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繁华的拉萨相比,还是舒缓的日喀则让我欢喜。悠然漫步日喀则街角,体会的是古朴、宁静、与惬意;可以临坐在风窗旁,要一壶暖暖酥油茶,慢慢品着幽幽香味,数一数老阿妈在转经路上走了多少回......
六百多年的岁月更迭,曾经的后藏政教中心,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依旧保持着那份质朴。这座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逐渐扩展开来的城市,被人们称为佛的国度。除了扎什伦布寺外,还有萨迦寺、夏鲁寺、恩归寺、俄尔寺等众多寺庙以及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桑珠孜宗堡。
扎什伦布寺的后山为尼色日山,转经路依山而建,石阶整洁,还有路灯,通宵达旦都有转经的人。这是一座包容之山,既有萨迦派莲花生大师的身影,也有米拉热巴大师的塑像,既有度母,也有护法神,是藏传佛教各派的缩影,是各教派信徒的福地。
走在这条转经路上,遇见都是虔诚转经人,这里少了拉萨大昭寺的喧嚣,却能听到的是余音绕梁的颂经声,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一直伴随我左右......这条路通向宗山。眼前不远处,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傲然耸立在山峦之上,那便是桑珠孜宗堡,现在的日喀则博物馆。
大家都把桑珠孜宗堡称为小布达拉宫,其实是个误区。查阅西藏的历史会发现:公元1360年期间,“大司徒”强曲坚赞掌统了全藏大权,他将乃东王朝下面的藏区划分为13个大宗,在每个宗修建了一座宫堡式建筑,集合寺庙与政府的功能,桑珠孜宗堡掌管乃东藏区、后来全部西藏的事务。它是最后一个修建的,最宏伟的,也是级别最高的。
1642 年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格鲁派取得统治权,全藏政治中心重回拉萨,五世达赖为了重修拉萨布达拉宫,是以桑珠孜宗堡为蓝本,吸取其精华,并加以创新和扩展,行成了现在的布达拉宫。所以说若把桑珠孜宗堡称为小布达拉宫,确实委屈了它。
现在大家都这样称呼它,我们也跟着这样叫吧。比起每天限流还是人山人海的布达拉宫,这里可以说太“奢侈”了,没有门票,无需预约,享有的是蓝天白云下的圣洁。就随僧侣一块踏入这佛国的圣殿。
桑珠孜宗堡现已经不再是日喀则行政中心,成为人人都可以光顾的日喀则博物馆。尽管不是什么修行重地,仍然有大量出家人拜访此地。他们的紫红色袈裟和白色墙体,黄色墙垣,还有碧蓝天色搭配出一幅靓丽的风景,引得我频频按下快门。
站在城墙剁上俯瞰市区,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风范,上空的白云最会营造声势,瞬间变化多种气象,好似天神护驾。宗山脚下的那些房子,都是低层的,保留着藏式的风格,市区的高楼不多,相对于拉萨的快速发展,日喀则还是保留着传统的,更有着藏区的风味。
难得见这群身披袈裟的僧侣们这样轻松,他们对这望远镜产生的兴趣,兴奋地把所见分享给同胞。他们也许来自附近的扎什伦布寺,或者是其它寺庙,是来这里汲取营养,感悟佛学的博大精深。在他们的心中:天地之间还有一界——佛界。
桑珠孜宗堡,在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噶玛王国后,进入了衰败期,有些珍宝以及梁柱运往去了拉萨,用来扩建大昭寺。后又经历战争和文革的摧残,一度只剩下了断壁残垣。2004年,重修桑珠孜宗堡后,变成了如今宗山历史文化博物馆,整座建筑坐落于宗山之上,东西长280米,高92米,从远处看非常宏伟大气。
宗山博物馆总共分为四层,有房屋300多间,里面主要分为了若干个展馆,介绍了日喀则的历史及各个县的文物古迹,平时也会展览一些书法字画。在博物馆最上面一层是五世达赖的寝室,他在宫中曾经举行过执政庆典。
多数的藏族同胞和僧人来此,都会在经文前驻足,聚精会神地看着,有时还会轻声颂读。这此经文对我来说就是天书,只能欣赏这秀美的字体,做个纪录者吧。
日喀则宗山博物馆,面积很大有1.2万平方米,里面收藏了各类藏品4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0多间,包括了佛像、唐卡、经书、瓷器和民间文物等,个人以为其中唐卡最为经典。
唐卡大多是以佛像和佛教故事为题材,画唐卡使用的材料考究,颜料自己研磨,构图造型生动传神,着色协调亮丽,工笔精细至极,一幅复杂、精美的唐卡少则数月,多则逾年甚至数年才能完成。而且绘画过程也是诵经礼佛的过程,好的画师的作品本身是具有加持力的。我一凡夫俗子是无法体会这唐卡背后的内涵,有时会不自觉地瞄一眼卡片上的标价:好多都是上百万的。
博物馆是把曾经的佛堂内阵与侧室被分割成五个空间,分别用来表现唐卡艺术,石刻艺术,民间书画、还有后藏服饰展、日喀则十八县区特色历史文化展, 以及日喀则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
在日喀则十八县区特色展厅中,会发现每个县展览的内容都有不同,在文化、服饰都有差异,这也许与它们处的环境不同有关系,日喀则的面积辽阔,海拔差异很大,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在昂仁县的展厅中,藏戏吸引了我,先前在日喀则的广场上就看见过藏民的表演,一点都看不懂。看了介绍总算是明白了点。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剧目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为数不多的参观者中,藏民和僧侣占了大多数,而游客反而不多。藏民们多为携家带口来的,有的孩子很小,虽然他们根本就读不懂那些经文,但在这氛围的熏陶中,无须言语,润物无声,或将在他们的心田中早早地就埋下了民族文化与信仰的种子。
站在日喀则宗山博物馆——这个离天最近的博物馆的平台上,似乎能触摸到天上的白云,但在宏伟宗堡的白墙下,人显得是那么渺小。由衷的感觉到:对天地与自然持有虔诚的敬爱之心,才是人置于天地之间的中正平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