成的重要前体物,确定O₃与前体物之间的关系成为制定O₃控制策略关键。不同区域臭氧的生成对NOx和VOCs的敏感性不同,若对NOx浓度变化敏感,则称为NOx控制区,若对VOCs浓度变化敏感,则称为VOCs控制区。

她们介绍,在大英县、射洪县、蓬溪县、安居区和船山区进行VOCs走航观测,结果显示,遂宁市内VOCs浓度普遍低于150ppb (以大英县为例)。遂宁市最高臭氧浓度低于140ppb,NO₂浓度变化较大,因此基本可以判定遂宁市属于VOCs控制区。控制O₃浓度的首要污染物是VOCs。

她们表示,O₃是目前影响遂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的首要污染物。基于对O₃连续三年的观测,目前已基本掌握了O₃的变化规律。其季节变化趋势明显,夏季浓度高,冬季浓度低,因此夏季是O₃污染的高发季节。

此次课题研究,两位实习实训博士生对遂宁市不同行业进行了工业源VOCs排放的普查,完善了VOCs分种类的排放清单,为以后空气质量模拟、臭氧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全媒体记者 王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