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如斗還是意氣用事?為何斯大林要在莫斯科極端危險時舉行閱兵?

靜夜史


1941年蘇德戰爭前後,其實斯大林舉辦了兩次大閱兵。第一次是在1941年5月1日,第二次是同年11月7日,而希特勒的入侵,恰巧就發生在兩次閱兵中間,即1941年6月22日。

為什麼會這樣?斯大林為什麼要連續搞兩次閱兵,尤其是後一次,為何要在最危險的時刻還玩一次閱兵?

首先我們來看那一年的五一大閱兵,那是個什麼狀況呢?

據說,此時斯大林已經不止一次接到納粹德國將要入侵的情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老斯決心舉辦一次大閱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告訴希特勒:別打俺主意,俺強得很——所以,斯大林特地邀請了希特勒的武官前來觀摩。為了達到效果,斯大林還調來了當時蘇聯最先進的飛機坦克以及其它先進武器。

只是很可惜,斯大林的這一切,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讓德國人窺見了蘇聯的虛弱。這種虛弱,倒不是蘇聯紅軍的人數少了幾個,而是那些有戰爭經驗的高級指揮官,居然很少在閱兵現場出現——為什麼?因為此前的大清洗運動,已經將大部分有經驗的軍官送去處決,小部分則在監獄裡接受改造。換句話說,實際上呈現在德國人面前的,是一支青黃不接的紅軍。

相對而言,你去看1939年的德軍閱兵,那些將士,都是經歷波蘭和法國戰事,從一線走過來的。而在斯大林這邊,卻是一串新兵菜鳥,甚至高級將領都全無大規模戰事的經驗。

所以這一次閱兵,不但沒有嚇退德國人,反而堅固了希特勒出兵的決心。

至於第二次軍演,則發生在這一年的十月革命24週年閱兵式。當時納粹德國軍隊已經到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決定如常舉行閱兵並在閱兵式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受閱部隊接受完檢閱後隨即開赴前線作戰。在閱兵方陣前往紅場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滿臉灰塵、衣著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閱兵現場也是比較混亂,由於各種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陣也極不整齊。

因此,有些蘇聯史學家戲稱,這是蘇聯紅場閱兵史上,一場最"不堪入目"的閱兵。當然,在官方的講稿裡,是這樣說的:“很顯然,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鎮定自若,甚至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閱兵,這無疑是莫斯科充滿勇敢與智慧的表現。”

蘇聯閱兵開始後,無線電波把這一消息從紅場傳到世界各地,也包括德國柏林。當時希特勒身邊的人,卻沒有向他彙報這件事,希特勒居然是偶然從收音機裡聽到的。甚至直到閱兵進行曲和整齊步伐聲、震耳欲聾的俄語口號"烏拉"響起之際,希特勒才反應過來,他立即打電話給前線的德國中央集團軍區司令部,他要求第2航空隊司令接電話,並給後者1小時贖罪時間,要求將莫斯科閱兵現場炸得片甲不留!

但是,事實證明空襲是徹頭徹尾的失敗,當時大雪瀰漫,並不適合飛行,而蘇軍一旦發現德機,便以殲擊機和高炮部隊全力阻擊,甚至以米格殲擊機與德軍飛機對撞。最終,蘇軍擊落了25架德機,德軍的空襲完全失敗。

敵人入侵前後兩度大閱兵,斯大林的意圖其實很簡單,對外,告訴敵人:俺們是你們打不倒的。對內,告訴支持者也警告反對者:俺還是你們的頭,向前衝,俺在後面注視著你們。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古今中外,閱兵都是一項極其隆重的軍事儀式、軍事活動,是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威、一支軍隊的軍威、一個民族浩然正氣的重要形式。早在公元前的古埃及、波斯和羅馬等國就有閱兵的記載。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紅場是蘇維埃政權的政治核心,在莫斯科的紅場進行戰時閱兵,目的就是要鼓舞士兵,堅定必勝信心。在參加完閱兵式後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為了母親祖國,為了首都莫斯科,他們無悔,已無反顧踏上這條不歸路!
原因二,斯大林敢於在德國人發起猛攻的關鍵時刻舉行閱兵,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那就是他獲得了保衛莫斯科的足夠兵力——來自西伯利亞的遠東軍隊。蘇德戰爭爆發後,東線戰事面臨崩潰的邊緣,即便如此,斯大林也沒有動用部署在遠東的蘇聯軍隊。這支軍隊主要用來防備狼子野心的日本關東軍。


但是到了1941年10月的時候,斯大林從佐爾格那裡獲得準確情報,日本統帥部作出決定,1941年內,日本不向蘇聯宣戰,相反,日本將在幾周內向美國開戰。獲得情報的斯大林當即作出決定,從遠東地區隱蔽調動34個師支援莫斯科戰線。

要知道,蘇聯的遠東部隊有著極強的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已經適應了西伯利亞嚴寒的遠東軍隊,非常適應莫斯科的冬季。(希特勒堅持向北圍攻列寧格勒,向南攻擊烏克蘭,致使德軍瞄準莫斯科的兵力減少,為蘇聯鞏固戰地防線贏得了足夠的時間。,寒冷、疾病再加上飢餓,與遠東軍形成鮮明的對比。)

閱兵也反映出蘇聯人民蔑視N粹德國的壯舉,正如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一句話:一切帝國Z義都是紙老虎!

閱兵帶給蘇聯紅軍戰士和人民的鼓舞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當時斯大林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非常時期的閱兵,不壓於增加幾個師的軍力。最重要的是積發了蘇聯士兵和人民的士氣、愛國熱情、信心。


古達貓膩


首先用一句話概括下“身後就是莫斯科,我們無路可退”。(蘇聯衛國戰爭宣傳名句)

因為莫斯科是蘇聯首都,一旦首都被敵國佔領,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統治機構喪失,國家形象破滅,嚴重打擊國民士氣,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導致亡國。

起因是德軍突然進攻蘇聯,蘇聯毫無準備,德軍趁勢猛攻猛打很快就打到莫斯科郊外,斯大林也無退路了,他也不想當一個亡國領導人。

斯大林依然決定寧願挨德軍的轟炸也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這是一種家國天下的豪情,有點中國古代的“置之死地而後生”,“背水一戰”的壯舉。

同時期從遠東抽調幾十個師的增援部隊也已到達莫斯科,這幾十個師的戰士冒著大雪,手握鋼槍,浩浩蕩蕩的踏步走過紅場接受斯大林的檢閱,然後直接開赴莫斯科前線和德軍作戰。

斯大林莫斯科紅場閱兵是一種保家衛國的精神宣傳,表明危機時刻領導人沒有退縮,與人民同在,和敵人血戰到底。

到現在俄羅斯每年都舉行衛國戰爭勝利閱兵,

鏗鏘有力的戰爭歌曲,士氣高昂的閱兵方隊,完美展示保家衛國的決心。為了祖國,為了母親,還有那遠方的喀秋莎姑娘,我們必須和敵人戰鬥到底!

以上個人觀點,謝謝拜讀!








華夏曆史館


雖然斯大林在衛國戰爭期間也曾下達過一些錯誤的命令,但他留守莫斯科的這個決定卻是個英明的決定。

莫斯科的地位自不必多言,它既是蘇聯的首都,也是蘇聯人的精神支柱,所以其他地方都可以失守,但獨獨莫斯科不可以!自從蘇德開戰以來,蘇軍一直處於潰敗之中,軍心本就動盪不安,如果首都在被德軍攻破,那蘇聯的命運將會很難預料。蘇聯真的太需要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了!

▲斯大林

德軍對蘇聯開戰後,英美就開始與蘇聯接觸,商討援助蘇聯的問題。為了增大談判的籌碼,蘇聯也需要一場勝利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否則英美也絕不會願意把大批物資白白浪費在毫無獲勝希望的蘇聯身上。蘇聯戰勝德國的可能性越大,英美的信心越足,他們的援助也會越多。當時的蘇聯太需要外界援助來補血了!

▲紅場閱兵

莫斯科之戰勝了,蘇聯就還有希望,如果敗了,那蘇聯很有可能將不復存在!莫斯科戰役是希特勒與斯大林之間的決戰,無論誰取勝局勢都將變得明朗起來。無論如何斯大林都不能輸!

▲向蘇軍投降的德國士兵

趁著德軍停滯的時間,蘇軍已經在莫斯科佈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在莫斯科周圍,125萬蘇軍已經集結完畢,坦克、大炮和飛機也已經準備就緒,蘇軍已經有了一戰的能力!天時和地利都已經握在了手裡,差的就是人和了!那麼還有什麼能比陣前閱兵更能提升士氣的呢!


看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歷史文齋!


戰情解碼


防禦戰一方的指戰員,最經常說出/聽到的兩句話是什麼?

————連長—營長:請求增援!我們頂不住了!請求撤退!

————營長:不許撤退!頂住!援軍馬上就到!

————營長—團長:請求增援。。。。。。

————團長:不許撤退。。。。。。

————團長—師長:請求增援。。。

雖然有些誇張,但一般而言情況大體如此。

然而,上級嘴中的:“援軍馬上就來”。其可信度,大致相當於穀子地的集結號。。。。。。

所以,為什麼莫斯科閱兵極大的提振了士氣?

———莫斯科閱兵的意義,就是告訴了所有前線將士:“頂住!你們身後真的有援軍!”


秋有紅曲夏乘風


在國家危難時刻,無論是在政治上 軍事上和民心民意上都急需士氣的激勵。危難時的閱兵,正可激勵士氣,讓人們都能勇於站立起來.,面向危難,面向戰爭,面向敵人,勇於赴死。國家才能在戰爭面前不死而重生,才能有望戰勝並征服敵人。

戰爭!是殺戳,消耗,耐心耐力的征服和考驗。.誰戰勝了這些,誰就征服自我,征服了敵人,贏的了戰爭。否則,只有面對死亡、失敗和亡國。

所謂士氣可激不可洩。任何時刻,任何情況下,任何情形、情境下,均應激勵它。讓他不斷煥發生機生命力,才會生者有望!才會勝者有望!

如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墓,即是以全民皆賦有全身心赴死精神來抗敵,來殺敵,來面對戰爭,這就是死士之威!死士之厲!死士在心理和行為上的視死如歸,所給予敵人征服上的無望.和完全獲勝上絕望,產生的軍事的價值和威懾是絕對不對輕視和低估的!他是一種全民文化,更是全民信仰!.


初心穩立


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也能從中看出斯大林的過人之處。

在那個特殊時候,要用閱兵,要用此特殊方式來振作士氣,來激勵人心。

當然 ,這也不是盲目而為,應該是對此作了周密的安排,比如保密,防範等。


龍騰四海4128


《偉大的衛國戰爭》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