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兌與獻的難點——何謂兌和獻

走子兼具多種作用,最常見的是兌兼捉、獻兼捉,它們是棋例裁決中的一個難點。說它難,難就難在凡屬兌兼捉或獻兼提的著法,既符合兌、獻的術語解釋,又符合捉的術語解釋。究竟是兌、獻,還是捉,令人疑感難決。

臨場時裁判員一定要沉著、冷靜,善於從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抓住主要矛盾,以敏銳的眼光,觀察細微之處,練就一身正確判斷兌、獻與捉的基本功。

(一)兌

可以互相交換吃去的,稱“兌”。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兌與獻的難點——何謂兌和獻

圖1:車七平六,車4平3;車六平七,車3平4。

局例一圖1,是1997年全國象棋錦標賽(團體)李來群與黃仕清弈至第37回合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車七平六解將邀兌黑車,可以互相交換吃去的,是“兌”。

黑方車4平3,下一著擬進車底線將死紅方,是“殺”。

紅方車六平七解殺邀兌黑車,可以互相交換吃去的,是“兌”。

黑方車3平4將軍是“將”。

本例紅方是長兌,為允許著法;黑方是一殺一將,為禁止著法,依照現行的《11規則》裁決,應由黑方變著,不變判負。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兌與獻的難點——何謂兌和獻

圖2:車二平三,車7平8;車三平二,車8平7。

局例二圖2,是2011年6月18日北京市懷柔區“昌源恆泰杯”象棋賽,羅春陽與劉龍弈戰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車二平三,可與黑車互相交換吃子,是“兌”。

黑方車7平8捉炮是“捉”。

紅方車三平二,還可與黑車互相

交換吃子,是“兌”。

黑方車8平7捉馬是“捉”。

本例紅方是長兌,為允許著法;黑方是長捉,為禁止著法。依照現行的《11規則》裁決,應由黑方變著,不變判負。

(二)獻

凡無根子送吃,而對方一旦吃掉此子後,不致立即被將死或立即在子力價值上遭受損失者,稱為“獻”。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兌與獻的難點——何謂兌和獻

圖3:炮五退二,炮9進2;炮五進二,炮9退2。

局例三圖3,選自第八屆“棋友杯”象棋大獎賽第4輪王希順與趙衛軍弈戰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炮五退二聯合捉車是“捉”。

黑方炮9進2,用無根炮送吃,而紅方一旦吃掉此子後,黑方不致立即被將死或立即在子力價值上遭受損失,是“獻”。

紅方炮五進二聯合捉車是“捉”。

黑方炮9退2,形成兩炮相對,可以互相交換,是“兌”。

本例紅方是長捉,黑方是一獻一兌,前者為禁止著法,後者為允許著法。依照現行的《11規則》裁決,應由即紅方變著,不變判負。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兌與獻的難點——何謂兌和獻

圖4:炮七退一,炮8進1;炮七進一,炮8退1。

局例四圖4,選自1992年6月北京市象棋等級賽於京華與田鋼弈戰時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炮七退一與炮七進一,步步是“閒”。

黑方炮8進1與炮8退1,均屬用無根炮送吃,而紅方一旦吃掉此子後,黑方不致立即被將死或立即在子力價值上遭受損失,是“獻”。黑方連續不停地邀獻,為“長獻”。

本例紅方二閒與黑方長獻均為允許著法。按現行的《11規則》裁決,雙方不變作和。

本文系「象棋殘局解析」原創,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我帶你一起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