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將不過李,這個“李”是誰,他到底有多厲害?

白話歷史君


“王不過霸”說的是項羽,而這句“將不過李”,也就是說沒有將軍能超過他,指的是晚唐將軍李存孝。

李存孝從小身世就是一個謎。據說,當時有一個小村莊,村裡有一座將軍石像。據說這座石像來自天上,誰能得到石將軍的青睞,誰就能得到好運。

一天,有一個賣花女孩看到了石頭雕像,她為它編了一個花環,但女孩回家後不久就懷孕了。由於她未婚,每個人都認為她是不潔的,她被趕出了村莊。她生的孩子就是李存孝,人們一致認為這座雕像是李存孝的父親。迄今為止,沒有人知道李存孝的真正身世。

因為李存孝從小有勇有謀、武藝高強,後來被晉王李克用看中,認了他為養子。從那時候開始,他跟隨李克用南征北戰、戰無不勝。即使是天下第二的鐵槍王王彥章,也不能和他對戰兩回合。據說,當時天下第三的高思繼在看到李存孝連挑幾十名將領後,看上去比較虛弱,所以想趁機拿下李存孝,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被李存孝給活捉了。

由於李存孝的出色表現,屢戰屢勝,越來越受到李克用的重用。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人因此嫉恨他。據說李存信當時經常在李克用耳邊說李存孝的壞話,甚至還說李存孝有心要造反,最終導致了李存孝被處斬。

更可悲的是這個大將還被用以殘酷的刑罰車裂之刑絞殺,實在是冤枉得很。


思維聚點天天


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

王不過項,項羽。本來順風順水的打了70多場硬仗,所向披靡“諸所過無不殘滅”,可惜遇到劉邦這個宿命中的剋星,最終戰敗,就算是自刎於烏江吧,因為他的自殺地點距離烏江並不近。

力不過霸,李元霸。醜得一塌糊塗,擅長使用一對800斤的大錘,力大無窮,他的馬也不逞多讓,不但馱著800斤的大錘,還得馱著李元霸,此馬擁有鐵一般的意志和鋼一般的大胯^_^,白龍馬都能壓斷氣的分量,人家日行一萬夜行八千。(所謂力不過霸是民間總結,並非個人發明,下文的金臺也是多種雜記的綜合體,李元霸是虛擬人物,尤其喜歡聽評書的朋友都知道,單槍匹馬每秒殺55人那更是瞎編,什麼人使800斤一對的大錘?什麼馬日行一萬?條友們不必為這個較真,只不過提到這4×4的一句順便提一下。)

拳不過金,金臺。打遍天下無敵手,天下武學第一人。據說是喝虎奶長大的,稍大一些就和僧人學習了武功,他的徒弟是周桐,而周桐的徒弟是岳飛。金臺支持王安石變法,並負責其安全保衛工作。

將不過李,李存孝。悲情人物,類似朱文正的倒黴路數,而李克用在對李存孝論功行賞的時候,也像極了朱元璋對朱文正,天大的誤會,朱文正洪都拒敵60萬長達85天,而李存孝勇冠三軍無人超越,都是了不得的軍事人才,他們的死,搞得老朱家書訴苦,李克用流淚痛哭,所以說論功行賞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分親疏薄厚,也不能太拿自己人當自己人,人家只是客氣客氣而已,當真你就輸了。

打虎少年被認為義子

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是李克用的義子,這與他天賦異稟和打虎成名有關,李存孝本名安靜思,河北淶源人,家庭貧困,所以老路數,少年放羊,他的一身神力並沒有因為放羊工作而被埋沒,15歲那年,為了保護羊群,安靜思與老虎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憑藉一己之力幹掉老虎,這事不僅在當地百姓中引起轟動,連路過的李克用都大為驚歎,對這樣的人才那必須是趨之若鶩,當時的安靜思已經出名了,為了不被別人拔了頭籌,李克用親自找到安靜思,把他認為義子,並讓安靜思跟了自己的姓氏並賜名存孝,以示親近。

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

事實證明,李克用的眼光獨到,李存孝可不只是靠把子力氣混飯吃的粗把式,帶兵打仗有如神助,兵鋒之下所向披靡,南征北戰,威震百川。

不過少年得志,少了些矜持,多了些得意,自己吃肉,也得給別人剩些肉湯吧,畢竟戰場上不止你一個人衝殺,還沒有真正融入群體就太過鶴立雞群,所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小人們接踵而來。

其中一個就是出身與李存孝類似的李存信,也是李克用的義子,他沒有李存孝的本事,但是栽贓嫁禍是把好手,李克用初時不信,但是架不住每個人都這麼說,很多嫉妒李存孝的將軍也象約好了一樣,一起誹謗李存孝,所謂三人成虎,哪怕是假話,人人都說天天都說,那假的也變成真的了,李克用對李存孝漸生嫌隙之心,而後來的有功不賞的行為無異於向李存孝心中埋下一粒叛逆的種子。(這次有功不賞是因為嫌隙,與後來的有功不賞原因不同)

戰爭中的功績,親情上的扭轉

李克用在碰到李存孝之前,總覺得人才難得,一將難求,而李存孝也不過是個放羊娃,人生巔峰也無非是個打虎英雄,這兩個人能湊在一起,頗為難得,也算是李克用恰逢奇才,沒過多久,朱溫的勢力慢慢向李克用的地盤迫近,李存孝算是以寡敵眾,不但要面對張言的攻勢,還要應付朱溫給張言發遣的援軍,而李存孝才區區七千餘人,所以暫時退敗。

但李克用的援軍一到,李存孝所向披靡,不但收復失土,敗大將數人,還生擒了幾個重要將領,李克用高興,兵士們也高興,覺得和李存孝打仗有前途,李克用的獎賞到位,兵士們感激李克用之餘,對李存孝也平添忠心,到這時,部隊才剛剛以李存孝為中心,擰成一股繩,而這種忠心在今後的發展中會慢慢轉化為對李存孝個人的忠心。

朱文正的苦果,李存孝早就嘗過

從最初的不信任到徹底的信任,這樣極富挑戰的轉變,李存孝做到了,常年的征討殺伐讓李克用看到了李存孝的忠心,關係轉暖?可惜暖的過了頭,造成父子二人的悲劇。

唐紹宗以五十萬兵力征討李克用,孫揆(kuí)就是其中一員,倒黴的是他碰到了李存孝,雖有萬餘人護送,但是李存孝僅僅以三百人就生擒了孫揆,後被李克用鋸刑而死。

李存孝又圍澤州,擒鄧季峻,造成澤州軍心消弭竟然不戰而退,李存孝佔澤州,取潞州,一時間,在那個年月論勇猛,論戰績,無人能出其右。

李克用並沒有因功給予李存孝應有級別的獎勵,原因卻是李存孝是自己人,為自己作戰理所應當,僅僅給個刺史而已。氣得李存孝幾日之內連殺數人洩憤,即便這樣反常,也沒能引起李克用足夠的重視,種子早已種下,現在則已萌芽。

消極怠工,倒戈相向,相煎何急

在圍困晉州期間,李存孝圍而不攻,刻意放過敵人,還說“天子禁兵,不宜加害”這類非常反常的話來,不但兵退五十里,還放跑了守將,這讓一直盯著李存孝錯漏的李存信抓到了把柄,於是再次向李克用打小報告,相互都有眼線的情況下,李存孝也收到了消息,所以聯繫了朱溫等人,最終獻城投敵。

到了李克用派兵前來的時候,李存孝的目標很明確,直接就奔李存信的大營而去,可惜李存信逃脫,並引來了李克用的大軍,這本是一場突襲行動,李存孝被憤怒衝昏了頭,以寡擊眾也太過懸殊了,被圍之後幾次奮力廝殺都沒有突破重圍,最後向李克用投降認栽,在他看來自己的義父還是信得過的,而李克用演技也不錯,為了打消李存孝的顧慮,特地派了一個女人-劉夫人把李存孝帶回自己的軍陣,最終李存孝被抓,車裂而死。

李存孝剛死,按說李克用應該解氣了吧,好像不是,李克用在出了一口悶氣之後突然回過神來,這時候才能真正想明白以往種種,自己確實太拿自己人當自己人了,軍功都是李存孝的,好處都讓外人拿,誰能樂意呢,李存孝一死,麾下再沒有一個人能堪比李存孝,後悔之餘日日垂淚,茶飯不思,政事不理。然而事已至此,無法挽回,朱溫做大,李存孝一死,李克用劣勢更大,從此陷於被動。

說起有功不賞,朱文正的案例也是如此:

拿下集慶後,老朱就問了,你想要啥官位呀?朱文正說,您成就大業還能缺了我的富貴?但是現在封我官的話,人家攻訐你行事不公,照顧親戚,這就沒法服眾了,老朱很高興,所以朱文正很鬱悶,因為老朱當真了。

好吧,高官與我絕緣,那自暴自棄,我就搞點錢花花,於是找張士誠倒騰些私鹽牟取暴利,沿途的士兵誰敢攔截他的物資呀,所以朱文正賺得缽滿盆滿,這也成了他“通敵”的證據,其實哪有什麼通敵,朱文正又不傻,張士誠就一販子,能給自己什麼?老朱身邊圍著一群神人他又不是不知道。後來他把屬地搞得天怒人怨,抗拒監管又怒懟老朱,所以最終被鞭死,導火索也是有功不賞呀。

要不是老朱的家書,大家都很難知道朱文正到底犯了啥事,資料也被刪的一乾二淨,還“鬱鬱而終”真有意思,明明是活活打死。

相對來說,李存孝在這方面還好些,因為資料比較齊全,引起無數人的同情,不惜混淆視聽為他翻案,尤其從宋代開始,李存孝經過多重藝術加工,變為民眾的偶像,將不過李的說法就是這樣慢慢脫胎而成的,平話元雜、吹拉彈唱、川徽漢湘滇秦地方戲想的到的都有李存孝的劇目,小說劇集等等也有他的藝術形象,大多把事情描述的絲絲入扣,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李存孝造反都是無罪的,他造反就是有理的,悲情英雄的故事流傳至今。

.


古今通史


古語有言:“將不過李”。這個“李”,指的便是唐末名將李存孝。李存孝勇猛無敵、力拔山河,於戰場之上披荊斬棘、百戰百勝,論其勇不下項羽,論其謀不輸岳飛。

李存孝是古代武將的巔峰,亦是與項羽齊名的英雄豪傑。二百八十九載興衰榮辱,二十一位皇帝交替時代,曾經的盛唐於公元907年走向滅亡。 然而國不可無君,天不能無主。唐朝滅亡後,天下豪傑紛紛逐鹿中原,神州大地被各路諸侯割據、分裂,各地戰事頻發,百姓民不聊生,這一時期在歷史上稱之為“五代十國”。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項羽、劉邦、曹操、朱元璋等英雄豪傑皆生於亂世。 五代十國之中,亂世英雄的頭把交椅,當屬“飛狐李存孝”。

李存孝之於五代十國,相當於秦之白起、楚之霸王、漢之衛青、唐之李靖。 李存孝出生於河北省淶源縣。“淶源縣”在古時候又叫做“飛狐”,所以李存孝被稱為“飛狐將軍”。 李存孝天生神力,異於常人。

據說少年的李存孝在福峰山放羊時,偶見天沙坨國晉王李克用在拉弓獵虎,那猛虎身中一箭後,向林中逃竄,兇惡的猛虎衝散了李存孝的羊群,轉眼,李克用催馬追入林中,正要拉弓射虎,卻見憤怒的李存孝將那猛虎摔倒在地,片刻之間,一頭近兩米長的斑斕猛虎被李存孝按在巨石上,三拳兩腳的便打死了。這塊巨石便是後世所稱的“打虎石”。 李克用見此奇景不禁目瞪口呆,大驚失色。

隨後,李克用有心試探李存孝的力氣,便謊稱那隻猛虎是他養的獵寵,命令李存孝將猛虎的屍體送到山腳下,李存孝扛起虎屍,大呵一聲,將那上百斤的虎屍向山下一拋,虎屍掠過南天門,悶的一聲落在了盆底溝的山腳下。

山下的村民被這聲巨響所吸引,到山腳下一瞧,一個土坑中,一隻老虎被摔的粉碎,這個土坑便被當地人稱之為“跌虎坑”。 李存孝被李克用收為義子之後,被拜為大將軍,馳騁沙場的李存孝,猶如蛟龍入海,猛虎入林。

澤州之戰,李存孝率五百兵馬奇襲汴將鄧季筠,攻破汴軍兩萬,並生擒以驍勇著稱的主帥鄧季筠,一從此名聲大噪!

平陽之戰,李存孝用兵如神,先是全殲韓建派出的300人夜襲隊,後是乘勝追擊,猛攻晉州西門,晉州3000守軍聽聞李存孝的大名後不敢應戰,李存孝 不戰而勝,虜敵三千。隨後,李存孝整編兵馬進攻絳州,絳州刺史不敢守城,連夜逃跑,斷斷數天時間,李存孝連取晉、絳二州!洛州之戰,李存孝率三萬大軍圍攻洛州,半月之後洛州淪陷。

百戰百勝的李存孝被代州百姓視作天神下凡,被後世稱讚為“十三太保”。的確,單看戰績來講,同期的著名將領中沒有任何一人能超越李存孝在沙場上的成就,不過李存孝的戰功並沒有使他得到令他滿意的封賞。

原因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信,縷縷汙衊李存孝有謀反之心,李克用信以為真,最終導致李存孝與李克用兵戎相見,李存孝兵敗被俘的下場。

據說李存孝被執行“車裂”之刑時,五匹馬無法拉動他的身體,李存孝輕輕一掙,戰馬便會被巨大的力道掀翻,連續執行了數十次的車裂而不死。逼得李存信挑斷了李存孝的手筋腳筋才殺死他,李存孝死後,民間百姓稱其為“天將”,《隋唐演義》的作者更是將李存孝設計為李元霸的原型。


白話歷史君


古語有云:“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這裡的“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王”指的是唐末名將李存孝。不過,歷史上真正的李存孝並沒有這麼誇張。

演義小說中的李存孝

所謂“將不過李”,實際上是演義小說對李存孝的文學誇張和藝術渲染。

《殘唐五代史演義》講述的是唐末五代時期的歷史故事,在這部演義小說中,湧現出很多“猛將兄”。在眾多猛將中,排名第一的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李存孝。

演義小說中,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武藝之高,作戰之猛,天下無敵,他的兵器是一件重達800斤的禹王槊,每臨戰事,以一敵萬,曾率十八騎攻取長安,人稱飛虎將軍,其武力值之猛,就連天下武功排名第二的“鐵槍”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過幾個回合便大敗而歸。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帳下十三名猛將之一,因此也被稱為“十三太保”之首。

看到這裡,大家想必想起來了演義小說《說唐傳》中的李元霸,大概只有這位天下無敵的仁兄,才能跟這位李存孝勢均力敵,兩人若是隔空PK,必定精彩絕倫。因此,民間有說法“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兩人超凡脫俗,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已經是戰神級人物。

歷史上真實的李存孝

歷史上真實的李存孝,確實生活在唐末五代,雖不如演義小說中的李存孝一般天下無敵,但個人武力值同樣相當驚人,使用的兵器也是一柄槊,臨陣決戰,勇猛無敵,強敵在前,面無懼色,望者披靡,以一敵萬雖有誇張,敵百當無疑議。

《舊五代史》記載, “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張遼“威震逍遙津”,能把小孩子嚇得不敢哭乖乖睡覺,是曹操麾下第一猛將;甘寧則在逍遙津之戰中拼死作戰,保護孫權死裡逃生,孫權曾感慨地說:“孟德(曹操)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足以說明張遼、甘寧的勇猛,也證明了李存孝的“萬人敵”。

不過,按照《舊五代史》的記載,李存孝被比喻成張遼、甘寧,固然勇猛,但距離項羽、呂布這種超一流的戰將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說演義小說有誇張的成分。

事實上,歷史上唐末五代第一名將的旗號,還輪不到李存孝,而是李存勖。李存孝是李克用的義子,李存勖則是李克用的親子,他繼承父親的未竟事業,建立後唐,滅亡後梁、後蜀等國,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實在是當之無愧的五代第一名將,就連宿敵朱溫都不得不由衷地發出讚歎:“生子當如李亞子!”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王不過霸”說的是項羽,而這句“將不過李”,也就是說沒有將軍能超過他,指的是晚唐將軍李存孝

李存孝從小身世就是一個謎。據說,當時有一個小村莊,村裡有一座將軍石像。據說這座石像來自天上,誰能得到石將軍的青睞,誰就能得到好運。


一天,有一個賣花女孩看到了石頭雕像,她為它編了一個花環,但女孩回家後不久就懷孕了。由於她未婚,每個人都認為她是不潔的,她被趕出了村莊。她生的孩子就是李存孝,人們一致認為這座雕像是李存孝的父親。迄今為止,沒有人知道李存孝的真正身世


因為李存孝從小有勇有謀、武藝高強,後來被晉王李克用看中,認了他為養子。從那時候開始,他跟隨李克用南征北戰、戰無不勝。即使是天下第二的鐵槍王王彥章,也不能和他對戰兩回合。據說,當時天下第三的高思繼在看到李存孝連挑幾十名將領後,看上去比較虛弱,所以想趁機拿下李存孝,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被李存孝給活捉了。


由於李存孝的出色表現,屢戰屢勝,越來越受到李克用的重用。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人因此嫉恨他。據說李存信當時經常在李克用耳邊說李存孝的壞話,甚至還說李存孝有心要造反,最終導致了李存孝被處斬

更可悲的是這個大將還被用以殘酷的刑罰車裂之刑絞殺,實在是冤枉得很。


董師爺說


在民間一直有句話叫“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霸王級別的人沒有一個能超過項羽的,而將才中李存孝的武藝也是天下無雙。

“將不過李”說的就是李存孝,而羅貫中更是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把李存孝塑造成天下英雄無人能及的十三太保。雖然這裡面肯定有誇張的成分,但我們也能從諺語和演義中看出李存孝在世人中的影響力有多大。

李存孝是誰?哪裡人?

李存孝為唐末各路英雄中戰鬥力頂峰代表,後被李克用賞識收為義子,封十三太保,並且還特意為他修了一座黑城,讓其駐守此城。

對於李存孝的出生地,歷史記載比較模糊,按史料的隻言片語推敲,李存孝應該是河北省淶源縣人士。因為模糊的史料記載李存孝為“代州飛狐人”,而歷史上被稱為飛狐的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淶源縣,但可惜的是當地卻沒有關於李存孝的記載。

而離淶源縣不遠的一個靈丘縣倒是對李存孝有些許記載,歷史上靈丘縣曾有一條官道,這條道被稱為“飛狐道”,並且靈丘在歷史上多次被代州管轄,所以靈丘很有可能就是“代州飛狐人”中的飛狐。

而在魏晉時期,淶源縣和靈丘縣曾被合併過,所以從現有的資料推敲,李存孝可能是靈丘與淶源一帶的人士。

李存孝有多厲害?

據傳李存孝小時候家境不好,平常要幫家裡放羊,而恰巧李晉王李克用一批人上山打獵,圍捕一隻猛虎時,不小心被猛虎逃脫,一下便竄到李存孝的羊群中。

李存孝剛準備拉弓搭箭射死猛虎,卻沒想到一個估摸才八歲的小孩,一步跨上去抓住老虎尾巴,然後騎在老虎背上,把它按在一塊巨石上,幾拳便打死了猛虎。

李克用和手下們看呆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剛八歲的小孩有如此巨力,並且在遇到猛虎時沒有一點害怕,反而徒手打死猛虎。

李克用覺得自己發現了個神童,想收為己用,於是便故意考驗一下李存孝,告訴他這隻老虎是自己養,既然老虎被打死了,李存孝就要負責把老虎送回去。

怎知李存孝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抓起老虎的尾巴,隨手一扔,老虎便越過南天門落在了盆底溝上下,還砸了個大坑,從此後百姓還把此坑成為“跌虎坑”。

此後,李克用便收李存孝為義子,而打死老虎的那塊巨石被稱為打虎石,這個村也被稱為打虎村。

野史中李存孝更是有九牛之力。

據民間傳說,李存孝被李存信陷害後被判車裂之刑,行刑時李存孝的手腳和脖子都被套上粗麻繩,然後讓五頭牛向不同的方向拉,但因他天生神力,五頭牛用盡全力也無法傷他半分。

而讓人心顫的是,在牛拉了半天后,李存孝一發力反而把五頭牛給倒拽了回來跌倒在地上。後來李克用看到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便讓人騙他說,如果他乖乖聽命,天庭會安排一個位置給他,頭腦簡單的李存孝還真信了,至此李存孝才被殺死。

天生神力、戰鬥英勇,但頭腦簡單

就像上面講的那樣,頭腦簡單的李存孝被李克用一句話就給欺騙而從容赴死。

歷史上對李存孝記載形象是:

“猿臂善射,身披重鎧,手舞鐵槊,出入陣中,而兩匹戰馬隨身,戰酣易騎,上下如飛。”

這種形象是典型的好戰之人,但談到計謀方面李存孝就不行了,他只能是個將才而不是帥才,不然也不會輕易中了李存信的離間計。

李存孝跟隨李克用期間立功最多,但李克用後來人命康君立為代理節度使,封李存孝為汾州刺史,因為這樣的封賞讓李存孝憤憤不平,幾天不吃飯來賭氣,後來李克用聽到此事,便無奈升了他的官做了邢州的留後。

這次的升官才讓李存孝笑逐顏開,一掃鬱悶之氣,因此說,李存孝上馬打戰無人能敵,但論計謀他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武將,有勇而無謀。


小燕子讀歷史


“將不過李”指的是唐宋之間,梁唐晉漢周之晉王李克用的義子乾兒,十三太保之最強者,飛虎將軍李存孝是也。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攻必克,戰必勝,為將之中極品也。悲情人物,類似朱文正的倒黴路數,而李克用在對李存孝論功行賞的時候,也像極了朱元璋對朱文正,天大的誤會,朱文正洪都拒敵60萬長達85天,而李存孝勇冠三軍無人超越,都是了不得的軍事人才,他們的死,搞得老朱家書訴苦,李克用流淚痛哭,所以說論功行賞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分親疏薄厚,也不能太拿自己人當自己人,人家只是客氣客氣而已,當真你就輸了。

李存孝是古代武將的巔峰,亦是與項羽齊名的英雄豪傑。二百八十九載興衰榮辱,二十一位皇帝交替時代,曾經的盛唐於公元907年走向滅亡。 然而國不可無君,天不能無主。唐朝滅亡後,天下豪傑紛紛逐鹿中原,神州大地被各路諸侯割據、分裂,各地戰事頻發,百姓民不聊生,這一時期在歷史上稱之為“五代十國”。

由於李存孝的出色表現,屢戰屢勝,越來越受到李克用的重用。有人也因此嫉恨他。據說李存信當時經常在李克用耳邊說李存孝的壞話,甚至還說李存孝有心要造反,最終導致了李存孝被處斬。


突擊歷史


李存孝僅是史書著墨不多,但是是名副其實的一個將,而且名聲戰績均為巔峰,而另外三個名將,李廣,李牧和李靖,首先: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官位不高,更別說風塵三俠李靖了,雖為衛國公,但是並未拜將;而且李牧雖然一生未有敗績,官至大將軍,後面是武安君,但其並沒有開疆之功,匈奴一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後採取保守戰略,並未追擊,以致“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僅僅是不近邊城,並且當時趙國依然為戰國第一梯隊,李牧率軍22萬可見一斑,而後宜安之戰,也僅是擊退秦將桓(齒奇),李牧在宜安擊退秦軍後,第二年秦軍又來攻趙,相繼攻佔了宜安、平陽、武城,當時李牧便無能為力。當然我不是貶低李牧,好歹戰國四大將之一,但是時事論英雄,只怪他出生的年代周圍太多名將。而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將,飛虎將軍,在五代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李牧等人,強則強,未至無敵,李存孝“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而後收復潞州、邢州、洺州、磁州,開疆而裂土之功,之後沒出戰的一次,李克用、王處存攻打王熔,大敗而歸,被擒斬三萬餘。名將的作用不是勝必勝之仗,而是反轉必敗之仗。我三千城管必滅美帝,這是必勝之仗,所以城管不是名將,而無畏遠征軍統帥伯瓦爾幹掉數百萬天災軍團,釜底抽薪成為新的巫妖王,這才是名將。


石中玉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國曆史久遠,有許多古語沒有流傳下來,其中有流傳下來的“將不過李”。

這個李就是李存孝。

李存孝是代州飛狐人,原名安敬思。由於他勇猛過人,被李克用收為義子,賜名李存孝,並得到重用,成為十三太保中的最後一個。



李存孝武功高強,屢戰屢勝,很快就得到李克用的重用,但他脾氣暴躁,除了李克用,跟誰都合不來。

話說一個人功勞太多了也不好,總會有人妒忌,於是就有人在李克用面前說李存孝有反叛之心。


雖然李克用不相信,但李克用也忌諱李存孝的威名,因為李存孝名聲太響,萬一他要是真的背叛了,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最後,李存孝還是被處斬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大家好,我是麻花,我來分享。


這句話是這樣說的,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這句話的出處是小說和演義,主要是源於《殘唐五代演義》。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作為一個王沒有能超過項的,作為武將沒有能超過李的。前半句中的“項”指的是霸王項羽,“霸”說的是李元霸,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而下一句中的“李”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畢竟他所處的時期不是很受關注,這個“李”說的是唐朝末年的李存孝,“金”說的是金臺,這個可能知道的也不多。既然問題問的是這個“李”,麻花今天就不說其他幾位了,就從演義和小說的角度來說說今天的這個主角-李存孝。

十三太保

唐朝末年,諸侯割據已經很明顯了,而王朝分封的各個王爺也已經不太受中央控制了,其中晉王李克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裡說下李克用本身不是唐朝黃事情,他是由於平定黃巢起義和多次勤王有功被賜姓李和封的晉王。每逢亂世將至,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才,而這個李克用籠絡人才的方法也比較獨特,收義子。而今天的主角李存孝就是他眾多義子中的一個,因排名第十三,所以都叫他十三太保。而李存孝也沒有辜負李克用的厚望,一生為其斬將奪旗,立下汗馬功勞,是李克用所有義子當中成就最高的一個。

演義、小說

在演義中,李存孝是在李克用擊敗黃巢的時候被俘獲,成為了李克用的侍者,主要服侍李克用的起居生活,由於自小李存孝就表現出了其過人的勇武而被李克用重視,隨著他的成長,成為了這個時期的第一猛將,手持800斤禹王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就像三國演義裡的呂布。跟隨李克用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李克用的眾多義子中能力最出眾的還是李存孝,功勞最大的還是李存孝,自然會招來同為義子的其他人的嫉妒和憎恨,最終李存孝遭到自己義兄李存信的陷害,被李克用以謀反罪判處車裂之刑。這樣說好像不太能彰顯李存孝的厲害,下面麻花就來說說演義中李存孝那驚世駭俗的表現吧。

生擒王彥章

王彥章,這裡麻花說的也是演義裡的王彥章,並非正史中的。在演義中,王彥章是僅次於李存孝的猛將,但這個僅次於也被作者寫的不值一提,彷彿讓王彥章出場就是為了彰顯李存孝有多厲害,二人單挑僅幾個回合就被李存孝生擒。李存孝厲害吧,排名第二的猛將幾個回合就被他生擒了而不是戰勝,戰勝容易,但要生擒,實力至少要比對方強幾個檔次才能夠輕易做到吧。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王彥章在歷史上卻是被生擒過,不過主角不是李存孝,而是夏魯奇。演義作者的靈感可能來源於這裡,就像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為了神話諸葛亮一樣。

十八騎破長安

最為精彩的部分來了,也是演義中的高潮部分,最被人津津樂道了一段。長安城是唐朝的都城這個我們都知道。作為都城,它的防禦可謂是密不透風的,就算是被叛軍黃巢佔領後疏於防範也不可能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而在演義中,作者為了彰顯李存孝的智勇雙全,賦予了李存孝十八名曉勇的騎兵,一舉攻破了長安城,取得了破長安城的首功。

這裡麻花比較感慨,還好演義作者還給了李存孝十八騎,要是說李存孝一騎破長安,那就真的驚為天人了。

而破長安這事正史中也是有跡可循的,還不是其他人就是李存孝的義父,李克用本人。前文說道李克用平定黃巢起義,其中最重要的功勞就是奪回了長安,首功也是李克用的。意圖還是為了彰顯李存孝的天下第一。

後記

今天麻花雖然是從演義小說的角度去說李存孝,雖然是演義小說,但也證實了李存孝在那個時代中絕對也是最為出眾的那一個仔,不然他也成為不了作者筆下的主角。麻花在看歷史人物傳記時都會習慣性去找一些關於他的民間形象、小說等來一起看,因為麻花覺得這樣的歷史人物才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一行行冰冷的介紹。

好了,關於李存孝的事蹟就說到這了,有補充和其它意見的小夥伴歡迎評論區發言討論哦。


在此,感謝各位看官耐心的看完。希望大家喜歡。喜歡和贊成的朋友歡迎點贊加關注,以後還有更多的歷史話題和大家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