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大香山寺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香山,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西北45公里的廟灣鎮瑤玉村(瑤峪村)西面。

重巒疊嶂,河谷縱橫,地質地貌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是保存完好的天然次森林區。

山上佛教建築大香山寺,苻秦時建寺。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1.

九十年代初期,曾經兩次來到過這個地方,當時到要到香山還沒有正兒八經路可走。

一條是田家咀下火車,走瑤峪川,沿一條大車壓成的車轍一路步行,約15-6裡,河道里的道路時斷時續,滿河道的鵝卵石非常難走,有些地方甚至涉水才能勉強通過。

當地民謠:“進了瑤玉川,三見三不見,不是山在走,而是水在轉。”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另一條是從廟灣鎮走山路,翻過一個山樑到瑤玉村。

公里數記不清了,走約一個多到兩個小時路程,山路崎嶇,風光秀麗。

這條小路相對近些,雖然翻山,但比走瑤玉川河灘好走。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2.

第一次是和父親一起去的,時值晚秋,山裡面已經開始結冰了。

從涇陽的永樂店坐西安——田河鎮火車,耀縣梅家坪轉梅七線到田家咀下車,然後坐一輛車頭倒推的悶罐子,十幾分鍾到陳家山煤礦,也就是廟灣鎮所在地,一個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的地方。

列車到達,已是下午三四點了。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從陳家山煤礦廠區大門向南不遠,右拐過一座小橋,順著低矮的職工宿舍外牆的一條小路,順山溝一直向西盤旋,就彎彎曲曲的上山了。

喘喘噓噓爬到山樑,道路相對變得平緩,漫山都是凋零了的紅葉,只有青槓木(虎撲木)已變成褐色的葉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太陽眼看著就要落山了,此時,路上一個人也看不到,傳入耳邊的只是嗖嗖冷風,和不時的幾聲寒鳥的哀鳴。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抬眼望去,撲面而來的香山,呼之欲出。

三峰突兀、依次排列,形似一座筆架,夕陽映照著重巒,霞光傾斜萬山。

天色漸晚,霞光慢慢消退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茫茫中,這時的香山峰巔,卻凝聚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金色光芒下的香山,是那麼的莊嚴、神聖。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記憶最深的是,晚上躺在瑤玉村朋友家用硬柴(山裡砍的樹枝)燒的火炕上,窗外北風呼嘯,屋內炕上熱的人不敢在中間躺。最後沒辦法,炕角蹴了一晚,早上起來嘴都起泡了。

早飯後,朋友父親說:夜個黑了怕你們受冷,半夜起來給炕洞加了幾鍁碳。這句話弄得我苦笑不已。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3.

香山三峰突兀,依次排列,形似一座筆架,橫貫天空,故又名三石山。

其所以名曰香山,是因為山勢又象一個巨大的香爐,遠望之,東峰、中峰、西峰尤如三根頂天香柱插入爐中。山石為砂礫岩,內鑲河卵石,平均海拔1415米。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記》贊曰:“三峰聳翠,巍煥射入雲間;碧色秀氣,隱若寓於群芳。

香山,傳說為妙莊王三女妙善公主修行之地。

因妙善舍手眼醫父王疾病而被敕封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尊為香山主神,香山遂成為佛教名山,故香山以菩薩靈異而遐邇知名。

是中國“八大佛教名山”之一和著名的佛教聖地,為中國唯一的觀音坐化地和肉身供奉地。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4.

第二天跨過瑤玉川下河灘,由山腳下蒼龍嶺抬級而上,順山徑西行,迤邐約1.5公里即到達中峰正洞。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中峰正洞,據說洞當中原供有千手千眼菩薩木雕像。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洞西壁有一小洞,洞口有一泥塑菩薩“肉身坐像。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大洞之上,左有白瑕一道,自下而上,形如白練,因名白龍。

右有青瑕一道,自下而上,勢如雲煙,因名青龍。二龍蜿蜒盤結至洞頂中心交口吐水,其音冷冷,下成一潭,名曰:“天漿聖湫,水清冽芳碧,沁人心脾。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此時的香山,早沒了昔日的輝煌,沿途看到的都是煙熏火燎後的堆堆瓦礫,殘垣斷壁,還有的就是山背後的幾座高僧圓寂後的安葬的磚塔。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4.

此次香山之行,不是為了妙善公主的《還願香山》,縱然有唐王來避過暑、武則天種過柏、慈禧太后還過願。

除了陪父親重走一下“梅七線”外(文革時,父親被打倒後,71年在此修過這段鐵路),最感興趣的還是香山近代的歷史。

瑤玉村朋友的父親,戰爭時期就是當地的游擊隊長。這一帶是陝甘寧邊區與國統區的分界線,國共合作時期雙方時有摩擦發生。

同時,岳父所在的警三旅,解放戰爭在王世泰的帶領下,也曾多次轉戰於此地。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5.

據歷史記載,1933年,耀縣大旱,民不聊生,四方逃難饑民近萬人流落山區,剛剛成立不久的紅26軍來到香山,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寺院藏糧約有兩三千石,饑民分到糧食後,對紅軍和游擊隊十分感激,在以後的革命鬥爭中,給予了紅軍有力的支援。

當時的紅26軍政委杜衡不顧劉志丹等人的反對,提出香山地勢險要,距照金只有三十餘里,若被敵人佔據,會對根據地造成很大威脅,強令紅軍放火焚燬香山寺。

大火燒了四十多天,千年古剎化為灰燼,三千鐵瓦殿蕩然無存。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據王世泰等在《回憶紅二十六軍紅二團》一文中說:“寺內廣廈千間,建築宏偉,雕樑畫棟,精巧別緻,迴廊曲折,幽靜古樸。四周蒼松翠柏覆蓋,怪石突兀峭麗,山徑崎嶇蜿蜒,地形險峻獨特。”

張秀山在《照金革命根據地記述》一文中回憶說:“其峰巔形似筆架,直薄雲霄,峰身狀如壁,凌空劈立。山麓間,蒼松秀柏,碧深似海;暗泉清流,汨汨如咽。自姚秦時代,該山即為禪宗之地,後屢經修擴建,形成樓宇、石洞、磚窯的綜合建築群,十分壯觀宏偉。”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時光荏苒,像野火後的草地一樣,大香山寺在歲月的流逝中又慢慢復甦起來,至1966年初,寺內又有了僧尼30多人、廟宇200餘間,耕種土地200餘畝,屯糧12000餘斤,核桃700餘斤,騾子2頭、牛7頭,農具齊全。寺內還準備了修建廟宇的木料50方、鋼材5000餘斤。

這時,“文革”浩劫降臨到中國幾乎所有文物古蹟上,大香山寺也未能倖免,僧尼相繼被驅趕下山,檀木千手觀音等佛像被焚燬一空,宗教活動全部停止,至文革後期,香山上下荒草叢生,到處是殘垣斷壁。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香山古建,由於年久失修,加之民國九年(1920)大火,及1933年杜衡火燒香山,大多毀壞無存。據1989年調查,中峰正殿破損,奇峰洞內僅存石桌及菩薩坐檯,並有磚窯6孔、瓦房16間。中峰之陰有僧人墓塔3座。西峰僅存殿宇3間及民國二十八年(1939)(重修西峰碑記)和門額石刻。東峰僅留殘破山門。

21世紀初,銅川耀州市縣兩級開發照金、香山旅遊,在原遺址基礎上興建了大量佛教建築。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6.

這次來,正趕上農曆十月初五至十五的香山廟會,除了遊客,到處都是十里八鄉趕來燒香的村民。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今日的香山,山勢依然挺拔險峻,氣勢恢宏、風景秀麗、松林密佈。

金秋的十月,瑤峪川河兩邊的溝溝岔岔,鋪滿了美麗的紅葉,如火似霞,景色如畫。

真可謂是“秋山映霞一川紅,落葉逐流兩岸楓。忽如一夜風霜降,猶似畫上粉墨傾。”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後記

據前耀縣《大香山志》載∶

當地群眾傳說,香山寺為妙善王之三女,妙善公主修行之地。

昔日妙善公主因婚姻不滿而出家,開始在四川遂寧白雀寺,莊王曾屋詔不歸,後有火燒白雀寺的傳說。

以後莊王染疾求醫處方要親人手眼,公主遂舍自己的手眼,療愈莊王疾病,故敕封公主為「千手千眼活菩薩」,即今香山寺所供的菩薩,故,舞臺劇有《香山還願》一劇的流傳。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路線:

西安——延西高速——(聶馮上)包茂高速——柳林出口(下)——田家咀——瑤玉——香山 全程120km左右。

豬走耀州 . 紅葉知秋染香山

(謹以此程,紀念我逝去的父親、岳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