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戰死,楊過為何不幫忙?

alisa晶


在死守襄陽六年後,郭靖夫婦終因城破,雙雙殉國。而郭靖作為楊過最敬重之人,在襄陽城破之時,楊過為何不幫忙?



一、南宋朝廷腐敗,楊過無力迴天。

《神鵰俠侶》時期的南宋朝廷,腐敗無能,猶如風雨飄搖中的傾頹大廈,只能做最後的垂死掙扎。這點不僅楊過能看得出來,郭靖夫婦自然也能看得出來。以楊過的性格來說,他雖然歸隱,但力所能及之事肯定會幫忙,所以在歸隱的三年後曾把自己的玄鐵重劍和君子淑女劍送到了襄陽,以期能助郭靖夫婦一臂之力。但歷史的趨勢不可逆轉,襄陽城還是被攻破。


二、郭靖夫婦大義凜然,楊過只能成全。

以郭靖夫婦的武功,在襄陽城破之時獨自逃離不是難事。但郭靖想到的更是襄陽城的百姓,苟且偷生而棄百姓不顧,郭靖是絕對做不到的。楊過知道他郭伯父的為人,縱使城破之時他能和郭伯父並肩作戰,郭伯父也是不會跟他走的。面對擁有大炮攻城的蒙古大軍,楊過只能成全郭伯父的大義,別無選擇。

三、楊過暗中幫助明教,繼續抗元。

楊過雖然不能救出郭靖夫婦,但他知道繼續抗元是郭伯父的心願,因為他們早已把《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鑄在倚天劍和屠龍刀中。南宋朝廷滅亡後,明教暗中進行抗元活動,楊過出手相助,收楊破天(即後來的陽頂天)為徒,並囑託自己的後人要協助明教。這在《倚天屠龍記》黃衫女出場時已有暗示。

由此看來,楊過並不是不幫郭靖,而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來完成郭靖的遺願。


菸斗的傳說


郭靖之所以被稱之為郭巨俠,不在乎他武功有多高,人品有多好。最關鍵的是他後半生死守襄陽,為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神鵰後期,郭靖的人脈可以說遍佈天下。

東邪黃藥師是他岳父,更是唯一一個參加三次華山論劍都榜上有名的人物。但是黃藥師平生行蹤不定,喜歡到處遊歷,何況年事已高,屬於半退隱狀態。

周伯通,一燈大師和瑛姑之間的愛恨情仇在在故事的結尾得到了何解,三人一同隱居百花谷,不問世事。

楊過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重逢,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感情,漂泊多年的二人攜手退出江湖。

幾乎在神鵰結尾,江湖上除開郭靖其餘人等幾乎都絕跡江湖,不問世事。



直到倚天時代,借滅絕師太的嘴裡才交代了郭靖夫婦的下場:襄陽城破,郭靖夫婦戰死。

我們不禁好奇,郭靖身邊的一眾好友,怎麼沒有一個人前來相助?

黃藥師,周伯通,一燈大師三人隱居,年事已高,行蹤不定,加之退出江湖後消息閉塞,來不及救援。

那麼其中年齡最小的楊過夫婦,為什麼也沒有前來相助?

要弄清楚這點,首先我們要知道楊過和小龍女退隱江湖後隱居到哪裡。

有兩個個地方最有可能:

終南山古墓。這裡是兩人開始的起點,又是小龍女長大的地方。似乎是最大有可能的地方。

但往往事與願違,我認為古墓是最不可能的地方。

其一,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楊過的事蹟,也都知道古墓這個地方。

其二,楊過連玄鐵重劍都不要了,自然是鐵定了心的退出,不會找這麼一個盡人皆知的地方。

絕情谷底。

兩人的情變在這裡,複合也是在這裡,情花毒也是在這裡中的。

更和況,小龍女還在谷底孤身一人隱居了十六年。那裡環境優美不說,最最關鍵的是,即使有人知道這裡,也很難進入。

所以,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楊過和小龍女就西隱居在此地。

這樣一來,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兩人不問世事,逍遙快活。哪裡知道郭靖在襄陽發生的鉅變,更別說前去幫忙了。

更可況,即使楊過小龍女出手,也不見得就能改變些什麼,即使神功蓋世,但是面對軍隊,個人的力量還是渺小的。


浪子與俠客


首先以兩人關係及性格而論,楊過肯定有幫忙,這是勿庸置疑的,只要讀過射鵰神鵰這兩部書都會明白。所以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是這兩層意思,一,郭靖戰死,楊過為何不幫忙救出?二,郭靖戰死,楊過為何不跟著殉國?

先說郭靖戰死這件事。一是郭靖本身性格所致。郭靖天資愚鈍,成為一代大俠,固然有各種奇遇,但腦袋一根筋似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一但郭靖認定正確的事基本上是很難改變的,神鵰後期郭靖基本無敵,即使襄陽城破,郭大俠要是想活命,怕也不需要楊過來救,所以郭靖戰死是他自己的主觀意見,是他自己決定與城共存亡,以黃蓉的聰明應該是明白勸也沒有用,所以選擇為愛而相隨,這種情況下,黃蓉尚且無法勸阻,楊過就更沒有改變郭靖想法或者將他救出的可能了。二是更符合人物設定。郭靖作為金庸先生塑造的儒家大俠,講究入世,如果城破了自己一家去隱居或者舉義旗立山頭什麼的,反而顯得虎頭蛇尾不倫不類了,從人設上更需要他殉城來展現儒家大俠風範。而郭靖的城破戰死也讓他從射鵰神鵰中的大俠昇華成巨俠,成為金庸先生武俠世界中唯一的"俠之大者",也讓郭靖這一人物更加立體飽滿,這正是金庸先生小說高明之處。

再說楊過隱居。楊過的人設是道家之俠,追求出世,強調自我,楊過和郭靖人設幾乎相反,天資甚高,風流自傲,飛揚灑脫,更不把世俗眼光放在心上,除了一個"俠"字相通之外,與郭靖無一點相同,所以城破隱居也符合楊過的性格和人設。

襄陽城最後一戰,郭靖楊過應當都身在其中,但金庸武俠畢竟不是修仙,人力有窮盡,面對無法阻止的城破城落,二人也譜寫完屬於自己的篇章,走向屬於自己的結局。

最後想到了先賢譚嗣同和大俠大刀王五,不也是一個坦然赴死一個欲救不能的嗎?難道金庸先生有所影射?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燕歸來1978


郭靖是俠之大者,他與愛妻黃蓉,愛女郭芙夫婦,愛子郭破虜皆為守護襄陽而戰死,那麼,當時已是赫赫有名神鵰俠的楊過為何不幫忙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楊過事先並不知道襄陽城有難,郭靖一家會戰死襄陽。



郭靖守護襄陽並不是一時一會的事,而是堅持了六年,這六年時間,在緊要關頭,楊過也曾幫助過的,楊過在郭襄十六歲生辰時為郭靖送了三份大禮,一,斬殺了兩個蒙古千人隊,二,燒掉了蒙古人在南陽的草料場,三,揪出來藏在丐幫中的奸細霍都。這三份大禮雖然名義上魏國二小姐祝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郭靖守護襄陽而送的一份大禮。



但是,楊過可以幫助郭靖一時,卻不會一直幫助郭靖,他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況且郭靖駐守襄陽也不是短時間的。不但是他,黃藥師,洪七公等,這些幫主郭靖駐守襄陽的武林大俠,他們都是在幫助郭靖守住襄陽的同時,也會去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因此在襄陽危急過去以後,他們風流雲散,各自尋找自己的生活去了。不但他們,就是郭靖的二女兒郭襄也為了尋找楊過而離開了襄陽城。



正因為不知道,雖然楊過時時刻刻的關注著郭靖駐守襄陽的情況,但仍免不了意外發生。郭靖一家為襄陽殉身,楊過自然也會悲痛,也許會為郭靖報仇,但卻終不能挽救郭靖一家性命了。


萍風竹雨123


只能說,楊過沒有跟著一起戰死,不能說沒有幫忙。

我們從有限的線索來看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我們所知道的有兩件事:第一,楊過將玄鐵劍、君子淑女劍都給了郭靖,黃蓉將之鑄成倚天劍屠龍刀,並將武功兵法留存在刀劍中,以待復國。第二,之後宋為元滅,多年後陽頂天帶領明教崛起,最終由明教推翻元朝還漢人河山。

所以當時的情況更可能是這樣的,郭靖黃蓉都知道襄陽終不可守,宋朝終究要滅,這是天下大勢所趨,非一兩個絕世高手可改變。郭靖黃蓉決意盡最後努力拯救襄陽滿城百姓,同時黃蓉與楊過商議,只能暫避蒙古鋒芒,暗中扶持漢人的地下反元勢力,以待時機成熟,再次推翻元朝。

於是楊過留下三把劍,攜小龍女出走西域,在蒙古勢力難及處,發現了當時還屬弱勢的明教。楊過收徒教導出陽頂天(舊著名楊破天,是楊過弟子),之後陽頂天加入明教,以反元為己任,將明教發展壯大。連載版中,楊破天不但是楊過弟子,還會降龍十八掌,另外,倚天中黃衫女看似對九陰真經知之甚詳,證明神鵰結束後楊過和郭靖夫婦是有密切聯繫的,郭靖將降龍掌和完整九陰傳給楊過,和黃蓉將武功精要寫在刀劍中的本意如出一轍。明教原本僻處西域,遠離中原朝廷,得以在朝廷注意之外發展,壯大後明教開始與朝廷作對,被朝廷妖魔化,遂成為中原各派口中的魔教。

另一方面,黃蓉將倚天劍屠龍刀留給郭襄,讓郭襄在中原尋找漢族英雄繼承。其時楊過在西域,郭襄在中原,始終不得相見,後郭襄遠赴西域,陽頂天已學成出師,楊過迴歸古墓。郭襄傷心之下就在西域附近的峨眉山出家創立峨眉派。

至於郭靖黃蓉的結局,歷史上留下一條線索,公元1273年,又一次力抗蒙古6年後,襄陽終於撐不住了。蒙古用回回炮轟開樊城,並殘忍屠城,同時向襄陽守將呂文煥招降,呂文煥見城不可守,以元軍誓言不屠襄陽為條件,棄城投降。按小說設定,我們可以想見,郭靖夫婦為了保住襄陽滿城百姓,犧牲自己的姓名,換取元軍破城後不屠城。所以,郭靖夫婦是自己選擇的犧牲,並在犧牲前做好了一切萬全安排,楊過繼承了他們的遺志,最大限度保留了中原武林的火種,這個火種最終燒滅了元朝,也為郭楊兩家可歌可泣的歷史畫下了最圓滿的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