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產家庭該如何進行財富管理?

萬航林


朋友們好!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作為一箇中產家庭,肯定是要儘量做好財富管理的。財富管理的好,那麼你就有可能讓家庭資產持續升值,能夠讓生活過的更好。下面來分析一下。

開源節流

做為中產家庭,想要進行較好的財富管理,那麼就要從開源節流開始。一個家庭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那麼首先就要想辦法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對於中產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個月收入賺的更多一點,那麼每個月存下來的錢也會更多一些。因此,開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點。

當然了,節流也非常關鍵,賺的多,也要能夠節儉,這樣才能夠把錢省下來,這樣才能夠每個月存的錢更多一些。

因此,可以說開源節流對於中長家庭財富管理是一個首要的環節。

合理配置資產

作為中產家庭,要合理進行資產配置。如果家裡沒有一套房子,那麼存到首付款一定要買房子。現在房產仍然是最好的保值增值的財產之一,因此,只要存到首付款,就要想辦法貸款買房子。

房產是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的大頭,越早買房子,可以說越能夠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購買房產,第一可以安居樂業,第二是可以節省租房費用,第三,房產增值能夠讓家庭總資產增值。

擁有第一套房子以後,作為中產家庭可以根據收入情況來確實是否要購買第二套住房,如果有閒錢,那麼就可以購買第二套住房,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資產增值的更快一點。

如果中產家庭已經配置了兩套住房了,再存下來的錢可以進行穩健理財,或者是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的。

穩健理財

中產家庭如果已經購買了兩套住房了,還有閒錢,這些閒錢就可以用來進行穩健理財。如果你想獲得比較安全的收益,那麼可以投資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收益,那麼可以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

投資安全理財產品

如果想要獲得安全的收益,可以投資儲蓄式國債,銀行大額存單,民營銀行存款。一般儲蓄式國債3年期年利率為4%,儲蓄式國債5年期年利率為4.27%。

銀行大額存單,一般大型銀行20萬起購的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3.85%,中小銀行20萬起購的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4.2625%。

現在民營銀行依託網絡推出了很多新型存款,這些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現在有一款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8%,還有一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5%。

如果是想進行穩健理財的話,可以多研究一下上述的安全理財產品。

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

如果是想獲得稍高一些的收益,也可以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現在投資股市可以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這樣風險可以儘量降低一些,可能能夠獲得較為穩健的收益。

現在可以考慮投資高分紅績優股,比如四大行股票,現在價格低於淨資產不少,而且每年分紅率為4.5%左右,淨資產每年還能夠增長10%左右,淨資產的增長也會帶動股價的增長的。

如果長期持有高分紅績優股10年以上,未來每年能夠大概率獲得10%以上的收益率。而且還能夠打新股,如果能夠中籤,也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


綜上所述,如果中產家庭想要更好的進行財富管理。首先應該開源節流,第二是合理配置房產,第三是進行穩健理財。這樣就能夠讓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的更為合理,然後也能夠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來了來了!針對這個問題小編邀請了一位理財達人來回答。

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個城市的物價不同,房價不同,消費水平參差各異,所以不同類型的城市對中產階級的定位不一樣。從吳曉波《2019新中產白皮書》的數據來看,不同層級城市的通常情況是:

1,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50w以上。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30w以上。代表城市: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

3,三四線城市,家庭年收入20W以上。代表城市:福州、大連、佛山、煙臺、蘭州等。

雖然不同城市對中產的定義不同,但財富管理卻是同樣重要。

財富管理的首要是保障。

財富獲得、積累、傳承的主體都是人,因此對人的保障就是財富管理的第一步,也只有人這個主體保持健健康康,財富管理才能夠持續地進行。對人身的保障,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保險。

投保建議是意外險+重大疾病險。因為意外是最不能預料的,也是最突然的,意外的後果往往是不可挽回而對家庭又有毀滅影響的。而重大疾病往往開銷巨大,同時有可能影響後續收入。順序上,先大人後小孩,畢竟財富獲得的主要者是大人。

財富管理第二步,備用金。

啥子是備用金?生活中除了一些日常的基本衣食住行的消費外, 還會有一些特定時間,特定情況下的開支,比如國慶來了,家庭決定來一場旅遊。這得開銷吧,根據出行地點的不同,開支也有大有小,但不管去哪,錢得備好。

旅遊還好說,畢竟是節假日的活動,即便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心裡多少也有點小預期,可生活中總有一些突發的要錢事件,這個得防。

這部分備用金金額建議維持在3-6個月的家庭月支出,金額可以適當調整,只求有備無患,心裡安穩。

投資品種優選貨幣基金,不過這並不唯一,基本要求就是變現速度快,如果還有點小收益最好。

財富管理第三部分,增值。

大部分家庭追求的財富管理核心部分就是在保值基礎上進行增值。

通常這部分資金就得配置理財產品,而根據收益浮動情況,理財產品分為浮動收益和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比較簡單,一般是銀行儲蓄型存款和理財產品,這部分產品收益率在3%-5%之間,貴在安心。浮動類型的多為股票、基金,這類收益高,風險也高,這類資產投資要求會高些,風險也大,但是收益高。固定和浮動的配比建議在3:7。此外也有房地產投資、股權投資、海外投資等方式,建議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再行考慮。

本次回答來自特邀理財達人,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覺得有用,來波關注,點個讚唄!

招商銀行App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稱為中產家庭?這個劃分實際上是基於馬斯洛需求理論層次而來,也就是已經在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社會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的滿足,但是還在追求高層次的“自我需求”道路上的家庭。

簡而言之,這個層次家庭的具體特點就是: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有保險,有存款,收入水平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中間序列。中產和財富,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等號,在這個層級的家庭,需要在充分考慮家庭風險保障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進一步的財富管理,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只有堵住了家庭財富流失的漏洞(風險保障)才能夠積累財富,進而 實現家庭財富的傳承。


家庭財富積累的初期,需要重點考慮可能存在的損失性風險:包括因疾病發生的治療費用、家庭收入終端、康復醫療費用、名下財產意外損毀及施救費用等。

在家庭財富使用的中期,需要重點考慮存在的支出性風險:包括因子女深造而造成的額外費用支出、保持退休的生活品質、家庭階段性大額開支等。

在考慮到家庭財富傳承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是所有性風險:包括因債務糾紛導致的財產損失,資產定向傳承、稅收風險、婚姻破裂導致的財產分配糾紛等。

充分考慮好了這些,再去考慮財富的合理增值,保持家庭財富的持續性正向上升曲線,跑贏通脹,實現家庭財富自由。


精選寶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中產家庭的情況,其實在中國並沒有嚴格的或官方的關於中產家庭的定義。但我們可以從一些報告中看到一些關於中產家庭方面的闡述,比如吳曉波平臺發佈《2019新中產白皮書》,其中數據表明新中產的家庭淨資產中位數是371萬元,而平均值為496萬元。此類家庭的特點是,家庭年收入在20-100萬、家庭年淨收入在10-50萬,接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從事專業性或管理性的工作。他們熱衷閱讀、崇尚運動,講求品質,把旅行當做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對於中產家庭的焦慮點會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1、收入的穩定性,如果失去正規工作收入,生活水準如何保持?

2、資產的保值增值,資產的安全性,如何安全可以傳承下代以及維持不跌出所在層級?

3、層級升遷的渴望,對於頂層的中產甚或中頂層的中產不斷嘗試各種方法進行向上突破?

4、子女教育問題,如果保障後續子女可以安全在本層延續?


可見中產家庭大部分的焦慮,與財富不可分割,主要的部分都是圍繞著如何增加收入尤其是被動收入(資產收入)以及整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當中。這就要涉及到對於家庭資產進行合理規劃配置,利用資產理財從而達到上述所求。


第一、初級階段。做好資產安全保障工作。起步可以用標準普爾家庭財產配置的方法,標準普爾的4321資產配置法(40%保本、30%升值、20%保命、10%生活),這個理念是在為家庭選擇保險時候,我的保險經紀人帶給我的,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要把風險用保險分擔下來,叫做以小博大,保險的順序要遵循先大後小,先保家庭支柱再保其他人,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重大意外可以包含在重疾險)理財險(萬能險),如果不是閒錢很多的情況下不要選擇保險理財品種。


第二、進階階段。就可以用家庭生命週期理財規劃來進行資產配置。這個會需要根據家庭所處於的不同階段,所承擔的風險程度不同,而不同的投資策略。

1、家庭形成期,從結婚開始建立,家庭子女出生而增加,年輕承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承受相對較高的投資風險,建議投資策略:50%:股票、基金、外匯、期貨;3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10%:保險;10%活期、貨基

2、家庭成長期,從子女出生開始至子女完成學業為止,要注意投資風險,投資應注重平衡,初步有所積累,需要為子女教育及買房買車,財富快速積累期,同時也是快速消耗期,建議投資策略:40%:股票、基金、外匯、期貨;4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房產;10%:保險;10%活期、貨基

3、家庭成熟期,從子女完成學業至夫妻退休為止,需要逐步降低投資風險,為退休積累安全穩定財富,資產相對比較穩定,整體家庭財富達到峰值,理財目標穩定收益增加養老資本,建議投資策略:40%:股票、基金;4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存款、房產;10%:保險;10%活期、貨基

4、家庭衰老期,從父親退休至離世,承受風險能力極弱,投資安全、穩定、低收益產品為主,資產相對穩定,財富消耗期,理財目標為平穩,建議投資策略:10%:股票、基金;5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房產;10%:保險;40%:活期、貨基。


第三、熟練階段。這個階段就要和大勢結合起來,綜合利用經濟週期、康波定論。

研究經濟運行週期的不同理財策略,推薦美林"投資時鐘"理論,這個有點高階,是個做投行的朋友介紹給我的。美林"投資時鐘"理論,這是一種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週期四個階段"聯繫起來的方法,對投資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經濟週期可以分為衰退、復甦、過熱、滯脹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對應著某類資產,其表現將超過大類資產。

四個階段的收益率排序如下:

(1)衰退階段: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2)復甦階段: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

(3)過熱階段: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4)滯脹階段:大宗商品>現金/債券>股票


以上是對於中產家庭資產要如何進行規劃和配置的一些方案,具體到每個家庭身上還應該有不同的配置方式,比如你的職業穩定性和上升性,你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尤其是父母的健康情況,對於不同家庭還要具體情況來看。但平衡理財,風險與收益對等,瞭解各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不過分追求高收益,樹立一個健康的理財觀念是積累財富之基石。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可以進一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芽媽理財經


據世界銀行和胡潤榜的分類,年收入10萬元至50萬元屬中等收入階層; 年收入50萬元以上屬於高收入水平; 淨資產600萬元至1億元屬於富人或富豪。

當然這份報告會有些籠統,但年家庭收入能達到50萬元左右,肯定是可以進入中產階層或以上,我們就按這個標準來談一下。也千萬不要說按照平均統計這個標準有點高,中國人的基數太多了,放在一線城市,一個家庭夫妻兩個人加上孩子加上父母,年收入總數50萬,也是還算過得去而已~

那麼這麼一個家庭如何進行財務管理呢?這肯定會涉及到兩個方面,第1個是生活,第2個是理財。

第一是生活配置,理財投資絕對不能影響普通的家庭正常生活,這個方面包括供已有的房車貸款、吃喝拉撒,交通費、孩子的學費……

這裡要注意一點,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生活方面的配置要適當,其實每個收入都有每個收入層級Level的消費,要節慾也要有所控制,做到延時滿足。

這裡有一個小方法可以告訴大家,就是建立某個項目的儲存罐,比如家庭想去某個地方旅遊,那就提前一年為這個項目建立一個儲存罐,每個月往裡面存一筆有限的錢。有時候本來是計劃夫妻倆想去吃一餐大的但是最後選擇去了平價的地方,那麼就把省下來的錢也可以投入到這個儲蓄罐裡面,有這樣的一個過程,不但會珍惜來之不易,而且過程也會十分有趣。

然後第二方面就是理財配置,根據每個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當然風險偏好也不同。

家庭的理財配置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1部分投入較低風險和理財產品之中比如購買債券、債券基金、保險配置;第2部分投入風險較為中等的基金定投,某些股票基金;第3部分是投入高風險的股票期貨等金融產品。

如果沒有太多的金融知識建議,還是選擇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第1部分,其中保險配置不能忽略,是其中重中之重,人們在意外情況之下是顯示的多麼脆弱,這一塊也要為家人或自己努力建設。

理財這三部分的配置也會根據家庭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在家庭剛剛成立沒有小孩的時候而且父母也能夠自理可以適當讓投入風險較高的產品,但是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有小孩,而且父母一定要照顧,風險小的資產的比重一定要慢慢增加,切不可把大資金投入到風險大的產品之中。

雖然要改善家庭,但是不能以家庭的穩定作為代價。切不可追求暴利。


金十交易學院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而另外一方面這又可以是一個很小的題目,因為這和涉及到的資金量有關。中產是一個美國概念,就美國來說,現在中產已經少了很多。或者說,現在所謂的三口之家6萬-15萬美元收入範圍的家庭,除了正好夠開支外,沒有更多的餘錢。在中國來說不也是這樣嗎。就美國高盛給中國不同收入階層的畫像來看,中國除了140萬高收入人群之外,只有1.46億勞動力人口收入在1.1733萬美元,也就是8萬人民幣,他們是所謂的城市白領。我保證有30萬個人會來駁斥美國高盛的這個調查數據。但是就絕大多數城市中高收入工薪階層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各種賬單:住房按揭,汽車按揭,信用消費分期付款,,,,,,這個群體也正好是消費最旺盛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中產理財那就是如何算計消費的問題。而這點又恰好是家庭矛盾的主要來源。當然也有一類中產他們消費不那麼旺盛,他們是中老年中產,他們面對的是子女的成家立業。

所以,對中產家庭來說,正確的消費觀恐怕是最大的理財。中產和財富這個詞是有巨大的距離的。對絕大多數中產來說,面對5%左右的實際通脹水平,要跑贏通脹就不容易了。花時間精力去理財,那還真不如想著多賺點來得實際。不要妄想說手裡有2百萬,世界就是我們的了。沒那事。今天的200萬,遠不如80年代的1萬元。只要不縮水就是了。那種試圖獲得8%或者10%收益,跑贏通脹的,都已經有案例在了,他們竟然連本金都丟了。


大舟財經觀


啥叫中產家庭,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同時,又會因為媒體宣揚的財務自由而焦慮,但又更容易因為失業、大病、投資被騙而返貧。

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核心是“穩“,其次才是求進。求穩主要是儲蓄積累和風險防範,求進是抓住機遇博取超額收益。

先求穩:

1. 家庭保障,保險先配齊,重疾/意外/壽險是標配。

2. 家庭備用金,至少滿足6個月無收入情況下的家庭支出,一年更好。這部分餘額寶或其他低風險活期或短期品種即可。

3. 應對未來的準備,子女教育準備,養老準備。這個看個人具體情況,粗略算一下要用多少,平攤到每月要存多少就清楚了。這部分投資以長期限、穩健類型為主,比方銀行固收理財、基金定投等。

再求進:

1. 追求超額收益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房產、比特幣等。這部分就是冒著風險搏個高收益,主要看個人眼光。

2. 創業或其他生意投資,只有身份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才能在社會分工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從而得到更大的收益。相匹配的,風險也是很大。這部分看個人眼光、能力、機緣。

最後,世界上真正靠財富積累到財務自由的是絕對少數,真正適合大眾的財務自由是心態上的平和。人生沒有終極意義,意義就在於過程,切莫被焦慮所困擾、被物慾所吞噬。只要持續做有價值有積累的事,工作也好,創業也好,大多都會有個好結果。


金融街知事


我認為,中產家庭的財富管理主要應該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抵抗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和“黑天鵝”事件的風險,二是保證流動性。


根據財富管理的冰山模型,建議應該持有10%的現金資產,10%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產(股票、基金等),25%的實物資產(房產、收藏品等),40%的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保本理財、年金等),以及15%的保障型保險。

下面我將從兩方面談談我的看法:一是什麼是“中產家庭”;二是“中產家庭”的特徵;三是根據“冰山模型”進行財富管理。

01

什麼是中產家庭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中國人均收入水平水漲船高,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在媒體之中廣為流傳,但其實官方沒有對於“中產階級”和“中產家庭”的專門定義。

2017年,國家統計局曾對全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行過分組,根據2016年全國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組的收入大約59259 元,中等收入組的收入大約20924 元;而低收入組的收入不到6000元,為5529 元。如果使用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龐大。

胡潤百富對於“中產”也有一套界定,他們認為一線城市家庭收入在30萬-150萬之間的,新一線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萬-150萬之間的城鎮居民,屬於中產。根據這套標準,截止2018年,中國大陸中產階級數量超過3000萬戶。

根據數據分析,這些中產家庭主要還是分佈在北上廣地區,其中北京佔比接近18%,廣東佔比為17.35%,上海佔比為15.19%。


02

“中產家庭”的特徵

在中國,中產家庭主要分佈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除了收入水平和資產水平較高之外,他們在財富管理方面同樣存在類似特徵,主要體現在:

  • 受教育水平高:中產家庭的成員通常是“高知”人群,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熱愛閱讀,擁抱新知,生活講究品質,對於財富管理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

  • 工作極為忙碌:身處中產階級的人,主要從事專業性很強或者管理類型的工作,他們在財富積累的過程中,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外加一些照顧家庭方面的時間投入,他們能夠專門花在盯大盤、炒股等具體資產管理方面的時間極為有限。

  • 理解市場風險:中產家庭財富升級涉及到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勞動性收入向資產性收入的轉型,也就是說,以往主要財富積累主要靠工作收入,而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資產投資類收入會成為家庭收入的主體。此時,中產家庭需要升級財富觀念,理解風險,保護財富。

03

根據“冰山模型”進行財富管理。

對於收入水平高於社會平均數的中產家庭來說,吃飽穿暖的基本需求早已不是問題,如何讓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抵抗通貨膨脹是他們的關注重點。

如何進行財富管理,我們主要需要考慮抵禦風險和保證流動性兩個因素,我們可以參考關於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財富管理模型------“冰山模型”,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大致的劃分和精細化的管理。

“冰山理論”由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首先提出,自然界中我們看到的冰山,其實只是它漂浮在海面上的很小一部分,只佔總體積的八分之一,冰山更多部分是潛藏在海平面下的,正常我們不會看見。

中產家庭進行財富管理,可以根據“冰山模型”配置資產:

冰山以上表示的是,現金資產和高收益高風險資產,這一部分的資產流動性很好,隨時可以變現,並且具有獲取高收益的能力,但是缺點是抗風險能力很差。

  • 10%左右的現金資產,中產家庭的月流水收入很多,調動槓桿的能力很強,所以這一部分的資金不需要很多,大概留足夠家庭半年生活支出的現金即可,日常沒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投入到貨幣型基金這一類隨取隨用的理財產品中。


  • 10%左右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產,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是年化收益最高的市場之一,但是股價短期風險很高,中產家庭一方面不能錯過這麼好的市場,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分散投資控制風險,因此這一部分的資產配置不能少、也不能多,既要追求高收益,也要能夠承受損失。

冰山一下的部分,主要是實物資產(房產、收藏品等)、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以及保障型保險,這一部分資產佔比更高,是我們資產的基座部分,他們收益穩定、持有周期很長,能夠很好地撬動時間槓桿,通過“複利”讓我們的財富滾雪球。

  • 25%的實物資產,主要是房產、收藏品等,房地產除了有居住價值之外,自身價值也能隨著經濟增長水漲船高,可以在很長的經濟週期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當然,現在國家的政策導向明確,購置房地產需要考慮的因素比以往多很多。

  • 40%的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保本理財、年金等),這一部分的資產我們主要是撬動時間槓桿,利用時間去撬動收益,他們的投資時間長、安全,並且收益穩定,通過“複利”的作用,能夠很好的使整體資產保值增值。

我們要注意,這部分資產輕易不能動,因為複利只有與時間配合才能作用巨大,你中斷了,損失的不僅是短期收益,更是時間。

  • 15%的保障型保險,人生漫長,遇到“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很高,因病返貧、或者家庭頂樑柱意外身故的事件屢見不鮮,我們應該提早注意到這些風險,早做準備。中產家庭應該配備保額較高的意外險、人生險以及重疾險,用小錢撬動風險發生時我們需要的大錢,保證家庭財富不在意外發生時嚴重縮水。

“冰山模型”教會我們利用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方式進行財富管理,保證資產在能夠順利抵抗通貨膨脹、防範風險、保值增值。這個模型不僅對中產家庭有用,對於我們普通人,同樣有效。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財富管理?一部分錢負責保證流動與高收益,主要是現金資產和高收益高風險資產;另一部分錢保證安全和利用“複利”,主要是實物資產、長期穩健收益資產和保障型保險。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歡迎關注@正好的成長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所謂中產,不必糾結於概念。直接理解為有一定財富盈餘的人群或家庭即可,有了財富盈餘才談得上財富管理的問題。

如何進行財富管理呢?筆者認為,核心在於提升自身投資理財方面的素養。也就是說,除了工作賺錢以外,必須下功夫學點“錢生錢”的本領!

腦袋空空必然口袋空空

努力工作賺錢只是獲取財富的手段,學會投資理財才是財富管理的核心要義。

你賺錢能力很強,不代表你就能管理好財富!必須首先認識到自身投資理財知識的匱乏,才能虛下心來好好學習!

那些寫字樓裡,很多高級知識分子,炒股炒得很嗨,能賺到錢的是極少數!他們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行家、專家,但在投資理財上,就是小白,只是自身不願承認而已!

當你投資理財總是虧錢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腦袋空空必然口袋空空”,此乃至理名言!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學習投資理財是個慢功夫,永遠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一戰成名!

邊學習,邊投資實踐,更重要的是學會總結反省!這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而且永遠不會有捷徑!

從最簡單的,銀行定存、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開始,再到債券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有5年以上的經驗之後,再根據自身投資水平高低,考慮要不要炒股!80%以上的人是不適合去炒股的!

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中國人熱衷買房!筆者也承認,房子是人生重要的資產配置手段之一,但房子絕不應該是唯一!

有的人,借空六個錢包,把身家性命全部壓在房子上,這就犯了投資理財的大忌,也是非常錯誤的財富管理手段!

中國常說: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花的錢,保命的錢,保本增值的錢,生錢的錢,一定要按比例做好規劃,財富管理才算逐步走向正軌!



傳奇財富觀


以我的經驗,應該多看一些理財書籍,從最簡單的開始嘗試。

1、可以嘗試定期存款。按月存入一年定期,一年後每月就有到期的資金可用。

2、可以嘗試貨幣基金。比如餘額寶,轉入和轉出方便,消費還可以直接扣款,且風險很低。

3、等有了一定的投資理財經驗後,就能嘗試債權和股票基金了。債權風險適中,但需要一定的財務分析能力。

股票基金我推薦指數基金,風險相比個股較低,投資成本低,不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只需要明白金融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