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稻32與龍粳31哪個好,為什麼?

劉建江5


墾稻32主莖11片葉,生育日數130天左右,與對照品種墾稻31同熟期。需≥10℃活動積溫2350℃左右(同龍粳31)。株高91釐米左右(中等略偏高,與龍粳31持平),穗長17.4釐米左右,每穗粒數110粒左右,千粒重26.1克左右。出糙率81.6%~82.5%,整精米率69.0%~71.3%(略低於龍粳31),食味品質81~85分。

墾稻32苗期:出苗快,苗齊苗壯,抗寒耐旱,抗病性好。見苗三分喜,苗好半年糧,好種子是基礎。主莖11片葉,適合第三積溫帶種植,熟期適中。

苗期根系發達,白根多。插秧反青快成活率高,分櫱力強。穗型整齊度好,穗大,有效粒數多,高水肥地力每穗能達到180多粒。葉片上舉,劍葉向上,後四片功能葉寬而肥厚,為水稻抗病性及增加千粒重提供了良好的光合作用。

龍粳31是近10年來種植的主栽品種,其之所以連年成為主栽品種是因為它除了穩產性較高外,還主要因為它具有較高的出米率(整精米率71.6%~71.8%)。但是它的米質(食味品質79~82分)和分櫱力較低都是它的不足之處,再加上近10年的種植已經讓他的抗病性逐年降低,嚴重威脅它的穩產性。尤其是它的惡苗病,必須要加強相關的種植管理措施和種子包衣處理措施方可得到全程控制。龍粳31優點:抗倒伏米率好 缺點:分櫱率差。

粳稻品種。主莖11片葉,株高92釐米左右,穗長15.7釐米左右,每穗粒數86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品質分析結果:出糙率81.1%~81.2 %,整精米率71.6%~71.8%,堊白粒米率0.0%~2.0%,堊白度0.0%~0.1%,直鏈澱粉含量(幹基)16.89%~17.43%,膠稠度70.5毫米~71.0毫米,食味品質79~82分。接種鑑定結果:葉瘟3~5級,穗頸瘟1~5級;耐冷性鑑定結果:處理空殼率11.39%~14.1%。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30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350℃左右。

龍粳31不錯的,不足的地方是:分櫱力不強,每穴基本苗數要多一點。2011年畝產量在1200斤。今年31長勢不錯的,現在已到9.5葉。如果現在長勢不好的話,有兩種可能:1是施肥量不足;2是受藥害了。

以龍粳31為對照,對2個水稻品種進行田間栽培對比,兩種品種的生理特徵和生長特性,經過綜合考慮各品種的成熟期﹑區域適應性、抗逆性、豐產性狀等因素,推薦墾稻32做為龍粳31的搭配品種,適當增加種植面積。

生育期對比:

從播種到返青期沒有差異。從始穗期至齊穗期,2個常規品種裡對照龍粳31最早,其次是墾稻32最晚;而在齊穗期方面,對照龍粳31最早,其次是墾稻32最晚。

  

  從成熟期來看,2個常規品種裡龍粳31的成熟期最早,其次是墾稻32達到成熟狀態,熟期相對較晚。

一從生育進程看,從成熟情況來看,在水稻大面積收穫前兩種品種都能安全成熟。

二是從抗逆性來看,各品種稻瘟病、紋枯病發病率都為零。

三是從產量上看,與對照品種龍粳31相比,增產的品種產量墾稻32增產7.8%-10.3%。

四是對品種的成熟期﹑抗逆性、豐產性等因素綜合考慮,推薦墾稻32做為龍粳31的搭配品種,適當增加種植面積。






GX筱洋


墾稻32的田間長勢,發現在本農場種植的眾多水稻品種中,本公司所示範的水稻新品種——墾稻32在不同試驗點的兩塊示範田長勢尤為喜人。

今年在水稻秧苗期(尤其從水稻出苗至2葉一心這段時期),由於持續受到低溫天氣影響,水稻秧苗普遍生長緩慢,部分其他水稻品種都不同程度發生了水稻秧田病害,如綿腐病、惡苗病和立枯病等。在水稻秧苗期,筆者就多次跟隨葉文軍經理前往水稻育秧大棚查看本公司銷售及展示、示範的各水稻新品種和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水稻品種出苗及生長的情況,在查看中本人發現本公司推出的水稻品種墾稻32苗期病害幾乎沒有,而且長勢旺盛。苗期能有如此好的抗病性表現,這在黑龍江11片葉粳稻品種中已經是很突出了,這一點也得到了葉文軍經理的肯定。在本田中,墾稻32表現出返青快(插秧後3天就有白色的新根長出)和分櫱強(平均每穴有效莖數已經達25株左右,當時插秧為5—6株每穴)的特點,希望其在後期生長和產量表現中同樣能有傑出的表現。

墾稻32是由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聯合選育,並於2015年通過黑龍江農墾總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主莖11片葉,生育日數130天左右,與對照品種墾稻31同熟期。需≥10℃活動積溫2350℃左右(同龍粳31)。株高91釐米左右(中等略偏高,與龍粳31持平),穗長17.4釐米左右,每穗粒數110粒左右,千粒重26.1克左右。出糙率81.6%~82.5%,整精米率69.0%~71.3%(略低於龍粳31),食味品質81~85分。

眾所周知,龍粳31是近10年來在黑龍江第三積溫帶推廣種植的主栽品種,其之所以連年成為主栽品種是因為它除了穩產性較高外,還主要因為它具有較高的出米率(整精米率71.6%~71.8%)。但是它的米質(食味品質79~82分)和分櫱力較低都是它的不足之處,再加上近10年的推廣種植已經讓他的抗病性逐年降低,嚴重威脅它的穩產性。尤其是它的惡苗病,必須要加強相關的種植管理措施和種子包衣處理措施方可得到全程控制。所以在11片葉粳稻新品種中,急需既能兼顧高產與穩產(如龍粳31),又能使米質得到提升成了目前水稻育種家們探索與研究的目標,墾稻32無疑就是這一目標的一個新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