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為什麼?

香堂風子




發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吃到了大虧。蘇聯吞併了波蘭,復國後的波蘭只好佔領了德國的土地,也可以說現在的德國是不完整的。

曾經的美國和蘇聯都是德國的敵人,也曾經在某個時期是德國的朋友。用英國人比較經典的國際政治術語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不變的利益。


二戰結束後,德國人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他們被分成了兩個德國,被一堵高牆隔離了幾十年。儘管在上世紀90年代,重新合併為聯邦德國,但歷史烙在他們血液裡邊的痛卻依然還在。

在德國人的心中,他們徹底清算了納粹思想,決定放棄過去的殖民和復仇思想,決定站在一個更高的思路上去復興德國。從這時起,一個嶄新的德國出現在了歐洲大陸上,它將成為歐洲大陸上最耀眼的國家。



儘管歐盟不是在德國的領導下建成的,但毫無疑問德國是歐盟最重要的成員國。尤其是在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經濟低迷的歐盟正是靠德國一家支撐起來的。

如果要問現在德國的敵人是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玄妙的問題。自從德國不把其他國家當成敵人之後,他就沒有敵人了。如果非要找出一個敵人的話,那就是德國的國民性自己。

近兩年納粹主義在歐洲大陸有抬頭的傾向,也為歐洲製造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只要德國人堅持經濟強國的思路,和其他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展開公平競爭,他就真的沒有敵人。

德國真正需要警惕的就是要嚴防納粹主義崛起。俗話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個國家同樣如此,群體的不理性會把一個國家推向災難性的後果。只有德國人能夠用理性來代替感性,消滅掉心中的魔性,那才是真正的戰勝了自己。



如果要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選擇一個作為德國的對手的話,在當下這個關口,我選擇美國。現在的歐盟已經成為以德國為中心的一個歐洲國家聯盟,基本上也是全球最有活力的一個國家聯盟組織。

現在的歐盟已經被特朗普當成了強勁的對手,雙方已經從過去的盟友變成了敵人。特朗普堅決支持英國脫歐,並且表示英國只要離開歐盟,就將得到美國在各方面大力的支持。

特朗普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要削弱歐盟的力量,讓歐元成為一個弱勢的貨幣,不再對美元構成威脅。特朗普最終的意圖就是為了維持美元在全球的強勢地位,確保他們是全球的霸主。

現在的歐盟各成員國都希望把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本國,但都被美國人給拒絕了。歐盟正在規劃在國際貿易中採用歐元進行結算,繞過美元的結算機制,這就是在特朗普的心窩子上捅刀子,也讓特朗普非常的不爽。



現在的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一條腿走路的瘸子,除了在軍事上依然保持領先外,在經濟和科技方面已經變成了一個二三流的國家。俄羅斯在全球的戰略中基本上也是處於防守的地位,很難發起強攻。

沒有人只能知道俄羅斯這隻病貓什麼時候才能什麼才能重新成為一隻老虎,但在當下的幾十年內應該是看不到了。儘管俄羅斯在區域政治關係中偶爾露出崢嶸,但當年的風采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俄羅斯已經很難成為德國人的對手。就算雙方交手也不在同一個級別線上,畢竟現在的國際社會已經不是赤裸裸的殖民戰爭了,而是貿易戰和高科技之戰了。

德國人堅持了多年的高科技和高附加價值工業發展戰略,已經讓他們成為歐洲的王者,變成了美國的對手。美國人要想打垮歐盟,很難擊敗德國,所以就從歐盟的邊緣國家開始下手,但其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最終對付德國。

在美國人的心目中,任何對他們構成威脅的國家和地區性組織都是他們的敵人。近年來德國人對美國的強勢,已經讓他們如坐針氈,必先除之而後快。美國和德國已經在多條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開火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新知傳習閣


<strong>毫無疑問是英國。

作為兩次發起世界大戰的國家,歷史上的德國和美俄兩國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尤其是俄羅斯,其前身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的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的絕對主角,雙方都揹負著對方數百萬軍民的血債。

但自從二戰結束後,兩極格局開始至今,在美蘇兩極的共同努力下,分裂的德國分別開始了艱難的蛻變過程。

德國之所以發起兩次世界大戰,其根本原因在於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與極端狹小的國家體量以及稀缺的殖民地之間的矛盾,為了擴大生存空間,奪取更多的資源,構築更加龐大的國內市場,走投無路的德國選擇了最激烈的世界大戰方式,然後遭到了其他國家的無情群毆。

但二戰結束後,雖然民主德國在蘇聯的扶持下,走向了共產主義道路,理論上無需更大市場,依靠雄厚的工業基礎便可屹立共產主義陣營潮頭。但聯邦德國依然是資本主義陣營的一員,而這個戰後10年便迅速崛起的西歐第一經濟強國,國土面積相比於二戰前更加侷促。

而且更要命的是此時的美蘇兩國在全球範圍內劍拔弩張,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整個歐洲國家都夾在美蘇兩極之間難以動彈,德國面臨的內外環境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加惡劣。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度走投無路的聯邦德國終於獨闢蹊徑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路線,那就是“歐洲一體化”。

歐洲一體化本質上和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希特勒統一歐洲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德國已經沒有了武力統一歐洲的可能,剩下的選擇只能是在美蘇的眼皮子低下用和平的方式暗度陳倉。於是1951年4月18日,聯邦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在巴黎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這種民族國家通過把部分權力委託給某一超國家機構來開展國家間合作的組織,也標誌著德法世仇終於化干戈為玉帛,以德法為核心的歐洲一體化正式啟幕。

隨後在1967年7月1日,歐洲共同體成立,歐洲一體化的規模和一體化程度得到較大提升。

隨後丹麥、英國、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陸續加入歐共體。

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標誌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同時發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並加強司法及內政事務上的合作。

由於歐盟成立時,蘇聯早已解體,共產主義陣營煙消雲散,因此歐盟隨著北約東擴,也開始將昔日蘇聯的東歐衛星國以及蘇聯加盟國納入歐盟範圍,比如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這使得歐盟的規模再度擴大。

德國,這個西歐經濟的“一哥”,再度實現了統一歐洲的目標。

但是隨著歐盟不斷擴容的,是越來越尖銳的內外矛盾,早在1973年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時,作為創始國的法國就曾經兩度拒絕,因為法國對英國攪屎棍的做派深有體會。

一直以來,無論英國興盛還是衰落,作為孤懸海外的國家,英國始終都是離岸平衡手的資深玩家,簡單說就是儘量保持歐洲大陸勢力均衡,誰出頭打誰。但是二戰結束後,美蘇兩極稱霸世界,早已家道中衰的英國仍然痴心不改,只圖自己一時爽,這種沒有“大局觀”的國家自然不受他國待見。

但是作為歐洲大國,不接納進來始終說不過去,所以最後英國成功進群。但是進群后的英國完全不懂得先來後到,始終想要謀求比德法更多的權益,且不接受歐元的設定,再加上英國在歐盟的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正比,最要命的是自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以來,英國不接受歐盟的難民接收方案,所以累覺不愛的英國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脫歐”運動,即便栽掉三位首相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英國,絕對是德國最大的敵人。遙想1990年東西兩德統一時,英國的撒切爾夫人是喊得最歡的反對者,英法沆瀣一氣,對德國的統一大業造成了極大的輿論阻力,幸虧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作壁上觀,否則德國統一絕對腥風血雨。

也正因為蘇聯關鍵時刻的沉默,蘇德關係開始迅速升溫,直到今天俄德兩國在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依然高燒不退,所以俄羅斯雖然有平推歐洲的雄心壯志,但當下國力一蹶不振的俄羅斯並不構成德國的威脅,反而是德國在國際事務中對抗美國的助力。

而美國作為德國的再造恩人,也是德國的掌控者,而因為美德關係毫無懸念,且德國也沒有在資本主義陣營衝擊美國霸主地位的野心,所以美國不會針對德國,且對德國主導的歐盟也沒有明顯的干涉。

反倒是英國,從本質上說,德國主導的歐洲一體化相比於武力統一,在一體化程度上肯定是遜色很多的,且因為美俄等國在暗中的使壞,歐盟想要達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一體化顯得阻力重重且遙遙無期。

但不管怎麼鬆散,起碼統一的基礎有了。而英國的突然“退群”,是對歐盟的最大破壞,因為英國雖然不復日不落帝國輝煌,但終歸實力較強,對其他國家有著一定的示範效應,一旦英國脫歐成功,其他不滿歐盟的國家會不會跟風,歐盟會不會就此瓦解都很難說,而一旦瓦解德國70年來的努力註定功虧一簣。

100年前,英國是德國的最大仇人,而100年過去,似乎沒什麼改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題主的問題是:目前德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為什麼?

我的回答是:德國最大的敵人既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

理由:

為什麼德國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

目前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2018年的經濟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4位,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國。

德國的體量巨大,是歐盟國家的火車頭,同時德國也是北約成員國,和美國、英國等一眾北約國家屬於盟友關係。雖說這幾年德國在應對美國號召的時候消極,但不可否認,作為北約的重要國家,德國這些年也幫助了美國很多,在北約的貢獻也為他主導歐洲事務提供了良機。

做個假設,假如德國不是北約國家,而是獨立於美國和英國主導體系之外的另一個力量。那麼,這些年德國經濟的增長必然會造成美英對德國的戒備和打壓。德國作為歐盟主導者之一的地位將會因為美英的干預而動搖,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在歐盟內部的話語權降低,和他強大的經濟實力不配套。

正因為德國屬於北約成員國,美國在利用北約發動對外戰爭的時候需要藉助德國的力量,這時對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美國就必須要做出取捨,如果一味打壓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地位,那麼德國在北約內部事務中也必然消極應對,這對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大損失。

也就是說,今天德國在歐盟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美國和德國相互妥協的結果,是美國成就了德國。

但是,美國也不會坐視德國領導下的歐盟對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形成挑戰,這些年他攪亂中東地區讓數以千萬計的難民湧入歐洲,對當地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也讓歐盟內部出現分裂趨勢,再也沒有能力威脅到美國。

所以,目前來看,歐盟最大的敵人是美國,但德國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

為什麼德國的最大敵人不是俄羅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冷戰結束之後德國對俄羅斯進行了大量投資,目前德國是俄羅斯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之一,如果沒有這些年德國對俄羅斯的投資,這個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會更加艱難。

還有就是,雖然北約國家這幾年在積極圍堵俄羅斯,但是德國對俄羅斯的投資不僅沒有降低還在持續上升。

2018年,德國在俄羅斯的投資創下了十年來最高值,達到了30億歐元。

俄羅斯和德國之前的貿易在2018年也獲得了8.4%的增長,達到了619億歐元。

可見俄羅斯和德國並不是二戰時期那種勢不兩立的對手關係,他們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係。

除了經濟上的合作,兩國政治上的合作也將在未來成為關注重點。

作為歐洲第一經濟體,德國一直有成為歐洲主要玩家的想法。但是,德國的崛起勢必對美國在歐洲的地位形成挑戰,此時東方大國俄羅斯就成為德國所爭取的盟友之一。

歷史上,德意志的統一就離不開普魯士和俄羅斯所建立的友好關係的幫助,而德國一戰的失敗也是因為他四面樹敵把俄羅斯當做了一大對手。

今天的德國想要在歐洲發揮主導作用,和正在衰退的俄羅斯聯合是他最佳的選擇。

目前來看,德國最大的對手是英國和法國!

英國在歐洲大陸當了幾百年的攪屎棍,曾經成功削弱了荷蘭、西班牙,打擊了正在崛起的法國和德國。

英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不希望歐陸有超級強權存在讓自己邊緣化。

今天英國的思路並沒有改變,面對歐盟的亂局,英國沒有考慮怎麼解決問題,而是試圖逃走,留下爛攤子讓其他國家去收拾。

英國這種落井下石的行為必然造成德國在現階段被搞得焦頭爛額,所以英國是德國最大的敵人之一。

德國的第二個大敵人就是法國,這個國家和德國有百年恩怨,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之一,法國一直試圖和德國在當地競爭老大的位置。

論起硬實力,統一之後的德國已經超過法國,但是法國後來投奔了英國,在英國的支持下還能抵擋抵擋。

今天,法國作為世界五常之一,政治地位遠超德國,但是德國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經濟影響力又遠超法國。

未來英國的退出會讓歐盟內部形成兩強爭霸的格局,法國和德國的矛盾將會再次尖銳起來。

本來歐盟是法國為了壓制德國而建立起來的,現在看法國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疼不疼只有腳知道。


歷史風暴


如果把美國和俄羅斯放在一起,讓德國人選哪一個是敵人,那我想,絕大部分德國人都會認為是俄羅斯而不是美國。

原因很簡單: 無論從意識形態還是戰略利益上,俄羅斯與德國都不在一個陣線上,美國雖然與德國存在著種種分歧,但是從整體的意識形態、戰略利益甚至文化形態上,美國與德國則基本上處於同一個陣營。



當然,從嚴格意義上說,德國也並不認為俄羅斯是最大的敵人,而會傾向於把俄羅斯定義為戰略競爭者或威脅者,甚至會矛盾地把俄羅斯稱為亦敵亦友。這其實要從德國俄羅斯的地緣環境說起。德國與俄羅斯相距很近,對於西方世界來說,德國是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一個橋樑。歷史上,德國與俄羅斯也爆發過戰爭,最後的結局則是德國大敗。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敵人,對美國甚至歐洲其他國家來說也許無所謂,但對德國來說卻是一件性命攸關的事情。



另一方面,德國又非常急需來自俄羅斯的能源,這當然也是讓美國總統特朗普非常惱火的事情,但是站在德國的角度德國又能如何呢?

總之,德國與俄羅斯從本質上是離心離德的,但是遠親不如近鄰。站近鄰的角度,德國又不願意而且也沒有實力能夠承受與俄羅斯全面交惡的代價,這就是德國人要面對的殘酷的現實。


邱震海


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微妙,今天在戰場上打打殺殺,在經濟相互傷害,是你死我活的敵人,明天有可能就是盟友,在經濟上互通有無,在軍事上相互支援,對付公投的敵人!

在二戰期間,德國最大的敵人是英國,是法國,是蘇聯,在納粹希特勒的軍事侵略下,德國的士兵遍佈蘇聯,差一點就將蘇聯給打敗了,蘇聯艱苦奮戰,最後才勉強打敗德國,讓德國成為二戰戰敗國。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德國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德國和俄羅斯有太多的恩恩怨怨,時刻都得防著俄羅斯的侵略。

二戰之後,由於德國暴擊蘇聯,蘇聯就把德國示威眼中釘,肉中刺,蘇聯和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一樣,紛紛在德國駐軍,東德和西德合併之後,蘇聯才從東德撤軍。隨著歷史的進步,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德國已經不是當年的德國,德國成為時刻被美國、英國、法國監控的德國,沒有自我,受到來自美國的各種掠奪和打壓。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強大的蘇聯消失,北約最大的敵人消失,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對德國等盟友和反美國家非常不友好,美國只考慮美國的利益,不考慮德國等北約國家的利益,不考慮反美國家的感受,對美國盟友和反美國家進行經濟掠奪,多美國盟友和反美國家進行軍事掠奪,德國等國家備受美國的欺凌和壓榨。

從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那一刻起,美國和德國的利益註定的衝突的,為了不受美國的掠奪和壓榨,德國帶著歐盟1999年1月1日推出“歐元”,開始歐盟的“去美元化”之路,歐盟屢戰屢敗,從來沒有放棄歐元取代美元的計劃。德國和歐盟的失敗,並不是經濟體量上的失敗,是軍事上的失敗,意識到歐盟的缺陷之後,德法再次聯手,準備組建強大的歐洲軍,德國此舉,第一,是為了反美,將美國拖垮。第二才是反俄,不過,這是在美國霸權衰落之後,是在德國成功崛起之後,在德國沒有崛起之前,德國向依靠俄羅斯的力量來對抗美國。

德國最大的敵人是誰,並不是由歷史來決定的,是由現實來決定的,是由德國當前的利益來決定的,當今天下,誰都受到美國的蹂躪和壓榨,相比俄羅斯,美國才是最可怕的,俄羅斯只能排第二,對於德國是這樣,對於世界各國也是這樣!


老鱷魚觀天下


德國最大的敵人是德國人自己,德國沒有敵人,只有競爭對手。德國目前依然是美國最堅定的盟國,他們之間有一些爭吵,也是盟國之間為了國家利益的少量分歧,完全談不上德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而俄羅斯,與德國是相互需求的競爭性關係,也稱不上敵人。

美國希望德國能夠填補美軍撤離後的軍事空白。7月7日美國政府敘利亞特別代表詹姆斯傑佛裡表示,希望德國派遣地面部隊,以協助美國扶持的一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繼續打擊IS等恐怖組織的殘餘力量。同時他希望德國軍方在月底前給予美國答覆。

美國此舉非常有嚼頭,簡單說這麼兩點吧。第一,讓德國替代美軍,是因為美軍在敘利亞的掌控力越來越弱了。原因就在於俄羅斯掌握了主動權,嚴重威脅到了美國利益,所以特朗普選擇撤軍,但撤軍後美國並不想把敘利亞的石油和政治利益拱手讓給俄羅斯,所以希望德國接手這個爛攤子。

第二,德國會成為炮灰。美國讓德國接替自己,也是深思熟慮的。原因是歐洲三駕馬車中,英國不受歐洲待見,法國的影響力在非洲,唯有德國跟隨美軍在伊拉克戰場出生入死。而且德國也表示,將不遺餘力的打擊恐怖組織,因此德國才是接替美軍的最佳人選,只不過一旦德軍進入敘利亞,勢必會陷入土耳其,俄羅斯等國的衝突中,風險非常的大。

總的說,美國秉持著“好事我上,黑鍋你背”的做事原則,英國,德國,日本,韓國都被美國在關鍵時刻當槍使,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國家還不能反抗美國,誰讓美元控制了經濟,美軍保護了他們呢。那麼德國會不會答應美國條件,還需拭目以待。


科羅廖夫


我想,對於發達國家西方來說,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是自己,德國也不例外!

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二戰之後幾十年的發展,終於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那就是科技遇到了無法辨別方向,高福利養成了懶惰沒有了行動力,政治上遇到了新問題不好解決!

美國不會成為德國的敵人,因為歐洲與美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加之這幾十年的磨合融合,彼此之間已經摸透了脾氣,尤其是科技前沿技術、尖端原材料上的共享,讓德國及歐洲和美國更是無法分開。即便是特朗普大耍個性,對歐洲大肆撻伐,對德國橫加指責,還不顧盟友關係加徵關稅等等,歐洲在做出反應的同時,也懷揣一顆包容的心,因為,特朗普不可能一直執政下去,最多兩屆任期,時間一到也就“滾蛋”。特朗普可以無所顧忌的推翻前任政策,那麼後任者同樣可以“照葫蘆畫瓢”推翻特朗普的政策,糾正被特朗普破壞的雙邊關係、美歐關係,讓他們重新迴歸正常軌道。基於這種幻想,歐洲國家並不希望也不願意美歐關係徹底玩完。所以德國最多把它看成是暫時出軌而希望最終回心轉意“紅杏”。

(圖片來自網絡)

俄羅斯之於德國介於非友非敵之間。拋開歷史恩怨,俄羅斯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快與歐洲和好,要是沒有美國參與更是好上加好。俄羅斯現在國力下降,加上當今世界看重的是經濟擴張而不是領土佔領,還有俄羅斯的人口成下行趨勢,都讓俄羅斯的侵略野心下降。而俄羅斯現在齜牙咧嘴、張牙舞爪全是歐盟的東擴,北約的故意擴張逼出來的,俄羅斯不得不虛張聲勢以作應對。北約的共同防務對象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是別無選擇。假若歐洲降低與俄羅斯的對抗等級,利用陸地相連、經濟上的互補,歐洲的發展更有後勁。可惜,德國及歐洲要想脫離美國的戰車很難。特朗普咬牙切齒要退出北約,要撤出軍隊,別看他說的兇,其實都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那是破壞美國的全球利益,特朗普一個人說了不算!

(圖片來自網絡)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補型的社會。有技術的沒市場,有市場的技術跟不上,有材料的不能用在刀刃上,急需求的又沒有材料可用。德國是歐洲大國,放在世界,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發展後手有限,沒有其他國家的互相促進,只能是故步自封——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見腫消世界


德國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但是也是世界近代史上一個比較悲劇的國家,因為在他崛起的過程中兩次遇到了來自世界頂級大國的打壓,一次是英國、一次是美國。兩次世界大戰因德國的崛起而發生,又因德國的戰敗而結束。

隨著戰後經濟的發展,德國又一次重新富裕且強大,但是如果德國想要崛起成為歐洲的帶頭人,那麼他必然將會面臨來自世界頂級大國的壓制,而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是戰後世界新秩序的締造者和維護者,任何企圖挑戰權威的國家都會遭到來自美國的壓制。

二戰結束之後,笑到了最後的美國,最終成為了戰後世界秩序的領導者和締造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陸續成立了聯合國、WTO、世界銀行、北約等經濟軍事組織,用來加強美國對全球經濟、政治的控制。

這種由美國建立起來的國際新秩序當然是有利於美國的,是美國控制全球的工具,美國通過這些組織合法的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逼迫其他國家對美國低頭。除此之外,美國還.利用這些組織監視和打壓其他國家的發展勢頭,避免他們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構成挑戰。

因此德國經濟在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必然就會受到來自己美國的打壓,這時一個必然的結果。德國想要崛起首先就要成為歐洲的領袖,但是美國不會允許德國從自己手中奪走歐洲,哪怕是歐洲國家自願也不行。

所以1990年在法德領導下的歐盟成立之後,美國就開始不遺餘力的打擊歐洲經濟。主要採取了一下幾個手段:

一是利用金融手段,狙擊歐洲國家貨幣。1992年在歐盟成立兩年之後,由於整合期間歐洲各國金融出現波動,美國財團看到了機會,狙擊英鎊導致英鎊大跌,2010年同樣也是美國金融機構狙擊歐元,不僅導致歐元在3個月內對美元匯率下跌10%,同時還引發了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讓希臘等國國家財政面臨破產的危險。

二是通過外交手段,分化破壞歐盟。這個就是後來轟動世界的英國脫歐事件,英國作為歐盟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在美國的鼓動下,於2016年宣佈進行脫歐公投,使得英國最終脫離了歐盟。

三是通過軍事手段,在歐洲周邊國家發動戰爭,人為製造難民危機,並引導他們逃進歐洲,引發歐洲社會動盪。

所以德國如果想要和平崛起,在美國人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歐洲蛋糕只有這麼大,德國多拿一點,美國就要少拿一些,這對於利益就是生命的美國人來說,是絕對無法忍受的事情,除非美國勢力衰弱到再也不能拿德國怎樣,否則德國想要脫離美國獨立領導歐洲,門都沒有。

現階段的俄羅斯國力衰弱,已經無法構成對德國的威脅,事實上現在的俄羅斯反而希望與德國聯合起來,以共同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

自從1990年蘇聯解體之後,蘇聯所有的加盟共和國都陷入了全面衰退之中,這當然也包括了俄羅斯,在漫長的衰退過程中,俄羅斯已經逐漸變成了一隻飢餓垂死的“北極熊”,直到2000年的俄羅斯新總統普京上臺之後,漸漸讓俄羅斯擺脫了衰退的陰影。

幾十年的衰退,讓今天的俄羅斯已經無法再像蘇聯時代那樣,對歐洲保持著強大的壓力了,再加上普京一改過去蘇聯霸道的外交風格,轉而採用務實合作、共同發展的外交理念,專注與歐洲發展友好互惠的經濟合作。這就使得俄羅斯在歐洲特別是德國人看來,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具有威脅了。

同時俄羅斯在重新恢復經濟的過程中,也同樣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打壓,因為美國同樣也在防止俄羅斯加強對歐洲的影響,這就導致俄羅斯必須要和德國結成友好夥伴,以此來共同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

所以此時的俄羅斯根本就不是德國的敵人,而是德國目前最急需的戰略伙伴,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在歐洲不斷製造與俄羅斯的摩擦,並一再強調“俄羅斯威脅”的主要原因。

而德國也很明顯的清楚這一點,因此在面臨來自美國的威脅時,仍然努力推進北溪2號天然氣輸送管線工程的實施,就是想要與俄羅斯結成戰略伙伴,來共同面對美國。


落下m


稍有點歷史常識,政治常識,冷戰歷史常識,歐洲領士變化的人,會在三秒之間對此提問作出正確判斷。

一,1945年俄軍攻擊柏林,德國拼命抵抗,血染柏林。而德軍一部向西強行軍近百公里向西線美軍投降,為什麼不就近投降俄軍。

二,二戰後德國領士減少十二萬平方公里,俄羅斯來了個推磨法,將德國部分領士劃歸鄰國波蘭,將波蘭部分領士就近劃歸蘇聯。結果是德國,波蘭都減少了領士,蘇聯擴大了領士。比和東普魯士現不為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三,冷戰其間,有多少東德人冒生命,翻越柏林牆逃往西德,有多少人死於東德士兵槍下。

四,東德在蘇聯解體後,為什麼放棄獨立,與西德合併。

聰明的讀者,相信會在讀後三秒鐘內,一定會知道德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還是俄羅斯?


雙樵\n


二戰後的德國一直是比較低調的,不稱王不稱霸,儘管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很高,但德國在國際事務中還是相對低調的(或者說發揮的作用與其實力不相匹配)。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敵人還是相對較少的。在安全方面,德國依靠北約,在經濟方面,德國又是歐盟的發動機。一句不太恰當的話是:歐洲域外的國家誰與德國過不去,就是跟德國過不去。因為德國差不多就是歐洲的領頭羊。

美國與歐洲因為意識形態和歷史牽連的原因,一直走得比較近,加上北約的關係,讓美國與德國是盟友關係的存在,所以起碼在近期兩者是不會敵對的。

俄羅斯近幾百年來一直是歐洲國家的夢魘,雙方間的戰爭打了不少,二戰時德國的入侵更是幾乎讓蘇聯亡國。但是近二三十年,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還是有所好轉的,特別是在普京和默克爾都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兩位領導人的私交還是很不錯的,由私人關係影響到了國家間的關係)。但是畢竟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是有深層次矛盾的:俄羅斯的強硬作風、霸權思想、擴張的雄心等,都會讓德國感到壓力。加上德國又是對抗俄羅斯的北約的成員,俄羅斯肯定還是會對德國有提防的。

綜上,我認為由於德國目前採取的低調外交風格,讓其在世界範圍內的敵人並不多,相比於盟友美國來說,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會更大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