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爬上梵淨山之巔,一覽眾生,誰與爭鋒,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靠近印江縣城、江口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位於銅仁地區中部。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梵淨山總面積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25800平方千米,緩衝區2800平方千米,試驗區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珙桐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95%,有植物2000餘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

梵淨山於2018年10月1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08年6月30日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網”(MAB)成員,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2018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梵淨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梵淨山就屬楚國“黔中地”,秦朝屬“黔中郡”,漢代屬“武陵郡”,以後一直是“武陵蠻”崇拜的神山、聖山。

梵淨山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腳到山頂落差達2000米),是烏江與沅江的分水嶺,也是橫亙於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

梵淨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梵淨山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經歷了多次構造變動,中生代的造山運動,把該地區捲走了鄂川湘黔侏羅山式褶皺帶。由於構造控制,爾後一直處於強烈的隆起區,拔地而起成為武陵山之巔。出露的中元古宇梵淨山群,是陸向裂谷盆地-紅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積岩系;山麓和山頂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動陸緣碎屑沉積。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梵淨山有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黔金絲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譽為“梵淨山精靈”,“地球的獨生子”現存約700只,僅分佈在貴州境內武陵山脈之梵淨山。)、熊猴、獼猴、雲豹、林麝、毛冠鹿、蘇門羚、穿山甲、鴛鴦、紅腹角錐、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和大鯢(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等14種。梵淨山是黔金絲猴的獨一分佈區。

原始洪荒是梵淨山的景觀特徵,雲瀑、禪霧、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觀,為梵淨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

梵淨山有植物2000餘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有華山之氣勢,泰山之宏偉,兔耳嶺之奇石。

棉絮嶺,西上梵淨山的汽車終點站、西線徒步起點,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頂、老金頂、鳳凰山。在此可以看到梵淨山的萬米睡佛、又為佛中佛,佛頭三個、座佛兩尊,寓意“五福臨門”,長達萬米,為世界之最,極像大肚彌勒,千百年來該地百姓把梵淨山稱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聖旨而建,戶部郎中李芝彥撰寫,對梵淨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勝古蹟、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都作了記載。碑文寫到梵淨山是“古佛道場”,是“天下眾名嶽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雲金頂: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達百米。上半部分一分為二,由天橋鏈接,兩邊各建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由此印證現代佛(釋迦牟尼)向未來佛(彌勒佛)的交替。晨間紅雲瑞氣常饒四周,人稱紅雲金頂。

攀鐵索而上,四面懸崖峭壁、一路古廟摩崖,主要有明萬曆元年( 1573年)的《道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天橋功德碑》等。中途經過靈官殿、龍頭石,到達觀音洞。 觀音洞是絕壁上的一處石穴,依山懸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萬丈深谷,供奉觀音菩薩。觀音洞又叫做“打兒洞”,傳說長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頂磕3個響頭,再帶一小石頭丟入金頂半腰這個洞中,必得佛賜子女並健康成長。觀音洞外面憑空伸出一塊石頭—報恩石,上刻有“無德不報”4個大字。從觀音洞往上為“金刀峽”“一線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心水”。

黔靈山第一石:西線上梵淨山,到達山頂草甸層後,立於山頭的一尊奇石,像贊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據說清朝大書法家嚴寅亮(書寫頤和園匾額)書寫“黔山第一”也來自它的靈感。

萬米睡佛:仰臥在梵淨山頂,長達10000米,為世界之最。千百年來,各地百姓把梵淨山當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

蘑菇石:名字來源於形象,上大下小, 形似蘑菇。高約十米,有10億年以上歷史。蘑菇石是許多畫家、攝影家都的作品題材。

1986年,梵淨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

紅雲金頂:高約90米,海拔2493米,中部裂縫名金刀峽,將金頂一分為二,上有天橋相連。金頂周圍有萬卷經書、蘑菇石、老鷹巖、“金盆洗手”、老金頂。角峰相遂,百丈深淵的牛尾河谷太子石一峰挺立。

梵淨山之巔,誰與爭鋒

佛光:每逢雨後初晴的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在與太陽相對的雲霧中出現五彩光環,中嵌人影,人動影動。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濃霧中還會出現比人高大數十倍的投影,即幻影。[20] 梵淨山紅花綠葉四季不敗,珙桐、杜鵑、玉蘭等在茫茫林海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輪番開放。數百年來,湘、鄂、川、黔、贛、滇、閩及東西各國善男信女前來朝拜,絡繹不絕 ,“崔巍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若城市然”。

特色小吃,紫袍玉帶石、茶寨貢米、苦丁茶、巖蜂糖、鍋巴粉;根雕、奇石、盆景、豆腐乾、牛乾巴、社飯、米豆腐、榨蘿蔔、中華鱘、山麻魚、角角魚、山野菜、珍珠花生、蘿蔔豬等。

門票

100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