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這幾天,一則關於桂林航空的新聞震驚全國。

11月3日,網友發微博稱,某機長在商業航班飛行過程中讓無關旅客進入駕駛艙。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配文照片中,一位沒有穿航空制服、未佩戴任何證件的年輕女子,舉著剪刀手在飛機駕駛艙拍照,前面擺放著茶具,並配有“超級感謝機長,實在太開心”的文字。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一時間,網上驚起千層浪,事件連續上了好幾個熱搜。

桂林航空立馬做出表態,對當事機長處以終生停飛的處罰。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不難想見,在這位機長打開艙門讓這位00後網紅進門的一瞬間,他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舉動可能引發的隱患和後果是什麼,就在網紅伸出剪刀手滿面笑容拍照的時候,飛機上正有上百名生命在等待安全降落。

有人說,這位機長的大好前程毀於網紅之手,但在我看來,分明是他的僥倖心理,葬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溫馨提示:凡是文中出現的故事案例,一律事前徵得了當事人同意,並且對於隱私信息做了文學加工與處理;一是出於保護當事人隱私的職業操守,二是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盡相同,不具有普適性,因此,文章只能對問題進行大概的敘述和分析,對於當事人後來的情況不便透露,謝謝各位的理解和配合。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一、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今天的境遇,其實就是昨天的結果。

在職場中,更是“因果不虛”。

我知道,很多人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

每天上著重複的班,過著重複的生活,工作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比起來,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收入也還湊合,工作本身也不算太難,總體說來雖然不鹹不淡,但也能說的過去;

不知從何時開始,你開始按捺住自己曾經熱血沸騰的夢想,一遍遍告訴自己說:“職場本來如此,把期待放低點。”

果真?

在我看來,拉開人與人巨大的職場差距的,從來都是在“因”上:要知道,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構成了未來的境遇,有多少人正在割裂現在與未來,一邊在現實中渾渾噩噩無所作為,一邊卻又幻想人生逆襲走向巔峰。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二、

來訪者劉雲(化名)這些年的職場之路可謂“坎坷重重”。

幾年前,畢業於計算機專業的她由於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便隨便找了份電話銷售的工作;結果一做才發現,打10次電話有9次被拒絕,這讓劉雲的內心倍感受挫,業績啥的根本也做不出來,於是覺得還是學個專業比較好;在家人的建議下,劉雲學起了會計,前後耗時兩年總算拿下了初級證,正好有個小公司招出納,她就過去了。

沒想到出納工作還不到一年,劉雲就在工作中犯了一個較為嚴重的錯誤。

原來,那天正好有供應商公司的業務員來劉雲所在公司辦事,途經財務部時,正好辦公室只有劉雲一個人在,這個業務員就和劉雲說,希望她儘快把之前的一筆貨款共計多少金額轉過來,云云。

劉雲當天下午就給對方公司轉了款,傍晚總經理將網銀轉賬申請批量審核通過。

沒想到第二天迎接劉雲的,是財務經理的批評。

原來,財務經理在收到這一筆轉賬通知時,總感覺這筆金額比較熟悉,她問了主辦會計,會計核實說這筆款確實前兩天剛轉過......財務經理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所以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劉雲批評了一頓。

遭受批評的劉雲內心頗感委屈和不服,她想不明白的是,自己按照供應商要求轉款有什麼不對嗎?再者說了,即便真的重複轉款了,審核的總經理不應該把關的嗎?為什麼都讓一個出納承擔所有的責任呢?

財務經理對劉雲說,總經理每天審批那麼多款項,自然無法做到筆筆核對,所以作為一名出納,你的崗位操守就是嚴格把關每一筆支出,而你這方面沒有做到位,就是失職!

劉雲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試圖辯解,顯然讓財務經理大為光火。

劉雲記得財務經理最後和她說的一句話就是:“你這個人吧看起來也挺聰明,但可惜,聰明沒有用在正道上!”

隨著諮詢的推進我發現,在劉雲的認知裡,由於內心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對人際關係過於敏感,同時又有一種“受害者心態”,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過不去,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雖然最後財務經理和對方公司溝通追回了這筆款項,但劉雲也因為不勝任工作而被勸退了。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三、

從我這些年的諮詢經驗來看,很多人的職業困境大體都有一個相同的原因,那就是:

凡事不求甚解,不願意鑽研更不願意下功夫,做任何事情只求“湊合”,缺乏應有的職業精神。

從我接觸的很多來訪者分析,很多人對所謂“高手”的認知存在偏差,他們一提到“成長”或“提升”,第一反應就是:“有沒有什麼證書可以考?”

考證,成為不少職場人自以為的“提升路徑”。

可事實上,真正的高手實則是三個方面的“全能人才”,包括知識、實踐和思維方式。

1、知識層面;

不少諮詢者總在抱怨自己的職場多麼不如意,但他們沒有看到的是,同樣的環境,有一部分人就不太被情緒牽制,倒不是說這些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緒,而是後天學習了大量的知識,於是應用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上,自然就能去掉很多過往的習氣,顯得大度而成熟。

除了在情緒及待人接物的“通識”方面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之外,他們還在專業領域不斷精進,業務時間會花在專業書籍的閱讀及專業水平的提升上,使得他們不僅對問題有著較為深刻的見解,更可以創造新的解決辦法,應用新的環境和問題。

2、實踐方面;

儘管讀書很重要,但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沒有一個高手是隻通過讀書得來的,他們都經歷過無數困難的項目歷練和任務壓迫,這個過程本身並不有趣甚至艱難,但他們能從歷練中獲得成長,能從壓迫中獲得經驗。

在他們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後,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調用之前的經驗就能圓滿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上,他們還會不斷地歸納總結,甚至建立模型和方法,持續優秀地解決問題。

3、思維方式;

由於知識儲備豐富,外加實踐的磨礪和歷練,讓他們掌握了很多思考的利器,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現狀時,能夠迅速發現本質,並能全面系統地給予解決方案。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為什麼很多人“道理都知道,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首先,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職場中容易遭遇困境的很多人平時就是不愛看書的,甚至懶得動腦思考,所以本身知識儲備匱乏,遇到問題只知道情緒用事,憑本能反應;

其次,同樣的任務和壓力之下,由於腦袋空無一物,並不能給予很好的解決辦法,效果也就大打折扣,這個時候,他們遵循著大腦的惰性,對很多不如意進行“簡單歸因”,比如,比起靜下來仔細梳理過去汲取教訓,粗暴地將問題歸結於外部(比如機遇、人際關係、環境等)要容易的多,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正是一次又一次地不明就裡地放過自己,他們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長機會,所以很多人雖然年紀一大把,但心智依然稚嫩,遇到問題仍然和孩子一般,恨不能全世界都要圍著自己轉;

最後,在思維方式上,由於知識匱乏+實踐無效,導致他們會產生錯誤的思維方式,比如,不合理認知、怨婦心態、受害者思維,等等,以至於遇到新的問題時,依然手足無措,而職業發展更是陷入“死循環”,越跳越糟,最終毫無選擇的底氣和能力。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四、

不論是從這次的桂林航空事件還是到大多數人的職場困境,我們或許都能發現一個極為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很多職場悲劇,恰恰源於僥倖心理。

而僥倖心理更像是我們內心深處最大的一顆“毒瘤”。

僥倖心理說白了就是,你明知道事情不應該這樣做,或者也清楚這件事是有多麼不靠譜,但你還會相信並去做了,事實上,僥倖心理也是“人性”的深層體現。

有多少人在上學或者求職的關口,也知道自己似乎沒有付出多少努力,但依然期盼自己是那個幸運兒?

有多少人心心念念渴望財富自由,但不想踏踏實實地努力,這個過程太苦了,於是把希望寄託在買彩票這種小概率事件上,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好運的那個?

又有多少人在職場前半場懈怠偷懶,既不曾全心投入,又沒有練就其他的技能或本領,於是在人到中年,聽聞公司要裁員的消息,恨不能求神告佛,希望自己可以免於淘汰,成為幸運的那個?

......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這就是真實的職場。

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早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前就埋下了種子;而你今天的所作所為,也在為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埋下了種子。

因果不虛。

我們幹嘛去買彩票?我們為什麼情願在這件比雷劈的概率還小的事情上做不切實際的投入呢?就是因為我們內心無法擺脫僥倖心態,總渴望一勞永逸。

然而,現實總會將你打醒,因為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只要是正當的工作,沒有一份是不難不苦的,但正如種莊稼那樣,如果前期你不去耕耘澆灌,後期又如何會有收穫呢?

”一般人總是等待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來創造這種機會。當一個人夢想著如何去掙五萬鎊錢時,一百個人卻乾脆夢著五萬鎊就掉在他們眼前。”——米爾恩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被終身禁飛:多少人的職場悲劇源於僥倖二字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