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暗挖法助流花站“靜音”開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盧夢謙 通訊員交通宣)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每天下午5時左右的流花路車水馬龍,很難想象道路一側正在建設地鐵站。流花路站為地鐵十一號線全線唯一全暗挖車站,全長696.55米,最大開挖跨度30米,最大開挖斷面555平方米,施工風險高,為全線7大工期控制性工程之一。車站為地下兩層15米雙柱島式站臺車站,總建築面積41674平方米。

據悉,流花路站於2017年2月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截至目前,流花路站1#豎井正在進行正線施工,雙向4個洞已全面打開,採用臺階法爆破開挖,最長進尺右線隧道往火車站方向上臺階開挖完成26.2米。

一般情況下,地鐵車站建設採用明挖法,即將周邊道路封閉進行施工作業。據介紹,地鐵十一號線流花路站的主體、配線均採用暗挖法施工,流花路位於老城區,交通脆弱。附近的廣州火車站既是交通樞紐又是對外窗口,封路施工影響大,市民出行也多有不便。選擇暗挖法施工,能使該片區不受施工影響。

十一號線首創全封閉鋼結構罩棚豎井施工的辦法,流花路站便是十一號線第一批建成投入使用的全封閉施工工點。據介紹,全封閉鋼結構罩棚在地鐵施工中發揮著保溫、隔音、降噪和防塵的作用,在外觀設計上,也充分考慮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此外,地鐵十一號線流花路站採用全天候監測與自動化降塵系統,所有施工場地安裝了揚塵監測、二氧化碳監測系統,全天候進行監測;場內配備自動沖洗設備、霧炮機等降塵設備;施工圍蔽周邊佈設噴淋裝置降塵。

廣州“最難建”地鐵線路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跨越天河、白雲、越秀、荔灣和海珠等5個廣州老城區,串接琶洲、廣州東站、廣州火車站、白鵝潭(芳村)等交通樞紐,全長約44.2公里,共設車站32座,其中換乘站23座,車輛段1座。

記者瞭解到,地鐵十一號線兩穿湖泊,三過珠江,八穿鐵路,十二次下穿、九次側穿高架或市政隧道,徵地拆遷、管線遷改、交通疏解難度極大,工期緊、工程規模大,是廣州地鐵建設史上難度最大的地鐵線路。

截至10月底,十一號線已有37個工點土建工程開工,土建工程累計完成25%。32座車站中,2座(員村和天河公園站)由二十一號線施工,27座車站進行土建施工,剩餘2座(廣園新村、石圍塘)進行施工前準備,田心村站擬取消設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