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生活是一塊試金石或一面照妖鏡,什麼樣的妖魔鬼怪都會在它面前原形畢露、無處遁形!

老話說得好“路遙知馬力,人就見人心”,當我們還在為“知人知面不知心”而苦惱時,生活卻賦予了我們某些特定場合或特殊遭遇,就像“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檢驗出誰是真心實意,誰是虛情假意!

比如說,通過以下兩種特殊情況,我們檢驗出兩種虛偽之人。這兩類人很虛偽,即便是與我們關係再親,也要儘量遠離他們遠一點,敬而遠之是上策,免得惹禍上身!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1、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

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曾經說過:“有些人不明白任何情況,就來勸你一定要大度。對於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為什麼這樣說呢?試想一下:你被人紮了一刀,xue還沒有擦乾淨呢,有一人就在旁邊說風涼話:“這不叫事,要勇敢起來!”你死不死?你被人冤枉了,一朋友不分青紅皂白,勸你“忍一忍就過去了”你還不氣死?你失戀了,一哥們對你說“失戀不是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凡是看開點”,你會不會更加難過?

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這類人看似是在關心你,實則是看你笑話,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許多時候的噓寒問暖都是假的。他們說出的大道理都是對的,雖然不是傷口上撒鹽,但是毫無益處,還令人生氣,反而顯得很虛偽。

他們都沒有心思去問清楚事情原委,然後針對性提點意見,而是一味勸你要振作要、大度,也必然是對你這個人和你的事情壓根不關心。

人都是這樣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勸別人的時候,道理一套一套的,說得頭頭是道,但是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所以,我們自己心裡明白就好,儘量遠離這類虛情假意的人,即便是關係再親,也要敬而遠之為上策,免得與他們走得太近,惹禍上身!

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2、當初瞧不起你,等你混好後又巴結你的人;

《增廣賢文》中有許多描述現實社會和人性的經典語錄,比如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貧困落魄的時候,即便是你的親戚朋友也都看不起你,對你愛理不理;但當你發達富貴了,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也會上門拜訪你,一改之前不懈態度,變得巴結討好你。這便是人性的虛偽一面,也是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儘早知曉的道理。

鬼谷子的高徒蘇秦,早年混得很落魄,同村人和家人都看不起他,於是他在家發奮苦讀,頭懸梁錐刺股,終於學有所成。再次遊說各路諸侯時,其學說得到了眾人認可,並一舉成為了六國合縱聯盟的“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

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蘇秦衣錦還鄉時,家人和村民一樣,都匍匐在地,不敢仰視自己。於是蘇秦感慨道:“同樣的一個人,富貴了,親戚敬畏;貧賤時,連親戚都輕視,更不必說一般人了。”

蘇秦雖然當場散發千金,賞賜給親戚和朋友,但是他內心對這些親朋好友已經心灰意冷了;因為他通過這一前一後的態度對比,馬上看清楚了許多人的虛假嘴臉。

人是很難改變的,不要懷疑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惡。所以說,那些當初瞧不起你,等你混好後又巴結你的人,其本質是沒有改變的。

他們對你這個人本身沒有興趣,只是敬畏於你身上附著的功名利祿。正所謂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今日你如果是“有酒有肉多兄弟”,也註定明日“急難何曾見一人?"

這兩類人很虛偽,關係再親,也要離他們遠一點

正如馬雲先生所說“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我們也不需要打擊報復誰,只是心態放平和,看清楚人和事,與那些虛偽之人保持一定距離,敬而遠之是上策。

結語:當你經歷了人生磨難,你才能看清楚那些“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當你由貧到富,你才能看清楚那些“當初瞧不起你,等你混好後又巴結你的人”。

對於這兩種虛情假意之人,即便是與你關係再親,也不要心太軟,不要對他們抱有僥倖心理,離他們遠一點,免得日後惹禍上身!朋友們,您身邊有這兩種人嗎?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