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不夜城

周末,我又重看了上影1957年孙道临主演的反映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影片《不夜城》。以前也看过两次,一直觉得林彬那个张伯韩妻子,是她所有片子中扮相最好的一个角色,个人感觉比《林冲》中的娘子还耐看。也许《林家铺子》谢添是个小老板,那个老板娘印象不太深,本片中气质不俗、靓丽华贵,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前些年看《秋翁遇仙记》,她演那个唯我独尊,要百花一夜之间开放的女皇武则天,虽只几个镜头,但威严的架势还是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心想林彬还能演这类角色啊。在我的记忆中,除了至今无法看到的上影江南厂1958年拍的影片《热浪奔腾》中,林彬演过女主角、一个青工外,她在上影期间包括1979年退休以后参演的共20部左右片子,尽演些戏不多的配角,觉得比较可惜。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秋翁遇仙记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林冲

这些片子中的角色,我印象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妻子,如与孙道临《不夜城》的老板娘,与舒适《林冲》中的林娘子,与谢添《林家铺子》中的老板娘,与中叔皇《地下航线》中的妻子,还有一部也是无法看到的1958年上影江南厂《消防之歌》,她演李纬那个消防队员妻子。《林冲》中林冲刺配沧州时林娘子叮嘱以及最后自尽等几场戏,我觉得表演不错。《地下航线》中,高笑鸥客串警察搜查中叔皇那个地下党家中武器时,林妻那种紧张、焦虑的内心及惊恐的表情挺到位。汤晓丹导演的最初版本《红日》中,林彬曾经与饰政委的康泰演一对革命情侣,完成后领导认为恋爱情节不妥,被删了。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地下航线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护士日记

另一类是教师。如《地下少先队》中,她演的是抗日战争时为党做地下工作的女教师;《苗家儿女》中,演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女教师,尽管被“高衙内”金川那个角色甩了,但仍对驻守山村从教的决心矢志不渝;《护士日记》中,演的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向毕业生作临别赠言的女校长;《巴山夜雨》中,演的是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受挫折和不幸,内心不甘屈服的老教师,当女解差武断给她扣上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翻案的帽子时,老教师那句“高尔基等人的书是革命还是反革命呢?”,问得“张瑜”无言以对、张口结舌。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春苗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潜网

再一类,我觉得是母亲角色。比如文革片子《春苗》中,她客串的春苗妈,还有《青春似火》中杨雅琴那个轧钢厂电工角色的母亲。70年代末北影片子《拔哥的故事》中,她也演过几场戏的韦拔群母亲,王好为那部《潜网》中,她好象演刘晓庆角色的母亲?具体记不清了。对了,又想起一部长影《小字辈》,她演陈以心角色母亲,记得老演员梁明客串一个杂货店大妈之类角色,俩人经常窃窃私语议论别人,哈。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热浪奔腾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巴山夜雨

林彬(1925—2014,原名林孝文,北京人)演的第一部电影,是1947年综艺影片公司《吉人天相》,饰女主角音乐教师徐婉,因此片导演何通是话剧导演,片子拍的不算成功。解放初,还在惠昌、中企公司演过两部电影角色,分别是《婚姻大事》童养媳和《无限的爱》姐姐。之前,在美艺、风电、中国演剧社等团体演话剧。说起从艺,她其实挺早的,读小学时就经表姐沈浩(上影演员,导演叶明爱人,原青艺剧院演员)介绍,在阿英主持的剧团演出过话剧《赛金花》中的儿童角色珊儿。读中学时,在上海联艺、苦干等团体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艳阳天》《武则天》等20多部话剧。解放前后,还演过不少街头活报剧。上影期间,演出的《上海屋檐下》师母、《雷雨》繁漪、《西望长安》大嫂、《红色宣传员》(就是后来电影《李善子》))福善婶等都是比较成功的话剧角色。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春满人间》客串剧团编导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李善子

林彬在电影配音上,应该说是有所建树的。她从1952年为前苏联影片《伊凡雷帝》配音开始,先后为40多部译制片配过音,包括10余个国家的影片,如前苏影片《第六纵队》《生活的一课》《第十二夜》,西班牙影片《影子部队》,意大利影片《如此人生》,墨西哥影片《生的权利》《被遗弃的人》,西德影片《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罗马之战》,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琴台三凤》《魂断蓝桥》,日本影片《生死恋》,英国影片《简爱》,波兰影片《广场奇遇》等等。其中在日本片《啊!野麦岭》中,一人同时为女厂主、妈妈、老女工等六个角色配音。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小字辈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林家铺子

至于影片中尽演些妻母、教师之类配角,我想一个原因大概被导演们定位了,但并不能说演某类角色的演员就一定是戏路不宽,演技不好,要不她也不可能在《巴山夜雨》中和其他演员共同获奖了,这里面也有机遇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另一个跟她淡泊、豁达、知足的心性估计有关,犹如她银幕上多半角色一般,贤淑宁静,秀外慧中,从这个角度说,林彬老师基本上属于本色演员。宁静致远,并非人人都能够学会,也许正因为这个,让她快乐享受到了9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