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航空炸彈上為何要裝“哨子”?

轉載: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為了給敵人重創,總是打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武器裝備,有些是為了戰術性的需要,而有些就是奔著轟炸敵人去的,可以說戰爭的發起,推動了軍事技術的發展。而在二戰時期,轟炸機已經比較普遍了,但有個現象非常的奇怪,那就是炸彈從空中落下的時候,會爆出很大的尖嘯聲,這是幹什麼用的呢?難道不怕敵人逃跑嗎?


二戰時,航空炸彈上為何要裝“哨子”?


在當時像美國和德國這樣的國家,最喜歡在炸彈上放置這種哨子,基本上這兩國飛機的所到之處,都是伴隨著這恐怖的聲音。其實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擊敵人的軍心,畢竟大夥都知道,每當空襲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掩體,而這尖嘯聲都好像是催命軍號一般,提起士兵們的恐懼心理,從內而外的削弱戰鬥力。

並且除了這點之外,也考驗士兵們的承受能力,有時候轟炸機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要嚇嚇敵人而已,而地下的士兵並不知道是真炸還是假炸,故而每次都要躲,這樣反覆幾次非常容易喪失軍心,所以說這個哨子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在二戰時期,空軍基本上都是跟陸軍一起行動的,只要配合陸軍的推進就好了。


二戰時,航空炸彈上為何要裝“哨子”?


陸軍方面只要有困難需要放炸彈,他們就會放炸彈,如果需要震懾敵人空軍就會來一發哨子炸彈,或者特意的搞出很大的動機,從而震懾敵人。看到這裡大夥應該就可以發現,這種哨子的作用性有多大的,有時候通過這個哨子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斬獲最大的戰功,從一定角度上來說,它的效果大於轟炸本身。

現目前,這款哨子炸彈已經淘汰,現代戰爭已經不需要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了,在各類制導炸彈強大的威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沒有用處,同時也通過它們的威力,將這款恐懼感送到敵人的心靈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